1、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点及典型习题(一)、知识点1照相机主要由 和 两部分组成, 镜头就是一个 镜。其成像原理是:来自物体的 经照相机的镜头即 镜折射后 在胶卷上,形成物体的像。2照相机成的像的特点是:像比物 ,像与物相比是 的关系,简言之照相机所成 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像,此时像距 特距 (“小于或“等于)。3投影仪的镜头也是一个 镜,还有平面 镜,载物台等主要组成部分。工作时来自于投影片上图案(物体)的 ,通过凸透镜折 射后 在天花板上(注:去掉平面镜后) 形成图案的像。此时像比物(图案) ,与物是 关系。(填“正立、“倒立”)。 此时的像距 物距(“大于或“等于)。 实际投影中,平面镜
2、的作用是 ,使 射向天花板的光被反射到侧面的屏幕上成像。4 放大镜就是一个 镜,它成的是 、 的像。使用时,物距很小,即凸透镜应靠 近被观察物。像与物在镜的 侧。(同或异)5实像是由来自物体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实际 光线 而成,如课本P65图所示;虚像是由来自物体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 相交而成,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如课本P65图所示。照相机、投影仪成的是 像,放大镜所成的像是 像。(二)、典型习题:1“F”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下列( )。 A B C D2 放映投影片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 投影片的插法应选图中的( )3实像是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 会聚而
3、成的。光屏 承接到所成的像(能或不能)物像在透镜的 侧。虚像: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实际光线的 线相交而成,只能用眼睛观察, 用光屏承接(能或不能),像与物位 于透镜的 侧。4透过水滴看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第3 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cm)像距v/(cm)v与u的关系像的性质应用u2ffvv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4、u=2fv=2fu=v倒立等大的实像测焦距fu2fuv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u=f不成像探照灯uu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2.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实验原理:光的折射;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刻度尺3.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光具座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不是同一直线)这样做的目的:使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心找不到像的原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不在同一高度如何去找像?当屏幕上的像最清晰时,记录u、v以及像的性质4.规律归纳uf成倒立的实像 u2f,成缩小的像 u2f,成放大的像 2倍焦距处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上有,物像位于凸透镜两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光屏上没有,移走光屏,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物像同侧) 像距决定像的大小物像移动方向相同。 物体靠近焦点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物体在无限远处沿主光轴向二倍焦距移动,物像之间的距离小;物体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向焦点移动,物像之间的距离变大5.知识拓展成实像时,挡住透镜的一部分,观察像的变化情况?(像仍完整,但变暗)像在屏幕下方,应向下移动蜡烛、向上移动光屏或者向下移动光屏6.实像和虚像实像总是倒立的实像和物在透镜两侧,实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也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总是正立的,虚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用光屏承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