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岛民俗】千缠万绕的舟山渔绳结.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66728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岛民俗】千缠万绕的舟山渔绳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海岛民俗】千缠万绕的舟山渔绳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海岛民俗】千缠万绕的舟山渔绳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海岛民俗】千缠万绕的舟山渔绳结 图中老人手里的塑料绳缠绕纠结,似乎每一种结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今天就跟闹妈一起去了解下濒临失传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山渔绳结”。“渔用绳索结”是舟山海岛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手工技艺,产生于海岛的特殊环境和劳动生产条件,长年广传于海岛民间,最多时达上百种之多。“渔用绳索结”分为渔船生产绳结、渔网结和综合绳结三类。渔船生产绳结用于渔船内外生产劳动,有渔船结、船橹结、兜绳结、船揽结、货运结等之分。渔网绳结用于编织渔网、组装渔网、补网等。综合绳结是多种用途包括生活上应用的绳结。渔用绳索结不仅成为舟山渔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海岛居民用以娱乐、美化生活的一种

2、形式。“渔用绳索结”源于生产实践,是舟山渔民丰富的想象、思维与物质观念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渔绳结在几代人的传承中,逐渐赋予其美的底蕴,以它多姿的形态,透射出一种质朴的美感。长年来生活在远离大陆,物质匮乏,生活枯燥的海岛居民以其特有的审美观,用绳结来扮装自己的生活。用彩色的绳结作为服饰、挂饰,布置新房、庙堂等。目前“渔绳结”作为一种传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舟山群岛渔民结”,它由观音兜、金线结、麻花结、单琵琶结、仙人脱袜结、夫妻顺头眠、五星磨盘结等样式精美、形态各异的绳结组成。五星磨盘结像姑娘头上扎着的辫子,充满生气;观音兜含有吉祥之意;夫妻顺头眠,是两条草绳对接起来的结头,

3、渔民的取名让它有了家庭和谐的气息。这些绳结,或数种组合,或与舟山古帆船绿眉毛、龙裤等搭配,组成了既有历史文化韵味又有现代美感的海岛特色工艺品。渔绳结的名字都很简单,大部分都没有中国绳结的那些文化意蕴深厚、带着美好向往的字眼。可是,有时它却有着劳动人们最质朴的趣味。“来去结”这个名字听来就让人觉得好玩好笑,也许人们是想表达渔绳结既牢固又灵活的特征,要来要去都可以随心所欲。甚至为了表示渔绳结灵活易解,渔民们还把其中一种取名为“仙人脱袜”。百种结,意味着百种用途,也意味着渔民们百种智慧,百种场景,在苍茫的海上,船板这尺寸的平地是生命的依靠,那千缠万绕的渔绳结,捆绑着生命与牵挂。牛头梗,绑于桅杆前面双

4、梗结,用于打缆酒桶结蜻蜓结,用于装饰十字绑,用于绑船锚倒挂结,用于绑缆头“大林分”(舟山方言音译),与渔网相连的绳结千斤绑,力达千斤,用于船体固定老菱梗,可将帆绑在桅杆上舟山有1200多年的渔业捕捞和造船历史,渔绳结因船而生,因渔而兴。历代舟山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100多种渔绳结,并世代沿袭。由于舟山渔业生产以及海岛居民生活方式、工具、材料的发展变化,许多绳结因长期不用而失传或濒临失传,现流传的只有30多种。但在嵊泗县黄龙乡,74岁的老人刘有九还掌握着70多种渔绳结的打结技艺。 这位获得 “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的渔民说:“老早捕鱼的,人人都会打绳结,在海上,这绳结可是保命的。现在,很多绳结都派不上用场了,我担心这门技艺会失传。”也许渔绳结的诞生都是不经意中的灵感闪现,却又透露着某种必然。的确,有些渔绳结现在已经用不上了,可是在我们眼里,依然那么可爱,看着它似乎有种穿越的感觉,那么久远的场景会慢慢在脑海里拼成图画。“能上山,莫下海”,每到渔汛渔船一出,那好几个月在海上漂泊的日子,带给渔民的不仅是辛劳和危险,还有寂寞和孤独。酒便成了渔船上必不可少的渔民精神载体。为方便搬运,渔民用绳子给它穿上外衣,可提可挑。那个时候,渔民们定是这样一担一担挑着整瓮整瓮的酒,在船舱和海岸之间来回穿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民俗/习俗/传统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