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附答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66506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单元综合提升 专题一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 方面 特点 农业生 产模式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生产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实行精耕细作 土地 制度 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但以家庭手工业最为普遍 工商业 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 重心 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 经济 思想 农本思想是“农为本,工商为末”,奉行重农抑商政策。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情况下产

2、生的,是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的冲击 经济 结构 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 政策 中国古代政府大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海禁”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深化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原因 (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 (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

3、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专题二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型的因素 1.制度性因素 (1)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延续了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政策性因素 (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

4、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和交纳赋税。由于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因素: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

5、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深化理解明清时期,中国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发展状况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同时期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却茁壮成长,并最终整体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原因如下: (1)中国 经济上:自然经济的超常稳定性。 政治上:受“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严重阻碍。 思想上: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重儒轻贾、 “重农抑商”等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往往是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2)欧洲 经济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

6、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产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外交上: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技发展,近代科学产生。 考向1学术前沿: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社” (2017淄博一模,2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版图”的村社也就被称为“书社”。“书社”的出现() A.加重了农民负担 B.便于政府征收赋税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得知主要是用于政府征收赋税,并未提到对农民

7、负担的加重,故A项错误,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考向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特点 (2018潍坊高三模拟)“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答案C 解析播种与材料中“救汝旱岁苦甘泽高下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增加粮食产量,材料中“但看翠浪舞”表明远远未到收获季节,故B项错误;材料中“转此大

8、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表明是筒车,筒车能引水上山,对解决岸高水低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瞬息了千亩”说明效率高,故C项正确;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考向3概括宋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018全国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26)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耕织户的分工更细化,不是强调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耕织户下面进行了详细的分工,说明当

9、时手工业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且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考向4史学方法: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 (2017洛阳高三模拟)历史学家张宪文认为:“以图像展现和解说历史,是历史研究最为有效的方法。”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图)历来就受到历史学、考据学、建筑学和民俗学等诸学科研究者的重视。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 A.上图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B.该图史料价值主要在于其历史信息的完整性 C.图像再现了北宋民俗风情是风俗画研究的唯一史料 D.诸多研究者对该图研究的角度不同,而结论却一致 答案A 解析张择端是北宋人,画的是当时北宋都

10、城汴京商业繁荣场景,属于历史当事人记录的场景,是研究古代城市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故A项正确;该图是局部的,无法提供完整的历史信息,故B项错误;图像再现了北宋民俗风情是风俗画研究的重要史料,但不是唯一史料,故C项错误;研究者对该图研究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故D项错误。 考向5论从史出:隋唐时期货币的发展水平 (2017宁夏银川一中三模,25)隋书食货志提到,南梁时中国内地大多数地区交易用铜币或实行物物交换,只有在“交、广之域(今两广、海南等地),全以金银为货”。被贬官到潮州的韩愈也记载说:“五岭买卖皆用银。”这反映了当时该地区() A.地处偏远,政府无力掌控 B.分裂局面之下币制混乱 C.

11、经济发展水平全国最高 D.外贸发展,有金银外币流入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因此不可能对五岭地区缺少掌控,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考查五岭地区使用金银的原因,未体现当时币制的混乱,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这一地区,并无比较,不能说全国最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当时交、广之地,金银为货,说明这一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导致金银外币流入,故D项正确。 考向6主干知识:汉代的“抑商”政策 (2017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25)汉书食货志记载:“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官吏。”汉武帝时盐铁官营,大商贾桑弘羊、东郭咸阳等相继任官,出现了“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的局面。这表明西汉() A.商人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 B.抑商政策仍在不断强化 C.利用官营政策调解阶级矛盾 D.商人群体壮大威胁统治 答案A 解析在孝惠、高后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有了一定的松弛,但其子孙后代仍不能充任官吏,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大商贾获得了担任国家高级官吏的资格与权利,故A项正确;通过材料不难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是在松弛而非强化,故B项错误;无论是“官营政策”还是“阶级矛盾”,材料中都没有相关的信息,故C项错误;“威胁统治”很明显是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