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用万用表测电阻微课程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 名联系电话所教学科所教学段电子邮件单位名称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如何用万用表测电阻选题意图万用表是一种多用途的电工仪表,是电工电子、电器设备生产和维护最常用的工具。在职业学校电类专业中万用表更是一种离不开的使用工具。万用表的用法很多可以测电压、测电流、电阻等。电阻的测量与电流、电压的测量相比较有一定的特殊。因为此时万用表的刻度是反向刻度而且表盘上的刻度值是不均匀的。由于万用表的标头比较小,课堂演示根本无法看清楚。通过微视频,清楚地展现相关的细节和操作过程,起到优化的作用使学生容易接受掌握。内容来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模块一中的项目二。
2、适用对象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会用万用表测电阻教学用途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该微课程主要介绍万用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通过仿真演示简洁而灵活地介绍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基本步骤。 视频界面美观,导航清晰,使用方便,易于操作。这是技能操作性知识点,主要用于课中操作示范和课下辅导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制作方式(可多选)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预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设计意图(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一、导入通过简短的万用表情景视频导入
3、新课,然后给万用表一个特写镜头。通过视频情景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本课。二、讲授讲授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认识万用表的欧姆档及表头。2.选择合适的档位。3.红黑表笔短接电调零。4.所测电阻断开电源。5.用万用表的表笔接电阻两端。6.进行读数不要忘了乘倍数。通过清晰的设计流程,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里;通过精美的画面强化学生的视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让学生跟着视频走,最终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三、小结用顺口溜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画面显示)测电阻,先调零断开电源再测量手不宜接触电阻再防并接变精度读数勿忘乘倍数整个过程结束后,一定要让
4、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目标,通过自己整理的顺口溜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设计亮点:(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本视频案例主要介绍万用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在技术方面通过仿真演示简洁而灵活地介绍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基本步骤与计算电阻值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视频,克服了万用表的标头比较小,课堂演示根本无法看清楚的弊端。 视频界面美观,导航清晰,使用方便,易于操作,汇聚了各类教学资源如文本、音频、动画、图片等来进行教学,形象生动,使学生容易接受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用万用表测电阻微课程
5、学习任务单填写说明: 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一、学习目标会用万用表测电阻二、学习资源(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如何用万用表测电阻的微视频。三、学习方法(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1.观看视频前学生最好是先准备一块指针式万用表(MF-47型)。2.观看过程中注意万用表使用时的步骤,关键环节(视频采用了局部放大)和要点(视频采用勾画的方式强调)。最后要熟记老师编写的顺口溜,以便于今后能熟练操作。四、学习任务(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1.学生能自己动手用万
6、用表测电阻2.问题:万用表的表头刻度为什么是反向刻度,并且刻度值不是均匀的。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五、学习困惑(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如何用万用表测电阻教学反思这是一堂中职的如何用万用表测电阻技能训练课,本课件通过一通过简短的万用表情景视频导入新课,讲通过清晰的设计流程,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里;通过精美的画面强化学生的视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让学生跟着视频走,最终完成本堂课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认识万用表的欧姆档及表头。2.选择合适的档位。3.红黑表笔短接电调零。4.所测电阻断开电源。5.用万用表的表笔接电阻两端。6.进行读数不要忘了乘倍数。,通过微视频的学习
7、,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思考。授课时将采用任务驱动、目标激励的教学策略。总体目标力求明确,任务细化。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起到指导、启发作用,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小组协作探究、教师总结补充等丰富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充分发挥技能操作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的作用,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内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期间教师对学生的编程情况给以指正,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式学习。另外,我也注意努力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技能操作的兴趣,建立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用多媒体实时展示学生的程序并展开讨论,能够及时评价和改进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