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先秦时期 复方的产生和发展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黄帝内经 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两汉时期 方剂
2、学的形成和奠基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魏晋南北朝时期 注重实用,略于理论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隋唐时期 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宋(金)元时期 方剂学的全面发展1.官修方书
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 ;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 ;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明清时期 方药共荣、由博返约1. 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2. 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
4、对瘀血病证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4、 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医学心悟(程钟龄)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治法。证:指对疾病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机概括或给疾病机体一定阶段机体状态的概括,包含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恶双方力量的对比
5、,是疾病本质的具体表现。侯:指这种病机或状态可被观察到的外在表现。表证:外感病的初期,起病较急,病位较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以发热恶寒、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常见证的证候。里证:病邪深入脏腑、气血、骨髓所致,病位深、病情重、病程长的证候。实证:或是由病人体质素壮,因外邪侵袭而暴病,或是因脏腑气血机能障碍引起体内的某些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饮水湿凝聚、虫积、食滞等虚证: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八法: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6、。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汗 法: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表证、风湿痹证、麻疹初起,疹发不畅、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吐 法;1、定义: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2、使用条件:病位居上、内蓄实邪、病势急暴体质壮实(体虚气若、孕妇、小儿慎用)3、适应病证: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等下法1、定义: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
7、治法。2适应病证:古代:有形积滞、无形热邪(釜底抽薪)、肠痈;现代:各种中毒症、腹部术后3、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 法1、含义:狭义:和解-少阳证;广义:调和-表里、营卫、阴阳、脏脏间的失调不和,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与分类:邪犯少阳:和解少阳;肝脾不和:调和肝脾;肠寒胃热:调和肠胃。注:少阳证:伤寒论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热一证是“三阳”证的共同点,也是阳证与阴证辨别的关键。“三阳”分别为太阳、阳明、少阳。少阳证是“三阳”证中的一种类型。症状:寒热往来、口干、咽干、目眩、胸肋苦
8、满痛、默默不欲饮食等,为半表半里之证。温 法1、定义:通过温里祛寒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症:里寒证:寒从中生、外寒直中清 法1、定义: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里热证3、常用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消 法1、定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补 法1、定义: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1)虚证。(
9、2)正虚感邪。3、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七方说:素问至真要大论:“大、小、缓、急、奇、偶、复”按病证分类: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后有 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 医方考按主方分类:为明代施沛祖剂首创。归纳病机、治法共性类方研究有较好作用。这种以方剂组成药物为主要依据的分类,往往忽视了方剂始见之先后十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提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配伍: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制毒纠偏、引经报使配伍的作用1. 增强药力,即增强单味药物的药力。2. 产生协同作
10、用。3. 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功效发挥方向。4. 扩大治疗范围。5. 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1.引经药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以法统方是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保证方剂针对病机,
11、切合病情需要的基本前提;君臣佐使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和形势,是体现治法、保障疗效的手段。解表剂:1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2分类: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正解表剂。3适应病证: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4使用注意:(1)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 (2)宜温服,服后避风寒,温服。药后避风寒、保暖、取微汗。汗出病瘥,即停服,不必尽剂。 (3)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4) 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辛温解表剂:风寒表征麻 黄 汤 类
12、伤寒论-1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2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3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咳喘、苔薄白、脉浮紧或流涕、喷嚏等。4配伍特点:麻桂相须,增强发汗解表之力。麻杏相使,加强宣肺平喘之效。5运用: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病机分析 主治症状桂 枝 汤 类伤寒论-1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恢复卫阳和营阴的平衡协调)。2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3症状:恶风(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或身痛、流涕、喷嚏等。4配伍特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5运用:辨证要点:
13、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麻黄汤与桂枝汤之比较病汗与药汗之区别: “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 经方实验录九味羌活汤 类 张元素方,录自元王好古此事难知-1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2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3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4配伍特点:(1)温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2)分经论治“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故运用当灵活权变,不可执一。动态观念,个
14、体化用药。5运用:辨证要点:本方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内热证的常用方,亦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6临床应用: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小青龙汤 类 伤 寒 论 1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2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水饮证。(表寒内饮证)。注:常见证型治要:(1)寒饮停肺证:临床表现:咳嗽气喘,或哮鸣有声,胸部紧闷,不能平卧,吐稀白痰涎。治疗方法:温肺化饮。代表方剂:小青龙汤(2)寒饮停胃证:临床表现:胃脘痞胀,胃中有振水声,
15、脘腹喜温畏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或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便溏。治疗方法:温化水饮,健脾利湿。代表方剂:苓桂术甘汤(3)饮停胸胁证:临床表现:胸廓饱满,胸部胀闷或痛,咳嗽气喘。治疗方法:逐水祛饮。代表方剂:十枣汤3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量多甚或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痛、或头面四肢浮肿、脉浮。4配伍特点:散中有收、开中有合5运用: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辛凉解表剂:1适应证:外感风热表证。2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有汗,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苔薄
16、白或兼微黄,脉浮数。银 翘 散 类温病条辨1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2主治:瘟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疼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3配伍特点:(1)辛凉解表方中配伍少量的辛而微温之品。指荆芥穗、淡豆豉增强君药的辛凉发散,体现了“去性取用”的方法。(2)整方是以辛凉透表为主,但配了清热解毒的药物。辛凉透表与清热解毒相配伍,体现出整个方子清疏兼顾,以疏散为主。3运用: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风温初起之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4使用注意:不宜久煎桑 菊 饮 类温病条辨1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2主治:风温初起,肺失清
17、肃,表热轻证3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是主治风热犯肺之咳嗽证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2)加减变化银翘散与桑菊饮之比较:银翘散解表清热之力强;桑菊饮宣肺止咳之力大扶正解表剂:适用于表征兼正气虚弱者败 毒 散 类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2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3运用:(2)适应病证:老人、小儿、久病、产后,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2)辨证要点:本方是一首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注:人参的作用:1、助正气以鼓邪外出2、散中有补,防止耗伤正气逆流挽舟法:以败毒散治疗痢疾初起有表
18、证者,其证为外邪从表陷里。和解剂:1、定义: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2、适应病证伤寒少阳证肝脾不和证寒热互结之痞证。3、分类: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 ;调和肝脾肝脾不和证 ;调和肠胃寒热互结痞证。4、使用注意:纯虚不宜用,以防其伤正;因又兼顾正气,故纯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和解少阳:发热是“三阳”共同点,也是阴证和阳证的辨别的关键。1太阳证多为发病初起时,正能胜邪。通称为表证。2阳明证为发病高峰期,邪正激烈相争,为里热证又称阳明经证。3少阳证为邪正相持,不相上下,待机转变,为半表半里证。小柴胡汤 类伤寒论1病机:邪
19、踞少阳,胆胃不和。2功用:和解少阳。3配伍特点: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4运用: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病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5用量特点:柴胡重用,柴胡人参、甘草1倍以上。调和肝脾:适用于脾胃不和的病症。肝的生理功能:1.肝喜条达 2.肝主升发 3.肝为刚脏,“肝体阴而用阳”:“体”是指肝的本体;“用”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包括病理变化。 4.肝气与春气相应脾的生理功能:1. 运化水谷 2. 运化水液 3. 统摄血液肝脾两者在生理上协同,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在病理状态下,脾胃
20、运化功能减弱,化生气血不足,则成肝藏阴血不足,肝疏泄功能就会减退,肝气就会郁结;阴血不足影响阴阳失去平衡,肝旺要克伐脾胃,如肝失疏泄进一步不能帮助脾胃运化。四 逆 散 类伤寒论1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2主治:阳郁厥逆证:四逆即手足不温,因寒邪侵犯人体,郁遏阳气不得疏布,阳气郁结不能布散而导致四肢发冷。3辨证要点: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础方。临床以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为辨证要点。逍 遥 散 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2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3配伍特点:补肝体、助肝用体用并调;肝脾同治,气血津液兼顾。4运用:辨证要点:本方为疏肝养血的代表方,
21、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临床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辨证要点。调和肠胃:适用于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证。半夏泻心汤 类伤寒论清热剂:1、定义:凡以清热药为主要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2、适应病证:里热证。3、分类:清气分热 热在气分证清热凉血 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清热解毒 温疫、温毒、火毒及疮疡疔毒等证清脏腑热 邪热偏盛某一脏腑之火热证候清虚热 阴虚发热证中以虚热内扰为主要病机者。清气分热:适用于热在气分证。白 虎 汤 类伤寒论君药石膏;臣药知母;佐药粳米、炙甘草;使药炙甘草1运用:辨证要点: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
22、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2使用注意:(1)以下情况不可误用: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 (2)关于用法米熟汤成;温服 (3)关于石膏用量3060g 清营凉血:适用于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诸证。清 营 汤 类温病条辨1运用: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2使用注意: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清热解毒:适用于瘟疫、温毒、火毒及疮疡疔毒等症。黄连解毒汤 类,方见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23、1辨证要点: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2加减变化:便秘加大黄;吐血、衄血、发斑加玄参、生地、丹皮;发黄加茵陈、大黄;疔疮肿毒加蒲公英、银花、连翘。3使用注意: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清脏腑热:适用于邪热偏盛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龙胆泻肝汤 类医方集解1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2配伍特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3辨证要点:本方为主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临证以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4使用注意:本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
24、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白头翁汤 类伤寒论1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2主治:热毒痢疾。3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证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证治要点。4加减变化: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挟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元肉包裹)芍 药 汤 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1配伍特点: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兼以“通因通用”及反佐之法。2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疾的常用方。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3加减变化:白多赤少:加厚朴、砂仁、车
25、前、泽泻赤多白少:去肉桂、当归,加丹皮、地榆、白头翁清虚热:适用于阴虚发热正。青蒿鳖甲汤 类温病条辨1功用:养阴透热。2主治:瘟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3方解:君药:鳖甲、青蒿;臣药:细生地、知母;佐药:丹皮。温里剂:1、定义: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2、适应病证:里寒证 :里寒证是指寒邪在里所致的病证。里寒证以畏寒肢凉,喜温蜷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3、分类:(1)温中祛寒 中焦虚寒证;(2)回阳救逆 阳气衰微的危重病证;(3)温经散寒 寒邪凝滞经脉所致诸证.4
26、、使用注意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本类方剂多配伍补气药物,以使阳复气充 。多由辛温燥热之品组成,使用时必须辨别寒热之真假,真热假寒证禁用。 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亦应慎用,以免重伤阴血 。 阴寒太盛或真寒假热,服药入口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凉药物,或热药冷服,避免格拒。温中祛寒:适用于中焦虚寒证。不疼。基本组方规律中焦虚寒:(1)阳虚失温:温中祛寒药干姜,吴茱萸;(2)脾失健运:益气健脾药人参,白术。理 中 丸 类伤寒论1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2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作痛、呕吐、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无力脾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崩漏、血色暗淡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吐
27、;或小儿慢惊风。3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凉,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4使用注意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注:本方在金匮要略中作汤剂,称“人参汤”。理中丸方后亦有“丸不及汤”四字。因为汤剂较丸剂作用力强而迅速,临床可视病情之缓急酌定使用剂型。回阳救逆: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或阴盛格阳、戴阳的危重病证。不清痛否。四 逆 汤 类伤寒论1功用:回阳救逆。2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3症状:恶寒蜷缩、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4配伍特点:心脾肾兼顾以峻温心肾为主;温阳与补气结合而使先后
28、天互生。5辨证要点: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6使用注意: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忌用。7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温经散寒:适用于寒凝经脉证。疼。地黄:生地(米黄色):清血凉血;熟地(黑色):补血。当归四逆汤 类伤寒论1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2主治:血虚寒厥证。3症状:手足厥寒、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4配 伍 特 点: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5辨证
29、要点:本方是养血温经散寒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6临床应用:本方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四逆汤、四逆散、当归四逆汤鉴别比较补益剂:1、定义: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2、适应病证:五脏虚损证。3、分类:补气气虚证 补血血虚证 气血双补气血两虚补阴阴虚证 补阳阳虚证 阴阳并补阴阳两虚补气:适用于脾肺气虚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虚热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弱。组方规律:补气药+除湿药(芳化、淡渗);
30、行气药+ 升提药四君子汤 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功用:益气健脾。2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3配伍结构:白术、茯苓是健脾祛湿的常用配伍组合。4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5临床应用: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补中益气汤 类内外伤辩惑论1功用:升阳举陷;补中益气。2主治:脾虚气陷证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饮食减少、大便稀溏、面色萎黄、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舌淡、脉虚;气虚发热证身热、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自汗舌淡、脉
31、虚大无力。3配伍特点:补气与升阳并举,重在补气补气与养血结合,意在“阳生阴长” 补而不滞.4临床应用:(1)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2)内脏下垂、重症肌无力;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眼科之眼睑下垂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均可使用。补血:适用于血虚证。四 物 汤 类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功用:补血调血。2主治:营血虚滞证。3症状: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口唇爪甲色淡、月经量少、色淡或前或后、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瘕块硬结、舌淡、脉细弦或细涩。4配伍特点: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5辨证要点:本方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以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32、。6使用注意: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不宜使用。 归 脾 汤 类正体类要1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2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血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苔薄白、舌淡、脉细微。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舌淡、脉细弱。3配伍特点:心脾同治,重在治脾。 气血并补,重在补气。4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5临床应用:为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神经衰弱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可选用本方。气血双补:适用于气血两虚证。八珍汤(八珍散)1功用:益气补血。2
33、主治:气血双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或虚大无力。3方解:君药人参、熟地;臣药白术、茯苓、当归、白芍;佐药川芎;使药炙甘草。补阴:适用于阴虚证。组方思路:六味地黄丸 类小儿药证直诀1功用:滋补肝肾。2主治:阴盛阳虚证。3症状: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小儿囟门不合、足跟作痛、牙齿动摇、遗精、盗汗、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4配伍特点: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三阴并补,补肾为主。5临床应用: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者。6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基础
34、方。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7加减变化: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玄参。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8使用注意:消渴:补阴药(玉竹、知母、葛根);补气药活血药。头晕头痛(阴虚阳亢):高血压:首乌、钩藤、天麻、菊花;伴动脉硬化:丹参、葛根。痴病、记忆力减退(脑失髓养):填精补髓药(血肉情之品)开窍化浊药;活血药通络药。遗精、滑精(虚火扰动精室):知母.黄柏知柏地黄丸;收涩药。耳聋、耳鸣:磁石、菖蒲、五味子耳聋左慈丸 。水肿、小便不利(水湿内停):利尿药:车前仁、玉米须、冬瓜皮、白茅根,重用山药。腰膝痠软:杜仲、川断、牛膝、狗脊。牙痛:地骨皮、知母、黄柏、
35、细辛(少量)。咽干咽痛:清热宣肺利咽药:玄参、淅贝、桔梗、木蝴蝶。悸、怔忡(心肾不交):炙甘草、苦参(抗心律失常)安神药(“补心欲先实肾”)。视物昏花(肝肾阴虚):补肝明目药:菟丝子、菊花杞菊地黄丸 。咳喘(肺肾阴虚):止咳平喘药:五味子、杏仁补肺阴药:麦冬麦味地黄丸 。大补阴丸 类丹溪心法1配伍特点:滋阴药与清降虚火药相配,标本兼顾,培本为主,清源为辅。2辨证要点:本方为滋阴降火的基础方。临床以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为辨证要点。3使用注意: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以及火热属于实证者不宜使用。4加减变化:阴虚较重 加天冬、麦冬;骨蒸潮热 加地骨皮;咯血、吐血 加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遗
36、精 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山茱萸补阳:适用于阳虚证。组方用药思路:肾阳虚补阳药+补阴药+利水药肾 气 丸 类金匮要略1功用:补肾、助阳。2主治:肾阳不足证。3症状: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少腹拘急、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转胞、痰饮、水肿、脚气、消渴、舌淡胖、脉虚弱。4配伍特点:补阳药配补阴药,意在“阴中求阳”。大量补阴药配少量补阳药,意在“少火生气”,鼓舞肾气。5辨证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阴阳双补:适用于阴阳双虚证。地黄饮子 类圣济总录1配伍特点:标本兼顾,上下并治;治本治下为主。2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肾
37、虚喑痱的常用方。以舌喑不语,足废不用,脉沉细弱为辨证要点。3使用注意:气火上升、肝阳偏亢而阳热之象明显者,不宜应用。4加减变化:痱而无喑者减去石昌蒲、远志喑痱以阴虚为主,痰火偏盛去附、桂,酌加川贝母、竹沥、胆南星、天竺黄兼有气虚酌加黄芪、人参理气剂:1定义: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行气:适用于气机郁滞证。越 鞠 丸 类丹溪心法1功用:行气解郁。2辨证要点:本方是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的代表方。以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3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品,此亦治
38、病求本之意。4配伍特点:以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5本方是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的代表方。7朱丹溪的六郁学说和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学说。降气:适用于肺胃气逆不降,以致咳喘、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苏子降气汤 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 。2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3配伍特点:上下兼顾,标本同治,治上治标为主。气血津液同治。润燥相济。4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临床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辨证要点。类方比较:对苏子降气汤与小青龙汤进行比较。理血剂:1、定义: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以治疗瘀血或出血
39、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2、适应病证:血瘀证。出血证。3、分类:活血祛瘀 血瘀证;止血 出血证。4、使用注意:辨清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切不可见瘀消瘀,见血止血。 使用活血祛瘀剂时常辅以养血益气之品,使祛瘀而不伤正。 峻猛逐瘀,只能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勿使过之。 止血剂有滞血留瘀之弊,必要时,可在止血剂中辅以适当的活血祛瘀之品,或选用兼有活血祛瘀作用的止血药,使血止而不留瘀 。出血因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者,治法当祛瘀为先 。活血祛瘀剂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故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活血祛瘀:适用于各种血瘀证。血府逐瘀汤 类医
40、林改错1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2主治:胸中血瘀证(瘀血内阻、气机郁滞)。3症状: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内热瞀闷,入暮潮热,急躁易怒,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弦紧。4配伍特点:气血并治,活血为主;祛瘀养血,邪正兼顾;升降并用。5辩证要点: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6使用注意: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用。补阳还五汤,清王清任。医林改错1方源: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
41、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2方名为何为“补阳还五”?王清任认为,若人身元气为十成,则左右半身各占五成;亏五成而左右各剩二成半时,会出现气虚之证。此时一旦有空虚之隙,所剩二成半归并一侧,或左或右,必停留而瘀,导致半身不遂。因此,得出气虚而血瘀的理论。所谓“补阳还五”,还五,还那丢失的百分之五十,这是一种比喻,是指应迅速用大补元气的方法使周身元气得以恢复。其实质就是补足人体“十分”元气之意。 3组成:黄芪J。当归尾C。赤芍Z、 地龙Z、 川芎Z、红花Z、桃仁Z。4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语、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5功用:补气、活血、通络。6
42、配伍特点: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血行治其本,祛瘀通络治其标。7现代运用:本方现代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上肢或下肢痿软,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等,并扩大运用于脑外伤后遗症、血瘀头痛、冠心病、慢性风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萎缩性胃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瘀血综合征、雷诺氏病、坐骨神经痛、眼性重症肌无力、肥大性鼻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眼病等属气虚血瘀者。8随症加减:上肢加桑枝、桂枝,下肢加牛膝、杜仲;久病加水蛭、虻虫;语音不利,加菖蒲、郁金、远志化痰开窍;口眼歪斜,合牵正散;痰多,加半夏,天竺黄;偏寒,加附子;脉虚,加党参、白术。9使用注意
43、:(1)使用时,以病人清醒,体温正常,出血停止,脉缓弱者为宜。(2)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3)若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4)如果与西药、针灸等疗法配合应用,疗效会更好。10学习此方的意义何在?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是治疗中风后遗证的常用方。11小结:补阳还五汤立方之本在于气虚,是用于治疗“亏损五成元气”之病症的方剂,体现了“损者益之”的治疗精神。辨证时应把握病机要点,认清疾病本质,充分认识“气”与“血”的关系。应牢记中医治疗疾病是以“证”为基础,要对患者病情做全面的分析。在辨证的基础上
44、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一方一病,此方是王清任治疗半身不遂的方剂,在临床上用益气活血治疗多种疾病,是根据气虚与血瘀比例的不同而将此方变化运用。所以临证时要心细认真,不断积累经验,开阔思路,才能提高辨证分析能力,提高临床疗效。12方歌:“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血府逐瘀汤与补阳还五汤类方比较。止血:适用于血溢脉外,历经妄行二出现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十灰散十药神书、咳血方丹溪心法、小蓟饮子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槐花散普及本事方、黄土汤金匮要略。治风剂:1、定义: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以治疗风
45、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2、适应病证:外风证角弓反张,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歪斜,甚则角弓反张等。 内风证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3、 分类:疏散外风 外风证;平熄内风 内风证。4、使用注意:辨清风病之属内、属外 。内风与外风相兼为病,应分清主次,或以疏散为主,兼以平熄;或以平熄为主,兼以疏散。 分清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相应的配伍,以切合具体的病情。疏散外风:适用于外风所致病症。川芎茶调散 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功效:疏风止痛。2主治:风邪头痛(“伤于风者,上先受之”)。3配伍特点:升散中寓有清降;疏风而不温燥。4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常用方。临床应用 以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平熄内风:适用于内风病症。内风的产生主要与肝有关,其病证又有虚实之分。镇肝熄风汤 类医学衷中参西录1功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2主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3配伍特点:镇肝与疏肝结合,潜阳与滋阴配合,标本同治,治标为主。4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临床应用,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中风之时,抑或中风之后,皆可运用。临床以头目眩晕,头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祛湿剂:凡是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