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周德富(重庆市巴川中学校 重庆 铜梁 402560)“生活中常见的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意识及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掌握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等知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演示实验突破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使学
2、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 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活动探究。设计理念通过复习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判断溶液中化合物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关键是要抓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师将设计的问题及部分重要内容制成课件。2、实验药品仪器:硫酸溶液、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酚酞;试管、胶头滴管。教学过程【引入与过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 Na2CO3+HCI Na2CO3Ca(
3、OH)2- NaClAgNO3设计意图: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再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为研究复分解反应埋下伏笔.【讨论与归纳】、讨论:分析上述四个反应,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结构变化关系讨论各反应有什么特点?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一般形式与特点。一、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2、一般形式:AB+CD = AD+CB3、特点:(1)双交换: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之间在溶液中通过交换离子进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2)价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4、均保持不变。教师总结 酸+碱盐+水 盐+酸新盐+新酸盐+碱新盐+新碱 盐+盐新盐+新盐 、讨论:上述四个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4、条件: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教师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互换离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类型条 件反应物生成物酸+碱盐+水无特殊要求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盐+酸新盐+新酸酸一般指稀盐酸、硫酸、硝酸,盐除AgCl、BaSO4盐+碱新盐+新碱都要求溶于水盐+盐新盐+新盐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养成总结归
5、纳的习惯。【阅读与归纳】二、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阅读:阅读附录所提供的有关酸、碱、盐溶解性的信息,可发现酸、碱、盐溶解性的哪些规律?学生交流酸均易溶于水;溶碱钾、钠、钡、钙、铵;钾、钠、铵、硝(盐)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提取、叙述、交流的能力.、归纳:酸、碱、盐溶解性记忆口诀:学生归纳1、硝酸盐,钾、钠、铵盐全都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除此三种都不溶;硫酸盐,多数溶,不溶只有钡钙银;最后剩下盐酸盐,沉淀只有氯化银;碱类多数是沉淀,钾、钠、钡溶钙
6、微溶。2、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是能溶水中盐;钾钠铵钡可溶碱,去钡溶水碳酸盐;盐酸盐中银和汞,硫酸盐中钡和铅,都是不溶水中盐.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独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得法,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训练学习的思维概括性、深刻性。【活动与探究】三、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讨论:判断下列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两两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理由。H2SO4Ba(NO3)2NaOHK2CO3H2SO4Ba(NO3)2NaOHK2C
7、O3学生完成H2SO4Ba(NO3)2=BaSO42HNO3 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K2CO3=K2SO4H2OCO2 不能反应,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Ba(NO3)2K2CO3=BaCO32KNO3 不能反应,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去获取知识,在体验中学习化学.、设计: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学生交流将H2SO4溶液与Ba(NO3)2溶液混合,观察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判断发生了反应;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加H2SO4溶液,观察现象:若原溶液中红色褪去则可判断发生了反应;将H2SO4溶液与K2CO3溶液混合,观
8、察现象:若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判断发生了反应;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然后逐滴加入Ba(NO3)2溶液,观察现象:若原溶液中红色没有变化,则可判断没有发生反应;将K2CO3溶液与Ba(NO3)2溶液混合,观察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判断发生了反应;将NaOH溶液与K2CO3溶液混合,观察现象:若无气体产生或无沉淀生成,则可判断没有发生反应.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学习过程中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实验: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证明自己的设计.学生演示(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过程和成功的乐趣。【反思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设计意图:改变传统的教师包揽课堂小结的做法,让学生自己表达所学、所感、所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是一种愉快的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科情感。【布置作业】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1、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2、原理是什么?3、怎样操作?4、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设计意图: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拓展学生认识未知事物(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和能力.2010年3月发表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3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