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6086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1.1正数和负数(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 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 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

2、是XXX,身高1.69米,体 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 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 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 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 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 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

3、经不够用了,有时候 需要一种前面带有“一”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 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 学了整数和分 数,然后,举一 些实际生活中共 有相反意义的 量,说明为了表 示相反意义的 量,我们需要引 入负数,这样做 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 生来说,更多地 感到了数学的枯 燥乏味为了既复 习小学里学过的 数,又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 问题情境,以尽 量贴近学生的实 际.这个问题能激发 学生探究的欲 望,学生自己看 书学习是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重1要途径,都应予 以重视。以上的情境和实 例使学生体会生 活中处处有数 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 的感性材料,为 正确建立相

4、反意 义的量奠定基 础。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 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 呢?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 学,然后师生交流.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 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 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 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 学生说明,并且 要注意语言的准 确与规范,要舍 得花时间让学充 分发表想法。举一反三

5、 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 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 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 思维.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 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能否举出例子是 学生对知识掌握 程度的体现,也 能进一步帮助学 生理解引负数的 必要性课堂练习教科书第5页练习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父流的方式进行:1、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以外的

6、数(或在其前面加“+”),负2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一”。本课作业教科书第7页习题1.1第1,2,4,5(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作业可设必做 题和选做题,体 现要求的层次 性,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需要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 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 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负数的产生主要

7、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 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 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 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 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 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 导就可以了。

8、31.1正数和负数(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 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知识重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知识回顾与 深化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 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 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 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 正

9、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 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 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 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 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一5,这里+7和一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 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问题2:

10、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 以分成几类?“数0既不是 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应看作是负数定 义的一部分.在引 入负数后,0除了表 示一个也没有以 外,还是正数和负 数的分界.了解。的这一层意义,也 有助于对正负数的 理解;且对数的顺 利扩张和有理数概 念的建立都有帮 助。所举的例子,要考虑学生的可接 受性.“数0既不是 正数,也不是负数”应从相反意义的1 这个角度来说 明.这个问题只要 初步认识即 可,不必深究.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问题3:教科书第6页例题说明:这是一个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通 常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 数表示。这

11、种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应予以重视。教 学中,应让学生体验“增长”和“减少”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要求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就暗示着 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 反的意义(教科书第6页).类似的例子很多,如:这种用正负数描述 向指定方向变化情 况的例子,在实际 生活中有广泛的应 用,按题意找准哪 种意义的量应该用 正数表示是解题的 关健.这种描述具 有相反数的影子,例如第(1)题中小4水位上升一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收人增加一1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可视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明的体重可说成是 减少一2kg,

12、但现在 不必向学生提出.巩固练习教科书第6页练习阅读思考教科书第8页阅读与思考是正负 数应用的很好例 子,要花时间让学 生讨论交流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交流:1、引人负数后,你是怎样认识数。的,数。的意义有哪些 变化?2、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特别 地,在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时,通常把向指定方向 变化的量规定为正数,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的量规定 为负数.)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7页习题L1第3,6,7,8题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1、本

13、课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和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向指 定方向变化的量。2、“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要从。不属于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中的任何一种上来理解)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入负数后,。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0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由 于上节课的重点是建立两种相反意义量的概念,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为知识的回顾和深化 而放到本课.3、教科书的例子是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的实际应用,用这种方式描述的例子很 多,要尽量使学生理解.4、本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14、讨论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 合理应用,在体验中感悟和深化知识.通过实际例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课题:1.2.1有理数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 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 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

15、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例如,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 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 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 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 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

16、分数,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画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分类是数学中 解决问题的常用手 段,这个引入具有 开放的特点,学生 乐于参与学生自己尝试 分类时,可能会很 粗略,教师给予引 导和鼓励,划分数 的类型要从文字所 表示的意义上去引 导,这样学生易于 理解。有理数的分类 表要在黑板或媒体 上展示,分类的标 准要引导学生去体 会6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 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练一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 交流.

17、2、教科书第10页练习.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 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 集合吗?也可以教师说出一 些数,让学生进行 判断。集合的概念不必深 入展开。创新探究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 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

18、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正整数c 正有理数3正分数J零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J1负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 的程度确定是否有 必要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分类 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 同的,所以分类的 标准要明确,使分 类后每一个参加分 类的象属于其中的 某一类而只能属于 这一类,教学中教 师可举出通俗易懂 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 以按性别、地域来 分等。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 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2、教师自行准备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

19、及改进设想)1、本课在引入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7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 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 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 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3、两种分类方法

20、,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1.2.2数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 所表示的有理数;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知识重点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 度?(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问题2:

21、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 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 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发现生活 中的数学点表示数的感 性认识。点表示数的理 性认识。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 的点表示有理数吗?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 想;只描述数轴特 征即可,不用特别 强调数轴三要求。8从游戏中

22、学 数学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 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 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 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至;口令为 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 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学生游戏体验,对 数轴概念的理解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 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

23、 什么规律?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 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 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 科书给学生适当指 导。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2页练习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1、数轴的三个要素;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

24、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 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 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9课题:1.2.3相反数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知识重点相

25、反数的概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4,-2,-5,+2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 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一5,+2和一2分别归类是具 有较特征的分法。(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以开放的形式创设 情境,以学生进行 讨论,并培养分类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与 归纳能力,渗透数 形思想深化主题提 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

26、?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一a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 特点,为相反数在 数轴上的特征做准 备。深化相反数的概 念;“零的相反数是 零”是相反数定义 的一部分。强化互为相反数的 数在数轴上表示的 点的几何意义10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问题3:-(+5)和一(一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 简它们吗?学生交流。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一5和+5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 得出求一个数的相 反数的方法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1、相反数的定义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

27、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 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 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

28、转化也能加 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 相反数的方法.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 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11课题:1.2.4绝对值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

29、,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 次所行的路程;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 耗油多少升?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 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 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 的距离.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 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30、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 值,记做例如,上面的问题中1201=20,1101=10显然,101=0这个例子中,第一 问是相反意义的 量,用正负数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 符号没有关系,说 明实际生活中有些 问题,人们只需知 道它们的具体数 值,而并不关注它 们所表示的意 义.为引入绝对值 概念做准备.并使 学生体验数学知识 与生活实际的联 系.因为绝对值概念的 几何意义是数形转 化的典型模型,学生初次接 触较难接受,所以12配置此观察与思 考,为建立绝对值 概念作准备.合作交流 探究规律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a的绝对有什么规律?、3,5,0,+58,0

31、.6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 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 出求绝对值法则(见教科书第15页).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其中第1题按法则直接写出答案,是求绝对值的基本训练;第2 题是对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进行辨别,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 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 区别.求一个数的绝时值 的法则,可看做是 绝对值概念的一个应用,所 以安排此例.学生能做的尽 量让学生完成,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只 是组织者.本着这 个理念,设计这个 讨论.结合实际发 现新知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6

32、页的图,并回答相关问题:把14个气温从低到高排列;把这14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观察并思考: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思考它们与温度 的高低之间的关系,由此你觉得两个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应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14个数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 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在上面14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通过比 较,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想象练习:想象头脑中有一条数轴,其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 数一 100和-90,体会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它们的绝对值)以及这两个数的大小之间

33、的关系.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 的规定都来源于生 活,每一种规定都 有它的合理性。数 在大小比较法则第 2点学生较难掌握,要从绝对值的意义 和数轴上的数左小 右大这方面结合起 来来了解,所以配 置想象练习,加强 数与形的想象。课堂练习例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教科书第17页例)比较大小的过程 要紧扣法则进行,注意书写格式练习:第18页练习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产书第19页习题1,2,第4,5,6,10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1、情景的创设出于如下考虑:体现数

34、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日常生 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 兴趣.教材中数的绝对值概念是根据几何意义来定义的(其本质是将数转化为形来解释,是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规律,如果直接给出绝对值的概念,灌输知识的味道很浓,且太抽象,学生不易接受.132、一个数绝对值的法则,实际上是绝对值概念的直接应用,也体现着分类的数学思想,所以直接通过 例1归纳得出,显得非常紧凑,是教学重点;从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来看,教师应更重 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做好教学的组织和引导,留

35、给学生足够的空间。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是大小规定的直接归纳,其中第(2)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要结合绝对 值的意义和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数轴上越左边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越大,所以表示的数越小”这个数形结合的模型.为此设置了想象 练习.4、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绝对值的概念和数的绝对值的求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教学内容很多,学 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建议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移到下节课教学。1.3有理数的加减法 授课时间:1-3.1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2.会作简单的加法计算;3.感受到原来用减法算的

36、问题现在也可以用加法算.【对话探索设计】k探索m(D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200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2)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运出200吨化肥,两天总的结果一共运进多少 吨?(3)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200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4)把第题的算式列为300+(-200),有道理吗?(5)某仓库第一天运进a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b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K探索2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下面的数轴检验你的答案.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

37、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若某场比 赛红队胜黄队5:2(即红队进5个球,失2个球),红队净胜几个球?K小游戏I(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前进5步,又前进-3步,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若是 后退-1步,又后退3步呢?K练习X141.登山队员第一天向上攀登,第二天又向上攀登(天气恶劣!),两天一共向上攀登多少米?2.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K补充作业IL分别用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表示下面每小题的结果(能求出得数最好):(1)温度由下降;Q)仓库原有化肥200t,又运进-120t;(3)标准重量是,超过标准重量;(4)第一天盈利-300元,第二天盈利100元.2.借助

38、数轴用加法计算:(1)前进,又前进,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2)上午8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8时下降,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3.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他的位置记为.然后又上升,这时他处在什么位置?1.3.1有理数的加法(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对话探索设计】K探索13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

39、向左运动,再向左运动,那么 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II法则理解B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并把绝对值_.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2)两个负数相加,取_号,并把 相加.例如(-3)+(-5)=-(3+5)=-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8是由_的绝对值和 的绝对值相而得.K练习B1.上午6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3.第一天向北走,第二天

40、又向北走,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4.仿照(-3)+(-5)=-(3+5)=-8 的格式解答:(1)-10+(-30)=15(2)(-100)+(-200)=(3)(-188)+(-309)=探索2U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 元呢?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法则理解X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减去_.例如(+6)+(-2)=+(6-2)=+4.答案+4之所以取号堤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 的绝对值较大;答案

41、+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得到.又例,计算(-8)+(+3)时,先取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得,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G8)+(+3)=-(8-3)=-5.R议一议T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 不对?1练习T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3.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 量记作

42、负数,结果如下:-3.5,+1.2,-2.7.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4.仿照(-8)+(+3)=-(8-3)=-5 的格式解题:(1)(-3)+(+8)=(2)-5+(+4)=(3)(-100)+(4-30)=(4)(-100)+(+109)=法则理解X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例如(+3)+(-3)=,(-108)+(+108)=.1例题学习XP21.例 1,例 2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作业IP29.习题 1,P32.习题 8,9,1016【备选素材】用一个口表示+1,用一个表示-1.显然口+=(),(1)+=(+)+(+)+口=

43、_.这表明-2+3=+(3-2)=L想一想:答案为什么是正的?为什么转化为减法运算?(2)计算+=.(3)计算+=(+)+=.这说明-5+(+2)=-(-)=.(4)计算 =?1.3.1 有理数的加法(3)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能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对话探索设计】R复习导入I1.小学时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2.猜一猜: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这两条运算律仍然适用吗?3.(1)计算 30+(-20)=,-20+30=;(2)8+(-5)+(-4)=,8+(-5)+(-4)=.你猜对了吗?K试一试T你会用文字表述加法的两条运算律吗?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这

44、两条运算律吗?R例题学习IP22.例 3R例题探索TP23.例 4.你认为例4的两种解法哪一种比较好?练习P23.练习1K作业BP23.练习2,P30.习题217【备用素材】1.(1)两个数都是负数,它们的和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2)两个数的和是负数,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吗?为什么?2.(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红队以4:1胜黄队,这说明红队进_球,失_球,净胜球;而黄队则进_球,失_球,净胜_球.(2)某赛季,申花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赢了 2个球(5比3);第二场比赛输了 3个球(1比 4),两场比赛该队净胜几个球?3.某地,去年9月1日的平均气温是28,第二天平均气温比第一天上升了 2,第三

45、天平均气温比第二天上升了-5(下暴雨!),问第三天平均气温是多少,请画出(温度计)示意 图.4.各举两个反例说明以下的说法是错误的:(D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2)两个数的和是0,这两个数都是0.*(3)若 a0,bb,则acbc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4.若mn=0,那么一定有()(A)m=n=0.(B)m=0,n*0.(C)mM,n=0.(D)m、n 中至少有一个为 0.5.利用乘法法则完成下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X3210-1-2-339630-3262213210-1-2-36.(1)经过调查发现,若甲商店某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记为a,则乙商店这种彩电降价的 百分率可记为

46、-a,你认为哪家商店该彩电的降价的百分率大?为什么?(2)经过调查发现,若甲商店某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记为a,则乙商店这种彩电降价的百 分率可记为1.2a,你认为哪家商店该彩电的降价的百分率大?为什么?211.4.1 有理数的乘法(3)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熟练有理数乘法法则;2.探索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对话探索设计】探索13你知道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你会用字母表示它们吗?在有理数范围内,它们仍然 成立吗?II阅读理解T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见P40)探索23下列计算若按顺序依次相乘怎样算?用运算律为什么能简化运算?(1)25x 2004x 4;(2)-.K探索32运用运算律真的能节

47、省时间吗?分两个大组,比一比:计算 x(-198)x().K练习13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22(1)1999x 125x 8;(2)-1097x x().探索4U1.每千克大米1.60元,第一天购进3590千克,第二天又购进6410千克,两天一共要付多 少钱?你知道这道题有哪两种算法吗?哪一种简便?2.如右图,你会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吗?1例题学习XP41例 5K作业BP41.练习K补充作业X1.计算(注意运用分配律简化运算):(l)-6x(100-);(2)x(-12).(2)2x(-3)x 4x(-5)x(-6)x 7x 8x 9x(-10);(3)2x(-3)x 4

48、x(-5)x(-6)x 0 x 7x 8x 9x(-10);4.下列各式的积(得)是正的还是负的?为什么?(-3)x(-3)x(-3)x(-3)x(-3)5.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l)-98x x(-0.6);(2)-1999x x(-)x x()【补充练习】1.某地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气温就降低大约.现在地面气温是,则在的高空的气 温是多少?2.运用分配律化简下列的式子:例 3x+9x+x(2)13x-20 x+5x;=(3+9+l)x=13x;(3)12-18-9;(4)-z-7z-8z.23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一、背景与意义分析本课安排在第1章“有理数”之后,属于全日

49、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 的“数与代数”领域。方程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被广泛应用。从数学科学本身看,方 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中关于方 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本课中引出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基本概念,并且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 系,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析问题过程进行了归纳。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 程的有关概念和解

50、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是本课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已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还学习了最简单的方程。本小节先通 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 列出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 一方程。这样安排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方 程是最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算术表示用算术方法进行计算的程序,列算式是依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算术中只 能含已知数而不能含未知数。列方程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