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
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
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重难突破
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
(2)金属单质和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2)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典例2X、Y为同周期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金属性强于Y
B.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氧化性比Y的阳离子强
C.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非金属性比X强
D.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强于X
【答案】B
典例1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活泼性:Y<X<Z
C.原子半径:X>Y>Z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答案】A
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 同周期元素的微粒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或最高价阳离子的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
如:Na > Mg > Al , Na + > Mg 2+> Al3+。
2. 同主族元素的微粒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
如:Li <Na <K , Li +<Na+ <K+。
3.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包括阴阳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O2->F- >Na+ > Mg2+ > Al3+。
4. 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
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半径大小为:r阳离子 ‹ r原子 ‹ r阴离子;价态越高的微粒半径越小。
如:Fe>Fe2+>Fe3+ ;H - > H > H+
5. 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l3+与S2-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l3+电子数相同,与S同主族的氧元素的阴离子O2-进行比较,Al3+<O2-,且 O2-<S2-,故Al3+< S2-。
典例3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N、P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前者较稳定
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P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
【答案】D
典例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且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Y)>r(Z)>r(X)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X、Y两种元素可形成分别含有10e-和18e-的化合物
【答案】C
三、同一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可表示如下:
1.性质与位置的互推
(1) 根据元素的性质可以推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同周期元素A、B、C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可知A、B、C在同周期中按C、B、A的顺序从左向右排列。
(2)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以推断元素的性质,如A、B、C三元素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往下排列,则A、B、C的单质氧化性依次减弱或还原性依次增强。
2.结构与性质的互推
(1) 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则该元素容易失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则该元素容易得电子。
(2) 若某元素容易得电子,则可推知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若某元素容易失电子,则可推知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3.结构与位置的互推
只要记住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He—2、Ne—10、Ar—18、Kr—36、Xe—54、Rn—86),就可确定主族元素的位置。
(1) 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多1或2,则应处在下周期的第ⅠA族或第ⅡA族,如88号元素:88-86=2,则应在第七周期第ⅡA族;
(2) 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第ⅦA族~第ⅢA族,如84号元素应在第六周期第ⅥA族;
(3) 若预测新元素,可与未发现的稀有气体元素(118号)比较,按上述方法推测知:114号元素应为第七周期第ⅣA族。
典例5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非金属性:X>Z>Y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答案】D
典例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