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125个常考诗歌典故+文学意象.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5938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125个常考诗歌典故+文学意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125个常考诗歌典故+文学意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125个常考诗歌典故+文学意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

2、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

3、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9、双鲤 :如

4、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

5、五柳前。”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

6、“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15、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7、,稍逊风骚。”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李贺南园十三首:“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注:雕虫:诗中的意思是说吟诗作赋是没有什么大用韵技艺。辽海:指辽东地区,因濒临渤海,故称,唐时这里常发生战争。20、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

8、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2、鹧鸪 :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离别的伤感惆怅或是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历史盛衰沧桑巨变。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23、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

9、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25、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26、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7、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28、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9、鸡

10、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30、染指: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31、掣时: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32、方寸: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33、捉刀: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34、下榻: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35、春秋: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龄、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36、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

11、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37、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38、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39、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

12、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40、还珠: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41、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

13、人喜爱或器重。与此相反的是“白眼”,42、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43、神器: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44、月老: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45、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

14、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46、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47、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48、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

15、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49、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50、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51、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

16、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52、见背: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53、逐鹿: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54、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55、娥眉(蛾眉):美女或 高尚的德行。56、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57、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

17、灾称为祝融之灾。58、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59、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宋玉对楚王问。60、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61、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

18、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62、怀桔(橘):指孝顺双亲。原本是指陆绩6岁时,在袁术处作客,塞在怀中三个橘子一事。陆绩回答袁术的话,表现了封建孝道,因此倍受赞誉。他被归入“二十四孝”。后以怀橘表示孝敬父母。63、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64、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

19、劬(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65、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66、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67、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

20、成秦晋。”68、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69、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

21、幽美。70、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71、婵娟: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72、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73、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

22、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74、作壁上观: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75、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76、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

23、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77、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78、精卫: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79、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

24、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80、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81、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82、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25、”。83、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84、人杰: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85、仁人: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86、传人: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87、玉成: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88、口碑: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89、璧还: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90、方家;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91、等身: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

26、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92、西席: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93、心许: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94、三味: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褒义)。95、洗耳: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96、斧正: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97、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98、射影: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99、涂鸦: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100、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

27、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01、辞第: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102、三尺: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103、宫阙: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

28、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104、金鸡: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105、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

29、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06、螟蛉: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107、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妙。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108、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30、。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109、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

31、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111、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112、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113、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

32、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114、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115、斑

33、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116、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17、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118、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19、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

34、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0、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21、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122、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123、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24、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125、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