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思政课”视域下探析高校党建育人的优化路径_张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864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思政课”视域下探析高校党建育人的优化路径_张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思政课”视域下探析高校党建育人的优化路径_张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思政课”视域下探析高校党建育人的优化路径_张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为完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心任务,我们需要自觉地将社会、生活以及实践中的教育元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起来加以运用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即在大思政课的视域下探寻优化高校党建育人的路径,从而展现高校党建育人的实效。一、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高校党建育人的当代价值在大思政课视域下优化高校党建育人路径能够有效整合思政教育资源,优化思政教育环境,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高校党建创新,发挥党建育人功能,搭建党建育人平台,优化党建育人途径,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才能真正体

2、现高校党建育人的当代价值,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一)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力量高校党建育人是高校在党的建设过程中认真遵循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下的教育理念与成果显现,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实施党建育人可助力高校牢牢掌握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进而引导学生统一思想认识。大思政视域下,高校需要整合一切可能的力量进而做好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在新时代下因势利导、因时而异,能不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党性修养,推动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国家富强使命感。由此可见,在大思政理念培养教育下的学生更具特色,也更符合德

3、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二)强化育人功能,提高服务意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地位的提升,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来说,学生获取信息来源增多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多元思潮的冲击,这会导致个别学生意识形态出现偏差,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应走在前列。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应更加重视教育路径拓展,即在育人理念支撑下要求高校将思政育人与党建育人相结合,不断完善育人体系、强化育人功能。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感、国家作者简介:张妍(1981-),女,河北唐山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雪超(19

4、91-),女,河北唐山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丽红(1982-),女,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思政课”视域下探析高校党建育人的优化路径张妍,王雪超,刘丽红(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摘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党建育人注入新动力,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的新途径。以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工作深度融合为基点,从大思政课视域的角度阐述高校党建育人的当代价值,通过分析在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党建面临的困境,进而探究出高校党建育人的有效路径,将理论与实践统一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党性思

5、维,增强大学生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词:大思政课;高校党建;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23)02-0021-0003Bridge of Century总第378期2023年第02期Serial No378No02,202321-DOI:10.16654/23-1464/d.2023.02.004民族学校归属感、班级宿舍集体荣誉感,在日常生活、课业学习、思想意识上更加认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学生党员落实服务意识,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与品质,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素养与综合能力。(三)协同

6、协作,激发育人功能大思政课与高校育人的初衷均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统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建育人工作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为基层党组织筑牢思想根基。大思政视域下优化高校基层党建育人工作的路径,是有效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大思政视域下优化高校基层党建育人工作的路径能够联合高校各部门、各机构组织力量,形成协同协作育人的机制。比如院系和学校组织部门分时期、分阶段、分步骤对学生由优秀团员到预备党员、党员开展党建育人教育,这样更有利于高校党建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工作体系;另外通过各院系和教务、科研处的合作,学生对专业由不了解到对专业的认可与

7、喜欢。二、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大思政视域下优化高校党建工作,为高校党建工作教育效果深化奠定了基础,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方向,进一步促进教育育人高水平发展。但是在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阻碍,需要进一步优化党建育人工作的路径。(一)思政课建设单一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来源于思政教材以及当前国内外形势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政治性强且存在内容单一固定化的现象。很多高校专业思政课一直是在探索形成的过程中,思政育人工作主要还是由思政工作者承担,专业任课教师并未真正参与育人工作中,因此高校目前并未形成真正的大思政教育。(二)思政课与党建衔接度

8、、融合度不高高校肩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需要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就目前来看,高校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在高校育人中并没有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党建育人工作与思政教育未形成合力,凝聚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一是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协同力度不够,两者配合不够紧密,工作缺乏统筹性,导致二者之间的衔接度不高;二是高校未能将党建理论学习、情境学习与学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互动,导致党建育人工作的教育成效不能完全呈现。(三)党建育人渠道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党建育人工作,给党建育人工作带来了挑

9、战。拓宽党建育人渠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迫在眉睫,尽管有“红色网站”“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存在,但由于内容单一固定,无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当代大学生对党建育人的了解与认可度也不高。三、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的优化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 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制定了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关于本科生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唐山学院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即人才培养的特点、立足实际,通过优化党建工作的路径拓展思政实践的大课堂。(一)深入挖掘思政课资源,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强化思政课的基础。针

10、对现有的思政理论课一定要开足开好,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深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我国具体实际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基本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挖掘课程思政以增效。推进全校各专业的课程思政,组织交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会议,通过“以交流会促进教学”的方式增强专业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与水平,组织开展校级课程改革立项。鼓励教师加入课程思政的团队,协同打造课程思政特色课。(二)创新思政课与党建协同育人形式,完善育人平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

11、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22-重要讲话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和落实思政与党建育人的重要遵循。以思政创新为载体、以党建育人为核心,将政策等理论与第一、第二课堂充分融合,将党支部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河北与课堂充分贯通,将思政教育鲜活实践地运用到党员培养与教育中,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党建品牌特色建设。打造立体化的线上育人矩阵,通过创新思政课形式,如视频设计、图文、特效等增强吸引力。用好“两微”、快手、抖音等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教育,营造“时

12、时育人、处处可得”的教育空间,倾听学生呼声,切实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增强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三)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党建育人方式高校基层党支部可谓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纽带,且担负着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管理。但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多样、价值包容多元,他们自信且敢于质疑,自强且勇于挑战。因此在新的征程上、在大思政视域下,党建育人工作不再是简单片面和孤立单薄的工作,党建与思政教育两者需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便培养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筑牢党建基石,加强队伍建设。学生党支部书记是高校基层党的工作和思想学习、意识引领、政治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强化党支部书记的党建职

13、责,加强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促进、有利于党建工作思路的创新。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强、作风正的教师队伍,强化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增强责任意识,有利于起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表率作用。学生党员在高校大学生中最有影响力,选好学生党员这个榜样,有利于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导向示范作用,同时这种无形的力量还能在无形中悄然影响和带动大学生群体调整自己的言行、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创新党建活动,提升团队活力。学生党支部不仅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高党支部的综合素质,还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全面发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如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即参观红色

14、教育基地,开展趣味团体竞赛活动以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打造品牌创建活动即举办生动、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完善党内制度,约束党员行为。不断规范学生党内政治生活,深化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型党组织建设。如唐山学院学生党支部会定期开展学习活动,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通过深入学习,不断挖掘生活中蕴含的德育和思政资源,贴合时代发展,体现出党员的政治使命感和党建育人的高效性。结语新时代下为确保思政教育育人的职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各高校以“大思政课”为背景和理念前提正在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全新育人模式。因此,在大思政的视域下,应通过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完善育人平台建设、夯实党建育人方式这些途径进一步发挥高校党建育人的重要引导作用。参考文献:1郑巧.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探索J.闽江学院学报,2017,11,2021,42(6):96-104.2张颖.大思政体系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方向与落实路径J.菏泽学院学报,2021(4):74-78.3王聪.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党建品牌打造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7):19-20.4李婷婷.“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实现途径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6):1-4.责任编辑许唐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