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经济发展研究_徐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810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经济发展研究_徐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经济发展研究_徐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商业研究全国流通经济48“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经济发展研究徐瑶(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产品,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样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产品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产品强国。农产品是稳定经济社会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动了农产品总产值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基础作用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但是整体来看,“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基础设施

2、薄弱、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产业链断裂、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单一、物流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各级政府与农产品经济发展各相关主体转变发展理念,借力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产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互联网+”对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影响1.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1)综合性互联网资源本身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能够为农产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托互联网能够有效促进各类资源的深度整合,使得资源的聚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农产品经济的综合型发展。借助互联网,农户可以及时了解农产品发展具体情况,把握农产品发展趋势,明确农产品生产方向,实现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共享与流通。此

3、外,随着互联网与农产品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可以为农户提供的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信息对农户的指导作用也进一步增强,在引领农产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开放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为农产品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农产品经济的开放性得到极大提升。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公开性不断增强,农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并以此为参考,深化既有经营战略,优化农产品生产方式,更加科学地开展农产品生产活动,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与质量。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农户还可及时接收前沿农产品生产理念,了解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并及时运用其改进农产品生

4、产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农产品发展水平。(3)创新性互联网从无到有,本身就是一项重大创新,因此,创新性也是“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在互联网技术的辐射、带动下,农产品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层变革,信息化、智能化特征逐渐凸显。农户可在掌握互联网运作模式与运作方法的基础上,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层开发,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地方政府还可通过与各大网络平台合作,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活动,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生产效益。2.向技术型农产品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经历从粗放型向技术型的关键性转折,在此过程中,可借助一系列先进手段、前沿技术推动农产品经济

5、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农产品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变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采取各种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以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而这一目标的达成,还需要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各项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并将其有效落实于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但是就当前来看,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并未得到广泛普及,农产品经济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为“互联网+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支持。在推动农产品经济发展方面,“互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

6、,“互联网+农产品”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限制了农产品经济的良性发展。基于此,文章在阐述“互联网+”对农产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基础上,对当前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展开深入剖析,并就此对“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经济发展路径展开积极探索,旨在突破农产品经济发展困境,推动“互联网+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经济;农产品产业结构;农产品产业链中图分类号:F326.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3)07-0048-04DOI:10.16834/ki.issn1009-5292.2023.07.014商业研究全国流通经济49发展仍以传

7、统模式为主,发展水平整体较为滞后。因此,进入“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经济发展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产品”模式,深挖农产品经济发展潜力,提升农产品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使得农产品经济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有力推动农产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3.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产品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利契机。从农户的视角分析,通过互联网,农户可以及时了解农产品经济发展前沿动态,掌握先进的农产品生产理念与技术,增强互联网思维,深化对“互联网+农产品”的了解,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运作奠定基础。此外,依托互联网,农民可以将自己置身于信息潮流之中,及时接收、了解各类

8、农产品市场动态,为其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依据。而且通过互联网平台,农民可以增进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更加全面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二、农产品经济发展现存问题1.信息技术设施薄弱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产品经济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要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这就需要广大农村地区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产品网络的规范性、全面性覆盖。但是就当前农村地区网络化发展现状来看,信息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很多农民家中仍未配备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硬件,而且部分农民本身对互联网

9、技术了解不足,缺乏互联网意识,这对农产品经济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阻碍。2.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民作为农产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其综合素质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民群体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互联网技术缺乏必要了解,难以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农产品经济的有效结合。在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仍以传统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为主,无法有效利用互联网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农产品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的高质量发展。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产品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资源的支撑。优秀人才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引入,能够有

10、效带动农产品生产经营理念的更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农产品经营生产过程中应用,从而促进农产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就现阶段农产品经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互联网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农产品人才,导致农产品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得不到快速提升,这就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产品的发展。4.产业链存在断裂问题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农产品生产经营提供大量可靠信息,为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依托互联网,相关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够实现与农产品生产、销售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准对接,进而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但是就目前的农产品生产经营

11、过程来看,产业链存在严重的断裂问题,难以实现精准对接,从而导致农产品滞销、产品运输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的提升以及农产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5.生产模式较为单一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产品生产与发展模式已经初具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些发达城市表现更为明显,但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甚至很多农村地区并未实现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导致部分农民难以及时了解先进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理念、农产品生产技术难以做到与时俱进。这种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提升。此外,由于多数农村地区的农

12、产品生产、经营活动都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农民开展农作物种植活动仍主要依靠传统经验与手段,缺乏科技手段的运用,如果出现生产决策失误的问题,则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6.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现阶段,农产品生产销售应以小型小户独立开展为主要形式,销售渠道大多分散于零散农户中。表面来看,这种小型小户独立经营的销售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产品经营、销售的灵活性、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对于整个农产品销售市场而言,这种销售模式并不利于市场控制和市场的良性发展,不仅农民在销售农产品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也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浪费更多的时间。7.物流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带货的兴起,

13、农村电商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物流运输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整体来看,由于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利润较低,很多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只是在乡镇一级设置了营业网点,并未实现全面覆盖。农民网络购物、邮寄货物仍需要通过网点进行,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在中西部一些相对偏远的农村,由于快递物流经营条件并未达标,物流设备相对落后,其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再加上农产品本身就保鲜难度较大,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损耗,而且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缺少冷链物流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户的经济压力。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经济发展路径探索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

14、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产品向现代农产品的迈进。进入“互联网+”时代,想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生产品质,首先需要商业研究全国流通经济50注重先进科技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网络技术与农产品生产的深度融合,能够为农产品经济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二者的有效融合,是建立在必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因此,现代农产品的发展,农产品强国的建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通信体系,推动互联网在农村的广泛应用,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各类数据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很多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不高,难以有效鉴别网络信息的虚实真假,因此相关部门应净化农村网

15、络环境,确保广大农民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到真实、有效的高质量信息;此外,考虑到部分农民信息素养不高,难以有效驾驭互联网系统,相关部门在开发农产品网络系统时,应注重简化繁琐机制,确保农民可以通过便捷操作及时、准确地获取、传输相关信息,从而使得互联网在农产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综合素质对农产品经济生产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经济发展,应不断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增强其综合素质,促推动其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以突破当前农产品产业转型面临的困境。受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农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且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进入“互

16、联网+”时代,广大农民也要转变生成理念,积极学习互联网知识,使得互联网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发挥主导作用,构建互联网学习平台,组织农民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先进农产品生产技术,交流农产品生产经验,推广农产品生产技术;还可组建农民培训小组,定期邀请农林牧副渔等领域专家开办讲座、组织培训,为农民系统讲解农产品知识,以拓展农民的学习路径,让广大农民了解现代农产品发展趋势,增强“互联网+”意识,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水平。3.加强农产品人才培养现阶段,专业人才匮乏也是局限农产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农产品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

17、加强专业人才的吸收和引进。首先,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其次,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落实党和国家在互联网人才、农产品人才等方面的培养要求,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再次,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农产品经济发展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对接,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互联网+农产品”领域专家的作用,为农产品生产各环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例如,在农村地区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费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吸引大学生投身农村、扎根农村,从而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带动农产品经济发展。高

18、校还可实行弹性学制,适当放宽大学生学业年限,鼓励其返乡创新创业,并为其保留学籍。最后,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升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淘宝村。淘宝村本身具有较强的辐射性,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地方政府可结合自身农村特色,借鉴淘宝村的成功经验,鼓励优秀大学生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硬件设施等方面为其在农村创业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农产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经济的良性发展。4.推动产业链有效对接整体来看,当前农产品经济发展存在的严重的产业链断裂问题,严重影响农产品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出

19、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农村优势产业发展,支持农产品产业链的不断优化,推动农产品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具体而言,农产品生产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数据支撑。因此,为推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信息数据平台,广泛收集农产品生产数据,为农产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数据基础。此外,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运输问题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想要推动农产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应根据农产品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构建独立的物流运输模式,以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内部的有效对接,确保农产品运输的即时性、可靠性。此外,农产品销售也是农村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是关系

20、到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经济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推广方面的优势,依托互联网平台,做好农产品宣传工作,优化农产品销售、售后流程,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推动区域农产品经济的健康发展。总之,“互联网+”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动农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对接,努力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确保农产品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利用,确保互联网对于农产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5.促进农产品精准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方式都属于粗放式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且受经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如气候、温度、湿度、自然灾害等,对自然因素依赖性较大

21、。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物资的日益丰富,农产品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受长期以来粗放式生产理念的影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问题,难以真正带动农产品生产效益的提升。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变革,促进农产品生产效益的不断提升。以物联网在农产品生产领域的应用为例,物联网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带动农产品生产方式的变革,如 GPS 技术、红外传感器以及互联网的结合,能够构建精准性的生产辅助系统,有效监测农作物生产情况,广泛收集农产品生产信息,精准、实时分析农作物生长环境、生长趋势。此外,针对一些土壤条件相对较

22、差的地块,同样可以运用多种信息化辅助手段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以及地块质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信息采集器为例,其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实时、商业研究全国流通经济51准确地采集土壤肥力、病虫害、温度、湿度等相关信息。基于对农作物生长信息的了解,相关人员就可以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此外,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作物生产全链条,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从农作物生产到物流运输,各个环节能够详细标注相关信息,对其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消费者的查询、了解。而且物联网在农产品生产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的

23、全程追溯,还可全面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管理。6.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消费方式。农产品传统消费主要依靠线下市场,销售渠道较为单一,销售范围相对狭窄,极易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进而影响农产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农产品经济也可把握这一契机,运用互联网优势,布局电子商务领域,驶上电子商务快车道,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销售模式向现代化转变。在具体实践中,可建立网络销售平台,运用互联网扩大农产品销售宣传,增加农产品销售量,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近年来,网络带货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条重要渠道。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因时而新、因势而变,借

24、力网络带货,完善农产品售后服务机制,以不断提高农产品整体销量,增加经济效益。7.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居民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仍备受消费者青睐,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进入“互联网+”时代,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依托互联网优势,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例如,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如喷洒生物信息素、采取生物天敌控制等放室内,减少化学农药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使用,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降到最低;此外,还可利用物联网,打造农作

25、物有害生物监测系统,对农田中的有害生物类型、分布密度、危害程度进行远程监控,以最低的负面影响与成本,提高农作物生产绿色防控效果,切实保障农产品生产质量。8.完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是衔接农产品电子商务上下游的关键环节。但是现阶段,农村物流运输体系仍存在较多弊端,很多物流仍无法做到送货上门。因此,进入“互联网+”时代,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具体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农产品经济的发展需基于现有的物流点资源,整合货运站、物流点等资源,依托综合服务站、村邮站,建立健全农村物流末端管网,确保各类物资能够及时配送、收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村物流管网协调性,加强农村物流建设,结合农产

26、品经济发展需求对物流运输体系进行统筹布局,促进农产品生产、物流、运输、配送之间的有效衔接,构建涵盖村、镇、区三级的物流服务网络,因地、因势统筹实现农村综合运输功能。其次,落实智能冷链物流配送机制。考虑到农产品易腐败、易变质这一特性,为更好地保证农产品质量,应根据农产品电子商务订单的实际情况,选择冷链物流配送,以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增加经济效益。再次,还要结合农产品经济具体发展需求,对接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大户、配送中心、销售市场,建设物流园与集散中心,以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经济的良性发展。四、结语进入“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经济发展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27、能决策、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农产品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从而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农产品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农产品经济后续发展中,无论是基层农民还是地方政府,都要进一步提高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重视程度,增强互联网思维,并将其科学运用于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推动农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互联网+”与农产品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科学技术优势向农产品发展优势的转变,保证农产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稳健发展。参考文献:1 兰方连,王昌秀,杨蝶,等.“互联网+”农产品经济模式与发展研究 J.山西农经,20

28、22(10):66-68.2 薛腾飞.“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产品经济发展 J.智慧农产品导刊,2022,2(7):107-109.3 刘昊,隋美超.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在我国农产品经济发展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农产品与技术,2021,41(22):154-157.4 孙广武.“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产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要性及策略探讨 J.商讯,2021(25):147-149.5 周楠,刘欣,朱晶,等.“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J.山西农经,2021(15):65-66.6 陈连彬.“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产品经济发展的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6):159-160.7 许金莲.“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产品经济发展 J.农产品工程技术,2021,41(9):79-80,87.8 刘丽伟,高中理.“互联网+”促进农产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产品产业链视角J.世界农产品,2015(12):18-23.作者简介:徐瑶,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