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德绒”热潮背后的专利布局_杜丽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723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9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绒”热潮背后的专利布局_杜丽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德绒”热潮背后的专利布局_杜丽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6 “德绒”热潮背后的专利布局文/杜丽媛 张建纲 高东辉 黄俊杰 编辑/赵颖德绒作为一种新型纤维,得到了广大下游企业对其性能的肯定。与此同时,市场中不断出现差异化纺织技术近年来,伴随着消费观念多元化和消费产品升级,德绒以其优异的保暖效果,席卷热门购物平台保暖内衣领域,各知名婴幼儿品牌纷纷推出德绒内衣,消费者竞相购买。德绒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化衣物纤维,得到了广大下游企业对其性能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市场中纺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然而,目前,德绒纤维相关的中国专利数量极少,中国企业如何发挥产业优势,并通过构建严密的专利布局,形成技术壁垒,进而保持自身的市场优势成为专利研究热点。德绒热潮来袭随着生

2、育政策的调整,政策红利、人群迭代、消费升级三重因素叠加,婴幼儿服装市场加速扩容。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在子女养育上的开支约占家庭总开支的 30%40%,其中仅服装消费一项就达到惊人的 20%。权威数据预测,2023 年中国婴幼儿服装市场规模将再获发展契机,产值规模超过4220亿元。作为消费主体的育儿父母,在加大子女培育投入的同时,除了保持对服装美感的直观需求外,对于功能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健康环保等有了更丰富更多样的诉求。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婴幼儿服装的设计和生产更加专业化、功能化和细分化。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棉质或羊毛制婴儿服装,到现如今的皮马棉、奶皮棉、雪糕棉、德芙绒等种类繁多的

3、新型纺织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被开发并广泛运用到婴幼儿服装领域,以迎合婴幼儿服装的多样需求。与婴幼儿外衣不同,婴幼儿内衣更加讲究排汗、吸湿、舒适和亲肤等功能。德绒纤维(dralon)是德国 Dralon 公司2011 年研发生产的绿色、环保、超细、异型多功能腈纶纤维,手感趋近于羊绒,它运用独特的腈纶干纺超细异型截面技术,使纺织物拥有更加优良的柔软性和蓬松性。在婴幼儿贴身穿着服装过程中,德绒纤维独有的水分芯吸功能能极大提高舒适性,迅速将人体产生的汗液等疏导至体外,从而保持皮肤干爽。在排出汗液的同时,德绒纤维可以将热量留于体内,从而实现面料吸湿、发热、保暖等多重功能。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

4、德绒纤维有良好的保温、发热性能,会有 6 8的升温。自 2011 年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德绒纤维逐渐打开中国市场,被中国纺织行业所熟知和认可。经过两年的发展,2013年多种款式、风格的德绒纤维服饰产品投放至消费市场。经过多年发展,2020年底,一股“德绒”热潮席卷各大热门电商购物平台,凭借其优异的保暖效果,德绒纤维被运用于保暖内衣的制造。紧随其后,各知名婴幼儿品牌纷纷推出“德绒”内衣。本文依托 Patsnap 数据库,通过分析德绒纤维相关专利的申请情况,探求中国德绒纤维的发展历程,以了解德绒纤维目前在婴幼儿服装中广泛使用情况及研发进展。发明专利数量稀少截至 2023 年 3 月

5、29 日,检索“德绒纤维”及其相关扩展词,德绒纤维在中国范围内共有相关专利 86 件,除 1件国际申请外,其余均为中国专利申请。37如图 1 所示,中国德绒纤维相关专利的申请自 2014 年开始,2015 年申请数量为最低点,2016 年后,相关专利的申请量逐年增加,年申请量保持正向增长,但年申请量均在 30 件以内。中国德绒纤维相关专利的专利类型及法律状态如表 1 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德绒纤维的中国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外观设计专利占比超过专利总量的 10%;发明专利中的有权专利数量稀少,驳回专利数量多。具体地,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纺纱、染整等制备工艺或设备等生产环节的改进。对实用新型专利进行

6、分析,49 件中,除 3 件为德绒相关的生产装置专利外,其余均涉及德绒面料产品的结构。在外观设计专利方面,10 件中有 8 件都是针对内衣开展的外观设计。整体来看,中国德绒纤维相关专利以德绒面料制品的结构和外观改进为主,制备工艺或设备的相关专利仅 25 件,占比不到德绒纤维相关专利总量的 30%。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分析,中国德绒纤维相关专利共涉及企业、高校、机关团体、个人等各类申请人 79 位,除图2 所示的主要企业及个人申请人外,其余申请人的相关专利申请量均为 1 件。综上可以看出,中国德绒纤维相关专利的申请人较分散,单就专利数量分析,各申请人拥有的专利较少,尚未形成严密的专利布局。目前,德绒

7、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申请人为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其 4 件相关专利申请年份均为 2022 年,专利内容主要为德绒纤维与莫代尔等多种纤维混纺的工艺或生产线。江苏九州纺织有限公司的 3 件实用新型专利均为仿羊绒面料的结构设计。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 3 件实用新型专利为保暖床品相关专利。疏博(上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 3 件实用新型专利为保暖手套、保暖袜相关。总体来看,图 2 中申请人的专利,除江苏东源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 2 件为授权发明专利外,绝大部分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除图 2 中显示的郭杰武、张少明两位个人申请人之外,还有 6 位个人申请人。他们申请的 10 件专利中,

8、有 8 件外观设计专利和 2 件实用新型专利,均是对服饰或家居用品的结构或色彩图案等进行的改进,创新难度相较于发明专利更低。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3 年,根据行业情况通报,上海华申进出口有限公司、德国 Dralon 有限公司联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上海华申进出口有限公司为德绒 X351 中国市场唯一指定经销商。协议中同时明确,上海日舒科技纺织有限公司负责在中国市场的经销与技术服务相关工作,而上海日舒科技纺织有限公司为上海华申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检索结果显示,上海日舒科技纺织有限公司、上海华申进出口有限公司均未进行相关专利的布局。此外,德绒纤维面料的应用企业,浙江依云纺织科技有

9、限公司,自 2018年起,获得德绒吊牌许可证授权并进行产业化应用。浙江依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中高端童装和内衣面料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成功进入优质供应商名录,成为李宁、英氏、安奈儿等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的优质面料供应商,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业务优势,将业务领域从单一婴童面料向内衣、家居服等多领域拓展延伸。但是以“德绒纤维”及其扩展词对浙江依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专利体系进行检索时,并没有相关专图 1 中国德绒纤维相关专利申请量趋势(单位:件)图 2 中国德绒纤维相关专利主要申请人分析(单位: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24291121071110法律状态授权公开公开未缴年费实质审查撤回驳回PCT未

10、进入指定国家失效专利类型表 1 中国德绒纤维相关专利申请量趋势(单位:件)38 利。对其名下的8件专利进行综合分析,专利中涉及吸湿发热面料的研发,但与德绒纤维无明确相关性。结合产业链布局,对浙江依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上游纱线供应商无锡四棉纺织有限公司进行专利分析,同样未检索出德绒纤维相关专利。无锡四棉纺织有限公司是德绒纤维打入中国市场后首家工业化批量使用德绒纤维进行生产的企业,也是德绒的最大使用者,早在 2013 年就开启了与德国拜耳公司德绒的深度战略合作。无锡四棉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德绒产品,占其产品总量的 15%18%,并进行技术创新,将德绒与差别化纤维多组分混纺,生产出更多更具卖点的多功能

11、性复合面料,但遗憾的是,其名下的6 件专利中并没有与“德绒纤维”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链”通上下游形成严密布局根据上文对中国范围内德绒纤维相关专利的基本申请情况分析,可以看出:1.目前德绒纤维相关的中国专利数量稀少,特别是在该领域知名的供应商或产品开发商,其名下拥有的德绒纤维相关专利数量也是寥寥无几。商标保护的方式是目前德绒纤维的主要使用和销售方式,这需要取得德绒品牌授权许可。作为全球范围内受保护的商标,dralon(德绒)商标在中国的使用和销售需授权,同时商标保护是许可证合同发放的一部分。德绒品牌授权许可的技术要求较高,要求产品中德绒含量在 30%以上,公司会对德绒的下游用户生产产品进行检测,

12、以确保其含量符合公司要求。2020 年,部分电商平台产品控制不严,出现“假德绒”情况,德绒公司为保护其品牌利益,采用的核心技术手段之一就是在产品吊牌使用防伪二维码。由此可见,德绒纤维的生产、销售和授权商业模式紧密围绕其产品质量和品牌控制,这使得主要的生产和销售参与方更加注重商标品牌的维护,这可能是中国企业在专利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从而导致中国德绒专利产出较少的原因之一。2.德绒作为一种新型纤维,其保温性、除湿性和舒适性得到了广大服装纤维下游企业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随着纺织行业技术不断进步,市场中也涌现出更多差别化、功能化的纺织技术,这些技术在德绒纤维柔软、蓬松和质轻的基础上,在设计思路方

13、面大胆创新,结合针织保暖功能面料轻、暖、柔的特点,研发成功德绒纤维与其他多种纤维的混纺纱,开发出更多功能、更多风格的复合面料,以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产品需求。但是,与生产现状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专利产出数量较少,且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居多。这可能和中国专利的审查制度有一定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技术的创造性高低是专利能否获得授权的重要考虑因素。3.德绒纤维是德国拜耳股份公司(Bayer AG)研发的一种干法腈纶,其主要工艺为在纺丝过程中,用干法纺丝工艺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制成异型腈纶纤维,该纤维具有双 T 型截面,有L 型、X 型两大系列产品。纵观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德绒及其衍生新

14、型纺织面料在专利申请的技术主题方面,可选择性丰富。这也启示各德绒的生产、制造和应用相关方,可以通过构建严密的专利布局,形成技术壁垒,以保持自身在德绒这一优质纺织材料的市场竞争优势,严防竞争对手的侵入及产品仿冒等恶意竞争行为,从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地,德绒纤维相关企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专利申请的目的是对技术创新的保护,想要产出专利,还需从其本源入手,加强技术创新。可以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始,重点围绕德绒新材料、德绒绿色制造、先进德绒制品、智能制造与装备入手,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补齐产业链短板技术,带动德绒纤维高品质、高效、低成本生产,进而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第二,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

15、用相结合,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参与行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用联合体等创新平台建设,投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成果转移转化。第三,将专利信息利用贯穿于从产品或技术的研发立项,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再到生产、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助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对企业现有产品、技术、专利进行梳理,从原材料、产品结构、生产装备、智能制造、检测手段、包装工艺、产品形态等多方面着手,做好专利挖掘及布局工作。(作者工作单位系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参考文献】12022年婴儿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N/OL.https:/ 婴儿服 装产业深度调研分析 婴儿服装未来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N/OL.https:/ 年间婴儿服饰的时尚变化 N/OL.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