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述评_宋潞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723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述评_宋潞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述评_宋潞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34观察家 ART OBSERVER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总第332期“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述评宋潞鑫首设“湾区特展”本届展览首次设立“湾区特展”,旨在以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形式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9年,国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又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双区”驱动的作用下,包括深圳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湾区特展”的设立,旨在以设计作品和公共艺术作品呈现湾区魅力,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湾区特展”分为“魅力湾区”“共生湾区”“潮流湾区”“视觉湾区”“创想湾区

2、”五个板块。“魅力湾区”板块体现了湾区规划创新、科学治理、以人为本、充满活力、民生幸福的发展态势,如“湾区名片:湾区设计的品牌力量”展示了大疆等湾区各明星企业所推出的最新产品设计;“美入生活:设计助力和谐湾区”展示了深圳十大文化街区等湾区人文环境及文化建设方面的设计;“共生湾区”板块从建筑与城市共生、艺术与乡村共生、文化与湾区共生三个方面,展现了湾区城乡规划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比如“余物的价值:让一切皆为有用”案例作品,体现了设计及公共艺术如何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视觉湾区”板块是湾区文化和城市品格通过设计品牌及设计和公共艺术展演等品牌活动的视觉呈现,如“城市血脉:湾区匠人

3、与工匠精神”案例作品从美轮美奂的手工艺设计中折射出湾区严谨务实的文化精神;“潮流湾区”板块是湾区的文化思潮、生活时尚、科技时尚通过潮玩、生活品牌等设计进行的呈现,比如“潮玩:湾区青年文化的载体”案例汇集了湾区各潮玩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展现出湾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文化氛围;“创想湾区”板块展现了湾区对于先行先试的文化和社会责任、湾区社会发展的未来可能性的思考,以及湾区对于低碳环保、可持续等发展理念的呼应,涵盖了科技创新、公共安全、生态宜居、规划治理等各个方面,比如“湾区融合:产学研+设计+制造业生态系统”案例,体现了湾区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大湾区“创新设计走廊”,实现产学研的跨境联合,以及

4、设计、材料集散、制造业相互链接的生态系统。创新线上展览方式本届展览以线下展览和线上虚拟展厅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同步设立的线上展览综合运用了图文、视频、三维动画、实物等形式,多维度展示了案例作品的主题和内容。观众可以通过二维码,进入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线上展厅,足不出户即可随时随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终端屏幕上“云观展”。朱小钧 北京大道文化创始人2023年1月16日,“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下文简称“进士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主办,选取唐代以来进士群体的重要作品百余件,在故宫博物院午门正殿及东雁翅楼展厅、孔

5、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艺术厅同时展出,并在2月7日、3月7日调整了部分展品。“进士展”作为故宫开年大展,围绕中国古代进士群体,讲述了家国情怀、家风家教、人文修养、功名成就的文物故事。其展览叙事、展览结构、展陈设计融于“进士之路”“博学鸿儒”“艺苑群英”三个单元中,观众得以准确把握展览的内容形式,深切感悟展览的文化意涵。一、进士之路、选贤与能进入展厅,首先看到南宋翁森的诗文“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静谧地呈现在一面赭黄色的展墙上,这点明了进士群体修齐治平、开创不朽人生的起点。科举考试制始创于隋代,由汉代九品中正制的用人标准演变而来,自隋至清,成为历代政府觅取人才,读书人跻身国家政治体系的重要方

6、式,而“进士”作为科举考试制的最高等级,成为天下学子勤勉读书的奋斗目标。展览第一单元“进士之路”选取古籍、书画、文房、陶瓷、玉器、印章、家具等文物,旨在形象具体地展现古代读书人登科及第,开启仕宦生涯的必经过程和重要节点。在此单元的首个展柜中,陈列着与古代科举考试紧密相关的文物,这是展览叙事的开端。如读书乐青田石章 端石西庐读书图砚体现了古代社会倡导学子奋勉读书,实现平生志向的社会风尚;五经四书大全 四书章句集注代表了元、明、清三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明人考试图再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图像化场景;钦定科场条例光绪甲午科乡试朱卷册则揭示了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条规035观察家 ART OBSERV

7、ER前沿报道艺事综述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2023-04则例以及防止考官阅卷时徇私舞弊的措施,等等。展厅东墙区域是以明清家具布置的书房场景。这一展陈形式将“进士”身份与书房文化相互联结,昭示出书房在历代仁人志士生活中的重要角色退,可回归书房正谊明道,实现个体修身;进,可走向人生实务,以天下为己任,营造出进士与书房自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和文化空间。同时,在此展位的一角,设有书房场景的缩略图展签,标示出每件文物的名称,方便观众一目了然地捕获书房文物的具体信息。类似的方式也出现在清人乙丑同年雅集图中,此图描绘了清嘉庆十年(1805)同榜进士群体在园林中的雅集场景,展签将画中进士形象缩略

8、为线描稿,并添加人物姓名和官职名称,不仅展示了进士群体丰富高雅的生活,更增加了图像与史实的有机联系,能使观众更准确地获知历史信息。此单元另一幅徐显卿宦迹图 琼林登第册页,刻画了明代徐显卿32岁时考取进士,赶赴皇帝所赐宴会的荣光场景,呈现出古代官员开启仕宦生活的重要节点,使观众得以感知读书举业在古代进士人生际遇中的重要性。此单元的展览叙事还借助具有象征寓意的文物,突出了古代社会对于“进士之路”的向往和期待。“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在古代社会,人们把神话传说、成语典故中对于登科及第的美好祈愿转化为物质化的艺术作品。譬如,明代徐渭的黄甲图借“黄甲传胪”寓意高榜中元;清代佚名朱书魁星点斗将“克己复

9、礼,正心修身”的儒家信念组构成魁星人形图,寄意“魁星点斗”的心愿;清代民间年画五子登科文门神码以“五子登科”的成语典故,寄托民间百姓对子嗣登科致士的希望;清代连进三元铜镜则表达了在科举考试中接连考取头名的美好寓意。这些展品充分诠释了“进士之路”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二、博学鸿儒、诗礼传家士,作为古代社会序位结构的首位,担当着中国社会教育和政治发展的双重责任,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占据核心地位。“博学鸿儒”单元以时间为轴线,以人物为中心,以儒学发展谱系为背景,展示了历代二十余位进士的书法、绘画、信札等文物,虽然展品题材不同、内容各异,但叙事脉络清晰,也即,文物作者无一不是在社会政

10、事、教育修养、文集著述方面成果显著,其目的是向观众勾勒出历代博学鸿儒对中国文化精神传递和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不朽贡献。纵览此单元的展品,书法作品数量过半,以楷书、行书、草书为主,内容包含书信、诗词、题记等,大多体现了先贤在人文教育和社会政治方面的影响。北宋范仲淹身为一代名世之臣,在教育师道、经史文学方面兼通综汇,并以极其浓厚的世间关怀饮誉后世。此次展出的道服赞是范仲淹唯一传世墨迹,其书有法、其词有气,方正端谨、流传有序。南宋朱熹在儒学思想上汇纳群流,归之一趋,使孔子以下之儒学重获新的生机,其四书集注自元代起成为科举必读之书,此次展出的周易系辞本义手稿卷自明代以后被列为官方教材。展览以儒家历

11、史人物范仲淹、朱熹为开篇,有力地诠释出一代鸿儒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影响,也为展览叙事的逐层递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古代进士学识渊博,积极作为,在着眼于政事治平的功绩之外,也投入到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 石渠宝笈等大型文化工程的编纂中。展览以此为线索,汇聚了历代进士的艺术作品,集中呈现他们为中国历史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如清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的楷书四库全书目录卷经卷、任佩文韵府 康熙字典等典籍总纂官蒋廷锡的瑞谷图等。此外,历代进士群体将仁敬孝慈信的道德精神和人文理想贯穿在家风家教中。在东雁翅楼展厅,以数封家书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礼传家的优秀风尚。如陆陇其行书家书卷的内容为清代进士陆陇其教导幼

12、子读书之法和行事准则,寄托了父辈对于儿子的深厚期待和谆谆教诲;潘世恩家书札记载了清代状元潘世恩写信感激伯父关爱,在伯父七十大寿到来之际奉上礼物与祝福,体现出晚辈孝亲敬老,关怀备至的温情景象。此单元以展现进士群体家风家教的历史片段作为收尾,在丰富进士群体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之余,也让观众浸染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见贤思齐。三、艺苑群英、尽显风雅历代进士在现实世界中以人文为体,以化成天下为用,对历史时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他们也在艺术世界里休息精神、安顿人生,乃至凭借超众的才华和深厚的涵养影响着艺术史的发展。此次展览基于这一历史史实,选取经典书画作品,向观众呈现历代进士在艺术中尽显风雅的一面。

13、此单元展出的书法作品包括唐代杜牧的张好好诗、柳公权的蒙诏帖,宋代蔡襄的自书诗卷,元代泰不华的陋室铭,明代吴宽的记园中草木二十首,清代伊秉绶的隶书五言联等。这些作品多出自历代进士书风成熟期,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特性使“进士书法史”的宏阔气象依循着展览主题悄然形成。绘画作品同样颇具看点,展览遵照“进士”身份,择取了宋代马和之的小雅鹿鸣之什图、赵孟坚的墨兰图,明代董其昌的仿黄公望山水,清代董邦达的三希堂记意图、钱维城的君子图等,让观众在感知历代进士才华横溢的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绘画创作上以花木寄情,以山水畅神,崇尚水墨、推崇清雅的风采。同时,展厅中还搭设了一个模拟古人休息的空间,可让观众从展览的“大空间”来到“小天地”,遥想历代进士在其间悠然闲适、寄兴书画的平和与风雅。总的来看,“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通过“进士之路”“博学鸿儒”“艺苑群英”三个单元及一百余件精品文物,清晰、全面地呈现出中国古代进士群体相关的制度条规、思想观念、文化意涵和艺术创作。更具有深意的是,此次展览以“进士”为主题,揭示了历代进士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和重要作用,将其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家风家教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为这种精神文化在新时代的弘扬与浸润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实践。宋潞鑫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