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是( )
A. B.
C. D.不存在
2.如图,将绕着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点落在位置,点落在位置,若,则的度数是 ( )
A. B. C. D.
3.下列命题中,①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②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③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④半径不是弧,半圆包括它所对的直径,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B. C. D.
4.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2x﹣3y+1 B.3x+y=z C.x2﹣5x=1 D.x2﹣+2=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
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是次
6.如果,那么( )
A. B. C. D.
7.如图,△∽△,若,,,则的长是( )
A.2 B.3 C.4 D.5
8.已知,则( )
A.2 B. C.3 D.
9.如图,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过点的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且,的面积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10.如图,A、D是⊙O上的两个点,BC是直径,若∠D=35°,则∠OAC的度数是( )
A.35° B.55° C.65° D.7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白云航空公司有若干个飞机场,每两个飞机场之间都开辟一条航线,一共开辟了10条航线,则这个航空公司共有_____个飞机场.
12.菱形ABCD的周长为20,且有一个内角为120°,则它的较短的对角线长为______.
13.某中学为了了解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在3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并统计这200名学生的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得到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推测,这3000名学生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数是________.
14.已知二次函数是常数),当时,函数有最大值,则的值为_____.
15.如图,在△ABC中,∠B=45°,AB=4,BC=6,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__.
16.___________.
17.一支反比例函数,若,则y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如图,从一块矩形铁片中间截去一个小矩形,使剩下部分四周的宽度都等于,且小矩形的面积是原来矩形面积的一半,则的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0分)如图,AB是的直径,点C、D在上,且AD平分,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G为AB的下半圆弧的中点,DG交AB于H,连接DB、GB.
证明EF是的切线;
求证:;
已知圆的半径,,求GH的长.
20.(6分)如图,在△ABC中,∠C=60°,AB=4.以AB为直径画⊙O,交边AC于点D.AD的长为,求证:BC是⊙O的切线.
21.(6分)计算题:|﹣3|+tan30°﹣﹣(2017﹣π)0+()-1.
22.(8分)如图,AB为⊙O的直径,AC是弦,D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过C,D作射线DP,若∠D=2∠CAD=45º.
(1)证明:DP是⊙O的切线.
(2)若CD=3,求BD的长.
23.(8分)如图,以AB边为直径的⊙O经过点P,C是⊙O上一点,连结PC交AB于点E,且∠ACP=60°,PA=PD.
(1)试判断P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点C是弧AB的中点,已知AB=4,求CE•CP的值.
24.(8分)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
(1)求点,,的坐标;
(2)将绕的中点旋转,得到.
①求点的坐标;
②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在该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与相似,若存在,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10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1=﹣3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C在x轴负半轴上,AC=AO,△ACO的面积为1.
(1)求k的值;
(2)根据图象,当y1>y2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6.(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和.
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请直接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
过点B作轴,于点D,点C是直线BE上一点,若,求点C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知:,解得,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参数的值,熟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由旋转可知∠BAC=∠A’,∠A’CA=20°,据此可进行解答.
【详解】解:由旋转可知∠BAC=∠A’,∠A’CA=20°,由AC⊥A’B’可得∠BAC=∠A’=90°-20°=70°,
故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
3、C
【分析】根据弦、弧、等弧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真命题;
②在等圆或同圆中,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假命题;
③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真命题;
④半径是圆心与圆上一点之间的线段,不是弧,半圆包括它所对的直径,真命题.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
4、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1.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它不是方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方程是三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该方程不是整式方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1.
5、A
【分析】由题意根据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任何条件下不会发生,随机事件就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机会大于0并且小于1,进行判断.
【详解】解: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故本选项正确;
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为0<P<1,故本选项错误;
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少,故本选项错误;
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0次,是随机事件,正面朝上的次数不确定是多少次,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6、B
【详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由此可知2-a≥0,解得a≤2.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明确被开方数的符号,然后根据性质可求解.
7、C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对应边的比,再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快速作答.
【详解】解:∵△∽△
∴
∴ 解得:AB=4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对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并列出比例进行求解.
8、B
【解析】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详解】∵△ABC∽△A′B′C′,
∴
又∵AB=8,A’B’=6,
∴= .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难度不大
9、D
【分析】过点C作CD⊥x轴交于点D,连接OC,则CD∥OB,得AO=OD,CD=2OB,进而得的面积为4,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过点C作CD⊥x轴交于点D,连接OC,则CD∥OB,
∵,
∴AO=OD,
∴OB是∆ADC的中位线,
∴CD=2OB,
∵的面积为,
∴的面积为4,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k=2×4=8,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添加辅助线,求出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解:∵∠D=35°,
∴∠AOC=2∠D=70°,
∴∠OAC=(180°-∠AOC)÷2=110°÷2=55°.
故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1
【分析】设共有x个飞机场,每个飞机场都要与其余的飞机场开辟一条航行,但两个飞机场之间只开通一条航线.等量关系为:,把相关数值代入求正数解即可.
【详解】设共有x个飞机场.
,
解得 , (不合题意,舍去),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1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菱形的边长为1,然后根据内角度数进而求出较短对角线的长.
【详解】
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周长为20,
AB=20÷4=1,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是等边三角形,
BD=AB=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
13、1人
【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频率,再求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数.
【详解】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频率是
(0.002+0.006+0.012)×10=0.20
∴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数是
3000×0.20=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提供的数据,求出频率,再求出学生数,是基础题.
14、或
【分析】由题意,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开口向下,则可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分析,分别求出m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对称轴为,且开口向下,
∵当时,函数有最大值,
①当时,抛物线在处取到最大值,
∴,
解得:或(舍去);
②当时,函数有最大值为1;不符合题意;
③当时,抛物线在处取到最大值,
∴,
解得:或(舍去);
∴m的值为: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对称轴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
15、6
【分析】作辅助线AD⊥BC构造直角三角形ABD,利用锐角∠B的正弦函数的定义求出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高AD的长度,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ABC的面积即可.
【详解】过A作AD垂直BC于D,
在Rt△ABD中,∵sinB=,
∴AD=AB•sinB=4•sin45°=4×=,
∴S△ABC=BC•AD=×6×=,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解答该题时,通过作辅助线△ABC底边BC上的高线AD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得AD的长度的.
16、
【分析】直接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原式.
故答数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实数的运算,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17、y<-1
【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可知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出当x=1时对应的y值即可求出y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反比例函数,
-4<0,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1时,y=-1,
∴当,则y的取值范围是y<-1,
故答案为:y<-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反比例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值的取值范围,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18、1
【分析】本题中小长方形的长为(80−2x)cm,宽为(60−2x)cm,根据“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可列出方程(80−2x)(60−2x)=×80×60,解方程从而求解.
【详解】因为小长方形的长为(80−2x)cm,宽为(60−2x)cm,则其面积为(80−2x)(60−2x)cm2
根据题意得:(80−2x)(60−2x)=×80×60
整理得:x2−70x+600=0
解之得:x1=1,x2=60
因x=60不合题意,应舍去
所以x=1.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解答时应结合图形,分析出小长方形的长与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另外应判断解出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进而确定取舍.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详见解析;(1)详见解析;(3).
【解析】(1)由题意可证OD∥AE,且EF⊥AE,可得EF⊥OD,即EF是⊙O的切线;(1)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DAB=∠DGB,由余角的性质可得∠DGB=∠BDF;(3)由题意可得∠BOG=90°,根据勾股定理可求GH的长.
【详解】解:(1)证明:连接OD,
∵OA=OD,
∴∠OAD=∠ODA
又∵AD平分∠BAC,
∴∠OAD=∠CAD
∴∠ODA=∠CAD,
∴OD∥AE,
又∵EF⊥AE,
∴OD⊥EF,
∴EF是⊙O的切线
(1)∵AB是⊙O的直径,
∴∠ADB=90°
∴∠DAB+∠OBD=90°
由(1)得,EF是⊙O的切线,
∴∠ODF=90°
∴∠BDF+∠ODB=90°
∵OD=OB,
∴∠ODB=∠OBD
∴∠DAB=∠BDF
又∠DAB=∠DGB
∴∠DGB=∠BDF
(3)连接OG,
∵G是半圆弧中点,
∴∠BOG=90°
在Rt△OGH中,OG=5,OH=OB﹣BH=5﹣3=1.
∴GH==.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熟练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20、证明见解析.
【分析】连接OD,根据弧长公式求出AOD的度数,再证明AB⊥BC即可;
【详解】证明:如图,连接,
是直径且 ,
.
设,
的长为,
解得.
即
在☉O中,
.
.
,
,
即
又为直径,
是☉O的切线.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1、4
【分析】根据零指数幂、绝对值、负整数指数幂及三角函数值解答即可.
【详解】解:原式=3+﹣2﹣1+3=4
【点睛】
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绝对值、负整数指数幂及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1)见解析;(2)
【分析】(1)连接O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证得∠OCD=90°,即可证得DP是⊙O的切线;
(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OB=OC=CD=3,而∠OCD=90º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证明:连接OC,
∵OA=OC,
∴∠CAD=∠ACO,
∴∠COD=2∠CAD=45°,
∵∠D=2∠CAD=45º,
∴∠OCD=180°-45°-45°=90°,
∴OC⊥CD,
∴DP是⊙O的切线;
(2)由(1)可知∠CDO=∠COD=45º
∴OB=OC=CD=3
∵∠OCD=90º
∴,
∴BD=OD-O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3、(1)PD是⊙O的切线.证明见解析.(2)1.
【解析】试题分析:(1)连结OP,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P=2∠ACP=120°,然后计算出∠PAD和∠D的度数,进而可得∠OPD=90°,从而证明PD是⊙O的切线;
(2)连结BC,首先求出∠CAB=∠ABC=∠APC=45°,然后可得AC长,再证明△CAE∽△CPA,进而可得,然后可得CE•CP的值.
试题解析:(1)如图,PD是⊙O的切线.
证明如下:
连结OP,∵∠ACP=60°,∴∠AOP=120°,∵OA=OP,∴∠OAP=∠OPA=30°,∵PA=PD,∴∠PAO=∠D=30°,∴∠OPD=90°,∴PD是⊙O的切线.
(2)连结BC,∵AB是⊙O的直径,∴∠ACB=90°,又∵C为弧AB的中点,∴∠CAB=∠ABC=∠APC=45°,∵AB=4,AC=Absin45°=.∵∠C=∠C,∠CAB=∠APC,∴△CAE∽△CPA,∴,∴CP•CE=CA2=()2=1.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究型.
24、(1),,;(2)①;②是直角三角形;(3),,,
【分析】(1)直接利用y=0,x=0分别得出A,B,C的坐标;
(2)①利用旋转的性质结合A,B,C的坐标得出D点坐标;
②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的形状即可;
(3)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结合三角形各边长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1)令,则,
解得:,,
∴,.
令,则,∴;
(2)①过作轴于点,
∵绕点旋转得到,
∴,,
在和中
,
∴,
∴,.
∵,,,
∴,,,,
∴,
∵点在第四象限,
∴;
②是直角三角形,
在中,
,
在中
,
,
∴,
∴是直角三角形;
(3)存在
∵,∴,
∵,∴,
作出抛物线的对称轴,
∵M是AB的中点,,,
∴M(,0),
∴点M在对称轴上.
∵点在对称轴上,
∴设,
当时,
则,∴,
,∴,
∴,.
当时,
则,∴,
,∴,
∴,,
∴,,,.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25、(1)k=-1; (2)x<﹣2或0<x<2.
【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A作AD垂直于OC,由,得到,确定出△ADO与△ACO面积,即可求出k的值; (2)根据函数图象,找出满足题意x的范围即可.
解:(1)如图,过点A作AD⊥OC,
∵AC=AO,
∴CD=DO,
∴S△ADO=S△ACD=6,
∴k=-1;
(2)根据图象得:当y1>y2时,x的范围为x<﹣2或0<x<2.
2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当或时,;当点C的坐标为或时,.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求出点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观察直线在双曲线上方的情况即可进行解答;
(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30°,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CD,分点C在点D的左侧、点C在点D的右侧两种情况解答.
【详解】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
则点B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解得,,
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由函数图象可知,当或时,;
,,
,
由题意得,,
在中,,即,
解得,,
当点C在点D的左侧时,点C的坐标为,
当点C在点D的右侧时,点C的坐标为,
当点C的坐标为或时,.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灵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