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逻辑、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6165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逻辑、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逻辑、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逻辑、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 年第 1 期(总第 187 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No.1,2024(Sum,187)党的建设摘要:三个历史决议梳理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认识,总结了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经验,为正确认识坚持胸怀天下这一历史经验提供了文本支撑。立足时代语境,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可以从价值立场、目标指向和内在动力三个维度来理解。坚持胸怀天下内嵌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点,植根于中华文明孕育的天下情怀,贯穿于我们百余年奋斗的伟大实践,立足于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

2、台中央的时代大势。坚持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独立自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是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发奋图强,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心系天下,开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惠及四方,共享中国发展的新机遇;守护公平,维护公正的国际秩序;开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要求。关键词:胸怀天下;历史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26;D8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24)01-0042-08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逻辑、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历史经验与

3、实践要求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丁勇强1,柳鸿志2(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党的建设教研部,北京 100091;2.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胸怀天下总结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坚持胸怀天下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纵观党的百余年发展历程,党诞生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融入自己的“政党基因”,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积极践行无产阶级政党所肩负的世界责任。党先后于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制定了三个历史决议(以下分别称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为第一个历史决议、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为第三个历史决议),梳理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认识,总结了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经验,为正确认识坚持胸怀天下这一历史经验提供了文本支撑。目前学界对三个历史决议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主要侧重于历史自觉、历史叙事、历史主动精神等维度的研究阐释,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对坚持胸怀天下加以探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三个历史决议,回答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坚持胸怀天下、如何坚持胸怀天下等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与现实参考。一、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主要内涵胸怀天下,主要是指对于

5、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主动关心关注、积极参与贡献。立足时代语境,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可以从价值立场、目收稿日期:2023-12-10作者简介:丁勇强(1998),男,甘肃张掖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博士研究生;柳鸿志(1998),男,河南信阳人,硕士,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42标指向和内在动力三个维度来理解。(一)价值立场: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价值,通常指完成一项任务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立场,指认识、处理问题时所处的位置和所秉持的态度、所站立的角度,立场正确与否决定着事业的盛衰成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天下大势”可理解为历史正确、

6、人类进步的趋势。鸦片战争后,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均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历史的重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我们党只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才能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正确的复兴道路。正如第三个历史决议所指出的“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 4。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作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 413重要判断,为人类的解放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我

7、们党完成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指明了奋斗方向。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解放的道路,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始终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团结国内外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站在和平的一边,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与国之间和平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原则遵循。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我们党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积极拥抱世界,成功赶上了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

8、的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实践证明,一个政党顺应历史潮流,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就能走在时代前列,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反之,就会落后于世界发展。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我们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1 68,概括了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立场。(二)目标指向: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目标,通常指一项任务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发挥着方向指导的作用。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旨在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是我们党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中华

9、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 3,高度肯定了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贡献。不容忘却的是,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自守等种种原因,中华民族不仅未能引领世界新一轮发展潮流,反而成为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争相瓜分和吞并的目标,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华文明陷入了黑暗境地。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向往和追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自己的磨难强加给别人,而是要以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为基础,更好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成立初始,就把党的初心使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既为中国人民

10、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我们党将自身定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主动担负起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华文明为人类进步作出新贡献的重任,这是党刻在骨子里的“奋斗基因”。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我们“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1 68,展现了我们党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博大胸襟和宏远志向。(三)内在动力: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政党的理想是一个政党所追求的远大目标,政党的信念是一个政党实现其政治理想和目标的坚定信心和强大意志。我们党是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

11、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及其串联起的百年党史不难发现,我们党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历史使命,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注入自己的灵魂与血液之中,成为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43深刻诠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开天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巨大挫折,我们党坚定地扛起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大旗,“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1 20。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在强敌来袭时敢于斗争,在利益诱惑前不改本色,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凝聚着一代又一

12、代中国共产党人具体且实在的伟大奋斗,成为我们党排除干扰和障碍、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1 1。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动力。二、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逻辑分析三个历史决议不难发现,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遵循历史必然与应然相统一的逻辑,内嵌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点,植根于中华文明孕育的天下情怀,贯穿于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伟大实践,立足于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回应。(一)理论基础:内嵌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点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源于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

13、理论,内嵌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界历史的语境分析了国际主义的内涵,阐述了生产与交往对于国际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从国际主义的视角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设想为“自由人联合体”3,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 435。列宁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联合起来的观点,领导创建了共产国际,积极支持和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奠定了基础。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 66。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所指向的共产主义目标顺应人类社会发展

14、规律,符合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大同理想,既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树立了目标,又为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理论指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联合、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观点也传播到中国。这些观点和思想被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党的一大指出要联合共产国际,并将党的名称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4

15、182概言之,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政党自身命运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融为一体,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坚持胸怀天下融入自身的“理论基因”。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点为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点指导下形成的思想理念,也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二)文化涵养:植根于中华文明孕育的天下情怀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 46中华民族天下观、世界

16、观、社会秩序观、文化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中国人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思维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达则兼济天下”“天人合一”“尚和合”“求大同,存小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和合共生”“和而不同”“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海之内若一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信修睦”“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为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我们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始终从中华文明深厚积淀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国际共产主义情怀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天下情怀相结合,将解放全人类的革命理想与天下大同的

17、价值追求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底蕴、中国气质的天下情怀。我们党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马克思44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1 63,而且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站立在世界的东方,“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 64,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点同中华文明的天下情怀相结合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正是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实现了文化上的传承与积淀,赋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社会观、天下观新的内涵。(三)历史赓续:贯穿于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伟大实践坚

18、持胸怀天下贯穿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认识到“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5。第一个历史决议在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时,就将其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国际无产阶级已在苏联胜利”6 88的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作出“承认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7的决定,支持和声援爱好和平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总结,高度肯定了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1 7。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凝聚了维护

19、世界和平安全的共识。毛泽东以国际战略眼光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明确表达了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坚持永远不称霸的鲜明立场和主张。我国积极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向亚非拉国家派遣工程师、医生、教师和专家,为亚非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第二个历史决议,既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三十二年来我国“主张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平等互助”4 210、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取得的成绩,“同全世界一百二十四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4 187,又强调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4 2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0、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 18,向世界打开大门,主动融入全球发展大局,“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为世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不仅在全球发展中受益,而且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更加广泛,并以自身发展惠及全球发展。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党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四)现实回应:立足于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大势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

21、程中始终坚持胸怀天下。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经济体系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用什么样的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8的客观要求,将新时代定位为“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 23,提出“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1 38,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 25,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共产党在解决

22、全球贫困、化解金融危机、协调国际争端、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地区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总之,坚持胸怀天下既是政党和民族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解决世界地区矛盾冲突、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寻求共建美好世界最大公约数的需要。三、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循史而察,坚持胸怀天下贯穿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独立自主是立党兴党强党的重要原则,辩证思维和包容心态是我们党客观看待他国的道路选择与革命经验的重要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是党在时代洪流中不迷失方向的保证。总而言之,

23、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坚持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坚持胸45怀天下提供了方向指引,确保党的对外工作在正确轨道上顺利推进。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了坚持胸怀天下始终是我们党处理对外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外事工作的全局。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可以确保党中央的对外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实现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谋求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同时,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坚持胸怀天下、做好外事工作凝聚力量。列宁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

24、治地位。”9我们党之所以能坚持胸怀天下,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发展进步,重要原因在于其对外政策的制定符合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能够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坚持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巩固对外工作大协同格局,汇聚各方力量的前提。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亦将因为没有一个积蓄了人民战争丰富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骨干,而不能坚持和取得胜利”6 75。第二个历史决议进一步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4 212。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1 65。加强党中央对外

25、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特征,也是新时代做好外事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更是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为世界作出贡献的必然要求。(二)独立自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品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自主是饱受屈辱的中国人民所渴求的权利。因此,我们党的成立就是为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人民群众往往更倾向于支持那些能够自主决策、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如果一个政党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26、和自主性,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政策和战略,就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更不可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然而,独立自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个政党只局限于本国发展,不与其他政党开展合作,而是要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立场原则和价值判断。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是一个绝对独立自主的政党”10。第二个历史决议将独立自主总结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第三个历史决议将独立自主总结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1 67。坚持独立自主绝不是与世隔

27、绝、故步自封,而是铸牢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要求。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独立自主的原则仍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确保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发展道路不被外来势力所干涉和控制,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三)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尊重和包容他国的道路和制度选择,辩证看待、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教训表明,照搬苏联以城市为中心、在城市举行暴动夺取政权的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对待他国的道路选择与革命经验必须坚持唯

28、物辩证法,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第一个历史决议对党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若干个别词句搬运到中国来当做教条,毫不研究这些词句是否合乎中国现时的实际情况”6 103作出了深刻反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告诫全党“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1 4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

29、进事物”4 210,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扩大的有利条件来发展自身实力。新时代,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46先地位,但是仍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为此,我们党反复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不仅推动制度型开放,而且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第三个历史决议重申“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1 67“开放成为必由之路”1 34“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1 38的方针。总之,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正确对待他国的道路选择和革命经验,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

30、心态,尊重历史事实,结合自身国情进行思考和判断,从他国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是“胸怀天下”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思想理论之基。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各个民族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影响。无产阶级事业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事业,共产党宣言 指明了“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2 435,强调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重要性以及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

31、与全球的无产阶级相互联系和协调的必要性。这要求我们党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又要争取世界各国人民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和繁荣。此外,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之一,是我们党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所应具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世界正面临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国也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艰巨复杂,西方反华势力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制裁中国企业、抹黑“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党领导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难题,

32、需要我们党做好充分准备,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原则不动摇,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又要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掌握斗争的艺术,准确把握斗争的新特点、新动向,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解决问题。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要求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 64。透过三个历史决议不难发现,坚持胸怀天下,既是一种精神状态,又是一种实践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信念的生动表达和具体写照,展现了我们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和积极探索。(一)发奋图强: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从人类现代化发

33、展进程来看,现代化肇始于西方,以英美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历经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串联式”发展。而后世界市场的开放联通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引力,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引入现代化浪潮。然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这个以农业为主、人口规模巨大的东方大国根本走不通。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走出了一条“四化同步”并联叠加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全面落后”到“部分赶超”、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飞跃。特别是新

34、时代的伟大变革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进程,而且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如今,我们党领导人民正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第三个历史决议也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 64。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借鉴吸收了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

35、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47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树立了典范,是我们党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贡献。(二)心系天下:开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12,意味着社会主义应该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一种外交政策,而且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和伦理准则。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可以满足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且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为此,我们党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共处的观点,努力推动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我们党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

36、了重要作用。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时,特别强调“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3。我们党开辟的这条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不仅向世界展现了我们党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而且向世界展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可行性。第三个历史决议,不仅高度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作出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尊重和赞誉”1 12,而且强调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

37、路”1 68“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1 68-69。“永远不称霸”“和平共处”是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的重要价值内涵,赢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我们党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遵循,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三)惠及四方:共享中国发展的新机遇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只拘泥于自身发展,一个合格的执政党需要有放眼世界的宽广视野。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

38、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1 156-157邓小平也指出:“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14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实践,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我们党的百年伟业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发展潮流所创造的。尤其新时代,中国大力鼓励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业态、开辟新赛道,攻克了许多世界科技前沿难题,“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不再是低端廉价产品的“代工厂”,而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牵引器”。但不容忽视的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当今经

39、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危害。面对一些国家掀起的对抗、筑墙、脱钩、排他等逆流,我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坚决反对单边主义,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出更多务实有效的举措以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主动、更为安全的开放,让世界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我们党把中国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胸襟,在谋求自身发展、造福本国人民的同时,持续扩大与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尽己所能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造福世界。(四)守护公平:维护公正的国际秩序当今

40、世界,国际秩序重塑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支持;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大搞零和博弈、固守冷战思维,频频破坏国际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15 41从历史维度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联合国的成立、战后国际秩序的维护以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都有中国的参与和贡献。从现实维度看,当前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维护多边主义、协商处理地区争端、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

41、、治理全球贫困、应对网络安全、反对恐怖主义等面临许多新挑战,人们开始更多地把目光转向中国,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48中的表现和作用,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和中国担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我国坚定维护以 联合国宪章 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秩序重塑,鼓励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全方位参与多边事务,认真履行国际义务,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向世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问题,展现了我们党坚定维护国际秩序的决心。第三个历史决议以“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1 61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成绩

42、,并将维护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写入历史决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全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五)开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党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与坚持胸怀天下相融相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我们党对于大党使命、大国责任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树立大党光辉形象、展现大国责任担当的行动更加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里的“大”不仅仅是“党员多”的浅层定位,更是强调我们党要对人类进步有“大”担当、对世界发展有“大”贡献,这也是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体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43、局以及“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我们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5 481,诠释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将中国的角色定位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16,积极为人类谋求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党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担当、大作为的具体体现。坚持胸怀天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念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坚持胸怀天下的具体实践。五、结语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坚持胸怀天下”归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44、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深刻阐述了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价值追求、重点任务,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点。坚持胸怀天下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持胸怀天下既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理念,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以及党领导的伟大事业、肩负的使命任务、矢志的远大理想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面向世界、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成为全党的共识与行动。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

45、:人民出版社,201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6.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6.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2.8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13.9 列宁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6.10 列宁全集:第 15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1 毛泽东文集: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13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9.14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25.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470.责任编辑刘玉新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