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三数第2讲圆教师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55843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1.5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数第2讲圆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三数第2讲圆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讲 圆 一、知识梳理 1、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圆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对称中心是圆心,圆还具有旋转不变性. 2、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这两个定理大家一定要弄清楚、不能混淆,所以我们应先对他们进行区分.每个定理都是一个命题,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在垂径定理中,条件是:一条直径垂直于一条弦,结论是:这条直径平分这条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有两对弧相等).在逆定理中,条件是:一条直径平分一条弦(不是直径),结论是:这条直径垂直于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也有两对弧相等).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垂径定理中的条件是逆定理中的结论,垂径定理中的一个结论是逆定理中的条件,在具体的运用中,是根据已知条件提供的信息来决定用垂径定理还是其逆定理,若已知直径垂直于弦,则用垂径定理;若已知直径平分弦,则用逆定理. 3、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4、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经典例题讲解 【例题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1)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 (2)弦是直径; (3)长度相等的两段弧是等弧; (4)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难度分级〗A类 〖试题来源〗经典例题 〖选题意图〗巩固圆的基本概念 〖解题思路〗(1)因为半圆是弧的一种,弧可分为劣弧、半圆、优弧三种,故正确;(2)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都是直径,只有过圆心的弦才是直径,故错;(3)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两段弧才是等弧,故错;(4)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正确。 〖参考答案〗 (1)√(2)×(3)×(4)√。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半圆是弧 B。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 C.半径不是弦 D.两条半径组成一条直径 〖解题思路〗弧有三类,分别是优弧、半圆、劣弧,所以半圆是弧,A正确;直径是弦,并且是最长的弦,B正确;半径的一个端点为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不符合弦的定义,所以不是弦,C正确;两条半径只有在同一直线上时,才能组成一条直径,否则不是,故D错误. 〖参考答案〗D 【例题2】已知,点P是半径为5的⊙O内一点,且OP=3,在过点P的所有的⊙O的弦中,弦长为整数的弦的条数为( ) A。2 B.3 C。4 D。5 〖难度分级〗A类 〖试题来源〗经典例题 〖选题意图〗巩固垂径定理 〖解题思路〗在一个圆中,过一点的最长弦是经过这一点的直径,最短的弦是经过这一点与直径垂直的弦.知道这些,就可以利用垂径定理来确定过点P的弦长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解:如图,过点P作直径AB,过点P作弦,连接OC 则OC=5,CD=2PC 由勾股定理,得 ∴CD=2PC=8,又AB=10 ∴过点P的弦长L的取值范围是 弦长L的整数解为8,9,10,弦长等于9的弦有2条,共4个 答案:C 总结升华:本题中很多条件是“隐性”出现的,或者称之为“隐含条件".我们在解题时,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识别隐含条件的不同表达方式,将其转化为容易理解的题目,化难为易,这也体现了转化思想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例题3】。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AB∥CD,AB=12cm,CD=16cm,求AB、CD间的距离. 〖难度分级〗B类 〖试题来源〗经典例题 〖选题意图〗加深垂径定理的理解、应用. 〖解题思路〗⊙O中,两平行弦AB、CD间的距离就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的长度,若分别作弦AB、CD的弦心距,则可用弦心距的长表示这两条平行弦AB、CD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解:(1)如图,当⊙O的圆心O位于AB、CD之间时,作OM⊥AB于点M,并延长MO,交CD于N点.分别连结AO、CO. 又∵AB∥CD ∴ON⊥CD,即ON为弦CD的弦心距. ∵AB=12cm,CD=16cm,AO=OC=10cm =8+6=14(cm) (2)如图所示,当⊙O的圆心O不在两平行弦AB、CD之间 (即弦AB、CD在圆心O的同侧)时 同理可证:MN=OM—ON=8—6=2(cm) ∴⊙O中,平行线AB、CD间的距离是14cm或2cm。 总结升华:解这类问题时,要依平行线与圆心间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千万别丢解.在解圆的有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多解的情况,要特别注意. 【例题4】。如图,AB是⊙O的直径,C、D、E都是⊙O上的点,则∠1+∠2=___________. 〖难度分级〗B类 〖试题来源〗经典例题 〖选题意图〗加深圆周角概念的理解 〖解题思路〗如图,连接OE,则∠1=∠A0E,∠2=∠BOE 〖参考答案〗90°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A、B、C、D是⊙O上的四点,且∠BCD=100°,求∠1(所对的圆心角)和∠BAD的大小. 〖解题思路〗 要求圆心角∠BOD的大小,且知道圆周角∠BCD=100°,但两者不是同弧所对的角,不能直接利用同弧所对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2倍来实现求解.观察∠BCD它所对的弧是,而所对的圆心角是∠2,所以可以解得∠2.又发现∠2和∠1的和是一个周角,所以可得∠1,而∠BAD=∠1 〖参考答案〗 解:∵∠BCD和∠2分别是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 ∴∠2=2∠BCD=200° 又∵∠2+∠1=360°,∴∠1=160° ∵∠BAD和∠1分别是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 ∴∠BAD=∠1=80° 总结升华:圆心角和圆周角是借助它们所对的弧联系起来的,所以在圆中进行有关角的计算时,通常找到已知角所对弧,看看怎么样通过弧和未知角建立起联系.事实上由这个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例题5】如图,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C,使AC=AB,BD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难度分级〗B类 〖试题来源〗经典例题 〖选题意图〗圆周角定理推论的应用 〖解题思路〗BD=CD,因为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要证明D是BC的中点,只要连接AD证明AD是高或是∠BAC的平分线即可. 〖参考答案〗 解:BD=CD 理由是:如图,连接AD ∵AB是⊙O的直径 ∴∠ADB=90°即AD⊥BC 又∵AC=AB ∴BD=CD。(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动点P在⊙O的下半圆,定点Q在⊙O的上半圆,设∠POA=x°,∠PQB=y°,当P点在下半圆移动时(P不与A、B重合),试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 解法1:如图所示, ∵AB为⊙O的直径,∠AOP=x° ∴∠POB=180°-x°=(180—x)° 又∵∠PQB=∠POB=(180—x)°=(90—x)° 解法2:如图所示,连结AQ, 则∠AQP=∠AOP==(x)° 又∵AB是⊙O的直径, ∴∠AQB=90° 【变式2】已知,如图,⊙O上三点A、B、C,∠ACB=60°,AB=m,试求⊙O的直径长。 解:如图所示,作⊙O的直径AC′,连结C′B 则∠AC′B=∠C=60° 又∵AC′是⊙O的直径, ∴∠ABC′=90° 即⊙O的直径为. 方法二:连接OA、OB,过点O作OD垂直于AB。 【课堂训练题】 1.⊙O中,直径AB=a, 弦CD=b,,则a与b大小为( ) A.a>b B.a≥b C.a<b D. a≤b 〖难度分级〗A类 〖参考答案〗B 2.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有( ) ①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③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④半圆是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难度分级〗A类 〖参考答案〗C 3.已知⊙O的半径为5,点O到弦AB的距离为3,则⊙O上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2的 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难度分级〗B类 〖参考答案〗C 课后自我检测 A类题: 1.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直径是弦;②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③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④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平分弦的直线垂直于弦 B.平分弦的直线也必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C.弦的垂直平分线必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D。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必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3.如图,在两半径不同的同心圆中,∠AOB=∠A′OB′=60°,则…………( ) A。= B。> C。的度数=的度数 D。的长度=的长度 4.如图,已知⊙O的弦AB、CD相交于点E,的度数为60°,的度数为100°,则∠AEC等于……………………( ) A。60° B。100° C。80° D。130° 5.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的度数比是2︰3︰6,则∠D的度数是( ) A。67。5° B.135° C。112.5° D。110° 6.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弦AB=6,M是AB上任意一点,则线段OM的长可能是( ) A.2.5 B.3.5 C.4。5 D.5。5 A B O M 7.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BOC=400,那么∠AOE=( ) _ O _ E _ D _ C _ B _ A A.400 B。 600 C.800 D。1200 AmB 8.如图,将圆沿AB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则 等于( ) A.60° B.90° C.120° D.150° (第8题) 9.已知⊙O的半径是5cm,弦AB∥CD,AB=6cm,CD=8c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 ) A.1 cm B.7 cm C。1 cm或7 cm D.无法确定 10.如图,BD是⊙O的直径,圆周角∠A = 30°,则∠CBD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80° O 30° D B C A B类题: 11.如图,AB为⊙O的直径,C、D是⊙O上的两点,∠BAC=30º,AD=CD,则∠DAC的度数是( ) O D C B A A.30º B.60º C.45º D.75º 12.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则该 半圆的半径为( ) A. cm B.9 cm C.cm D.cm 13.如图,⊙O的半径OA=10cm,弦AB=16cm,P为AB上一动点,则点P到圆心O的最短距 离为 . 14.如图,AB为⊙O的弦,⊙O的半径为5,OC⊥AB于点D,交⊙O于点C,且CD=1,则弦 A D B C O AB的长是 。 15.如图,CD是⊙O的直径,弦AB⊥CD,连接OA,OB,BD,若∠AOB=100°,则∠ABD = 度。 16.如图,点A、B是⊙O上两点,AB=10,点P是⊙O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连接AP,PB,过点O分别作OE⊥AP于点E,OF⊥PB于点F,则EF= 。 A E O F B P 17.如图所示,AB是⊙O的弦,半径OC、OD分别交AB于点E、F,且AE=BF,请你找出线段 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18.如图是一块圆形砂轮破碎后的部分残片,试找出它的圆心, 并将它还原成一个圆.要求: 1、尺规作图;2、保留作图痕迹。(可不写作法.) 19。如图,在⊙O中,=2 ,试判断AB与C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C B A O D 20.如图所示,⊙O的直径AB和弦CD交于E,已知AE=6cm,EB=2cm,∠CEA=30°,求CD。 O E D C B A C类题: F E C B A O D 21. 如图,BC为⊙O的直径,AD⊥BC,垂足为D. 点A是弧BF的中点 ,BF和AD相交于E。试猜想AE与BE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并请说明理由。 22.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 E B D C A O (1)若∠AOD=52°,求∠DEB的度数; (2)若OC=3,OA=5,求AB的长。 E D B A O C 23.如图所示,已知AB为⊙O的直径,CD是弦,且ABCD于点E。连接AC、OC、BC。 (1)求证:ACO=BCD。 (2)若EB=,CD=,求⊙O的直径. 24.如图所示,已知O是∠EPF的平分线上的一点,以O为圆心的圆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和C、D. ⑴求证:PB=PD。 ⑵若角的顶点P在圆上或圆内,⑴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成立,请加以证明。 25.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E=20°,∠DBC=50°,则∠CBE=______. 26.如图,A、B、C是⊙O上的三个点,当BC平分∠ABO时,能得出结论 (任写一个)。· O C B A E O D C B A 27.如图,半径为2的圆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和CD,它们的交点E到圆心O的距离等于1,则=( ) A、28 B、26 C、18 D、35 第二讲课后自我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A类试题: 1.B【提示】若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不能作出过这三点的圆,故②不对,其余三个都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直径、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的圆、外心、等圆与等弧等概念,其中第②个命题不对的原因在于忽视了过三点作圆的条件. 2。C【提示】弦的垂直平分线平分弦、垂直于弦,因此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C【提示】因为在圆中,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而∠AOB=∠A′OB′,所以的度数=的度数.不在同圆等圆中,不能比较弧的大小. 4.C【提示】如图连接BC,则∠AEC=∠B+∠C=×60°+×100°=80°. 5.C【提示】因为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之和为180°,则∠A+∠C=∠B+∠D=180°.又因为∠A︰∠B︰∠C=2︰3︰6,所以∠B︰∠D=3︰5,所以∠D的度数为×180°=112.5°. 6. C;7. C;8。 C;9. C;10。 C; B类试题: 11. A;12。 C;13. 6 cm;14。 6;15。 25;16. 5; 17.OE=OF 证明:连接OA,OB. ∵OA,OB是⊙O的半径, ∴OA=OB,∴∠OBA=∠OAB. 又∵AE=BF。 ∴△OAE≌△OBF,∴OE=OF。 18.提示:在残片上任意取不同的三点作两弦垂直平分线,其交点就是圆心. EB 19。 AB<2CD。提示: 取的中点E,连结EA、EB,则= =, 所以EA=EB=CD。 20. cm。提示:作OF⊥CD于F,先求OE,再求OF,最后用勾股定理求CD. C类试题: 21.AE=BE。提示:连结AC或补成完整的圆延长AD应用垂径定理. 22.解:(1), E B D C A O (2),,为直角三角形, ,, 由勾股定理可得 23.证明:(1)∵AB为⊙O的直径,CD是弦,且ABCD于E, E D B A O C DB CB ∴CE=ED, = ∴BCD=BAC ∵OA=OC ∴OAC=OCA ∴ACO=BCD (2)设⊙O的半径为Rcm,则OE=OBEB=R8, CE=CD=24=12 在RtCEO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OC=OE+CE 即R= (R8) +12 解得 R=13 。 ∴2R=213=26 。 答:⊙O的直径为26cm。 24.(1)证明:过O作OE⊥PB于E,OF⊥PD于F。 (2)上述结论仍成立。如图所示。证明略. 25. 60°【提示】如图,连接AC.设∠DCA=x°,则∠DBA=x°,所以∠CAB=x°+20°.因为AB为直径,所以∠BCA=90°,则∠CBA+∠CAB=90°. 又 ∠DBC=50°,∴ 50+x+(x+20)=90. ∴ x=10.∴ ∠CBE=60°. 26.OC∥AB等; 27.分析:如图,连接OA、OC,过O分别作AB、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AM=MB,CN=ND。 ∵OM⊥MN,ME⊥EN,CN=ND ∴ 从而 即 ∴ 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