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2.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3.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4.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课时安排、;3课时预习提纲1. 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2.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第一课时预习案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学生结合注释及课后关
3、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三、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
4、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
5、?”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预习案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A.养生丧()死不可胜()食庠()序之教B.饿莩()龟玉毁于犊()中孝悌()之义C.数()罟不入污()池然而不王()者D.鸡豚()狗彘之畜()数罟()(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6、( )A.河内凶(荒年)曳(拖着)兵谷(稻谷)不可胜(尽)食B.庠序(学校)孝悌(孝顺父母)斧斤(砍伐树木)洿(浊水不流)池C.饿莩(死人)王无罪岁(年岁)狗彘(母狗)鸡豚(养猪)D.勿夺(抢夺)其时移粟(泛指谷物)涂(通“途”,道路)有饿莩(1)A(B.莩;犊椟;悌 C.数;污洿;王 D.豚)(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3.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
7、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2.研习第1段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板书: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3.研习第2、3、4段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板书:六、布置作业1.背诵14段。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3.熟读5、6、7段。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习5、6、7段,理清背诵思路,教师适当作朗读指导。背诵5、6、7段。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
8、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一名学生独背。二、导入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研习第5、6段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板书:()措施效果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用也。 王道之始()措施效果 王亩之宅,树之以桑, 王道之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
9、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研习第7段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板书:四、学生背诵课文5、6、7段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明确: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第三课时教学要点在诵读中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注重词句积累。进行拓展训练,使学有所获。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学生齐背或滚动式背诵。二、教师引导
10、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学生自由发言。明确:结构严谨。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善用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如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形象生动,文字显得从容不迫。气势充沛。语言上使用排比句式,音节铿锵,气势非凡。学生随此背诵相关部分。教师再次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合书循声低和,从中体会孟子的论辩气势。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1、1.多媒体逐题显示(1)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树之以桑可以衣帛然而不王者王无罪岁既来之,则安之其一犬坐于前(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忌不自信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李之往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养生丧死无憾(3)与“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A.惟利是图B.各是其所是C.谁能定是非之真D.是谁之过与(4)选出与“各不可胜食也”中“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5)分别说出下列句中的加
12、点字的词义和用法。(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不百步耳。译: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五十步然后停下来。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译:这怎么能对刺伤人之后而致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D.未之有也译:没有这样的事情啊。选7名学生依次回答,其他学生指出对与错。明确:(1)与例句是使动用法。(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名词作状语)(2)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自信:古义为宾语前置,即相信自己
13、,今义为一个双音节词。宣言:古义为发表议论,今义为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俱与今义不同)(3)D(A.提宾标志,无意义;B.动词,赞同、肯定;C.名词,正确)(4)C(A.表句中停顿,B.表疑问,D.表句中停顿)(5)“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衬字,无意义;结构助词,定中之间“的”;代词,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衬字,无意义)“于”(对于,到,比,在,跟、与,均为介词)(6)“无”通“毋”,不要。“无”通“毋”,不要。“颁”同“斑”,花白。“涂”同“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7)C(注意“是何异于”应译为“这与相比,有什么不同啊”)2.师
14、生共同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明确: 1.数目 1.发射数 2 .几,若干 发 2.派遣 3.,屡次 3.打开 4.,密 4.花开 1.不弯曲 1.兵器直 2.仅 兵 2.战争3.价值 3.军队 4.兵士 1.能承受胜 2.尽3.胜利4.超过5.优美的四、课堂练习君与民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
15、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食,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以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注: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五、六章),梁惠王又称魏惠王,他在位期间,曾从安邑(今山西
16、夏县北)迁都大梁,所以又称梁惠王。晋国:这里指魏国,梁惠王自称本国为晋国。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公元前318至公元前296年在位。阅读本文,真正认识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请学生谈谈阅读体会。(教师可作适当指导,但不能动辄评判)(本语段译文见备课资料部分)五、课堂小结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1998年那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极其强大的金融风波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WTO的胜利加入,无不证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行进。六、布置作业1.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孟之道及其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