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章 《心理困扰识别与应对》教案
【授课对象】 2017级学生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
【教学重点】学会识别心理障碍,了解心理咨询学会自助
【教学难点】认识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答法、讲授法、活动体验法
【讲授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导入
在纸条上写出“我的现状、我的困惑”
互动
2
课堂教学
一、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 由导入环节的问题引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比如有大学生写到最近的困惑:1.刚来大学生活不适应
• 2.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不一样
• 3.与室友关系的处理
•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的困惑;
• 4.专业发展、未来择业困惑。
• 这部分内容主要请同学们自己谈大学生活现状,自己感知心理困惑类型。
二、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1.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以持续、全面、过度的焦虑感为特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点的情境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的。典型的表现是常常担心自己或亲戚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担心经济状况,过分担心工作或社会能力。
2.强迫症
其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3. 恐俱症
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某类物体、某种情境或某些活动产生持续而强烈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4.抑郁症
如何判断,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一个以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明显 发作期,情绪低落、、
(2)下述症状的其中5条:
(3)病期至少两周。
•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与情绪是否是心理障碍有四个条件:
• 1.对正常学习生活与人际活动影响的程度;
• 2.心理痛苦的严重度,强烈的无助感;
• 3.行为与情绪异常与所处情景、应急事件没有合理的联系;
• 4.持续的时间,6个月以上不能自动缓解。
三.身体健康与心理的关系
问题引入思考:
身体健康或不健康会怎样影响心理?
心理状态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举例说明:
林黛玉多愁善感,
最后吐血而死。
总结 :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导致失眠、便秘、消化不良、心绞痛、心率失常和月经失调等症状的产生。
四、 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
请同学讨论谈一谈:当前社会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有人会抑郁?有人会疑病?
解释:
1、 不良的生活习惯
2、 人际关系的复杂
3、 生活压力和负性情绪
五、 心理咨询
1、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2.心理咨询的原则
讨论
互动
讲授
体验
讲授
图片案例
互动
讲授
讲授
10
3
15-20
3
3
10
4
3
3
学习总结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
• 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 学会求助和正确理解心理咨询
讲授
3
课堂
活动
作业
分析案例:小王为什么会这样?
互动
作业
15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