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原列传学案教师用版设计:齐保良 11.4.10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3、背诵第三段。文学常识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屈原列传一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学习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13段)基础知识1、 字音属(zh)草稿
2、惨怛(d)帝喾(k) 靡不毕见(xin)濯(zhu)淖(no)蝉蜕(tu)滋垢(gu) 浊秽(hu)泥(ni)而不滓(z)者2、通假字7(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3)、糜不毕见(“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3、词语释义(1)、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2)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3)、屈平属草稿(写作) (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 (5)、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6)、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
3、) (8)、 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9)、 其文约(简约) (10)、其词微(含蓄精深) (11)、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12)、治乱之条贯( 条理,规律 ) 4、词类活用(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2)、 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3)、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 (4)、 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5)、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5、 文言句式 (1)、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判断句) (2)、 方正之不容也(被
4、动句) (3)、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4)、 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6)、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7)、 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置句) 6、 翻译句子(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一个人在处境危急的时候必定要念及上天和父母,所以人每当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有了病痛和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喊父母的。(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表现的旨意却极远大,所举的事例虽是人常见的事物,但表现出来的意义却极深远。(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他学
5、识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熟悉外交应酬的辞令。二、文本理解1、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答: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写的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的情况。2、研读第三自然段,指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答:(1)原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2)以下几个方面:解题:离骚者,犹离忧也。成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6、,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内容: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风格:其文约,其词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学案教师用版设计:齐保良 11.4.10第二课时(49段)一、 基础知识1、字音 既绌(ch) 商於(w)既咎(ji)眷(jun)顾 相随属(zh?) 唐昧(m)2、 通假字(1)、 屈平既绌(“绌”通“黜”) (2)、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3)、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 (5)、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6)、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3、 词语释义(1)、 惠王患之(
7、担心、畏惧) (2)、齐与楚从亲(合纵) (3)、楚诚能绝齐(如果)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全部)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第二年) (6)、臣请往如楚(往、到) (7)、奈何绝秦欢(断绝) (8)、屈平既嫉之(憎恨) (9)、人君无愚智(无论) (10)、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全部) (1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12)、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4、词类活用(1)、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 (2)、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 (3)、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 (4)、 莫不欲求忠
8、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 做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5)、 身客死于秦(名词做状语,像客人那样) (6)、 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7)、 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5、 文言句式 (1)、 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置句) (2)、 遂绝齐(省略句) (3)、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 (4)、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5)、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6)、 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6、翻译句子(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秦惠王畏惧齐楚两个大国联合,于是就命张仪假装背离秦国,并用丰厚的礼物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9、。(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张仪听说了,就说:“拿我一个张仪就能抵上汉中的大片土地,我请求您允许我到楚国去。”(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到了楚国,张仪又用丰厚的礼物收买了当权的大臣靳尚,还在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面前编造了一番骗人的鬼话。(4)、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当然更憎恨子兰,他虽然被流放,但仍眷念着楚国,惦记着怀王,始终没有忘记有一天能够回到朝廷来,并希望君王能彻底的醒悟过来,一切坏的习俗全都改变。(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一个国家的君王
10、无论他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也无论他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没有一个不想任用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二、文本理解1、研读49自然段分析该问题:本文的题目是屈原列传,为什么这里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楚国的政治而不写屈原?答: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实写楚国的命运,其实是写屈原对楚国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都昏庸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江。2、 阅读第九自然段,概括该段内容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并指出每一个角度运用的表达方式。最后分析该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1)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
11、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2)既强调屈原的忠贞不渝和九死未悔,也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屈原遭遇的愤愤不平和深切同情。屈原列传学案教师用版设计:齐保良 11.4.10第三课时(1013段)一、 基础知识1、字音憔(qio)悴(cu) 啜(chu)其醴(l)物之汶汶(mn)者乎 罹(l)难 枯槁(g?o) 温蠖(hu)汨(m)罗 被(p)发 渔父(f?) 2、通假字(1)、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 (2)、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
12、腹中耳(“常”通“长”)3、 词语释义(1)、 王怒而迁之(放逐) (2)、 楚有宋玉、唐勒、 景差之徒(这班人) (3)、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 (4)、 颜色憔悴(面色) (5)、 形容枯槁(形体、容貌) (6)、 不凝滞于物(停滞,有拘泥、执着的意思) (7)、 何不钸其糟而啜其醴(吃;喝) (8)、 新沐者必弹冠(洗头发),新浴者必振衣(洗身) (9)、 受物之汶汶者乎(玷辱) (10)、 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尘垢) (11)、 适长沙(到) (12)、 又爽然自失矣(茫然) 4、词类活用(1)、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做动词,说坏话) (2)、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做动词,效法)
13、 (3)、其后楚日以削(名词做状语,一天天的) (4)、又怪屈原以彼其材(形容词做动词,责怪 ) (5)、 同死生,轻去就(意动用法,把.同等看待;把.看轻) 5、 文言句式 (1)、 是以见放(被动句) (2)、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被动句) (3)、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 (4)、 而自令见放为( 被动句 ) (5)、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固定句式) (6)、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 6、 翻译句子(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来到了江畔,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叹。他面容憔悴,身体瘦削。(2)、人又谁能以
14、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一个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去蒙受世俗的污辱呢?(3)、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于是他创作了一篇题为怀沙的赋。于是抱着石头自己跳进汨罗江中以身殉国。(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但是他们都只能学习屈原的文辞委婉的长处,却始终没有谁像屈原那样敢于向君王直言抗争。二、文本理解1、阅读第11自然段,分析渔父和屈原的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答:潦倒到了极点的举止:被发行吟,屈原仍在“吟”其志。近死的容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原因,屈原回答“全世混浊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玉”,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 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唯一手段。2、 司马迁在本文末尾说他对屈原是“悲其志”,说说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答:“志”是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司马迁“悲其志”,就是对屈原人格和追求的肯定,是对腐朽朝廷和黑暗社会的鞭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