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灾害地理第一章 绪论研究现状:1987年联合国第42届大会,决定从1990年开始,开展世界范围的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为了了解我国的灾情总况,研究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特点和规律,提出我国宏观减灾对策,原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组织原国家地震局、原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水利部、原地矿部、农业部、原林业部的专家对严重危害我国的地震、气象、海洋、洪涝、地质、农业及森林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规律、对策进行了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在三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了十年的努力,该组已取得了如下的进展和
2、成果: 一、将自然灾害研究由单类推向综合背景:气象、海洋、洪水、地质、地震、农、林生物灾害是地球气、水、石、生诸圈层物质异常变动和相互影响的产物,彼此既具有特殊性,也有共性和联系性.分门别类的研究,除了不能认识其共性和联系性外,而且也不能对单类自然灾害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严重阻碍了灾害科学的发展,并影响了减灾工作的开展。回顾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向边缘、综合、系统方向发展,正是自然科学进步的标志和潮流。 成果:编写出版了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分论)、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年表)及全国性挂图7幅,第一次对我国自然灾害的总况从文字、数据、图象等角度进行了
3、全面的反映。 二、提出了自然灾害系统的新观念,进行 了自然灾害综合预报的探索 背景:自然灾害不是孤立的,特别是巨大的自然灾害常诱导出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形成灾害琏;许多自然灾害常同时或同地出现构成灾害群;灾害琏、灾害群交织在一起构成自然灾害系统。并进一步提出自然灾害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部份,其规律应服从地球系统的发展演化规律和全球变化,并受着太阳及其它天体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这一系统性的认识从理论上推动了单类与综合的灾害预报向深层次发展成果:撰写了自然灾害系统论概说、太阳活动、地球运动的研究在自然灾害综合预报中的作用、洪涝灾害趋势性预报的探索等文章。 三、提出了自然灾害双重属性,加强了灾害社
4、会属性的研究 背景:自然灾害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灾害既影响自然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影响社会。然而,过去对自然灾害的研究长时间以来主要侧重对其自然属性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将灾害划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人为自然灾害、自然人为灾害四大类别 .成果:编写了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基建优化与减灾、自然灾害与减灾600问答、灾害管理,参与编写了应急自救指南、灾害事件的预防和自救等论著和大量论文及科普材料 四、提出并推动减灾系统工程 背景: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协调行动,减轻自然灾害的各项措施,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灾后重建以及灾害管理、灾害保险、灾害教育等
5、,都是环环紧扣,不可缺少的系统工作。 成果:撰写了中国减灾社会化的探索与推动、1998年长江大洪灾的反思和21世纪减灾对策、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进展、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标准化研究、中国洪水灾后重建问题和需求及对策等论著和大量文章。五、研究了人口-资源环境灾害互馈系统 背景:将减灾纳入可持续发展系列大量研究显示:人口过量增长,对资源过度开发,对环境任意的改造与破坏,是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发生,又破坏了环境和资源,危害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必须减轻自然灾害。 成果:撰写了“减轻洪水灾害的关键是减少人为致灾因素”、“21世纪我国
6、防洪减灾战略刍议、“海洋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等文章 。六、提出了灾害科学体系的新观念 背景:自然灾害是地地球系统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自然灾害的研究,除了涉及天文、地质、气象、海洋、生物、地球等诸多领域外,还涉及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对这些方面的成灾理论与减灾实践的研究已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灾害科学体系。 成果:1992年,在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灾害科学体系的新观念。1998年,中国灾害研究丛书包括灾害学导论、灾害管理学、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统计学、灾害保障学、灾害历史学、灾害医学、中国矿山灾害学、中国交通灾害学、中国地震地质灾害、中国气象洪涝海洋灾害等。 成果:199
7、2年,在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灾害科学体系的新观念.1998年,中国灾害研究丛书包括灾害学导论、灾害管理学、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统计学、灾害保障学、灾害历史学、灾害医学、中国矿山灾害学、中国交通灾害学、中国地震地质灾害、中国气象洪涝海洋灾害等。 七、坚持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1为国家建立统一的灾害评估标准、减灾立法和政府减灾综合预案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意见。 2开展减灾系统工程研究,为有关部门和政府的减灾工作提供咨询。 3对历年自然灾害特点和减灾效能提出综合分析报告。 4协助科委、计委、生产办准备和组织全国自然灾害预测的年度综合会商会议。 5承担试验
8、区组织与科研工作。 6参加综合减灾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7协助科委指导全国各省、市、区综合减灾的科学研究工作。 8承担科委、计委、生产办安排的其它有关工作。 八、在灾害科学研究方面起了先导性的作用 通过多部门、多学科的联合调查和综合研究,在对我国自然灾害历史、现状和未来、灾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全面研究的基础之上,不仅较全面地认识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而且提出了较全面的减灾对策,在我国灾害科学研究方面起了先导性的作用。共撰写了数十部论著和研究报告及数以百计的文章,约计1000多万字,对发展我国灾害科学研究,推动减灾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九、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灾害与减灾知识宣传、普及 十
9、、开展了国际灾害与减灾科学交流 发展趋势:一、在灾害科学研究方面 回顾灾害科学的研究历史,“八五”期间及以前灾害科学研究是以“调研”为基础,即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规律性的认识和减灾对策;“九五”期间随着对灾情的调查研究,从定性向定量发展,“评估工作受到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减灾预案,进行灾害区划,建立灾害数据库等项工作;进入21世纪,“十五期间,为了给日益受到重视的减灾系统工程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重建、管理、保险等建设提供科学数据,预计“灾害风险、“社会承灾能力“社会减灾能力”的评估等项工作将成为重要的科研议题. 将开展以下各项研究工作: (1)自然灾害风险研究
10、(2)社会承灾能力研究 (3)社会减灾能力研究 (4)编制全国灾害风险区划和减灾区划 (5)自然灾害态势分析、灾害形成机理和灾害综合预报 (6)灾后重建的需求和对策 (7)灾害综合管理和立法 (8)灾害研究和减灾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9)灾害保险 (10)自然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二、在减灾工作方面 (1)国土安全评价 2)环境与灾害、减灾与发展互馈关系研究 (3)人为致灾因素和人为自然灾害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4)考虑减灾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建设规划建议 (5)城市、企业和农业减灾 (6)减灾科技人员的培训 第二节 自然灾害定义及其他名词术语一、自然灾害定义 灾害:是指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
11、来灾祸的自然与人为现象和过程。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而其表现形式也有两种,即自然态灾害和人为态灾害. 自然灾害: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产生的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 人为灾害: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产生的而且表现为人为态的灾害 则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把由自然变异所引起的但却表现为人为态的灾害则称之为自然人为灾害,如太阳活动峰年发生的传染病大流行;把由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则称之为人为自然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 的地面沉陷等。 二、灾害系统灾害
12、系统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安定失稳的一种或一系列现象.灾害系统则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它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灾情是孕灾环境、成灾体、至灾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 孕灾环境:它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物质文化圈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但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叠加、即简单的线性关系 。 承灾因子:它是指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异变因子、即孕灾环境包括致灾因子.承灾体:它是指包括人类本身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有农田、森林、草场、道路、住民点、城镇、工
13、厂等人类活动的财富集聚体。人类既是乘灾体,同时又是致灾因子。自然致灾因子:地震灾害 气象灾害(含洪水灾害) 农作物灾害 海洋灾害 森林生物灾害地质灾害 人致灾因子:火灾三、其他名词术语 1、灾害链 灾链就是一系列灾害因成因上有关联而相继发生的现象,还包括出现某种灾害以后使另一种灾害不在发生的情况.灾链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因果链。指这一灾害为下一灾害造成诱发条件,或本身转化成另一灾害。2同源链。指一系列灾害相继发生同它们之外的某一因素有关。3互斥链.指这一灾害发生以后另一灾害不再发生的现象。 4偶排链.指某些灾害偶然在靠近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但看不出这些灾害有什么因果关系和同源联系,因此暂归为偶排
14、链.5交叉链指在不相连接的地区间,通过某种形式,把灾害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方的现象。 2、灾害群:是指灾害在空间上群聚与时间上群发的现象,是灾害时空方面的两个标识。由于致灾因子与承灾体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结果产生了灾害在空间上相对聚集与分散现象,把这种现象城灾害群聚,灾害群聚可用区域灾害类型多度(n/N) 指数来表示.由于灾害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结果产生了灾害在时间上众灾丛生与少发现象,把这种现象称为灾害群发。3、灾害机制 单一灾害的研究虽然也重视灾害机制的研究,但是只强调由致灾因子而产生的一系列动力学过程,对区域灾害系统的研究,所讨论的灾害机制,则主要强调灾害系统的综合作用机制,即物质
15、与能量流耗散机制与生态机制,灾害系统是非平衡的耗散系统。就逻辑该概念来说,它表现出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的一系列扰动-涨落相变新态的耗散机制。生态机制是指灾害系统所具有的一系列共同或相似的生态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反馈机制,从致灾强度看环境灾害普遍具有正反馈机制,而自然灾害则常表现出负反馈机制。环境灾害的控制则体现出负反馈机制.正反馈机制可以看作灾害系统的放大过程。4、灾度:它是指对灾害系统致灾与成灾度表示的综合指标。复杂程度通常可以用多度、频度与优势度指标综合评定。灾害系统的强度,它是对灾害系统致灾银子综合强度的表示。5、灾害区划灾害系统时空帆布规律的认识是灾害区划的基础.现代灾害学中的区
16、域灾害系统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不仅是探讨区域灾害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演变趋势与空间相互作用与关联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探讨区域灾害链、群机制及灾度等灾害系统若干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因而,灾害区划就是在传统与现代对区域灾害时空分布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灾害系统时、空变化的地域类型组合类型,在一定的综合区划原则指标与体系下,建立灾害各级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进而提出区域灾害区划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的减灾对策。6、灾害预警系统它是现代灾害学研究中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内容。即区域灾害监测、评估、灾情速测速报、灾害趋势预测的“技术模型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支持系统通常包括遥感、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系统.
17、 第三节 自然灾害分类目前学术界对灾害的分类尙无统一方法.自然灾害的分类体系看,有五分法、四分法、七分法,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很大差异,如涉及到分类方法恰当与否、分类标准统一与否、分类体系的完善与否等方面的问题。卜凤贤先生提出灾害的三级分类体系,就是把灾害按照灾型、灾类、灾种三级层次划分或归类.灾型为一级结构,灾类为二级结构,灾种为三级结构。灾型的划分按灾因划分 :根据各灾因在地球巨系统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归结为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天文原因三大类,据此把灾害划分为自然灾害型、社会灾害型和天文灾害型。 按成灾过程划分 :从灾害过程看,一次灾害从发生到消失可以分为孕育期、潜伏期、预兆期、爆发期、持续
18、期、衰减期、平息期,因此,可以根据灾害持续期的长短把灾害划分为突变型、暂变型和缓变型.按成灾后果划分:灾害的发生是一种现象和过程,灾害的影响却是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主要表现为生命和财产两个方面.因此,从灾害的成灾对象或威害后果上,可把灾害划分为三种类型,一为财产损失型、二为生命威胁型、三为生命财产危害型。 灾类的划分按灾害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层次划分: 可根据灾种在自然界各圈层中的位置及属性进行分类,依次可分为地质灾害、地貌灾害、气象灾害、土壤灾害、生物灾害、水文灾害、人为灾害、天文灾害等灾类根据灾害发生的范围大小划分:灾害发生、成灾范围大小不一,因此它也可以做为灾害划分的一个标准。据此,灾害可
19、以分为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微域性灾害。按灾害发生的频次和时间长短划分:灾害发生的频次有多有少,时间长短不一,因此根据频次多少和时间长短进行灾害分类,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据此灾害可划分为,永久突发性灾害、持续性灾害季节性灾害、周期性灾害、偶然性灾害。第四节 自然灾害的特征和规律一、自然灾害的特征 1、灾害的普遍性与永久性 2、灾害的全球性与区域性 3、灾害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4、灾害的随机性与可预测性 5、灾害的突发性与迟缓性 6、灾害后果的双重性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灾因:根据大量自然灾害的研究,灾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A、能量积累和释放 ;B、协调破坏 ;C、分布不均匀 ; D、沿
20、面运动 ; E、通道引诱 ; F、外因触发 ; G、多因强化。 2、灾链(灾害的复合形式):(见上页)3、灾害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 1灾害发生在特定的时间。 2各种周期。天体对地球有不同的影响,天体的运行周期也决定着灾害的发生周期, 3时效性。同一类灾害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造成的损失不同。 4持续后延性。一方面,有些灾害形成以后,并不产生一次性后果,而持续发生破坏作用.另一方面,某一灾害发生以后,形成潜在灾害。 第二章 自然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第一节 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对象自然灾害是自然变异过程作用于社会经济系统之后产生的恶性后果,它是在一定的资源、
21、环境、人口和其它社会经济条件和背景下发生、发展的。因此,自然灾害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一种恶性相互作用过程.自然灾害研究一直是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看,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对象,就是全球自然灾害的结构,即包括灾害生态系统与区域自然灾害结构两个方面,前者由部门灾害地理学研究,后者由区域灾害地理学研究。灾害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包括人类、环境系统和灾害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为生态系统,灾害系统即灾害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即灾害系统破坏环境系统,环境系统又影响生命人类社会,生命人类社会还可以导致灾害发生,反之依亦然。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成为一个有
22、机整体。区域自然灾害结构:包括区域自然灾害的整体性、差异性和独特性。二 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内容1、灾害生态系统 从地理学角度观察,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相互作用而成的。因此,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各灾类、灾种的系统结构,即它们的特点、危害、时空分布规律、预报预防措施等,分析各灾类、灾种的区域分异、横向交叉、灾害链及动态变化,认识各灾类、灾种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发展规律,研究灾害地理区域的划分,灾害危险性评价等内容为主。 2、区域自然灾害结构 区域灾害结构,即各大洲大洋和主要国家地区的自然灾害的区域结构的分析,研究区域灾害的整体性、独特性和差异性,认识区域灾害的特征,进行
23、灾害地理区域的划分、制定防治灾害的区域规划,研究区域减灾、防灾的措施。三、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重点区域地理学对灾害易损敏感区、多发区和易灾区的研究已有了较好的积累,这些区域也是地理学区域研究的重点领域。自然灾害地理研究,注重这些重点领域的研究,从而完善和补充灾害地理学有关主要理论问题.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也是最具反映地理特性的领域。地理学研究灾害不仅研究部门灾害,更重要的是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综合研究区域灾害,以此提高地理学在区域减灾、防灾工作中的作用和减灾规划、防灾区划的可操作性. 灾害易损敏感区:指人口、经济和文化密度较高的地区、生命线工程及重要工矿基地、糖棉油肉等生产基地,这些地
24、区一旦发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故称为灾害易损敏感区。易灾区:主要是指生态环境脆弱区,包括农牧交错带、干湿交界带、水陆交界带、森林边缘带、沙漠边缘带、城乡交界带等。这些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差。所以应把研究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带的形成机制和灾害的内在功能联系;不同易灾区灾害形成机制和内在功能差异的对比研究以及孕灾环境的对比分析;易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的研究。灾害多发区,是指灾害发生频度较高的地区。如我国的沿海灾害带(台风、暴雨、洪涝、海水入侵、地震等灾害频度高、强度大的地区);沿江灾害带(洪涝、暴雨、泥石流、崩塌、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区);山
25、前灾害带(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冰雹等灾害频繁发生区).这些灾害多发区的综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节 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特征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特征1、综合性 自然灾害的形成是受各中自然要素的综合影响和人为要素的影响,各类灾害的发生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同时不同类型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构成自然灾害系统。因此,自然灾害的地理研究不仅从部门的角度,即单灾类、单灾型的角度来研究灾害,而且是综合各种灾害的特点,进行内在功能联系研究,其中包括指导理论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预报手段的综合性和综合性的减灾防灾措施等。2、区域性 不同自然灾害的分布都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同一类灾害在
26、不同区域造成的损失不同,自然灾害的区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同区域有主导的自然灾害类型; 成因上相关的一些灾害多在地域上形成一定的组合; 同一灾害类型在不同地区的发生频率、季节、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及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和防御能力亦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强度的致灾过程,在各地所造成的损失也大不相同.3、相关性特别是区域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同域相关,即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灾害类型之间因持因果共轭关系构成灾链或准灾链; 异域相关,即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在物能传输或社会经济联系的共轭关系,往往灾因在甲区、灾果在乙区,反过来乙区成灾后又对甲区或其它区域产
27、生“牵连性放大影响。在寻求减灾、防灾对策时必须根据对上述特点的分析提出因灾设防、因灾减灾、同域和异域协同减灾的途径.着重研究各种等级的区域灾害,即在特定区域内对灾害进行综合研究。4、宏观性地理学注重研究地理现象的宏观规律,自然灾害作为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和过程,具有它的宏观规律.因此,自然灾害地理研究应在部门地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宏观上的综合研究。5、应用性和群众性自然灾害的地理研究不仅是认识自然灾害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具体指导减灾、防灾工作,为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意义.自然灾害在人人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也应具备灾害意识,为减灾、防灾作
28、出贡献,有责任爱护灾情监测设施。减灾、防灾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二 自然灾害地理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地理学的关系、与灾害学的关系3、与自然资源学的关系、与环境学的关系第三节 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地域分异规律全球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地表海陆对比性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分带性,地表出现了四大洋、六大陆和五个热量带。 陆洋地域分异规律 :包括大陆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经度省性规律)和大洋地域分异规律(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形成台风带、风浪带、海冰带等)。区域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段性(大陆东岸温带典型),地区性(大地貌构造单元如华北平原等),垂直带性(山灾的垂直分带性)。地方地域分异规
29、律 : 包括灾害的系列性和组合性。局部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微域性和坡向的分异作用等。 二、系统结构理论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自然灾害类型和不同的组合形式,在同一区域内的灾害或不同区域的灾害之间存在着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广泛的联系,构成了地表的自然灾害系统,因此,自然灾害的研究要求我们应用综合性的研究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减灾防灾工作的整体性的方法等显得尤为重要,即系统结构理论要求我们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应注重各灾类、灾种之间的内在功能联系性与灾害治理的系统整体性的研究。 三、横向交叉观点 即互补相连的两个区域间灾害的互相影响和联系,它是主要通过水文、大气、人为等过程来完成的,有人称为“遥相关”。如厄
30、尓尼诺现象是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海,通常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这时该地区的鱼类急剧减少海鸟大量死亡,给渔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通过大气环流使世界许多地区会出现气温、降水、风力等异常,造成相关的许多灾害。第四节 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任务1、自然灾害形成与演变的地理条件和背景研究2、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地域类型及区划研究3、历史自然灾害的研究4、自然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对策的研究5、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相互作用规律及调控途径的研究6、自然灾害制图研究7、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研究第三章 自然灾害的特征和规律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特征和规律自然灾害的特征一、灾害的普遍性与永
31、久性 灾害是天文系统、地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而这些系统的物质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灾害的普遍性与永久性在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指灾害发生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恒久性,空间序列上表现为普遍性。 二、灾害的全球性与区域性灾害的全球性是指灾害在全球每个角落都可能发生。有人类居住的任何一块地方都不能逃脱灾害的袭击。灾害的区域性是指灾害发生范围的局限性。从空间分布上看,任何一种灾害,其发生和影响的范围都是有限的。灾害的全球性与区域性并不矛盾,前者是单个灾害种类而言的,后者是就各种灾害即灾害总体而言的。灾害的全球性说明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灾害,而不能说明任何一
32、个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所有的灾害;灾害的区域性说明了单个的灾害种类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地方,而不能发生于所有的地区。三、灾害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世界上的灾害是多种多样的,并且灾害在形成的原因与机理、产生的过程、方式与后果及其影响所及的时空范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差异。这就产生了灾害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既是同一种灾害,其后果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也不同的,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成因相似的灾害可以有不同的后果.灾害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造成灾害的复杂性与模糊性的重要原因。四、灾害的随机性与可预测性 但对灾害本身的发生发展是具有规律性的,是可以预测的,即不是随机的.只是由于人类目前对各种灾害还没有完全了解,不能准确把握
33、一些时刻一些地区各种灾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灾害的发生对人类而言具有随机性。灾害的可预测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灾害前兆,各种灾害都有一定的前兆,称为灾兆。 灾害的发生及其要素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范围等因子似乎是不可事先确定的,这就是灾害的随机性.灾害的随机性源自灾害的模糊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五、灾害的突发性与迟缓性灾害的出现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突然爆发,一是缓慢形成。突然爆发的灾害如台风、地震、暴雨和火灾等.大部分灾害的发生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仅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几秒钟内发生,可造成惨重的损失。迟缓型灾害如干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以及一些长期地球动力灾害,如海平面升降、
34、地质冰期等。它们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并有着明显的过程性.六、灾害后果的双重性 灾害后果的双重性,即,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来说,某些灾害既可能产生破坏性作用,也可能产生有利的作用。即有可能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如我国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台风能缓解当地的旱情,带来较多的雨水。研究灾害的双重性,并不是淡化对灾害危害性的认识,而是要根据灾害固有特性和规律,在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避害趋利、抑害扬利,甚至化灾为利。规 律一、灾因1、 能量积累和释放 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能量积累过程,同时也必须有能量释放的过程。能量积累是灾害发生的潜在条件,但成灾的直接原因还是能量的
35、释放和转化。 2、协调破坏协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地下瓦斯虽分布不均匀,但其与围岩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故不逸出;当破坏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即产生瓦斯爆炸灾害。3、分布不均匀 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它包括电荷、密度、能量、压力和温度等的不均匀。这种不均匀造成了物质沿递度的运动和沿旋度运动,不均匀性越强烈,则上述运动也越激烈,因之易于造成灾害。这种不均匀现象也是自然界发展、演化的基本动力,不均匀现象在自然界是此消彼长,推动自然界的发展和演化,因之灾害永远也不会完结.4、沿面运动 自然界中物体沿着一定的接触面运动现象很普遍,当两个质体相遇并要产生快速运动时,以沿接触面的运动阻力
36、越小,故灾害也易于在接触面附近形成.如断层地震、锋面暴雨等灾害的形成都是物体在沿界面运动引起的。5、通道引诱 有些灾害的形成和运行是要有通道的,如火山爆发、雷电、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都要有一定的空间通道和地表通道的.这些通道成了能量集中的有利的空间,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沿着通道转化的过程就是灾害发生的过程6、外因触发 许多灾害的发生往往与某种外部因素的触发有关,外因触发是成灾的外部原因,如日月引潮力触发地震、大雨和暴雨触发滑坡和泥石流、太阳活动易于造成洪水、干旱,干旱高温使某些病虫害流行等.7、多因强化 灾害越大,形成灾害的因子越多而每个因子的强度也越大,这就决定了同一类灾害其强度较大
37、者发生数目较少,间隔的时间较长,即周期较长。二、灾链(灾害的复合形式)三、灾害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1、灾害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灾害的发生有特定的时间,有些灾害总是发生在晚间,有些灾害总是发生在夏季。如我国洪水灾害多发生在夏季。2、各种周期.天体对地球有不同的影响,天体的运行周期也决定着灾害的发生周期,如太阳活动的周期,月球的圆缺变化及位置的移动,都可能引起灾害的周期性的变化。因此,灾害有行星周期、年际周期、季节性、月季变化、日变化的周期性。3、时效性。同一类灾害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造成的损失不同。如同一能量的地震夏季和冬季造成的损失不同。4、持续后延性.一方面,有些灾害形成以后,并不产生一次性
38、后果,而持续发生破坏作用。另一方面,某一灾害发生以后,形成潜在灾害。第二节 全球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规律一 大陆比海洋多灾1、大陆有人类居住,海洋则无常住居民,海洋灾害一般只影响过往的船只安全或波及大陆沿海地区.2、大陆有固、气、液三种物质形成的交界面.灾害物理学研究证明,固、气界面更为突出,恰是容易产生骤变及灾害的地方。海洋表面为气、液交界面,海洋底部是液、固交界面,故灾害少。大陆表面起伏大,环境复杂,海洋表面环境单一。因此,大陆表面上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复杂的交界面,容易产生梯度力,导致物体的沿面运动、通道运动、能量的积累和释放速度快、灾害形成的因素多而集中,故大陆多灾。二 北半球比南半球多灾
39、1、北半球陆地面积大,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多,其中北纬40-50度地区陆地面积达16。5百万Km2,南纬5060度地区仅有0.2百万Km22、大陆板块向北半球汇集,应力集中,有地球内力导致的地质灾害多.据研究,印度半岛、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都在向北运动。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突出,各种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大,极易产生气象灾害。在亚洲、北美洲表现充分.4、北半球人口众多,10个人口上亿的国家,有8个在北半球,它们是中国、印度,前苏联、美国、日本、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南半球只有印度尼西亚和巴西两国人口过亿.三 温带多灾1、这里大陆集中,其中南美北纬2565度,陆地占到48。45
40、%,025度占41.12,6590度占9.43。 2、这里地应力集中,据李四光研究,南北纬351557处地应力最大,构造运动活跃,因此多地质地貌灾害。3、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广并多灾,而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少灾。而且温带,气候的经向变化多,类型复杂,也提供了灾害的可能性。四 环太平洋、欧亚带(大陆边缘)多灾1、这里是地震火山带,其中环太平洋带,浅源地震释放的能量占全球总量的75%,中、深源地震占90。欧亚带浅源地震释放的能量占全球总量的20。2、这里是山地带,山灾突出,泥石流、滑坡、雪崩等频频出现。3、大陆边缘是气候类型的海陆转换区,有些地区是季风区,有的沿海还受台风影响故多灾。4、多为不发达地区,
41、人为灾害多.5、沿海地区,既受大陆灾害影响,又受海洋灾害影响,灾害损失更大。五 岛屿多灾1、岛屿多位居大陆边缘,气候灾害频度高。2、岛屿多位于地壳活跃地带,多地震、火山,特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岛屿如此。3、岛屿面积小,一旦发生灾害可殃及全岛,损失巨大。4、岛屿居民也具有孤独感,万一受灾,没有依靠。六 富饶地区及城市多灾富饶与贫困,并不取决于灾害的多少,而取决于自然环境的优劣。贫困的原因不是多灾,富饶的原因也不是少灾。富饶地区与城市多灾的原因较多。1、地形条件:平原盆地多为构造下降地区,多地震,平原地区多为软弱地基,软弱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地裂、液化及滑动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倒塌.平原地区大量抽取地下
42、水,地面沉降严重,地裂缝多。2、气象条件:平原、盆地小气候环境均一,极易受干热风、干旱等大面积气象灾害影响,沿海平原易受台风、海浪、海啸袭击,一旦成灾,影响巨大。山区虽灾多,但影响范围小,损失小。3、水文条件:平原多由大江大河冲积而成,又是众多江河相汇之处,如遇暴雨,各支流洪峰齐头并进,使城市附近河流水位猛增,造成灾害。大城市多居河流沿岸,易受冲刷、淹没。居河流下游的城市,河道平缓,排泄速度慢,聚水成灾。4、人为因素:平原、盆地多是精华所在,人口集中,人工建筑多,人为污染多,易造成人为灾害。5、同一强度的灾害,在富饶区损失大,贫困地区损失小。七 生态环境脆弱带多灾据研究,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环境脆
43、弱带主要有:城乡交接带、干湿交替带、农牧交错带、水陆交接带、森林边缘带、沙漠边缘带、梯度联接带等。这些带由于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差,因此极易产生灾害。第三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1 类型多样由于中国的幅员辽阔,气候、地理条件复杂,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地震、冰雹、冷冻、暴风雪、林火、病虫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浪、海水、赤潮等等.在各种灾害中,尤以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和地震危害最大.可以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灾害类型最多的国家,拥有几乎所有的灾害类型,这是世界上是独一无二。2 频度高 年年的年间,干旱平均每年出现。次,洪涝灾害平均每
44、年发生。次,登陆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下同)平均每年.次,低温冻害平均每年.次。年间,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余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次。沿海重大的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平均每年次。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每年发生近次。农作物病虫害每隔年严重发生一次。森林病虫害每年发生面积多万公顷.中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区域性、季节性强在我国自然灾害的爆发主要是在夏季,特别是与气象灾害有关的灾害季节性很明显,同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灾害,包括各个灾害类型的区域性和综合灾害的区域性两个方面。如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洪涝主要分布在七大江河流域,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台风、海潮主要发生
45、在东南沿海地区,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森林和草原火灾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林区或牧区的冻春季节。 4 分布广泛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灾害是全国性的问题,区别在于灾害类型不同、灾害损失大小不等方面。这也为灾害治理预防带来了困难。5 损失巨大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不仅灾害类型多,而且每中灾害的程度是很高的,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每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总灾害损失,占世界很大的比重。自然灾害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少人员伤亡,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亿人,其中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约万人,农作物受灾面
46、积多万公顷,倒塌房屋万间左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同时由于减灾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造成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 二 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中国自然灾害的的形成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质地貌、社会经济以及人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1 地理位置的影响(1)经纬位置。由于所跨经纬度多,东西跨经度60度多,南北跨纬度49度多,气候与环境的区域差异巨大,形成不同类型的灾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海陆位置。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决定了所有灾害的突出性,如地处最大大陆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和最大海洋太平洋的西岸,处在最发达的季风气候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
47、震带的汇合区域.(3)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的领土上,有不同的自然景观类型,同时也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 地质地貌的影响(1)有几块古陆的影响,大陆块破碎,再加上亚洲大陆向东南移动,内力挤压明显,为形成板内地震等提供了可能性.(2)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二者占69的国土面积,为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山地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地表物质组成类型多样,有沙漠、黄土、石灰石等,也为形成相应的灾害提供了物质条件.3 气候因素的影响(1)季风气候突出。它一方面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水热同期的有利条件,但也具有了显著的年际、季节变化,使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频繁出现。(2)干旱区广大,特别是干旱区东西横贯,也扩大了由此产生的灾害的影响区域。(3)大陆性强.各气象要素变化极端,易于致灾.4 森林覆盖率小 一般认为,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30%或以上时,气象灾害就会明显减少。森林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