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2作业5化学能与电能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作业(五)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化学能和电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化学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
B。 任何化学反应的化学能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C。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D. 火力发电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C.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D.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3.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 铅蓄电池
4.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 B.负极,被还原
C.正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
5.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C、溶液中的SO42— 浓度增大 D、溶液的质量增大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6.对于干电池的使用和保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不用应将电池从用电器中取出妥善保存
B.用后不能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
C.放置过久,会自行失效
D.电池的型号(如1号、5号等)表示放电电压的大小
7.实验室欲加快制取H2的反应速率,应选用正确的措施是
A.将锌改为铁与稀硫酸反应 B.将纯锌改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
C.使用锌跟稀硝酸反应 D.锌跟稀硫酸反应,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8.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2+2NiO(OH) == 2Ni(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NiO(OH) B.Ni(OH) 2 C.H2 D.H2和NiO(OH)
9. 现有X、Y、Z三种金属片,把X、Y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X上有气泡;把X、Z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硫酸铜溶液中,Z上发生还原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 Y〈X<Z C.Y〉X〉Z D.X〉Y〈Z
10.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11.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 + 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 e- = Li
B。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 - e— = Li+
C。 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 — e- = MnO2—
D. MnO2是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 + e- = MnO2—
12.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又称二次电池,可以无限次反复使用 B.电池中的反应必须是典型的可逆反应
C。使用充电电池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常用的干电池、锂电池都是充电电池
13.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 Fe = 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3
14.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使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s) + 2MnO2(s) + H2O(l) ﹦Zn(OH)2(s) + 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 + H2O(l) + 2e— ﹦Mn2O3(s) + 2OH-(aq)
C.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15.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有同学想将废旧干电池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B.碳棒取下洗净用作电极
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
D.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作化肥用
三、填空题
16.原电池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_______________,将某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部分构成。
AgNO3溶液
银
17。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是_______,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
正极是_______,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分析该装置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子向_______极(填正或负,下同)定向移动,Ag+向_______极定向移动.
18.氢氧燃料电池用于航天飞船,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用作航天员的饮用水。
(1)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反应总式都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酸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是酸,其负极反应为: ,正极反应为: ;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是碱,其负极反应为: ,正极反应为: 。
(2)氢氧燃料电池与其他电池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用该电池制得1.8L的水,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耗用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19.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 + HCl = NaCl + H2O
(B)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 B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
(3)如果可以,则画出该原电池装置图,标明正负极,写出两极反应:
20.根据总反应写出铅蓄电池和镍镉(碱性)充电电池放电时的两极反应式
Pb +PbO2 +2H2SO4 = 2PbSO4+2H2O Cd +2NiO(OH)+2H2O =Cd(OH)2+2 Ni(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卷 姓名 班级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
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
19.(1)A B
(2)
(3)
20.
参考答案
1 A 2 D 3 A 4 C 5 C (3×5=15分)
6 D 7 BD 8 C 9 C 10 C 11 BD 12 C 13 AD 14 B 15 D(4×10=40分)
16。(6分,每空1分)
化学,电,氧化还原反应,
两极、电解质溶液、导线(闭合回路)
17。(10分,每空1分)
(1)Cu + 2Ag+ = Cu2+ + 2Ag
Cu, Cu—2e- = Cu2+ Ag, 2Ag+ + 2 e— = 2Ag
(2)铜棒逐渐减少,银棒逐渐增多,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3)正,正
18。(12分)
(1)2H2 + O2 = 2H2O ; 2H2 — 4e— = 4H+ , O2 + 4H+ + 4e— = 2H2O ;
2H2 + 4OH— - 4e— = 4H2O , O2 + 2H2O + 4e— = 4OH- (5分)
(2)高效、无污染、可持续使用(各1分)
(3)200 , 2240(各2分)
19.(9分)
(1)A不能 B能(2分)
(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转移(2分)
(3)负极:Cu—2e— = Cu2+ (1分) 正极:2Fe3+ + 2e— = 2Fe2+ (1分)
装置图略(3分)
20。(8分)
负极:Pb + SO42— — 2 e— = PbSO4
正极:PbO2 + SO42- + 4H+ + 2 e- = PbSO4 + 2H2O
负极:Cd + 2OH— — 2 e— = Cd(OH)2
正极:2NiO(OH) + 2H2O + 2e— = 2Ni(OH)2 + 2OH—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