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15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教学目的 一、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态度和主观主义学习态度的根本区别,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二、学习议论文根据现实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三、学习对比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在议论文中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四、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根据政论语体的特点恰当选用语言材料、语言手段,从而增强论证效果的技巧。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文章根据现实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和课文的语言特点,而思想教育的要求应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二、把课文的讲读与单元基础知识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综合运
2、用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把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养成写作的熟练技能和良好的习惯。三、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在进行论证时的逻辑思路,深入领会课文中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运用提问、点拨、答疑、讲解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而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思考、练习和讨论来主动地进行研习探讨。教学时数 四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本文是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是当时我党开展的以“反对本位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教条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中心的整风运动中的一篇重要文献。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不研究我国的历史和现
3、状,不承认只有正确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他们只知背诵马列著作中的一些词句,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以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的革命带来不能容忍的极大危害。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进行了有力而深刻的批判,谆谆告诫我们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篇重要的报告,不仅在当时对党的整风运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当今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中专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学风,也是非常必要的,非常有益的
4、.二、研读新课。1. 题解.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个标题中,“我们”是指全党的同志们,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是指全党同志的学习,特别是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提问:标题中为什么选用“改造”这个词?能不能换成“改变”或者“改进“?讨论后明确:“改造”在这里有“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之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的意思,它包含“改”(改变)和“造”(创造)两个语素,体现了在学风问题上破旧立新的精神。“改变没有强调“立新这一面,“改进”比较强调“有所进步”,而没有强调“破旧”这一面,因此这两个词不能代替“改造”。2. 用“跳读法”把握全文要点。启发:我们拿到一篇议论文,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把握全文要点,可采用什
5、么方法呢?(明确:可以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如果文中有小标题,当然还应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现在,请同学们用首尾跳读法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点的重要的几个句子.讨论后明确:这些句子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此”;“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
6、,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这篇课文中,作者的逻辑思路大体上可以用上面几个句子里的三个词来概括(板书这三个词):“主张”“理由”“提议”文章简短的引论部分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阐明了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3讲读课文的本论部分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一、二、三部分,弄懂每一部分同全文中心论点(即引论中提出的“主张”)的关系,以及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讨论:文中的“一部分是怎样论证全文的中心论点?明确:文中的“一部分,回顾党成立20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正面论证了改造我们学习
7、的重要性。文中首句提出本部分论点。第二句用“幼年”和“现在”的认识来对比,上面“日益结合”的情况.“肤浅”与“深刻”相对,是就认识的深度来说;“贫乏”与“丰富”相对,是就认识的广度来说。这两对反义词用来修饰和限制党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认识状况,反映“日益结合”的成绩。第3至7句,用“一百年来、“十月革命之后”、“抗日战争以来”三个时期的中国革命史,说明“日益结合”的进程。“摸索”、“找到”、“拿起”、“结合说明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武器”的认识和掌握,是有其发展成熟的过程的.第 二 课 时一、继续研读课文.1课文的“二部分是怎样论证全文的
8、中心论点?明确:文中的“二”部分,分析现状,指出了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从反面领会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文章分四层论述:先总提说明存在的缺点和不纠正缺点的危害性(第1自然段);然后分说,就“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三方面的缺点作具体说明(第2至5自然段);接着仍从三方面分别阐述坏作风带来的影响(第6至9自然段);最后总结前文,指出了上述的“极坏的典型的危害,唤起人们的重视。2课文的“三”部分是怎样论证全文的中心论点?明确:文中的“三”部分,将正反两方面加以对照,说明主观主义的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的原则区别,深入证明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从而进一步论
9、证了改造我们学习的迫切性。作者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主观主义态度的表现(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割断历史;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无的放矢的)、类型(作研究工作的,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作实际工作的,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特点(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危害(害自己、害别人、害革命)和实质(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然后具体说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同主观主义完全相反的表现(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不要割断历史;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有的放矢的)、特点(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10、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和实质(是党性的表现)。通过相互对照,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前一种态度必须“打倒”,后一种态度“应该具备。二、布置预习。要求学生理出全文的论证结构,编写全文的论证结构提纲。第 三 课 时一、研习课文的论证结构讨论:既然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那么充分肯定我们党你内在学风方面一些“很好的现象”的第一部分能不能删去呢?明确: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能宣传片面的、孤立的、绝对化的观点,必须运用辩证法的发展观点、联系观点、一分为二观点来分析问题。这篇课文的本论部分,重点放在彻底清算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学风,但为了使论证更加充分
11、、更加严密,使文章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作者始终坚持对有关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不搞片面性和绝对化.文章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面论证了树立马列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20年来我党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面所取得进步的回顾,告诉我们改造学风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能性,从而增强了我们改造学风的信心。因此,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删去。在这一部分中,“日益结合”、“深刻得多,丰富得多、“是进一步了”、“也有某些开始”等词语,都用得十分准确,有很强的分寸感,既充分肯定成绩,又照应了下文中“还有很大缺点”的论断.讨论:课文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文中谈了哪几类“极坏的典型
12、”,作者是怎样安排使用这些典型材料的?明确: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例证法。在这部分中,作者谈了三类典型:一类是对现状不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一类是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只能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一类是学习马列主义时理论和实际相分离.作者在列举主观主义态度的三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极坏的典型”进一步说明其危害,充分证实了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的学风,“不可等闲视之。讨论:课文第三部分的主旨在“反复地说明,这一部分内容是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试从论证角度、论证方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去分析研究。明确:作者虽然说是要“反复地说明”,但这一部分内容并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
13、运用不同的方法,反复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加充分.从角度来说,这部分虽也谈到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等,但在概括归纳其表现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分析,将其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类型,并指出其特点,在揭示其危害的同时还揭露出它的实质,指明对待它应有的态度.同时,在这部分中不是单写主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将它与马列主义的态度相对照,从而更加突出了改造学风的迫切性。从方法来说,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例证法,这一部分则采用对比法、引证法(引用马、恩、列、斯的教导)和喻证法(用射箭要有的放矢的比喻和芦苇、竹笋的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语言来说,这一部分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使论证显得更加生动、深刻、有
14、力。讨论:根据上面的讨论研习,让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课文本论部分的一、二、三部分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明确:这三部分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一、二部分之间是正反对照关系(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写法上有繁简、详略的不同);第一、二部分与第三部分是层进关系,从正面、反面的论证推进到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从分析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进而深入揭示其特点、实质。二、编写全文的结构提纲。要求:复习以往所学内容,并自学课文的结论部分,编写全文结构提纲,概括出作者的逻辑思路、全文的论证结构和每个部分论证的要点。(一、二、三部分的论证角度和内容要点可以作简要的板书,请参看板书设计)附:第一、二、三课时板书设计引论:主张 正面
15、:回顾发展的历程 阐明改造的重要 对照本论:理由 反面:分析存在的缺点 强调改造的必要 层进 对比:揭示斗争的实质 突出改造的迫切结论:提议第 四 课 时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朗读:请两位同学分工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认真体会本文在词汇、句法、修辞方面的特色。提问: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从本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议论文主要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准确性(遣词、造句、段落层次的准确严密)、鲜明性(观点鲜明、感情色彩鲜明)、概括性(对事物、现象进行抽象概括的分析论述)、生动性(可以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板书: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
16、介绍知识:从文章的体裁来讲,这篇课文是议论文;从一系列的语言特点来讲,课文属于议论语体。我们知道,汉语中有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在书面语体中,包括议论语体(议论文的语言属于此体)、科技语体(说明文的语言属于此体)、文艺语体(记叙文的语言属于此体)、事务语体(公文、应用文的语言属于此体)。刚才我们讨论的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特点,实际上就是议论语体的主要特点(板书).议论语体的这些主要特点,对它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语言手段必然会产生明显的制约和影响,这是我们在学习议论文的语言时应该细心地辨析体会的。下面,我们就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为例(重点可放在第三部分),比较具体地研究这一问题。提
17、问:本文作为议论语体,是不是只能使用政治词语来进行论述呢?明确:作为一篇议论语体的文章,本文准确地运用了许多政治词语,如“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观主义”、“革命”、“党性、“立场、“观点”、“策略”、“规律性等.但议论语体在词语的运用方面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决不是只能运用政治词语,而是在以政治词语作为词语运用核心的同时,广泛吸收包括古语词、口头词语、熟语在内的各种词语,使语言表达不但显得准确、概括,而且显得贴切、生动.提问:本文在论述学风问题时使用了哪些特别贴切生动的词语?这些词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作者使用得特别贴切生动的词语包括:(1)富有生命力的古语词,例如:“为之一新、“粗枝大叶”
18、、“一知半解、“发号施令”、“生吞活剥”、“谬种流传”、“实事求是、“哗众取宠”、“钦差大臣”、“华而不实”、“无的放矢”、“徒有虚名”、“言必称”等.(2)来自人民群众的生动活泼的口头词语,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捉鱼”、“对不住”(“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满天飞(“钦差大臣满天飞”)、“乱说一顿”等。这两部分词语有的是词,有的是熟语(成语、惯用语等),作者似乎是信手拈来的,实际上都经过精心选择。这些词语或凝练含蓄,或通俗易懂,都使用得十分准确恰当、十分生动传神,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也不乏幽默风趣,因此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板书:词语贴切、生动)提问:本文在选
19、用句式方面也显示了一些适合议论语体要求的具体特点,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诵读本文第三部分,从中归纳出作者选用句式的一些特点来.明确:适合议论语体的要求,本文在选用句式方面表现出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的特点.首先是严密,文中长句短句都用,但与文艺语体相比,长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长句包括比较复杂的单句和有多个分句组成的复句,结构都是准确而严密的。比较复杂的单句,如:“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主语“这副对子”省略,谓语是“像不像,由于带了三个介词词组的状语,还有一个插入语“你们看”,使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复
20、句,如“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两句都是有着多个分句的二重复句,加点的关联词都用得极为确切)。其次是灵活,作者根据论述的需要,在句类句式的选用安排上显得灵活自如、富有变化.例如,在本文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有一副对子”)中,交替使用了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语气不断变化,既令人信服又使人受到感染。又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几句,句式灵活多变,而变化之中又寓有整齐(安排了两组对偶)。所有这些,都
21、符合议论语体的特定功能和主要特点。(板书:句式严密、灵活)提问:本文非常注意修辞,它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又怎样体现了议论语体的主要特点?明确:本文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有两点很值得注意。一是利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行文气势。从本文来看,作者善于运用形式整齐的整句,运用排比、反复、对偶、层递(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就是典型的层递)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行文的气势,使论证更加有力,也体现了议论语体的鲜明性的特点.二是善于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具有某种形象性的生动表述。议论语体也常常使用比喻,本文中出现的“留声机、“山间竹笋”、“墙上芦苇”
22、、“有的放矢等,都是作者进行论述时采用的十分贴切的比喻。这些比喻,能有效地为理论阐述服务,体现了议论语体在准确、概括的基础上力求生动、鲜明的特点。总之,本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都是为了调动多种语言手段来增强论证的效果。(板书:修辞增强论证效果)提问: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具体问题吧。课文中引用了明人解缙的一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我们知道这是运用了比喻这个修辞手法,但这副对子是否只用了这一种修辞手法呢?明确:在语言表达中,常常出现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情况。课文中的这副对子,从句式上看是用了对偶;从内容上看是用了比喻;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来看,是一种双关(字面上描写外在形态,实质上描写思想作风);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来看,是一种比拟;从文章对这副对子的引述来看,又是一种引用。这就告诉我们: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时应该作综合的分析.附:第四课时板书设计议论语体的主要特点: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词语贴切、生动句法严密、灵活修辞增强论证效果 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