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生人性观与网络攻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4483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人性观与网络攻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人性观与网络攻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人性观与网络攻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4校园心理2 0 2 4年4月第2 2 卷第2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pril 2024,Vol.22,No.2大学生人性观与网络攻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任磊秦诗睿马虹?1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0 30 0 0 0;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山西晋中0 30 6 19通信作者:马虹,Email:ma h o n g t y n u.e d u.c n【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人性观对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主观幸福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对2 47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

2、查。结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性观的值得信任维度呈正相关(r=0.403,P 0.0 1),与愤世嫉俗维度呈负相关(r=-0.189,P 0.0 1);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攻击行为呈负相关(r=-0.182,P 0.0 1);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呈正相关(r=0.198,P 0.0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9%。结论愤世嫉俗的人性观可以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攻击行为。【关键词】学生;大学;人性;主观幸福感;网络攻击行为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2 1YJCZH103

3、);山西师范大学2 0 2 3年度百亿工程党建项目(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D0I:10.19521/ki.1673-1662.2024.02.003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human nature and cyber attack behavior:the mediating rol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Ren Lei,Qin Shirui,Ma Ho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Shanxi 030000,China;Sch

4、ool of Education,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Jinzhong,Shanxi 030619,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Ma Hong,Email:【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mp a c t o f t h e v i e w o f h u ma n n a t u r e o n c y b e r a t t a c k b e h a v i o r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subje

5、ctive well-being in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A total of 247 college students wereinvestigated with the Revised 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 Scale,the Index of Well-being,and the Adolescent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Scale.Results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th

6、e trustworthy dimension of their view of human nature(r=0.403,P0.01),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cynical dimension of the view of human nature(r=-0.189,P0.01).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negativelycorrelated with the cyber attack behavior(r=-0.182,P0.01).The cynical dimension was posi

7、tively correlated withthe cyber attack behavior(r=0.198,P0.01).The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played a partially mediatingrole between the cynical dimension and the cyber attack behavior,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accounted for 15.9%ofthe total effect.Conclusion The cynical view of human n

8、ature can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 cyber attack behaviorthrough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Key words I Students;Universities;Personhood;Subjective well-being;Cyber attack behaviorFund program: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Youth Foundation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

9、ple sRepublic of China(21YJCZH103);Ten Billion Project Party Building Project from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in 2023(Party Branch Secretary Studio of Department of Social Sports from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D0I:10.19521/ki.1673-1662.2024.02.003网络攻击行为是以互联网和手机网络为平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个体或群体实施的有目的伤害行为,且该行为是目

10、标对象想竭力避免的。受到网络攻击的个体容易出现认知、情绪、行为等多方面的症状,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2-3。O然而,研究发现,网络攻击是青少年在网络使用过校园心理2 0 2 4年4月第2 2 卷第2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pril 2024,Vol.22,No.2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偏差形式4,其实施者众多。在Gahagan 等5 的调查中,约2 0%的大学生报告自己曾实施过网络攻击行为,46%的大学生声称自已见过网络攻击行为。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受调查大学生在过去1年内参与过至少1次网络攻击行为的人数比例超过七成。由此可见,网络攻击

11、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可能产生较严重的危害。那么,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可能的产生机制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或许能够为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干预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Anderson和Bushman7提出的一般攻击模型可以作为探讨青少年网络攻击行为的常用理论框架。该模型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要经过输入、路径及结果3个阶段。输入阶段主要包括个人和情境因素的输入,个人因素主要指与个体相关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如人格、价值观等;情境因素指各种可能诱发攻击性行为的诱因与环境条件,如挑、压力等。当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对个体产生影响时,进入路径阶段,这一阶段

12、涉及认知、情感和唤醒。当个体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与最终的行为决策时,进入结果阶段。根据一般攻击模型,个体最终是否会做出网络攻击行为,是内部个人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不少研究考察了感知父母冲突、线下受欺负、负性生活事件等诸多外部情境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作用18-10 ,虽然也有研究发现,特质愤怒能够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对大学生的网络攻击行为产生影响,但总体而言,现有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研究对内部因素的关注不足。人性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个人因素,指的是个体对人类具有的本质属性、即人性的看法和态度12 。从古至今,人性一直是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

13、问题,如孟子、亚里士多德关注人性的善良、美好和理性,而荀子、叔本华等则认为人本罪恶13-4。就大学生人性观而言,国内的现有研究多采用思辨和定性方法,定量研究较少,且普遍停留于个体差异层面的描述15-16 。Wrightsman为了测量人性观,编制并修订了人性的哲学量表,国内学者进一步对其用于中国大学生的信效度进行了考察17 。该量表可用于测量个体人性观的两大核心内容,值得信任指个体相信人基本105上都是善良的,愤世嫉俗则代表了对人性的负面评价。目前虽然对大学生人性观与网络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很少,但根据一般攻击模型,人性观代表了对人最根本属性的判断,是一种重要的个人因素。大学时期是个体人生观、世

14、界观和价值观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群体对人性所持的看法和态度可能直接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鉴于人性观的值得信任维度的积极属性以及愤世嫉俗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的消极属性,本研究提出假设1:人性观的值得信任维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假设2: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在大学生人性观对网络攻击行为的可能影响中,主观幸福感是个值得关注的因素。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8,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与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密切相关19 。与人性观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因素不同,主观幸福感反映的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体现出更强的情境性。

15、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是网络攻击行为重要的预测因素,即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高,网络攻击行为及倾向越低2 0-2 1。此外,黄建贵2 2 发现,人性观的不同维度会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值得信任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积极预测作用显著。综上,本研究提出假设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人性观的值得信任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值得信任的人性观通过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减少网络攻击行为;假设4: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愤世嫉俗的人性观通过降低大学生幸福感增加网络攻击行为。基于上述假设,

16、探讨大学生人性观、主观幸福感以及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作用机制,为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防控制及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方便取样,以山西省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结合线下招募的途径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30 1份问卷,回收2 8 0 份,筛选剔除作答缺失率2/3以上和规律作答的问卷33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 47 份,问卷有效率8 8.2%。其中,男生10674名,女生17 3名。1.2研究工具1.2.1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采用Wrightsman修订的人性的哲学量表考察大学生的人性观17。该量表包括2 0 个题目,采用6级对

17、称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3分)到完全同意(+3分)进行评分,其中愤世嫉俗因子得分越高,表明对人性的看法越消极,认为人是虚伪、利已、违反道德的;而值得信任因子得分越高,表明对人的看法越积极,认为人是善良、诚实、遵守规范的。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 15,愤世嫉俗维度和值得信任维度Cronbachs分别为0.828 和 0.8 0 7。1.2.2幸福感指数量表采用由Campbell 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该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信效度良好2 3。量表共9 题,均采用Likert7级计分,前8 题考察个体的总体情感指数(权重为1),后1题考察个

18、体的生活满意度指数(权重为1.1);量表总分为总体情感指数的均分与生活满意度指数的得分分别与各自权重乘积之和,得分范围2.1 14.7 分,分数越高,说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9 2 5。1.2.3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采用由赵锋与高文斌编制的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考察大学生的网络攻击行为,量表适用于初中到大学阶段的青少年。该量表分为工具性攻击(15题)和反应性攻击(16 题)两个分量表,均采用Likert4级计分,评分越高表明个体实施网络攻击行为的频次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s 系数为 0.9 7 2。1.3施测程序2022年

19、5月,在山西省某高校,通过线上结合线下形式招募大学生,邀请其在指定教室现场填答匿名问卷并收回。施测时间10 15min,施测过程由1名心理学专任教师和1名心理学本科生共同变量X+S愤世嫉俗-1.4 11.9值得信任1.2 10.7主观幸福感10.2 2.4网络攻击行为38.2 12.2注:“P0.01。校园心理2 0 2 4年4月第2 2 卷第2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pril 2024,Vol.22,No.2采用SPSS21.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ProcessV3.3插件检验中介效应。采用Harman单因子法对本研究中可

20、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2 4-2 5。根据温忠麟等2 6 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考察主观幸福感在大学生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可能影响,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纳人模型。采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中的Model4检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2 7 ,检验水准=0.05。2 结 果2.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所有题项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32.2 8%(40%),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2.2人性观、主观幸福感和网络攻击行为的描述统计人性观的2 个维

21、度、主观幸福感和网络攻击行为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见表1。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与值得信任维度呈负相关(P0.01),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P0.01),与网络攻击行为呈正相关(P0.01);人性观的值得信任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攻击行为呈负相关(P0.01)。2.3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检验控制性别后,愤世嫉俗维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0.176,t=2.6 7 5,P0.01);当主观幸福感进人回归方程后,愤世嫉俗对网络攻击行为仍有正向预测作用(=0.148,t=2.232,P 0.0 5),且愤世嫉俗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0.03

22、7,t=-2.8 58,P 0.0 1),主观幸福感对网络攻击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0.756,t=-2.355,P 0.0 5),见表2。表1人性观主观幸福感和网络攻击行为的相关关系愤世嫉俗(r值)1-0.170*-0.1890.198*组织,确保被试认真填答。1.4统计学处理值得信任(r值)主观幸福感(r值)10.403a0.014网络攻击行为(r值)1-0.1821校园心理2 0 2 4年4月第2 2 卷第2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pril 2024,Vol.22,No.2变量常数性别愤世嫉俗主观幸福感R值注:模型中各变量值均经过

23、标准化后带人方程。107表2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模型检验模型1:网络攻击行为模型2:主观幸福感B值值P值44.00214.785-3.249-1.9070.1762.6750.053模型3:网络攻击行为值值P值0.019.9880.0580.0990.008-0.037值16.9910.010.2950.769-2.8580.0050.036值P值51.55711.833-3.174-1.8800.1482.232-0.756-2.3550.0750.010.0610.0270.019期,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常常会面临各种挑战,若大学生持有愤世嫉俗的人性观,则更容易将遭遇的外部事件解读为困难和挫折,

24、进而出现各种消极情绪,也更容易采用逃避、攻击等不良的应对方式。此外,Bootstrap检验(抽样次数50 0 0)结果(表3)显示,愤世嫉俗维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的9 5%CI为(0.0 17,0.2 7 8),不包括0,表明直接效应显著;主观幸福感在愤世嫉俗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的9 5%CI为(0.0 0 1,0.066),不包括0,表明中介效应也显著,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9 1%。中介模型见图1。表3总效应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分解表项目效应值((9 5%CI)总效应0.176(0.046,0.305)直接效应0.148(0.017,0.278)间接中介效应0.0

25、 2 8(0.0 0 1,0.0 6 6)主观幸福感=-0.037,P0.01,=-愤世嫉俗图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愤世嫉俗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3 讨 论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人性观、主观幸福感和网络攻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主观幸福感在大学生人性观和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与网络攻击行为呈正相关;人性观的值得信任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攻击行为呈负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大学生人性观的愤世嫉俗维度对网络攻击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且主观幸福感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2 和4得以验证,表明愤世嫉俗的人

26、性观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对大学生的网络攻击行为产生作用的。愤世嫉俗的人性观对网络攻击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2 8 。对人性观持消极看法的个体,可能出现消极情绪、社会交往不良和攻击行为等问题。人性观愤世嫉俗的维度得分越高,在生活中也更多表现为个人主义,对他人的信任度也较低。根据挫折一攻击理论的观点,遭遇挫折时,认为挫折是障碍的个体很容易出现不满、愤怒等消极情绪,从而推动攻击行为的发生2 9 。Boot标准误效应占比/%大学是个体开始真正独立并逐步走向社会的重要时0.0661000.06684.090.01715.91=-0.756,P0.05网络攻击行为=0.148,P

27、0.05根据双自我意识理论,个体有两种意识:公我意识和私我意识,前者关注外部对个体自身的评价,后者关注自身内部的体验30 。网络空间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容易引起使用者公我意识的降低和私我意识的升高,此时,个体若持有愤世嫉俗的人性观,则会更关注自身体验,更少换位思考,因而也更容易产生网络攻击行为31。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愤世嫉俗的人性观和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首先,愤世嫉俗的人性观会削弱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这与张雯32 的研究结果一致。认知理论指出,个体的情绪及行为会受到认知的影响,愤世嫉俗作为一种对人性观的负面看法,本身就容易带来消极的心理与行为结果33-34,因而对个体

28、的主观幸福感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大学生群体由于受教育年限长,相比未接受大学教育的同龄人更晚接触社会,因而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对社会现实的接受度和承受力也可能更低,从而容易导致他们对人性产生更强烈的消极感受,进而更可能削弱主观幸福感。其次,108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降低会导致网络攻击行为的上升,这也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2 0 。根据挫折攻击理论的观点,攻击是遭受挫折的后果35,而沉浸于幸福中的个体通常较少产生挫折感受,因而主观幸福感可以看作是攻击行为的一种保护性因素。另外,除了特质因素,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感通常意味着个体能够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效处理自身遇到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因而更不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29、13。相反,当个体的幸福体验较少时,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体验更容易出现,从而引发个体通过实施攻击行为来释放不良情绪37。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表现出攻击行为通常不被允许,且对攻击者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此时,个体可能会转而选择实施隐蔽性更强、对自身也更安全的网络攻击行为38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大学生人性观的值得信任维度与网络攻击行为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故假设1和3未得到支持。这可能是由于与网络攻击行为最密切相关的情绪就是愤怒和不公平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很容易由愤世嫉俗的人性观引发,所以愤世嫉俗的人性观与网络攻击行为表现出一种较强的联结。与愤世嫉俗的效应相比,值得信任的人性观带给个体

30、的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总体感受,因而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显著;然而这种感受比愤怒情绪的强度、指向性和动机作用弱,所以可能使得值得信任的人性观与网络攻击行为的联结不显著。当然,未来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和纵向设计来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大学生人性观、主观幸福感和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愤世嫉俗的人性观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至少存在一条直接路径和一条间接路径。同时,愤世嫉俗的人性观是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网络攻击行为的保护性因素发挥作用,这为未来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大学生网络攻击行

31、为的预防应当从最根本的人性观教育入手,尤其应当把愤世嫉俗的人性观作为网络攻击行为的潜在危险因素对其加以干预。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上网习惯,并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出应对困难和危机的多种适应性应对方式,提升学生的心理校园心理2 0 2 4年4月第2 2 卷第2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pril 2024,Vol.22,No.2韧性也十分重要。其次,应当重视大学生幸福感、获得感的培养,倡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和有意义的社会实习、实践,学习人际交往和沟通的

32、技巧,增加线下活动,减少网络使用时间。最后,可以结合班会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了解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攻击行为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危害,对自身的危害也不容小,从而尽可能减少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出现。参考文献1赵锋,高文斌.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 0 12,2 6(6):439-444.D0I:10.3969/j.issn.1000-6729.2012.06.009.2 胡阳,范翠英.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 0 13(5):8 3-8 7,7 1.D0I:10.39 6 9/j.i s s n.1007-3728.2013.

33、05.016.3 Kopecky K,Szotkowski R.Cyberbullying,cyber aggressionand their impact on the victim:the teacher J.TelematInformat,2017,34(2):50 6-517.D 0 1:10.10 16/j.t e le.2016.08.014.4 Chapin J.Adolescents and cyber bullying:the precautionadoption process model J.Educ Inform Technol,2016,21(4):719-728.D

34、0I:10.1007/s10639-014-9349-1.5 Gahagan K,Vaterlaus JM,Frost LR.College studentcyberbullying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conceptualization,prevalence,and perceived bystander responsibility J.Comput Human Behav,2016,55:1097-1105.D0l:10.1016/j.chb.2015.11.019.6 Gonz a lez-Calatayud V,Espinosa MPP.Role-b

35、asedcyberbullying situations:cybervictims,cyberaggressors andcyberbystanders J.Int J Environment Res Public Health,2021,18(16):8 6 6 9.D 0 I:10.339 0/i j e r p h 18 16 8 6 6 9.7 Anderson CA,Bushman BJ.Human aggression J.AnnRevi Psychol,2002,53(1):2 7-51.D 0 I:10.1146/a n n u r e v.psych.53.100901.13

36、5231.【8 宫火良,万婷。感知父母冲突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4):8 4-9 3.D0I:10.138 15/j.c n k i.j mt c(pss).2022.04.005.9】梁含雨,肖娜,周惠玲,等。线下受欺负对网络攻击的影响:相对剥夺感和愤怒反的链式中介作用J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2 3,31(4):6 2 4-6 2 9.D0I:10.13342/j.c n k i.cjhp.2023.04.028.【10 王晓萍,全雪婷,武雨晴,等.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

37、模型J,心理技术与应用,2 0 2 2,10(5):2 7 9-2 8 5.D0I:10.16 8 42/j.c n k i.issn2095-5588.2022.05.003.11金童林,陆桂芝,张璐,等.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5):6 0 5-6 13.D 0 I:10.16 18 7/j.c n k i.i s s n 10 0 1-校园心理 2 0 2 4 年4月第2 2 卷第2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pril 2024,Vol.22,No.24918.2017.05.

38、11.12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3:10 0 8.13方尔加.论孔、孟、苟人性观的时代根据J.贵州社会科学,2002(1):36-41.D 0 I:10.137 13/j.c n k i.c s s c i.2 0 0 2.0 1.0 0 9.14王惠萍,张积家,李克信.大学生人性观发展的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0(1):8 5-89,93.D0I:10.3321/j.issn:1000-6729.2004.01.024.【15杨利利,许燕。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人性观差异的调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 0 0 4

39、,18(1):6 4,57.D0I:10.3321/j.issn:1000-6729.2004.01.024.16 袁永炜,彭刘生,刘菁中国大学生的人性观与美国常模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0 3,11(2):9 1-9 3.D0I:10.13342/ki.cjhp.2003.02.005.17 简佳,唐茂芹: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0 6,14(4):347-348,351.D0I:10.16128/ki.1005-3611.2006.04.007.18 Dei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

40、ience of happiness and a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J J.Am Psycholog,2000,55(1):34-43.D0I:10.1037/0003-066X.55.1.34.19 Ma H,Ren L,Zong X,et al.Death attitudes and Chinese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J.D e a th Stu d,2 0 2 4,48(4):417-42 6.D 0 I:10.1080/07481187.2023.2231

41、389.【2 0 陈美媛,杨乔乔,陈井婷,等心理压力感与大学生网络攻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 0 2 0,33(4):36 0-36 4.D0I:10.118 8 6/s c j s w s20200529001.【2 1郭梅英,张玉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及非理性观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 0 11,32(7):8 0 3-805.D01I:10.16835/ki.1000-9817.2011.07.015.【2 2 黄建贵.技校生的人性观和主观幸福感J。时代教育,2014(8):44.D 0 I:10.39 6 9/j.i s s n.16

42、 7 2-8 18 1.2 0 14.0 8.0 37.2 3李靖,赵郁金.Campbell幸福感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试测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0 0,8(4):2 2 5-226,224.D0I:10.16128/ki.1005-3611.2000.04.009.【2 4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 0 0 4,12(6):9 42-9 50.D0I:10.39 6 9/j.issn.1671-3710.2004.06.018.25 Podsakoff PM,Mackenzie SB,Lee JY,et al.Common methodbi

43、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and recommended remedies J.J Appl Psychol,2003,88(5):109.879-903.D0I:10.1037/0021-9010.88.5.879.【2 6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 0 0 4,36(5):6 14-6 2 0.27 Hayes A.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moderation,and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44、 J.JEduc Measure,2013,51(3):335-337.D0I:10.1111/jedm.12050.2 8 徐浙宁,“9 0 后”青少年人性观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15(1):57-6 6,9 5-9 6.29 Morlan GK.A note on the 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ies ofDollard and his associates J.Psycholog Rev,1949,56(1):1-8.D0I:10.1037/h0056948.30 李冬梅,雷雳,邹.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45、0 8,16(1):9 5-9 7,70.D0I:10.16128/ki.1005-3611.2008.01.019.31 Kiesler S,Siegel J,Mcguire TW.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J.Am Psycholog,1984,39(10):112 3-113 4.D 0 I:10.10 3 7/0 0 0 3-066X.39.10.1123.32 张雯.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C】/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 0 0

46、 5:7 35.33】卢天娇,娄振山.陆、海、空官兵愤世嫉俗的特征及其路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13,2 1(8):12 0 3-12 0 6.D0I:10.13342/ki.cjhp.2013.08.009.34张文勤,尤丽娇,周静,等外部侵犯与侵犯归因对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愤世嫉俗的中介作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 0 19(4):7 8-8 7.35李欣.基于挫折一攻击理论的极端暴力犯罪心理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 0 14(11):7 6-8 0.36 Keyes CLM,Ryff CD.Subjective change and mental health:aself-c

47、oncept theory J.Soc Psychol Quart,2000,63(3):264-279.D0I:10.2307/2695873.37 侯瑞鹤,文书锋,俞国良,等.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焦虑情绪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 0 13,2 7(6):479-480.D0I:10.3969/jissn.1000-6729.2013.06.015.38 Piko BF,Prievara DK,Mellor D.Aggressive and stressed?youth s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light of their internet use,sensation seeking,stress and social feelings J.Children YouthServ Rev,2017,77:55-61.D0I:10.1016/j.childyouth.2017.04.007.(收稿日期:2 0 2 3-0 4-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