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学前班数学教案三篇学前班数学教案三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点数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全家福照片一张.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筐内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橱照片、鞋柜照片) 3、幼儿画册(第一册P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做客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小明家里做客,你们开心吗? 不过去别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没有哪个宝宝来说一说?(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分别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去别人家里做客,首先我们要有礼貌,要向主人家的大人们问好,然后呢要换鞋,注意卫生,不能把客人家里弄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2、不能随便去碰主人家里的东西。 2、师:好,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小明家里吧。(播放背景音乐,开火车去小明家里) 二、具体过程: 1、目的地已到,请宝宝们下车。 师:宝宝,小明家已经到了,我们到站了,要下车喽。我们先来敲敲门,然后呢换好鞋子,进小明家里。 2、出示全家福照片(播放PPT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1)师:“瞧,宝宝们看,一进门的地方挂着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很多人,哪个宝宝说说都有谁?”(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照片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小明,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是小明最亲近的人。 (2)师:“那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师指一指,宝宝说一说,师幼共同点数,说出
3、总数) 师小结:照片里一共有七个人,我们从左往右要一个一个地数数,不能把小明的家人漏下哦。 3、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1)根据鞋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看完了小明的家人,我们紧接着来参观小明的家喽,先走进玄关看一看,这里有一面大大的镜子,还有一个鞋柜(播放PPT2),我们来看看小明家的鞋柜里有什么样的秘密,等等等等。(老师装作神秘状态) 师:“这是小明家的鞋柜,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鞋子,看,有大大的鞋子是妈妈的,有漂亮的鞋子是妈妈的,还有小小的鞋子是小明的,那究竟有多少双鞋子呢?小明说数对了才能接着参观他的家哦!”(师带领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共同点数,请宝宝一起说一说,师小结总数和方
4、法) (2)根据碗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宝宝,用你们的小鼻子闻一闻,那是什么味道啊? 宝宝:“是香香的味道。” 师:“原来是小明的妈妈在给宝宝们做好吃的呢,那我们就进小明家的厨房看一看吧!”(播放PPT3) 师:这是小明家碗柜的照片,这次我想请一个宝宝来数一数小明家里有几只碗?(师请个别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3)根据衣橱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刚刚经过香喷喷的厨房,接下来我们向着下一个参观的地方出发卧室(播放PPT4),卧室是宝宝和爸爸妈妈睡觉的地方,这里有床,还有放衣服的地方,衣橱,下来,我们打开衣橱看一看,请你数一数里面有几件衣服?”(请宝宝们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
5、,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参观了小明家的玄关、厨房、卧室,还重点看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橱,一起数了数有多少双鞋子,多少只碗,多少件衣服,主要是学会了数数的方法,要小手点好一个,小嘴说一个,要按照顺序,这样数数就不会多不会少,也不会漏掉啦。小朋友们真是聪明,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更大的挑战哦。 4、幼儿拿小筐里的物件实行5以内的点数。 师:“在你们的椅子底下,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小图片,想请你们数一数究竟有几张,都不一样哦,自己数完的小朋友还能够数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播放PPT5) 5、完成幼儿画册的练习,巩固5以内的点数. 延伸: 再宝宝们自己操作点数以及完成画
6、册,宝宝点数熟练以后,能够增加点数数量至7。 有规律的车牌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交通法规,知道违反交通规则是不能在马路上行驶的。 2、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学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3、体验愉快的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汽车图片、数字卡片(19)人手一份。 2、数辆汽车玩具,糨糊. 重点: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练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难点:能按老师给的数字,接着往下编,或自己创编号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以警察身份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对违反交通法规车辆展开讨论。 2、师小结车辆违规的种种可能性. 二、讨论解决 1、出示一辆没有牌照的车:为什么
7、它不能上路?有什么办法让他继续在马路上行驶。 2、出示三个不同的车牌: 1)看看这几个车牌是用几个数字组成的? 2)寻找规律(发现这些数字都是连在一起的) 3)比较其中的两个车牌。1234、4321 4)小结:这些车牌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编排的,而有的是采用了从大到小倒数的方式,有的是采用了从小到大顺数的方式编排的. 3、老师出示一个数的车牌,引导幼儿按接着往下数和接着往前数的方法编一个有规律的车牌。 幼儿用两种方法编车牌:56789、54321 三、实践操作 1、引发幼儿自己设计车牌的兴趣,并要求幼儿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车牌号码。 2、介绍材料层次: 已有两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已有一
8、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没有数字提示,自己编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3、幼儿编车牌,老师巡回指导。 四、内化迁移 游戏:我是小司机 规则: 1、出示指示牌:说明-一条路是顺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一条是倒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2、幼儿游戏:听音乐,分别按规则开汽车,听从老师的指挥。 3、开车离开活动室。 石头剪刀布 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雪花片数量变化的过程,尝试根据雪花片数量结果,推导出雪花片数量与游戏输赢结果以及游戏规则之间的关系。 2提升判断推理水平,发展数学思维水平。 准备: 雪花片三筐(数量多于幼儿人手6片),磁性黑板一块,磁铁块1215个,粘纸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数倍)。 过程
9、: 一、回忆熟悉的游戏,了解新的游戏规则 1回忆熟悉的游戏. (1)回忆游戏“石头剪刀布”的玩法和规则. 提问:“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是怎么玩的?有什么规则? (说明: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回答梳理“玩法,强调“规则”,比如,要同时出手势,一旦出了手势就不能更换,如果出了同样的手势要重新来一次,等等。) (2)介绍新的游戏玩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们要把原来的两人游戏变为集体游戏。每个小朋友边念儿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边拍手,念完后迅速找到一个朋友和他面对面,一起念“石头剪刀布”的指令后同时出手势,比出胜负。每一对朋友只能玩一次游戏、比出一次输赢,然后更换一个朋友再游戏. 2.试玩新的集
10、体游戏。 (1)请幼儿在活动室中间空地上两两找朋友轮流玩游戏,引导幼儿一起念儿歌、一起说“石头剪刀布”的指令。 (2)提问:谁赢了?谁输了?出了一样的手势该怎么办?比出一次输赢后就要怎么样了? (3)待游戏比出输赢后,请幼儿回座位坐下。 (4)协助幼儿理解新规则:一轮游戏中,每个人要换3次朋友,也就是每人要玩3次“石头剪刀布。 (说明: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念儿歌、说指令以及提问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游戏中,教师重点注重的是幼儿能否理解和遵守新的游戏规则,是否已做到一对朋友在一次游戏中只有一次输赢,从而为幼儿在之后的推理中思考输赢关系做好铺垫.) 3了解增加雪花片后的新玩法。 (1)讲解新的玩法和规
11、则:游戏前每个小朋友只能拿取3片雪花片,游戏中每一次输的小朋友要给赢的小朋友一片雪花片。游戏中每人要想办法保管好自己的雪花片,不要掉落和丢失。 (2)在活动室中间空地上放三筐雪花片,请每位幼儿上来拿取3片雪花片后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后与旁边的同伴互相验证有否拿对. 二、第一轮游戏,体验3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并实行推理 1尝试游戏,体验3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1)请幼儿实行第一次游戏。游戏中教师提问:现在有小朋友手上只剩下两(一)片雪花片了,他还能玩几次游戏? (2)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你赢了吗?你现在手上有几片雪花片了?你输了吗?你现在手上剩几片雪花片了? (3)请幼儿实行第二次游戏。游戏结束后
12、教师提问:你赢了吗?你现在手上有几片雪花片了?你输了吗?你现在手上剩几片雪花片了? (说明:一轮游戏实行三次,一般三次后就会有幼儿输完3片雪花片。教师要重点注重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即每次输赢后能否准确拿出一片雪花片,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注重自己手上雪花片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输赢结果之间的关系。) 2游戏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过程。 (1)请输完雪花片的幼儿上来,肯定其能“遵守规则”. (说明:游戏有输赢是正常的,幼儿将自己手里的雪花片都输完时,可能会有挫败感,教师要注意幼儿的情绪,即时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游戏心态。) (2)请大家一起来尝试推理. 提问:大家来猜猜,他的3片雪花片怎么会一片都没有了
13、呢?如果是因为他输了,那么他一共输了几次?为什么是输了3次? (说明:对于“3片雪花片怎么会一片都没有了”的推理,基本上所有幼儿都会说“因为他输了”,而后的教师追问“那么他一共输了几次,目的是协助幼儿思考输赢结果与雪花片数量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能够再追问“为什么是输了3次”,以协助幼儿在雪花片数量与“每次输赢1片”的游戏规则之间建立起联系.) (3)提问:谁认为自己手上的雪花片最多?有几片? (4)请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儿上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来推论他们的雪花片变为6片的过程。 提问:大家来猜猜,这几位小朋友手上的雪花片怎么会变成6片的呢?如果是因为他们赢了,那他们每人赢了几次?为什么? (说明
14、:对于“每人赢了几次这个问题,幼儿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赢了3次”和“赢了6次.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既记住了自己原先就有3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赢了会得到1片,而后者只记得自己每次赢了会得到1片,忘记了自己原先手上就有3片.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说自己“赢了6次”时,幼儿可能会用“3+3=6”来作答,教师能够视情况再深入追问幼儿:“这里有两个3,这两个3有区别吗?以协助幼儿了解自己原先手上的3片雪花片加上游戏中赢得的3片雪花片才是6片雪花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 (5)幼儿作出推理后,教师表现磁性黑板,请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儿上
15、来在集体面前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先向幼儿A提问:“你原先手上有几片雪花片?然后让幼儿A在磁性黑板上准确摆放出磁铁块加以表征。随后,幼儿A每描述自己赢了一次,就让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B在3块磁铁块的后面加上1块磁铁块。这个摆放过程既是验证的过程,又是操作的过程,可让全体幼儿直观地看到由磁铁块所表征的雪花片变化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要重点注重幼儿对雪花片变化过程的描述和表征,以及推理结果的差异,以了解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同思维水平。) 三、第
16、二轮游戏,体验6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并实行推理 1尝试游戏,体验6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1)调整规则:游戏玩法不变,每人改为拿6片雪花片游戏,共玩3次,每次输的人给赢的人2片雪花片。 (2)请幼儿游戏一次。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你赢了吗?你现在手上有几片雪花片了?你输了吗?你现在手上剩几片雪花片了? 2游戏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过程。 (1)请输完雪花片的幼儿上来,肯定其能“遵守规则”。 (2)请大家一起来尝试推理. 提问:大家来猜猜,这几位小朋友手上的6片雪花片怎么会一片都没有了呢?如果是因为他们输了,那么他们每人输了几次?为什么? (说明:对于这个问题,幼儿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输了3次和“
17、输了6次”。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时,有幼儿可能会用“2+2+2=6”来作答,即每次都输掉2片雪花片,输了3次2片,就输完了6片;有幼儿则可能忘记了游戏规则,会说因为输了6片雪花片,所以输了6次.) (3)请输完了雪花片的幼儿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可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A上来,根据输完6片雪花片的幼儿B的描述,来摆放磁铁块。教师可先向幼儿B提问:“你原先手上有几片雪花片?并让幼儿B在磁性黑板上准确摆放出6块磁铁块加以表征;幼儿B每描述自己输了一次
18、,幼儿A就去掉磁性黑板上的2块磁铁块这个摆放过程既是验证的过程,又是操作的过程,可让幼儿直观地看到由磁铁块所表征的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4)请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儿上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来推论他们的雪花片变为12片的过程。 提问:大家来猜猜,这几位小朋友手上的雪花片怎么会变成12片的呢?如果是因为他们赢了,那么他们每人赢了几次?为什么? (说明:对于这个问题,幼儿也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赢了3次”和“赢了6次”,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既记住了每人原先手上就有6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赢了会得到2片,而后者只记得每次赢了会得到2片雪花片,忘记了每人原先手上有6片雪花片,或者是把游戏规则
19、记成了每赢一次得到1片。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有这样的答案时,有幼儿可能会用“6+6=12”来作答,即原先手里有的6片雪花片加上赢得的6片雪花片就是12片雪花片,所以赢了6次。有幼儿则可能会用“6+2+2+2=12来作答,他的解释是,因为除了原先有的6片雪花片,后来每赢一次得到2片,一共赢了3次,得到6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 (5)请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儿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陛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的具体引导方法同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
20、要注重幼儿对雪花片变化过程的描述和表征,以及推理结果的差异,重点引导幼儿思考游戏前的雪花片数量、游戏输赢规则、游戏后的雪花片数量这三方面的关系。) (6)根据本班幼儿的推理水平,选择展开以下环节的活动。 提问:谁的雪花片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他到底有几片? 为什么只剩下了这几片?你在游戏中的输赢情况如何? 你能不能用磁铁块摆放出你的雪花片输赢过程? 如果两个小朋友手里剩下的雪花片数量是一样的,他们的输赢过程也会是一样的吗? (说明:以上问题是针对个别幼儿的,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推理水平,选择性地展开该环节活动,目的是引导他们尝试回忆或推论自己雪花片的输赢过程,并用语言加以表述,同时尝试用磁铁块加以表征。最后一个问题意在引导幼儿基于摆放磁铁块的过程,尝试思考和理解“输赢的不同顺序”与“相同答案之间的关系。) 延伸活动: 提问:你们觉得用2片雪花片换一张粘纸或用3片雪花片换一张粘纸,哪种方法能换到更多雪花片?如果2片雪花片能够换取一张粘纸,那你手里的雪花片能够换到几张粘纸? (说明:游戏结束后,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不是急于要求幼儿给出准确答案,而是旨在再次给予幼儿尝试推理的机会,鼓励幼儿直接用自己手里的雪花片探索、摆放。幼儿如能摆放出准确答案,可让幼儿用赢得的雪花片换取粘纸等小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