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桐城师范初专11级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00 制卷人:陈犁
一、语言运用题(26分,选择题每题3分,7、8两题各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攒射(cuán) 分泌(mì) 粗鄙(pǐ) 夙兴夜寐(sù)
B.譬如(bì) 勾当(gòu) 悭吝(qiān) 羽扇纶巾(guān)
C.落蕊(ruǐ) 怪癖(pǐ) 自诩(xǔ) 闻名遐迩(xiá)
D.荒芜(wǔ) 咀嚼(jué) 哽咽(yè) 愤世嫉俗(j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垣墙 慷概激昂 嗜好 舞榭歌台
B.抱负 敷衍了事 萧索 豆蔻年华
C.编纂 金壁辉煌 诋毁 陨身不恤
D.恪守 蔬影横斜 苗裔 吹毛求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切实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团中央、全国学联日前在京准备启动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B.在教育行政部门干预下,上海孟母堂刚刚停办,武汉的一所现代私塾——童学馆又出现了,45名四五岁的孩子们身穿汉服,峨冠博带,俨然重现古时杏坛场景。
C.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自从打出招聘王小丫“魅力搭档”广告后,应聘者达到4000多人,其中还包括30位博士生也去一显身手。
D.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使西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小学和初中她都是在很普通的学校里上的,虽然师出无名,但今天她却成了这一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B.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C.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寒假就要结束了,开学的日子已迫在眉睫。
D.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有着蓬勃的朝气、丰富的想像,闪耀着诗意人生。
B.李白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逸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C.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词的艺术境界和抒情深度。
D.苏轼的词作突出着重地表现个人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作者的自我形象,增强了词的主体性。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基层干群之间的不信任,不仅能促使部分群众逐渐将对个别基层干部的不满,上升为对基层一级政权的不满,更会令干群关系趋于紧张。
B.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德班会议在中印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坚持下决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在2012年卡塔尔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被批准。
D.中央组织部表示,今年的干部满意度调查仍设置了对干部选拔任用、纠正和防止用人不正之风、组工干部、组织工作四项满意度测评指标。
7.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句话(4分)
没有真挚的情感,就不会有真正的情谊;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会有对理想的憧憬; , ;
, 。
8.读下面的文字,解释什么是意象(不超过20个字)(4分)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比如春花秋月、宝剑洞箫、枯桐瘦梅等,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意象。
意象就是 。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9.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原本)
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余嘉其能行古道(称赞)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
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士大夫之族(类、辈)
10.下列划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d )(2分)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
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聃(rán)
C.阿谀(yú) 授之书(sòu) 蟠(fán)
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
1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1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13.文学常识填空。
(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因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____”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称为“_____”之首。(2分)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_________等六种经书,其中__久已失传。(前一空3分 后1分)
三、诗歌鉴赏
14.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即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①请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②有人认为,末句的“香消酒未消”的两个消字用得好。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③简析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2分)
1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
⑴ ,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⑵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⑶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⑷塞上长城空自许, 。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⑸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⑹一夫当关, 。(李白《蜀道难》)
(7)春蚕到死丝方尽, 。 ,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淡淡的山影
方叶
①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淡淡的山影却是我生命的一种底蕴。
②童年的江南小镇,坐落在青山环抱之中。攀山越岭,自然成了山里野孩子的乐趣。现在,我早已走出了荒僻的小镇,生活在一座高楼林立的都市里,但日渐浑浊的瞳仁里一旦映进了凄幽的山影,依然禁不住心神摇动。
③山影无疑是一种美,一种宁静无言的美。山,无论它多么崔嵬高峻,峥嵘峭拔,可山影永远是灵秀而含蓄的。它略去了岩崖的怪异,树木的苍浩,峡谷的艰深,溪流的飞湍,略去了众多的繁文褥节,只留下简洁清奇的神姿,生动飞扬的灵气,默立于天地之间。比之庞然实体来,淡淡的山影显得更加空灵、超脱。那份宁谧、那份幽远的韵致,真让人如啜饮清泉,一下涤净了心头的尘俗。
④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山川,除了欣赏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获取履艰越险的快慰之处,我以为,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心灵与静美的山水相洽相融,排遣胸中的郁结。而山庐梦影,既真实又缥渺,既可亲可感,又可寻可思,理所当然是高人雅士抒情写意的最佳具象。看唐代诗人笔下的山影何等瑰丽多姿!在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之焕、王昌龄的诗中,为了边关的安宁,“不教胡马度阴山”征夫守卒们长年累月,甚至一生都在那里浴血苦战。苍凉的山影烘托出的正是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壮美情趣。而诗仙李白跟他豪放落拓的性格一样,他笔下的山影却充满了浪漫、神奇的色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人用一种震天撼地的笔力,道出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作为山水诗人大画家的王维,原本就倾心于凄美的风光,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波折,更加看破世事,觉得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不值依恋。于是,他平静地走出金碧辉煌的朝廷皇宫,走出浑浊的世道,投向佛寺和大自然的怀抱,把自己的身影彻底地溶入浓浓淡淡的山影里。无论置身于“空山新雨后”还是“独坐幽篁里”,也无论品味“山色有无中”,还是聆听“深山何处钟”,山影勾勒出的是他那种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态;行行句句,无不充满了清幽恬淡的禅意和孤寂深远的意趣。
⑥对于讲求写意畅神的中国水墨画,飘渺空灵的山影,更是不可或缺的意境。从王维破墨点染的《雪石图》,到董源平淡天真的《夏山》,从米芾意似便已的《溪山雨霁》,到石涛恣肆苍莽的《黄山八胜图》,我们读到的自然不仅仅是峻峰云岭,松石板桥,茅舍僧寺,透过那些淋漓酣畅的笔墨,更可以窥视到孤拔豪迈的心境和活跃通脱的灵气。静穆的山影看似平常,其实情长意浓,意境邃远,深深地烙着画家的审美情趣和理想情操。
⑦许多年来,攀山涉水,深入林谷,山影始终是我一个无法走出的梦境。我知道,山影把一切拥入自己的怀抱,相济相融,酿造出自然界的一种大和谐、大完美。常常沐浴在这种宁幽净洁的氛围中,人自然会渐渐变得神怡意远起来。 (原文有改动)
注:方叶,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家。
16. 请简析第④自然段的手法。(3分)
17.请简析“唐代诗人笔下的山影”“瑰丽多姿”的特点是什么。(3分)
18.“尽管敬亭山的山影并不巍峨奇峭,却历尽了千载而不朽”一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19. 为什么说“淡淡的山影始终是我一个无法走出的梦境”?(3分)
六、作文(30分)
20.有人说,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还有人说,青春时期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但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请以“读好青春这本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5 /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