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52722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压强浮力中考真题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07湘潭)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情形()ABCD2(2017秋营山县期末)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得到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3(2016秋雁塔区校级期末)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会聚作用B发散作用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无法判断4(2016秋永春县校级期末)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从很远处匀速靠近凸透镜,至

2、透镜焦点处,考察像运动的速度,应该是()A始终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B先小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后来又大于物体运动的速度C先大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后来又小于物体运动的速度D始终大于物体运动的速度5(2017秋海安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体放在S处,像成在Q处,把物体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P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AP的左边BPQ之间CQS之间DS的右边6(2016大连一模)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找到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s1的距离(此时物距仍然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重新找到像,光屏移动的距

3、离为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B光屏远离透镜移动,且s2s1C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D光屏靠近透镜移动,且s2=s17(2015秋苏州期末)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被截去,其上半部分的高度为L在其左焦点F处放有高为L的发光物AB,在右焦点F,处放有一平面镜MN则关于AB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B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AB的上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下半部分不成像DAB的下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上半部分不成像8(2015秋东台市校级期末)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其

4、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B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C只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便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l的大小D只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不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l的大小9(2015芜湖校级自主招生)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AfBLCf+

5、LDfL10(2015绵阳校级自主招生)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11(2015新乡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非常光滑的

6、玻璃板12(2015锦江区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二填空题(共3小题)13(2018金水区校级模拟)小强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无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装满水后,他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使镜头 (选填“前伸”

7、或“后缩”),你的理由是 。14(2014秋乐清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金属圆筒内部轴线上A点。圆筒轴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合,光屏与圆筒轴线垂直且距离透镜足够远.此时,点光源正好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测出此时凸透镜与圆筒右端面的距离为L;向右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现了清晰的像.由于光源位于圆筒的内部,无法直接测量出A与筒右端面的距离d,为了求出d的大小,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测量出的一个物理是 ;如果用N来表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则可以得出d为 。15(2014秋乐清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不透光小圆盘P和小圆形发光面S的半径均为R,平行竖直放置,二者相距为2d在它们正中间放置一

8、个焦距为2d的凹透镜,透镜的主光轴通过P和S的圆心.在P的右侧相距d处,放置一平行于圆盘面的光屏M(足够大)则不透光圆盘P在光屏M上形成的本影(发光面S发出的任何光线都不能进入该区域内)面积为 ;不透光圆盘P在光屏M上形成的半影(发光面S发出的光线中只有部分能进入该区域内)面积为 。三多选题(共2小题)16(2017房山区一模)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是根据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制成的B保持透镜在5

9、0cm刻度线处不动,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更清晰像,应将蜡烛右移C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D保持蜡烛在35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得到正立放大的像,应将透镜右移17(2016织金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的一侧,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那支笔。把笔由贴着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透过水瓶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关于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开始移动时,看到的“铅笔尖”比实际的铅笔尖要短B开始移动时,看到的“铅笔尖比实际的铅笔尖要长C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到的“铅笔尖

10、”所指的方向会突然改变D在移动的过程中,看到的“铅笔尖的长度先变短,再变长四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18(2017秋孝义市期末)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1)点燃蜡烛,将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是为了 .(2)蜡烛、透镜、光屏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实验中数据记录表格如下,第3次实验时观察到的像是图乙中的 。实验次数物距/cm像的性质像距/cm1 35倒立缩小的实像 142 28 163 16 284 14 355 10 不成像 6 6

11、(4)第6次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像,此时从放置 (选填“蜡烛”或“光屏)的一侧可观察到 像(将像的性质填写完整)。(5)分析论证:当物距 焦距时,成实像; 实像的位置、大小随物距的变化规律是 .(6)保持第1次实验中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原凸透镜换成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此实验模拟的是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的形成原因。19(2017江西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某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这个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

12、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2)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调整到 上;(3)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4)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5)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次数123456物距(cm)806030201510像距(cm)11。51215203040通过观察数据

13、,可知第 次数据是编造的;(6)晓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中指的指尖触摸到凸透镜的一小部分。在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 晓红同学指尖清晰的像。20(2017泰州模拟)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的清晰像是倒立的、 的实像。(4)将蜡烛再向左移动10c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小明取下自己的近

14、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也可以将蜡烛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21(2017漳州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cm。(2)此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 实像。(3)若将蜡烛由如图位置向右移动至15cm处,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为使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可进行的操作: 。(4)小宇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发现

15、始终无法在光屏上找到像,因为此时成的是 像。22(2016秋黄岛区期末)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猜想小雨猜想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过程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将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分别在a、b、c处,移动光屏都能得到蜡烛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处说成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表格 物距u像的倒立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应用u2f倒立缩小 照相机 倒立放大实像 u2f正立放大 放大镜程序提出

16、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问题讨论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将蜡烛放在b处时,发现像成在图中70cm处,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23(2016秋句容市校级期末)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1)有一位同学,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 .(2)某刚学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甲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屏上的像的性质为 ,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3)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

17、时需要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5)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6)小红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

18、实验时,进行了两次实验,如第28题乙图所示,在实验1中,她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烛焰”;在实验2中,她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烛焰”。则该同学在实验1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2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7)如图丙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 (选填“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24(2016秋东台市期末)小

19、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 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 的距离,结果为10.0cm。(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A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当蜡烛距透镜5.0cm时,光屏上 (有/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 (光屏/蜡烛)一侧,在 (光屏/蜡烛)一侧观察像.(4)小明字母“L”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透镜25。0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L”,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 ;

20、移去光屏,用眼直接观察,看到像的形状为 。25(2017秋南关区校级月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25cm 处,移动光屏,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2)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应将透镜向 (填“上”、“下”)调节.(3)在(1)的基础上,把一个远视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的模糊了,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地像,同学们想出了2种办法:方法一:所有器材位置都不变,换一个焦距更 的凸透镜(选填“大”或“小”);方

21、法二:只将蜡烛向 移动适当距离(选填“左”或“右);(4)将一个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15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0cm处平行透镜放一张白纸,将白纸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白纸上得到的光斑 A逐渐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26(2016秋仪征市月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2、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举一例).(3)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 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填“左”、“右”)调到 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 (填“大”、“小”或“不变)。(5)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 (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到烛焰 (选填“正立”或“倒立”)、

23、(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光线进入人眼.(7)透镜位置不变,蜡烛仍放在标尺4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使光屏沿主光轴从靠近凸透镜处逐渐远离,在此过程中,光屏上光斑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8)小红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27(2016秋工业园区校级月考)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将蜡烛、凸透镜、

24、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具体放置要求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像会 (变大/变小)。(5)实验还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 (上移/下移/不动),将透镜 (上移/下移)可以使像回到原来位置,若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和原来相比,变化是 。(6)在焰烛、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

25、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若固定透镜与光屏,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五解答题(共13小题)28(2017秋东阿县期末)关于“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1)首先要利用平行光和刻度尺测出凸透镜的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这个实验时,如果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 跟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 。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将光屏向 调整,并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

26、c、d处,如图2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把烛焰放在 点,成的像最小;把烛焰放在 点,光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9(2017秋滨海县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

27、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问题:(1)通常同一物体,人由远及近看会觉得它变得清楚且大些,这是因为人看物体的 变大。(2)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处最为合适。(3)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

28、,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30(2016湘潭模拟)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 和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增大、减小),且折射角总 (大于/等于/小

29、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反射角等于 度.(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31(2016潮南区一模)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中学生近视率达到90%以上,这引起小明等同学的兴趣,为了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小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水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

30、的像;这个像性质为倒立、 、实像;它的应用 (写一个光学仪器)当向水凸透镜内注人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写一点)32(2016济源模拟)张凯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不动,实验操作规范。他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

31、放大镜)相同。(2)他将蜡烛从a点移动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由此可推测,凸透镜在a的 侧(选填“左”或“右);蜡烛移动到b点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满足的条件是 。(3)为了粗测该凸透镜的焦距,张凯上午第二节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张凯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33(2015秋大同期末)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 ,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32、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2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光屏。如不移动光屏则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填光学元件名称) (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4)在图乙基础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35cm处,然后前后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再将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cm,则所成像的大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 (填“实”或“虚”)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34(2015秋封开县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王民同学把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准备探究他的成像规律,他首先要 A使镜片靠近蜡烛 B移动光屏找到像点 C把蜡烛剪断一点 D测量并记录数据(2)王民同学完成上述步骤后按计划将蜡烛一次置于图中的a、b、c、d、e五点进行探究,

34、在蜡烛置于 点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机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制成的.(3)王民无论怎么移动,在光屏上总看不到像,这时,蜡烛置在 点, 就是利用这一点制成的,(4)为满足教学需要,张老师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所示,在一个开有细缝的纸罩扎住的圆筒里按有凸透镜和可前后移动的灯泡,调节灯泡,当灯泡的灯线处在凸透镜的 位置时,从细缝中射出的光才会是平行光。35(2015秋崇安区期末)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目的是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35、。若将烛焰遮去一半,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 (选填:“原来一半或“仍完整”)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选填:“上”、“下”、“左”或“右);(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36(2015秋中山区期末)海上有风时,海面出现波浪,某区域海面呈圆弧形

36、,O为圆心,圆弧形海面正下方的水中有一条鱼(用箭头AB表示),如图所示.此时,从圆弧形海面上方看到了水中的这条“鱼”。看到的“鱼”是鱼的放大的虚像,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可在图上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37(2015秋滕州市期末)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 焦距.(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次数1234567物距u/cm1416182022242

37、6像距v/cm35272220181716第6次实验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而制成的物品有 (请举一例).(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象,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 。(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某一方向指的是向光屏方向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

38、小的D、a位置在3035cm刻线之间。38(2015鄂尔多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进行了如下探究:为探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了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物体固定在光具座25cm刻度线处,凸透镜固定在40cm刻度线处不改变,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7。5153126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2)实验序号1中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做完序号3实验后,小华只更换一个f=13cm的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发现无

39、论怎样移动光屏,像依然模糊,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他应该在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前的适当位置再放置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39(2015黄浦区二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M的名称是 。实验时,在该装置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 。若所用透镜焦距为15厘米,当蜡烛和光屏处在图示A、D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透镜的位置可能在 之间(选填“AB”、“BC”、“CD)。40(2015徐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

40、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调节凸透镜。(2)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移动蜡烛以后,并且缓慢向 移动光屏,写出一个原理相同的应用 .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做一个近视镜,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缓慢向 移动光屏。(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应站在 一侧观察蜡烛的像,当观察像时 (选填“有”或“没有)光进入人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分析】画图说明: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察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的直线

41、,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AB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的光线,角i和角r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图为筷子竖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内的俯视图,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察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上述光线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图中的角i和角r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应有ri所以观察者在P处看到的筷子A的像A的位置不是在A的实际位置,而是由其实际位置偏离杯中心的方向向杯壁靠拢一些,据此可知。以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中时,其侧视图应该

42、是图中的A或D图才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玻璃杯此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筷子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因此,观察到的筷子比实际粗些。故选:D。2【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大小由物距决定。解题时可通过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先推测出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再比较物体移动后的新物距跟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再次利用凸透镜成像条件判断成像的性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物体在凸透镜前能成倒立放大的像,说明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

43、二倍焦距,即:f20cm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cmf20cm.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条件可知,得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C.3【分析】根据空气泡的形状可知,空气泡两侧的水相当于是两个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而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解答】解:根据空气泡的形状可知,空气泡两侧的水相当于是两个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容器水中的空气泡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发散作用.故选:B。4【分析】由于像和物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比较两者速度大小可以通过比较两者通过的路程大小关系即可.物体和所成的像移动的距离关系与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是对应的:当成的像是放大的像时,物体通过的距离小于像移动的距离;反之则小于。由此将比较物体和像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转化为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上来。【解答】解:物体从远处到二倍焦距这个过程中,由于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像,所以在相同时间内像通过的路程要小于物体通过的路程.故此时像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到达二倍焦距之一瞬间,两者速度相等,因为此时的像与物等大。从二倍焦距到一倍焦距的过程中,此时的像是放大的,所以在相同时间内像通过的路程要大于物体通过的路程。故此时像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综上分析,故选B。5【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在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