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时间:90 满分:100分) 班级:_ 姓名:_ 一、 看拼音,写词语。fnf im jnpo xitio bngt chnro xiohu shngy 二、 用“”划去下列加点的多音字不正确的读音。绷带(bngbng)绷着脸(bngbng)血泊(bp)停泊(bp)应答(yngyng) 应该(yngyng) 威吓(xih) 吓唬(xih)三、 比一比,再组词。塔(_)河(_)似(_)浑(_)妙(_)搭(_)菏(_)拟(_)辉(_)秒(_)四、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安(_)乐(_) (_)(_)有味 (_)不聊(_)(_)
2、高(_)烈 (_)(_)多端 (_)泰(_)安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_)的太平盛世,人们(_),但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罪恶行径。五、 选词填空。虽然 既然 居然 果然1都说张家界山水根美,身临其境一看,(_)名不虚传。2这么简单的问题,你(_)还问我?3(_)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姿势 姿态4同学们个个准备以全新的(_)迎接新学期的到来。5看书(_)不当会损害视力。六、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_2.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修改病句)_3.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3、(改为肯定句)_4.小嘎子精神抖擞,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去。(改为比喻句)_七、 按照教材内容填空。勤俭节约是一种修养。1.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2.唐朝著名宰相魏征说:“居安思危,_。”3.宋代的司马光说:“_,_。”4.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朱用纯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让我们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八、 课内阅读。桂花摇落以后,( A )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 B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4、秋天,我常到那儿去( C )桂花。回家时,总要( D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1将下列四个字分别填入选文ABCD处。捧 赏 收 挑A:_ B:_ C:_ D:_2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1)这个句子中最能表现桂花香气浓郁的字是“_”。(2)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A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在。B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桂花香气浓郁,让四季香甜。也让乡亲们的生活香甜。3用“”画出母亲说的话。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桂花的香气。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闻着花
5、香,收获着桂花,体验着赠送的欢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4下面哪句诗与选文中母亲的话表达的意思相近?( )A月是故乡明B每逢佳节倍思亲5作者借桂花抒发了什么情感?_九、 阅读理解。_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
6、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1解释下列画线词。(1)旁若无人(_) (2)若某等之见(_)
7、(3)必弃城而走(_) (4)吾兵止有二千五(_)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部分的大意。(各不超过10个字)第1、2自然段:_第3、4自然段:_3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三次“笑”的不同内涵。(1)笑容可掬:_(2)抚掌而笑:_(3)拍手大笑:_4上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请指出下列两组对比的作用。(1)司马昭与司马懿的对比:_(2)众官“无不骇然”与孔明“抚掌而笑”的对比:_5这个故事中,孔明计策为何能成功?_6你对文中故事里的人物各有怎样的认识?请用合适的词语填空。(_)的诸葛亮 (_)的司马懿7请给故事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十、 习作天地
8、。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或对别人倾诉的?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快乐的分享和对忧愁的倾诉,要写出真情实感。2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字数在450字左右。_参考答案1、吩咐爱慕浸泡协调 崩塌缠绕销毁商议2、bng bng b pyng yngxi h3、宝塔 河水 好似 浑浊 奇妙 搭桥 菏泽 拟题 光辉 分秒 4、居 业 津 津 民 生 兴 采 诡 计 国 民 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5、果然 居然 既然 姿态
9、姿势6、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没有谁能一滴不掉。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所有地方都挺脱的。 小嘎子精神抖擞,围着小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7、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戒奢以俭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恒念物力维艰8、1 挑 收 赏 捡 2 浸 B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4A5作者借桂花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情感。9、1好像 如果 跑 只 2司马懿中计。 诸葛亮释计。 3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懿中计,这是故作镇定的笑。 见魏军远去,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这是轻松的笑、侥幸的笑。 胜利之后的开怀大笑,
10、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弄司马懿的笑。 4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以众官的惊慌失措突出了孔明的大智大勇 5诸葛亮“表相”做得好,让司马懿疑得合理,顾虑重重而不敢冒险;诸葛亮知已知彼,利用司马懿“生性多疑”的弱点,以“空城计”出奇制胜。6神机妙算 多疑自负 7空城计10、示例: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每个人都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我也有,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妹妹和弟弟来到我家玩,一开始,我们在家玩的很开心,可是,玩着玩着,就感到无聊了,于是,我们就决定去蹦蹦床那里玩,我们就劝自己的妈妈,终于,她们答应了。在去蹦蹦床的途中,我们有说有笑的,十分开心,可是,没想到,我被一
11、块石头绊了一下,摔倒了,妹妹和弟弟看见了,就赶紧把我扶起来,弟弟见我的一只鞋子给掉了,就给我穿上了,妹妹则安慰我,说我不要哭,即使是这样,我也止不住哇哇大哭,过了一会儿,等我不哭了,妹妹就问我:“姐姐,你还去玩蹦蹦床吗?还是回家吧。”我小声地对他们说:“我还想玩蹦蹦床,可是,我走不了了。”妹妹和弟弟好像商量过一样,异口同声地说:“我背你。”就这样,比我小1岁的妹妹和比我小3岁的弟弟就一会儿背着我,一会儿扶着我,当我在他们的背上的时候,我清清楚楚的看见有体会到了,他们的脸上流着汗,我还能感受到他们的衣服湿了,他们的步伐很沉重,有时候,他们还会差一点儿摔倒,还幸亏不是妹妹扶了我一下,就是弟弟扶了我一下。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到蹦蹦床哪里,玩完之后,他们还是一直背着我、扶着我到家。当时,我家和蹦蹦床离得非常远,他们姐弟俩还一直背着我、扶着我,我还不是他们的亲姐姐。每当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总会看到妹妹和弟弟的身影,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眼前就闪现他们强大的背。这就是我印象深刻的事情。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