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新版)班级: 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是_。2、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_、_、 微生物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_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能使我们_或_的装置叫简单机械。4、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组成的,物质是_的。物质变化有两类:_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_,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_、_、_等。6、搬运杂乱的废钢铁用_就省事多了。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_。8、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
2、_、增加_或改变_等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9、增加纸梁的_和_可以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10、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有_和_。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是因为放大镜具有( )特点。A透明,中间厚,边缘薄B不透明,中间厚,边缘薄C透明,中间薄,边缘厚D不透明,中间薄,边缘厚2、四季的形成是由( )形成的。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亮自转3、下列垃圾中不能自然分解的是( )。A塑料B纸屑C菜叶4、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5、吃饭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外部加热B补充内能C身体运动D
3、内部刺激6、埃菲尔铁塔不容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A上小轻,下大重B上大重,下小轻C抗风能力弱D材料是实心7、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是()等。A改变颜色B发光发热C产生沉淀物D产生气体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中包含的道理跟( )有关。A杠杆B滑轮C轮轴9、根据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B轻,带翅或绒毛C圆形,散落时能滚动D有小刺或多肉好吃10、当显微镜视野中物像不是十分清晰时,可调节( )。A遮光器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2、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
4、样的。( )3、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4、米饭一进嘴,我们会立刻尝到甜味。( )5、大熊猫、扬子鳄、大鲵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 )6、物质变化都是很快速的,比如米饭上滴碘酒马上就看到有蓝色物质产生。( )7、细菌属微生物,细菌对人类来说有害处也有益处。( )8、跟运动有关的物体所具有能量叫化学能。( )9、我们可以改变垫的木块数量来改变木块的倾斜程度。( )10、废电池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 )四、连线题。(共10分)1、把下列工具和机械与它相应的工作原理连起来。汽车方向盘 斜面斧子螺丝钉 省力杠杆羊角锤扳手 费力杠杆盘山公路镊子 轮轴五、图形题。(
5、共12分)1、聪聪对有关溶解的探究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帮助聪聪完成下列科学探究题 图A 图B1请你在图B的框中写出相应实验器材的名称。2如果图A中1号烧杯里的液体是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的某种物质,那么1号烧杯里的液体是( )。A盐+水B面粉+水C清水3如果图A中2号烧杯里也有液体,那么这种液体是( )。A盐+水B面粉十水C清水4爸爸拿来了一瓶海水,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盐,应该用( )。A图A的方法B图B的方法C两种都可以5过滤时,漏斗内液体的液面( )A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B不能超过漏斗的边缘C不能超过漏斗一半的高度6图B中的实验用加热的方法,目的是( ) 。A让盐蒸发B让盐和水
6、一起蒸发掉C让水蒸发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有哪些方法使这些物质发生变化?_ 2、露天堆放垃圾会造成什么问题?_ 3、人体中应用了拱形原理的地方有哪些?作用是什么?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孟德尔2、植物 动物 物种3、省力 方便4、物质 变化 物理和化学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5、晶体 白糖 味精 碱面6、电磁铁7、化学变化8、宽度 厚度 形状9、宽度 厚度10、减少水分 降低温度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B3、A4、A5、B6、A7、ABCD8、A9、D10、C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图形题。(共12分)1、112B3C4B5A6C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扭曲、折叠、加热、燃烧、敲击、蒸发、混合等方法都会让物质发生改变。2、破坏景观;污染空气和水;引起疾病;发生火灾。3、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