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word)表内除法(一) 整理与复习 教案
二年级数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案
编撰教师: 审核: 使用教师: 课前审核: 学生:
课题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课时
1
上课时间
课型
复习课
学习目标
、 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 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引导、自主、尝试、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使用教师调整栏
一、创设情境
1、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梳理
1、 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问题.
1、 平均分
除法
用2—6的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2、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2—6的口诀求商
表内除法一
一步的除法
两步的乘除
除法的含义
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 复习除法计算。
出示口算卡片,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12÷3= 18÷3= 6 ÷ 2= 4 ÷ 4= 15÷3= 6 ÷ 1=
15÷3= 24÷8= 24÷6= 18÷6= 6 ÷ 6= 18÷9=
3÷ 1= 7 ÷ 1= 24÷3= 16÷4= 36÷6= 36÷9=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3、复习除法应用题。
(1)每位学生拿出12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2)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4、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5、算算、想想,你发现什么了吗?
5 ÷5= 6 ÷6= 3 ÷3= 4 ÷4=
结论: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6 ÷1= 3 ÷1= 4 ÷1= 5 ÷1=
一个数除以1,商都是它本身.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35页第1题。
2、读出下列算式。
(1)12÷4=3 (2)18÷2=9 (3)36÷9=4 (4)32÷4=8
3、 火眼金睛
(1) 6÷3=2 读作:6除3等于2. ( )
(2) 把8分成4份,每份是2。 ( )
(3) 12个苹果,每3个一份, 可以分成4份。 ( )
6、完成教材35页第2题.
四、拓展练习
1、 完成教材第35页第3题。
2、 判断
(1)在除法里,除得的结果叫做差。( )
(2)30÷6=5,表示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 )
(3)计算12÷4=( )时,要用口诀三四十二。( )
(4)求15里面有几个3,列式为15÷5=3.( )
(5)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3。( )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一共有多少棵?
(1)
(2)
18棵
每行种几棵?
(3)
可以分几行? 18棵
4、有4箱饮料,每箱6瓶.把这些饮料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瓶?
先算: 列式:
再算: 列式
5、(1)24只小动物,平均分给6个组,每个小组分到多少只小动物?
(2)有18棵树,要3个小组的同学去种,每个小组是2人,平均每个人种多少棵?
(3)把25个球平均分给小红和他的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个球?
6、动脑筋,想一想。
一根绳长16米,对折再对折,每折几米?
五、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作业批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