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会计学.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51820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计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计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会计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会计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会计学  第一绪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 ,会计的含义   由于会计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大,所以,人们对会计的理解至今仍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的西周(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0年)“会计"一词就已出现,并设专门核算周王朝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采用“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办法,定期对宫廷的收入,支出实行“月计”,“岁会”。清代学者焦循所著的孟子正义一书中,针对西周时代的会计解释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是对“会计”两字的含义

2、作出的得到普遍认可的解释.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会计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观点。     一种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管理工具论,即认为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是记账,算账,为管理服务,本身不具有管理职能。     另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技术会计观点,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旨在为会计信息利用者提供决策信息服务。基于对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认识,可以引申出这种观点对会计职能,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收集,处理,储存和提供财务信息,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是为其他职能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它本

3、身不具有直接管理的职能。   还有一种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会计观点,认为“会计不仅是经济管理的工具,它本身就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会计含义的“管理活动论"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这一观点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反映(会计核算)和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会计信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门科学。会计的对象是基层单位或组织的资金运动,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的方法主要是以价值管理为主的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分析,考评。二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物

4、资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层。生产过程既是新产品的形成过程,又是一个消费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一定量的活劳动(劳动时间),还要消耗一定量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才能生产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关心生产过程,关心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成果,总是希望能以较少的劳动消费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希望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为了管好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有效的反映和监督,取得必要的核算资料,借以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使生产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顺利进行。基于这种客观需

5、要,以计算,记录和提供经济过程耗费,成果等信息资料为目标的会计行为便应运而生了。  会计产生的条件除了生产发展的要求,还有就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在原始社会,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极其简单,生产水平极其低下,主要是通过采集野果,狩猎等简单的生产活动谋生,劳动产品几乎无剩余,这时仅靠人脑记忆和计算即可满足需要,因此,没有发现有任何记录的遗迹留下.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第二次大分工之后,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劳动产品开始出现剩余,有了交换劳动产品的条件。在我国,早在伏羲时期就有结绳记事,刻记,黄帝,尧舜时期的书契(即用文字,数码刻记)的简单记录和计算方法,就是最原始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记录与计量行

6、为。据有关考古发掘证实,距今18000多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时代,发现了这种刻契记事的会计萌芽行为。当然,这时会计还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生产还未曾社会化,独立的会计并未产生。以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上述简单的会计行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管理较为复杂的经济过程的需要了。于是,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职能。到周朝时期,已设有“司会”,“大宰”等主管会计的官职。到宋朝,会计方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四柱结算法”的记账方法.所谓四柱,就是把账本分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个部分。“四柱结算法

7、”的运用对我国的会计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后来我国收付记账法中的“上期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的方程式就是源自于此.明清两代,在“四柱结算法"原理的启示下,又创建了比较完善的“龙门账"会计核算方法。“龙门账”中的“进缴表",“存该表”,就类似于现代会计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央及各地会计工作的探索之下,我国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此后一直在陆续颁布具体的会计准则。2004年财政部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

8、38项具体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在国外,会计的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阶段。中世纪末,十字军的东征沟通了东西方经济的贸易往来,使得地处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的经济空前繁荣,尤其是意大利沿海城市佛罗伦萨,热拿亚,威尼斯等地,商业和金融业率先得以发展,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奠定了社会形态向资本主义迈进的关键一步.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将原来借贷资本家所用的“借主",“贷主”的记录方式,经逐步改进和提高后,形成了早期的第一个借贷复式记账法,并在这些城市广为流行。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巴其阿勒(ucaaciolo)在威尼斯出版了一部耗费他30

9、年心血的世界名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该书第三篇“簿记论”系统地描述和总结了意大利威尼斯簿记和借贷记账法,成为当今人们赞誉的第一部会计理论书籍,并为会计由自然存在推向科学奠定了重要基石,被后人称为近代会计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卢卡巴其阿勒也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企业主希望有外部的会计师来检查他们所雇用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是否存在贪污,盗窃和其他舞弊行为,于是英国出现了第一批以查账为职业的独立会计师。他们受企业主委托,对企业会计账目进行逐笔检查,目的是查错防弊,检查结

10、果也只向企业主报告。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1862年,英国公司法又确定注册会计师为法定的破产清算人,奠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地位.这标志着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的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务语言。从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批企业倒闭,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这次危机的深刻反省促使许多国家致力于研究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国际化和跨国公司大量兴起推进了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走向世界。20世纪50年代,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专

11、门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进入7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会计逐步占领了会计工作领域,使得会计的核算方法产生了飞跃。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跨国企业核算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又出现了国际会计。今天,会计学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会计工作成为每一个企业,事业团体,政府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没有完善的会计管理,任何实体都无法生存。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1会计学的概念  会计学是研究和探索会计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从其科学性质来说,属于经济管理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会计学发展到今天,不仅形成了日趋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形成了一系列为经济,管理服务的专门的方法体系。以

12、完善的理论为指导,以专门的方法为支撑,以系统化的学科体系为主体,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休息及价值增值为目的,使会计学在未来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学科.2会计学科分支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学科相互交与渗透的现象越来越多,现代会计学也在积极吸取其他学科丰富营养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得以细化,升华,新兴的学科分支也越来越多。在此仅作简单介绍.   会计学按照服务领域不同,可分为服务于营利组织的企业会计和服务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在我国将后者称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类.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为单位外部的会计信息利用者或有关利益

13、关系主体提供决策信息的对外会计(财务会计)和仅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当局提供管理决策信息服务的对内会计(称为管理会计)。会计学按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审计会计学等主要分支学科。会计学基础主要阐述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作为会计学的入门向导。财务会计学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研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提供投资,信贷等决策有用信息。成本会计学主要阐述成本计算,预测,决策,控制与考核的理论与方法,为加强成本管理提供有关信息。管理会计学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以加强企业计划管理,目标管理,落实各种责任制,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审计学则是阐明如

14、何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学按其应用的部门(行业)划分,可分为工业会计学,农业会计学,商业会计学,服务业会计学,金融业会计学,基本建设会计学,交通运输会计学,预算(政府)会计学等.它们统称为部门(行业)会计学或专业会计学,分别研究与各部门(行业)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与分析的程序,方法.第二节 会计的目标,职能与对象   一, 会计的目标会计 目标指会计所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又称它为会计的目的 。从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分析中知道,人们运用会计和进行会计工作,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向用户提供经济过程及其结果的有关信息-财务信息。用户

15、要求会计提供哪些财务信息,这取决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他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我国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就企业会计而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即会计信息的用户)包括以下六类:(1) 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维护资本保全,提高资本收益,回避资本风险等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2) 为现有和潜在的债权人降低债务风险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3) 为经营者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4

16、) 为职工维护其合法权益及利益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5) 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调控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6) 为其他信息用户如工会组织,证劵发行及交易机构,经纪人,律师,财务分析人员,经济研究者,经济报刊等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        职能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客观性,相对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是其特点。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1)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

17、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为了在经营管理上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会计利用其信息反馈,还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与决策;而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过程按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会计作为经营管理的一种活动,它不只是消极的,机械地反映,而是在经济活动中通过数字反映出来后,还要按照过程本身固有的内在联系,进行加工整理,分析比较,据以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合理,有效,并考核经济

18、效益.(2) 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就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监督的核心是干预活动,使之遵守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和浪费.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 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是会计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2) 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它主要是

19、从单位内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出发,把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对每一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以评价各项活动能否提高经济效益,是否遵守节约原则,有无损失浪费.(3) 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所有者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的核算,监督才能有真实,可靠的依据;而监督则是核算的继续,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就不能发挥会计工作应有的作用,只有严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才能在管理中发挥其作用。核算和监督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可以体现会计的本质特征。20世纪

20、80年代后,我国会计界对会计职能有着多种多样的提法,可以认为它们都是从基本职能中派生出来的。会计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传统的职能得到不断充实,新的职能不断出现. 三      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会计行为的客体,是指会计履行职能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自从会计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之后,会计对象就表现为某一会计主体中发生的一切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过程,将这些经济活动过程用观念上的货币予以抽象概括的话,就是经济学中说的资金运动。由于这种资金运动都是受人们的意识支配的,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的增值,因此也

21、称之为价值运动。企业的资金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企业组织经营活动,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采购材料或商品,购建固定资产,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开支其他费用等。企业有了资金,才能组织正常的经营活动。企业资金运动表现为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回收资金的过程。1 筹集资金   企业的资金通过筹集方式取得.企业资金筹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另一种是向债权人借入资金。2 使用资金企业筹集的资金,使用到各个方面:用于生产过程。用于生产过程的资金叫作生产资金.它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占用的资金。包括固定资产(固定资金),材料(储备资金)和在产品(生产资金)等。用于流通过程.用于

22、流通过程的资金叫流通资金.。它是劳动产品等占用的资金.包括产成品(成品资金),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收和暂付款项(结算资金)等。用于对外投资.包括对外投资于股票,债劵或其他形式的投资。3 收回资金企业生产的产品按销售价格向购买单位办理货款结算,收回货币资金。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企业为了推销产品,还要发生各种销售费用,这些费用从当月利润中扣减。企业出售产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在补偿已销售产品的销售成本,扣减应交纳的税金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后,为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或亏损。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或亏损,加减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后,形成企业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实现的利润,按国家的

23、规定进行分配: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按一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因此,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就是指筹资活动中资金的筹措与偿还,资金使用和回收活动中资金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与周转等.  四    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为了规范会计核算,把会计对象即企业的资金运动按照经济业务的特性所做的具体分类。由于种种原因,各个国家对会计要素的划分并不一致,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表要素中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综合收益,收入,费用,

24、利得和损失十个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颁发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表的框架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由于资金的运动同其他任何运动一样,可以从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因此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主要用于反映在一定时期终了的财务状况,称为静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是构成损益表的基本框架,主要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称为动态会计要素。1 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

25、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被企业所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企业的资产或被充作生产经营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或被用于对外投资,均可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1)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

26、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2) 长期投资: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者不准备变现的债券,长期债权投资或其他长期投资.(3) 固定资产: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4)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

27、资产或者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源自合同性权利或者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5) 其他资产:是指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2           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基金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

28、务.它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企业承担的债务是由过去已发生的经济业务引起的现存义务。这些义务通常应通过企业付出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提供产品等)或向对方(债权人)提供劳务等方式才能清偿了结.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1)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2)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

29、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以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资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核算中分为四个部分: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者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

30、,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必须由投资人出资组建才能依法成立,之后才可以向社会举债以满足企业扩大资产额的需要。由此可见,所有权益和负债是企业取得资产的两条重要渠道,但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相比较而言具有以下不同之处:企业使用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支付的报酬是到一定时期终了或经营周期结束之后以利润方式进行分配,而企业使用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支付的报酬是资金利息等。所有者权益一般不能要求企业偿还,除非企业发生法定行为的减资,清算等事项,而负债是必须到期偿还的。企业进行清算时,往往优先清偿负债,只有在清偿完全部负债之后,才能返还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

31、企业利润,而负债则不能参与利润分配,只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以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中,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财,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是债权人,企业投资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因此他们之间在数额上存在下列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或者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4    收入收入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我国2006年发布的会计准则,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从这个定义可以分解出收入的三个重要特征:第一,是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第二;这种利益流

32、入是靠企业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第三;流入的经济效益,不包括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同原来的会计准则相比,也不再强调收入的实现方式。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准则中有关收入的解释只是狭义的收入,即仅指经营性收入,不包括非经营性收入,如罚款收入,负债重组收益,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此类收入是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的。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对收益确定了两个会计要素,即收益包括收入(rev-enue)和利得(gain),如果把利得(即非经营性收入)也包括在收入内,则收入的概念就广泛得多了。5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33、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费用是与广义的收入相对应的,是指为取得广义的收入 (包括各种营业外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或损失;狭义的费用则仅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江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4、。6     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利润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第三节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用户主要依据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有关经济决策。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会计信息的用户必然要求所获得的财务信息真实,正确,可以信赖。为此,要求对会计工作

35、制定一套可以得到普遍承认的会计工作准则,共同遵守,以保证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资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39项会计准则,其中附注是指对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一般原则和主要方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作了新的规定,从而形成了指导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性规范。基本准则在第一章中提出了组织会计核算应当遵守的五项基础前提,在第二章中提出了组织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新的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一起,在我国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会计准则层级体系。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

36、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收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前提为依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就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为基本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从空间范围上对会计信息进行了限定,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明确所指的是甲单位还是乙单位.会计主体是根据管理和核算的需要事先确定的

37、,可否列为会计主体,没有统一规定。但一般来说,需要单独进行会计核算的就应当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在此应特别注意,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反映其成为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时为了内部管理的需要,也对企业内部的部门单独加以核算,并编制出内部会计报表,企业内部划出的核算单位也可以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但不能成为法律主体。2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缩减业务。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对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影响很大.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

38、例如,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发挥作用,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还要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缩减经营规模乃至停业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此,往往要求定期对企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断。一旦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

39、算的方法。3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时期,又称会计期间。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我国新的会计法第十一条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4  

40、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隐含着相关的两个假设:一是会计核算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二是假设所选用货币的实际价值(购买力)在可预见的将来是稳定不变的。在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经济社会里,许多复杂的价值计量可以简单统一在货币计量之下,从而形成了具有可比性的价值信息。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因此离不开货币计量。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交易就出现了多货币性,因此就需要选定一种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否则,又会出现新的不可比的价值信息,会计报表也难于编制.这种在会计上被选用的统一计量货币被称为记账本位币。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币值不变假设是货币计量的

41、一个附带假设。它的基本含义是:用作计量单位的货币的购买力是固定不变的,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的购买力是会随着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变化的,但没有这个假设就不可能有稳定的会计记录.因此,币值不变假设并不是否定货币贬值,升值的客观存在,只是认为从长期看,从整体看,升值和贬值有互相抵消的作用,抵消后的升值,贬值能基本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这种财务信息可为信息用户所接受.但是,现实货币如果发生较大变动时,会计上完全无视这种现实,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真,引起决策失误,这就需要考虑币值变动的影响对会计信息作出必要的修正,这是会计的另一特殊问题,即物价变动会计问题.5     权责发生制企业

42、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教学会计确认,记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和费用应当在它们所代表的权利,责任形成的期间予以确认,而不管该期间是否实际收到或者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已经当期支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才能更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活动的成果.二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我国新

43、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会计信息应该满足下列八项质量要求: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的衡量标准就是会计核算的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依据这一要求,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经得起审核和验证.2相关性相关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

44、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如果会计信息提供以后,对经济决策并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使用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除了看是否真实,客观,还要看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够满足有关方面的信息需要。根据相关性的要求,会计工作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应当考虑各方面的信息需求,要能够满足各方面具有共性的信息需求,对于特定用途的信息,不一定都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而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加以提供.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会计核算过程尤其是形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根据可理解性要求,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

45、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4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信息及相关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的衡量标准就是应使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同类信息及指标能够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本单位的前后各期均具有可比性.为了保证这一原则的实施,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做到选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均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

46、求。5实质重于形式这里的形式指法律形式,实质指经济实质.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经济实质重于具体表现形式.这一要求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计惯例,也是国际上制定会计准则所遵循的原则。6重要性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根据重要性要求,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程序。当一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表达时,将可能使依赖该信息的利用者所作出的判断或决策受到重大影

47、响或改变,就应当列为重要会计信息予以单独反映.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这一要求与相关性要求相结合,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充分表达会计信息的影响力。7谨慎性谨慎性又称为审慎性或稳健性,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根据谨慎性的要求,在具体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应当及时,充分,合理地加以估计和列示;而对可能发生的收益则应在实际实现时再予以确认。这样,可以使损益计算,资产计价都能更加稳健可靠,增强企业化解和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

48、。比如,在存货,有价证券等资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相应的减记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体现 了谨慎性要求,体现了谨慎性要求对历史成本属性的修正.8及时性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只有能够满足决策的及时需要,信息才有价值。满足及时性要求应当做到:及时收集,处理经济业务事项并及时编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以便会计信息利用者适时利用.第  四  节     会计计量与财务会计报告一     会计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

49、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买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买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

50、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是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的计量。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二    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财经会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