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要求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50446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要求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要求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要求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要求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要求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规定GBT 23001-1范畴本原则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如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行与运营、评测、改进通用规定。本原则合用于有下列需求(各类)组织:a)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新型能力;b) 通过内部或外部(涉及评估机构)评估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明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备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能力。2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对于文献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版本使用于本文献。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涉及所有修改单)合用于本文献。GB/T23000-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基本

2、和术语GB/T23020- 工业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000- 界定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文献。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组织应深刻结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原则规定,建立、实行、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可持续竞争优势。4.2辨认组织内外部坏境 组织应辨认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关于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拟定。注1:这些因素也许涉及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影响。注2:外部坏境有关因素也许涉及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

3、、合伙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注3:内部环境有关因素也许涉及组织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3.1辨认和拟定可持续竞争优势需要 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伙为贯穿战略始终重要内容。 组织应环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变化,按照所形成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进行辨认、调节、评审和拟定,并保存文献化信息。 组织拟定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应与其战略相匹配。4.3.2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组织应按照所拟定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对信息化新型能力进行策划、实行、运营、评测与改进,保证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可持续竞争优势。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4.1拟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范畴 组织应拟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边界和合用性,以拟定其范畴,并通过文献化信息予以明确。在拟定范畴时,组织应考虑:a) 内外部环境,见4.2;b) 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见4.3.1;c) 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及其所涉及业务流程、组织单元和区域等。4.4.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组织应按照本原则规定,建立、实行、保持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涉及所需过程及其互相作用。当组织拟定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应考虑:a) 变革目及其潜在后果;b)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性和完整性;c) 资源可获得性;d) 职责和权限分派或再分派。4.4.3文献化信息4.4.3.1

5、总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献化信息应涉及:a)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涉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范畴和边界,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其互相作用表述,以及文献化信息查询途径;b) 两化融合方针;c) 可持续竞争优势;d) 新型能力及其目的;e) 本原则所规定文献化信息;f) 组织拟定为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文献化信息。4.4.3.2文献化信息创立与更新在创立和更新文献化信息时,组织应保证必要;a) 标记和阐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等);b) 格式(如:语音、软件版本、图示)和载体(如:纸质、电子);c) 评审和批准,以保证适当性和充分性。4.4.3.3文献化信息控制组织应对本原则所规定及其两化

6、融合管理体系所需内外部文献化信息予以辨认、保护和控制,并得到有效使用。为控制有关内外部文献化信息,必要时,组织应进行下列活动:a) 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b) 存储和防护,涉及保持可读性;c) 更改控制(如:版本控制);d) 保存和处置。5领导作用5.1最高领导者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建立,实行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通过如下活动予以贯彻:a) 在组织战略层而统筹推动两化融合,向全员传达本组织推动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重要性和必要性;b) 制定两化融合方针,保证有效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可持续竞争优势;c) 在组织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进行充分授权,以保证其有效

7、发挥组织协调、统筹贯彻领导作用;d) 推动并支持其她有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畴内有效发挥领导作用;e) 建立健全职责与协调沟通机制;f) 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融入组织经营管理活动;g) 组织管理评审,推动持续改进;h) 保证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5.2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方针是组织推动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宗旨,应:a) 适应组织战略;b) 涉及对可持续发展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承诺;c) 遵循GB/T23000-中3.2.2所述原则,充分体现基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化发展模式;d) 在持续适当性发面得到评审;e) 在组织内得到全面沟通和理解,获得

8、员工普遍承认。5.3管理者代表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应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行、保持和改进。通过如下活动予以贯彻;a) 提出本组织两化融合有关决策建议;b) 组织辨认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及其目的;c) 统筹贯彻信息化环境下能力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过程,以保证其有效性;d) 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高数据开发运用能力;e)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营状况和改进建议;f) 提高组织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意识。5.4职责与协调沟通5.4.1职责与权限组织应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关角色(涉及高层管理者在内所有有关人员)职

9、责和权限得到合理划分、规定、沟通和理解,并得到有效执行。5.4.2协调与沟通组织应保证;a) 建立恰当协调机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实行、保持和改进进行协调;b) 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建立恰当沟通机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沟通。6策划6.1新型能力辨认与拟定组织应环绕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按照所形成规定对拟打造新型能力及其核心指标进行辨认、调节、评审和拟定,并保存文献化信息。组织拟定新型能力,应可以有效支撑其获取预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充分、稳定获取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组织宜规划并形成系统性新型能力体系。6.2新型能力目的拟定组织应依照拟打造新型能力,建立新型能力目的,并按照所形成规定进行

10、调节、评审和拟定。目的应是详细、可测量、可实现且有时间规定。6.3两化融合实行方案策划63.1总则组织应环绕拟打造新型能力策划两化融合实行方案,明确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互相创新和持续优化需求和实现办法,以有效实现预期目的。组织应形成策划两化融合实行方案规定,涉及拟定策划办法与过程、负责人和参加人职责和权限等。6.3.2策划输入策划输入应涉及但不限于:a) 组织内外部环境;b) 业务需要;c) 拟打造新型能力及其目的;d) 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现状;e) 支持条件和资源现状。6.3.3策划输出策划输出应涉及但不限于:a) 拟定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需求;b) 拟定技术实现需求

11、;c) 拟定数据开发运用需求;d) 拟定支持条件和资源需求;e) 明确两化融合实行职责、办法和进度等。组织应依照策划输入和输出形成两化融合实行方案。6.3.4评审、批准、更改与控制组织应按照所形成规定,对两化融合实行方案进行评审,并得到有关管理者批准。评审参加者应涉及与两化融合实行关于专家和职能代表。组织应对两化融合实行方案执行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改,并对更改进行评审和批准。更改、评审、批准和必要办法应保存文献化信息。7支持7.1总则组织应辨认两化融化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所需要内外部支持条件和资源,并环绕新型能力打造进行统筹配备、评估、维护和优化。为保证支持条件和资源持续提供,组织应评估其适

12、应性和有效性,并寻找改进机会。7.2资金投入组织应按照所形成规定,环绕新型能力打造、保持、持续改进对有关资金投入与使用进行统筹安排和优化调节,保证资金投入使用合理性、适度性和及时性。组织应保存资金投入与使用文献化信息。7.3人才保障组织应:a) 保证员工理解其职责和活动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意义及作用,以及如何为实现新型能力目的作出贡献;b) 建立、保持和改进相应机制,保证员工充分参加;c) 拟定从事两化融合工作员工所需能力;d) 提供培训或采用其她办法以协助员工获得所需能力;e) 基于对员工在两化融合工作中绩效,建立恰当勉励制度;f) 必要时,雇佣外部专业人员;g) 评价所采用办法有效性。组织

13、应保存培训、勉励以及所采用其她办法文献化信息。7.4设备设施组织应按照所形成规定,明确设备设施有关方责任和权限,统筹安排设备设施提供、维护和升级改造,并形成文献化信息,以保证:a) 设备设施自动化、数字化、网路化和职能化水平与新型能力目的相适当;b) 设备设施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完整性;c) 设备设施可靠性和安全性。组织应辨认和评价与设备设施有关风险,采用办法减少风险,必要时制定应急预案。7.5信息资源组织应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本资源予以管理。组织应建立机制,以保证:a) 不断推动信息资源原则化;b) 辨认、采集、获取和存储数据、信息和知识,并保证其精确性和实效性;c) 持续提高信息资源传递和

14、共享水平;d) 适当时,统一管理数据,并挖掘、提炼信息和知识;e) 信息资源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7.6信息安全组织应:a) 采用恰当办法,保证全员结识到信息安全重要性和急迫性,增强信息安全意识;b) 确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和防范机制;c) 提供必要技术条件和设备实行保障;d) 辨认也许存在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持续性管理,保证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解决。8实行与运营8.1总则组织应环绕拟打造新型能力,依照两化融合实行方案,积极管理实行与运营过程,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以保证稳定获取预期目的。组织应保证:a) 实行与运营过程时效性和有效性;b) 实行与运营过程

15、持续受控;c) 员工充分参加;d) 与供方建立以有效实现预期目的为导向沟通合伙机制。8.2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8.2.1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方案组织应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方案,方案应:a) 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实行主体及有关方责任和权限,并制定筹划;b) 保证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c) 保证拟打造新型能力涉及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规定和沟通,并建立职责协同机制;d) 按照所形成规定进行沟通和确认(涉及与技术实现、数据开发运用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并得到有关管理者批准。8.2.2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执行。组织应按照所形成规

16、定,管理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执行过程,并保存文献化信息。在保证总体利益前提下,组织应保证:a) 兼顾有关职能和层次利益;b) 与有关方进行充分沟通,达到共识。8.2.3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监督与控制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受控条件应涉及但不限于:a) 保证获得优化过程中动态信息;b) 制定应对办法,保证优化过程中冲突和风险得到有效防止和解决。组织应保存监督与控制文献化信息。8.3技术实现8.3.1技术方案组织应制定技术方案,方案应:a) 明确技术实现主体及有关方责任和权限,并制定筹划;b) 保证技术实现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c) 按照所形成规定进行沟通和确认(涉及与

17、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数据开发运用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并得到有关管理者批准。8.3.2技术获取组织应按照所形成规定,依照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方案和技术方案,管理技术获取过程,并保存文献化信息,保证:a) 必要基本资源数字化和原则化;b) 所获取技术有效性;c) 技术知识向应用主体有效转移。注:技术获取方式涉及自主开发,共同开发、外包、外购、租用等。8.3.3技术实现监督与控制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技术实现。受控条件应涉及但不限于:a) 获得技术实现过程中动态信息;b) 必要时,对技术实现过程实行监视和测量;c) 制定适当办法,有效防范技术风险。组织应保存监督与控制文献化信息。8.

18、4数据开发运用8.4.1数据开发运用方案组织应采用恰当办法,保证对数据开发运用价值形成共识。组织应制定数据开发运用方案,方案应;a) 明确数据开发运用主体及有关方责任和权限,并制定筹划;b) 保证数据开发运用需求得到有效安排沟通;c) 按照所形成规定进行沟通和确认(涉及与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技术实现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并得到有关管理者批准。8.4.2数据开发运用组织应按照所形成规定,有效地开发运用数据,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并保存文献化信息。合用时,组织应:a) 选取所需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累积、清理和重构;b) 建立合用数据应用模型,并进行

19、评审和批准;c) 在业务系统中布置相应数据应用模型。适当时,组织应;a) 运用外部数据服务:b) 开发内部数据,为外部提供服务。8.4.3数据开发运用监督与控制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数据开发运用。受控条件应涉及但不限于:a) 保证获得数据开发运用过程中动态信息;b) 制定适当办法,有效防范数据开发运用风险。组织应保存监督与控制文献化信息。8.5匹配与规范8.5.1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匹配性调节组织应:a) 明确在合理时间范畴内组织开展试运营;b) 必要时,开展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调节;c) 必要时,开展技术实现优化调节;d) 必要时,开展数据开发运用优化调节;e) 保证在合理时间范

20、畴内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有效匹配。组织应保存匹配性调节文献化信息。8.5.2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规范化与制度化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匹配调节后,组织应:a) 确立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制度规范;b) 按照所形成规定,沟通、确认和批准这些制度规范。8.6运营控制组织应采用适当办法保证8.5.2确立制度、规范得以有效执行。合用时,组织应形成适当规定,保证正式运营风险得以有效防范。组织应保存运营控制文献化信息。9评测9.1总则组织应策划如下方面所需评测过程,并加以实行;a) 通过两化融合所形成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b)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性;c)

21、 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9.2评估与诊断组织应根据GB/T23020-,建立和完善数据采集和报送制度,按照策划周期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和自诊断,并与同行业公司进行对标。适当时,组织应参照GB/T23020-制定个性化两化融合评估体系。组织应采用适当办法,对如下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和诊断,寻找改进机会:a) 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技术实现、数据开发运用与打造新型能力及其目的适当性;b) 新型能力目的达到状况;c) 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成果。为保证评估充分性和有效性,组织应拟定、收集和分析恰当数据。9.3监视与测量组织应制定和实行监视与测量筹划,保证对至少如下方面进行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a

22、) 新型能力目的完毕状况;b) 两化融合实行方案执行过程;c) 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匹配调节后制度规范执行过程。当未能达到预期成果时,应采用恰当办法进行改进。组织应保存监视与测量文献化信息。9.4内部审核组织应依照拟审核过程与区域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成果,制定审核方案。组织应按照所形成规定进行内部审核,以拟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否:a) 符合组织对两化融合工作以及本原则规定;b) 得到有效实行和保持。所形成规定应明确:a) 策划和实行审核、报告审核成果等职责和规定;b) 审核准则、范畴、频次和办法。审核员选取和审核算施应保证审核过程客观性和公正性。组织应保持内部审核及其成果文献化

23、信息。9.5考核组织应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关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并纳入效绩考核体系。考核至少应涉及:a) 评估与诊断成果:b) 监视与测量成果;c) 审核成果。组织应采用适当方式反馈考核成果,并保存考核文献化信息。9.6管理评审9.6.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涉及但不限于辨认两化融合改进机会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变更需求,以保证其持续适当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组织应保存管理评审文献化信息。9.6.2输入管理评审输入至少应涉及:a) 评估与诊断成果;b) 监视与测量成果;c) 审核成果;d) 考核成果;e) 有关方反馈;f) 也许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外部环境

24、变化;g) 以往管理评审后续办法;h) 纠正办法、防止办法实行状况;i) 改进建议。9.6.3输出管理评审输出至少应涉及如下有关决定和办法:a)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改进;b) 两化融合方针变化;c) 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调节;d) 新型能力及其目的变化;e) 支持条件和资源分派调节。10改进10.1不符合、纠正办法和防止办法组织应按照所形成规定解决实际或潜在不符合,并采用纠正办法或防止办法。所形成规定应明确如下规定:a) 评审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b) 拟定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因素;c) 评估采用办法需求,保证不符合不重复发生或不发生;d) 制定和实行所需要适当办法;e) 评审所采用 纠正办法或防止办法有效性。组织应保存纠正办法或防止办法文献化信息。10.2持续改进组织应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当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组织应考虑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审核、考核、管理评审等成果,拟定并选取持续改进需求和机会,采用适当办法,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四要素互相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打造信息环境下新型能力,稳定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可持续竞争优势。注:持续改进可涉及纠正、纠正办法、防止办法、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