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设计文本说明.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8355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设计文本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设计文本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设计文本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设计文本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设计文本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1. 设计总说明 13教学楼1# 2. 鸟瞰图 14教学楼2#3. 效果图 15行政楼4. 总平面图 16综合楼(食堂)5. 用地位置分析图 17水泵房 6. 定位图 7. 竖向图8. 功能分析图9. 交通分析图 10.消防分析图11.景观分析图 12.综合楼 第一章 设计概况一、项目背景1、项目概况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泉江学校由萍乡市高坑镇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项目净用地面积18429.36,总建筑面积10671.51,主要建筑为两栋教学楼、一栋行政楼、一栋食堂、综合楼等,室外配套有运动场所,200米标准田径场兼标准足球场以及两个蓝球场,乒乓球桌,等其他设施。设计办学

2、规模32个班,其中小学16个班,初中16个班。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泉江学校旨在建设成为江西省一流特色校园。2、基地位置与现状分析1)项目地点:位于安源区高坑镇泉江村,紧邻泉江村村委会,南为乡间道路,交通便利。2)场地现状:现有场地为原为绿化区,东高西低,场地在坡上。3)周边区域及交通道路:场地两面为道路,其中乡间道路主要道路。4)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本省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醴陵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萍乡交通发达,境内浙赣铁路横贯东西,公路319国道呈南北向、320国道呈东西向交汇通过。沪瑞(上海至云南丽江)高速公路自东向西

3、贯穿全境。 全市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丘陵、山地和平原各占土地面积的66.4%、27.3%、6.3%。市中心城区面积58平方公里,城市绿化率46%。萍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类型。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极端最高气温达41.0,极端最低气温为-9.3,年平均气温为17.3。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603毫米,日照数约1600小时,无霜期270天。二、设计依据1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定;2建标109-200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3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4本项目其他附件资料。三、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萍乡市安源

4、区高坑镇泉江学校建设项目,由三个子项组成,总建筑面积为约10671.51。四、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建设一个绿色、生态、有浓厚学术氛围的校园环境,融入现代办学理念及建筑风格,体现赣文化丰厚底蕴,力求建筑风格雅致,连廊回映,在建筑造型和外墙、屋面色彩处理上力求厚重而充满生机。2体现以人为本、方便师生的原则。充分考虑并形成便利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师生有较多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空间,营造出人性化的校园空间及环境。3体现节约用地、合理功能分区及资源交流共享的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合理组织交通,安排绿化与水域,同时新校园优质的精神与物质资源不仅体现在校园内部的交流

5、与共享,同时还应体现在与现代社会的交流与共享,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4体现现代教育的原则。突出青春、快乐、健康校园特色,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和课程改革的方向设计,其通讯、网络、智能广播、电子监控、班班通都达到较高要求。规划设计时必须兼顾考虑班级网络教学模式下的线路系统布设问题。5体现实用、简朴、大方的原则。力求规划不花俏,注重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益。6体现“两型社会”理念的原则。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说明一、严谨的规划布局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泉江学校地处萍乡市高坑镇,道路规整,交通便利,用地方整而紧凑,故宜采用规则均衡的布局方式来体现这种环境特征。根据功能与交通组织的要求,我们将园区分为教学区、运动

6、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域。二、活泼的建筑造型为体现现代学校的精神气质,我们在整个校园建筑上追求活泼,挺拔而现代的建筑形式。白色面砖的外墙,浅黄色面砖点缀,富有变化的屋顶,虚实结合的栏杆等均体现出了一种长春藤名校的气质。当然,在设计上结合不同的建筑功能,如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等,在形成上做出相应的变化,以更好地体现不同的建筑性格。三、绿色校园景观校区的建设用地原本就是山丘地,应该说现有的植被条件相当不错,所以,在校区的景观环境设计中,我们坚持生态化的设计思路,尽量增加绿地率。各建筑物的周围均布置了绿化景观。在增大绿化率的同时,尽量以丰富的品种达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要求,使校园环境一年四季在色彩与气

7、息上有不同的景象。四、便捷的交通组织1、从人流组织的角度上,我们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行政楼合理布局,使得教学、管理、运动、生活区内部的步行交通十分便捷而高效。2、从车流组织的角度上,主入口设置环村公路,建筑物基本上四周环路。3、在整个园区内部,我们设计了二组相互联通的交通环线:一是教学楼周边的环线;二是行政楼和综合楼(食堂)周边的环线;这样就使得校园内部的交通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五、先进的教学设施在校区的建设中,教学条件的提高是重中之重,标准教室中各种先进教学设施齐备;各种教学用房完全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六、齐全的运动场地校区的田径场完全按国际最新标准尺寸设计,能满足举行校园运动会要

8、求,在学校地块设置了2个标准的室外篮球场,一个室外乒乓球场,满足园区课内外的需求。七、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教学楼南北朝向设置,所有通风采光良好,每间教室有优良的教学环境。行政楼底层还设有医务室能满足各种意外情况。食堂能保证全校师生员工的就餐要求。同时,每间教室都有空调系统以及风扇系统,能解决寒冷及炎热季节的室内温度调节问题。九、安全的设施与管理作为一个大型教学校园区,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活动安全是一个重点与难点。首先,我们在路面交通实行人车分流,保证师生的交通安全。第二,由二个校园环路组成的路网,能满足消防救援的需要。第三,在行政楼的一楼设置了消防控制室,能监控整个园区的消防安全问题。第四,在网

9、络设计中,考虑了整个园区的安全监控系统,能有效地预防一些安全事故的产生。第五,所有的建筑设计中,从楼梯的数量、宽度、走廊、连廊的宽度,栏杆的高度等方面均满足学校建筑的安全性要求。第六、在每栋教学楼的中间及每栋学生宿舍,均设有教师办公室及宿管员值班室,能充分加强对学生安全的控制与管理。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净用地面积:18429.362、总建筑面积:10671.513、容积率:0.574、建筑密度:15.90%5、绿地率:30%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本项目共计五个子项,均为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一、设计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民用建筑

10、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38-2015)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范规范 (GJJ83-201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国家及地方其他设计规范。二、建筑设计 1、综合楼地上为3层,采用框架结构。是整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正对大门主入口,两侧为教学楼,形成为院落格局,内设办公室、大会议室、校园文化展示厅和开放式办公厅等各项功能,与教学楼连接部分可通往运动区。 2、教学楼1#初中部教学楼。地上4层,采用框架结构。处于

11、场地中心位置的北侧位置,4层均为教室,共16个教室、6个功能室。每层都设有教师办公室,方便师生之间沟通联系和管理。3、教学楼2# 小学部教学楼。地上4层,采用框架结构。处于场地中心位置的南侧位置,4层均为教室,共16个教室、6个功能室。每层都设有教师办公室,方便师生之间沟通联系和管理。 行政楼、教学楼1#和教学楼2#栋共同组合成“U”字形庭院式教学区,中间形成一片空阔区域作为操场,为学生的课上学习和课下活动提供了舒适而安全的环境。4、综合楼(食堂)地上3层,一层为餐厅,采用框架结构。二层以上为活动室、休息室满足各种活动需求。5、水泵房(发电机房) 地上1层为发电机房,地下1层为水泵房,满足学校

12、消防要求。第四章 绿色建筑专项说明一、节地与室外环境1.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无泥石流、滑坡、地陷等地质灾害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2.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3.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合理采用屋顶绿化方式,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达到50%。5.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减少人车干扰,场地内停车位配建满足当地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6.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二、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1.建筑群体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剖面设计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2. 采用通风间层隔热

13、屋面。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相关控制功能。4. 供配电系统采取节能措施,并选用节能设备。5.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6.在校园内采用风光互补的路灯。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资源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2. 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3.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和避免管网漏损。4. 建筑室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5. 绿化灌溉采取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四、室内环境质量1.学校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

14、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2.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要求。3.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4.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5.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 五、围护结构作法简要说明 1屋顶构造(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屋面(由外到内)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mm)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膨胀聚苯板1(80mm)水泥膨胀珍珠岩3(30mm)钢筋混凝土(100mm)水泥砂浆(20mm).2外墙构造(1):外保温YT保温

15、砂浆30+多孔砖240(由外到内)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5mm)YT无机保温材料(30mm)+界面剂(3mm)石灰,水泥,砂,砂浆(20mm)+烧结多孔砖(240mm)+石灰,水泥,砂,砂浆(20mm).3. 楼板构造(1):钢筋砼楼板100 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00mm)石灰砂浆(20mm).4. 户门构造:高级防盗门.传热系数按计算要求5. 外窗构造:普通中空玻璃窗(普通铝合金窗框(6+6A+6)传热系数按计算要求,自身遮阳系数0.450.6. 周边地面构造:40mm混凝土楼地+水泥砂浆(20mm)细石混凝土(=2300)(40mm).7. 非周边地面构造(1):钢筋混凝

16、土楼板 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00mm)夯实粘土(=2000)(500mm).第五章 无障碍设计一、本工程严格执行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GJ08-103-2003和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二、校园内的道路的高差处设置残疾人坡道。三、建筑入口、大厅、通道等地面高差处设置残疾人坡道。四、垂直交通:楼梯均满足残疾人使用标准设置。五、厕所:教学楼底层的公共厕所均设置无障碍厕位;六、标志:所有无障碍设施均附设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七、无障碍坡道等场所设置专用照明,无障碍卫生间设置紧急求助装置。第六章 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委托书。2建筑及有关专业设计条件图。3现行国

17、家及江西省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6修订版)二、抗震设防此项目为学校类建筑,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其为重点设防类别,按6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三、设计荷载取值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

18、楼屋面恒荷载按建筑做法实际计算。2、 使用活荷载按GB 50009-2012中取值。3、 基本风压:0.35kN/m24、 基本雪压:0.40kN/m2四、上部结构选型教学楼,综合楼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宿舍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底框结构。五、基础选型教学楼,综合楼采用桩基础,宿舍楼采用天然基础。六、地基处理方案阶段尚无该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等初步勘察报告出来后再确定具体的地基基础方案。七、材料1混凝土: 柱,梁,墙,板,基础C30 基础垫层:C15(100厚)2钢筋: HPB 300级钢筋, HRB 400级钢筋3型钢、钢板:Q2354砌体(1) 0.000以上建筑墙体:采用MU10黏土多

19、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2) 0.000以下建筑砌体:水土接触部分采用MU10普通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其余同上。 第七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1.1 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1.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1.3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106、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164-2002)

20、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9、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二、工程概况2.1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泉江学校由萍乡市高坑镇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项目净用地面积18429.36,总建筑面积10671.51,主要建筑为两栋教学楼、一栋行政楼、一栋食堂、综合楼等,室外配套有运动场所,200米标准田径场兼标准足球场以及两个蓝球场,乒乓球桌,等其他设施。设计办学规模32个班,其中小学16个班,初中1

21、6个班。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泉江学校旨在建设成为江西省一流特色校园。2.2 设计范围本专业包括给水设计、排水设计、消防设计三、给水设计3.1 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供水水源。场地东侧为城市道路,地块周围设置有城市自来水给水管网,供水压力0.30Mpa。从当地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一条DN100的管道,在地块内采用树型生活给水方式。给水引入管上设管道倒流防止器。3.2 用水量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90m3/d,最大时用水量23m3/h。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市政水源能满足生活用水要求。为满足火灾灭火要求,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合用的临时高压供水系统,在1#教学楼屋顶设一个18m3的消防水箱,现场设置室内

22、外消火系统合用的消防水池及泵房。3.3给水系统及竖向分区本区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3.4管材:室内给水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室外埋地给水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给水管及其配件,压力等级为1.25Mpa,采用热熔对接连接。四、排水设计室内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食堂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干管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后外排。4.1污水1)污水量 本工程污水量为90m3(取生活用水量的100)。2)室内生活污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a.卫生间污水立管设置升顶通气管。b.室内粪便污水排至化粪池,经埋地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4.2雨水1) 雨水量: 本次方案按

23、江西省暴雨强度公式计算。2)室外雨水收集: 道路上的雨水通过雨水口进入小区室外雨水管网中,根据场地标高走向,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网。4.3管材: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及其配件。室外埋地排水管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弹性密封橡胶圈接口。本工程所有雨污水检查井采用成品塑料排水检查井。五、消防给水设计给排水专业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和法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10本工程消防设计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地块按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考虑,设置消防设施。5.1 消防水源: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初步设计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24、合用的临时高压供水系统设计,在地设300m3消防贮水池,贮有2小时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5.2 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 5.3 消防贮水量: 为满足火灾前期灭火要求,在最高栋1#教学楼屋顶设一个18m3的消防水箱。5.4 消火栓系统设计:5.4.1室外消火栓:1)室外环状管网上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均匀布置。2)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150米以内,距建筑物外墙540米,距路边不大于2米。5.4.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1)室内消火栓: 学校内建筑各层设室内消火栓。消火栓口径为DN65,水带长度25m,水枪喷嘴口

25、径19mm,水枪充实水柱10m。屋顶设试验用消火栓。消火栓管网连成环状,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室外设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每个流量:15L/s,并与室内消火栓系统环网相连接。2)管材: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小于等于DN50,采用丝接,管径大于DN50,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5.5消防水泵房:设置独立的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可直通室外地面。5.6灭火设备: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各建筑的各层相应设置MF/ABC3型干粉灭火器,每处设置点不少于2具。六、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6.1充分利用市政水压,生活由市政水压给水管直接供给。6.2给水管材采用PPR管,内壁光滑,减少水阻。6.3节

26、水措施6.3.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6.3.2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6.3.3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6.4建成后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方案水专业环境保护措施: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再行排放。 第八章 电气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泉江学校由萍乡市高坑镇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项目净用地面积18429.36,总建筑面积10671.51,主要建筑为两栋教学楼、一栋行政楼、一栋食堂、综合楼

27、,水泵房、发电机房等。本项目均为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水泵房、发电机房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其它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二、设计范围1、本设计强电部分包括本工程内变配电系统、动力及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2、本设计弱电部分包括本工程内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智能系统的设计。3、本设计采用的标准及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28、GB500532013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50099-2011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310-20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2008年国务院第530号令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 .4、由建设方和建筑、总图等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三、变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及负荷估算容量:二级负荷:消防水泵、生活水泵、排污泵、弱电机房、电梯、应急照明、主要走道照明等负荷。三级负荷:除二级负荷以外的其它负荷。本工程负荷计算和变压器选择见下

29、表。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表序号名称套数(户)或面积(m2)负荷密度(kW/m2)或用电指标负荷(kW)需用系数计算负荷(kW)1教学楼1#3196.80.072180.651422教学楼2#3196.80.072180.651423行政楼1703.80.71250.7884食堂、综合楼2466.880.082030.651325水泵房、发电机房321326室外照明100.99变压器计算容量(计及同时系数0.9,按负荷率80%,补偿后功率因素为0.92)545变压器容量630kVA(室外箱变)2、供电电源:本工程采用10kV单电源供电,穿管埋地引入本工程室外箱式变电站。在发电机房设置一台容量为3

3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在市电故障状况下对常用二级负荷供电,火灾时仅对消防用电负荷供电。3、计量计量方式:采用高供高计,在低压配电总开关设总计量,在各栋总进线设计量。4、低压配电系统及保护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方式,三级负荷采用单电源供电,低压进线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速断保护,在栋或楼层总配电箱进线处加隔离开关、进线开关采用漏电开关保护。5、功率因数及补偿方式:功率因数补偿集中在室外箱式变电站低压侧补偿。无功补偿容量按变压器容量的25%进行估算,变压器无功补偿前,低压侧自然功率因数为0.78,变压器加补偿电容以后,功率因数分别达0.92以上。四、 供电系统1、一般设备采用放射与树干混合式

31、配电。2、应急照明负荷采用自带蓄电池照明灯具,动力配电采用380V,照明用电为380/220V,局部照明采用安全电压。五、电气照明系统1、教室、办公室等均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门厅、楼梯间为环形节能灯。门厅、楼梯间走道及公共大空间照明灯具集中分组在值班室控制,教学楼采用集中控制,小开间房间灯具体要求就地控制。2、学生食堂厨房预留动力配电箱、以便专业公司二次装修。3、教室开关箱设一个照明回路、一个普通插座回路、一个空调插座回路,教室前后各设一组安全型220V二孔、三孔插座各一个。4、照度标准及对应的负荷密度指标普通教室300LX/负荷密度9W/m2、功能性教室300LX/负荷密度9 W /m2、食

32、堂200LX/负荷密度7 W /m2、办公室300LX/负荷密度11 W /m2、宿舍100LX/负荷密度3.5 W /m2、配电室300LX/负荷密度11 W /m2、楼梯间及前室50LX/负荷密度2 W /m2。5、在大空间用房、疏散楼梯间、走道、办公大厅、设备用房,及变配电所等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其安全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均自带蓄电池电源,其持续供电时间大于90分钟。(变配电所其持续供电时间大于180分钟,并保持正常工作照度)6、照明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和树干相结合的方式配电,教室、办公室插座分别由不同的回路供电,照明为单相二线,插座为单相三线,除空调回路外所有的插座回路均设漏

33、电断路器保护。六、设备选型及安装1、低压配电采用抽屉柜、落地式安装、电缆下进下出。2、配电箱在竖井明装于墙上、或管理间墙上。七、电缆、导线的选型1、高压电缆进、出线采用YJV-10型电力电缆穿钢管保护埋地敷设。2、低压电缆出线采用YJV-1/YJV-10型电力电缆穿钢管保护埋地敷设至单体配电箱。3、校区:一般动力、照明配电导线采用BV-500V,二级配电干线采用YJV-1kV分支导线采用BV-500V穿镀锌钢管暗敷。4、宿舍区:低压一般电缆选用YJV-1KV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消防用电设备选用NH-YJY-1kV耐火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一般动力、照明配电导线选用BV-450/750

34、V铜芯电线。应急照明配电导线选用ZR-BV-500V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5、校区内路灯按铠装直埋考虑埋深为室外地坪下0.8m,除注明外,路灯灯杆距路边0.5m, 灯杆高度为10m,光源为150WLED灯,每盏路灯之间的间距为25m。八、防雷与接地及电涌保护1、防雷与接地:教学楼、综合楼按照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在建筑物的屋面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带,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以防直击雷,利用柱内两根大于16主筋作引下线,利用地梁钢筋作为水平接地极,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8m。2、在配电房设中性点接地,在电梯井内设局部等电位连接箱、在有

35、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连接、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均应通过连接线与电缆井内距地0.3米处设的总等电位联结箱可靠连接,低压配电线路采用TN-C-S制,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共用一套接地装置,该装置通过接地扁钢与等电位联结箱相连,其接地实测电阻不大于1欧姆。 3、电涌保护:在变配电室低压母线上装一级电涌保护器(SPD),二级配电箱装二级电涌保护器(SPD),末端配电箱及弱电机房配电箱内装三级电涌保护器(SPD),所有弱电系统的 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九、弱电设计1、通信系统:本工程设置通信系统,实现语音的传输。小区通信系统由当地电信局直接引接,采用1根光纤穿管

36、引至室外总交接箱,在小区内根据用户分布情况设数个分交接箱。本工程电信分界点为电信总交接箱处。总交接箱以外电话交换系统、接入网等通信设施由电信部门负责设计、安装。每单元住宅楼均在首层电气竖井内设一个150对电话配线箱,由配线箱引至住户的管线均采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高层建筑每单元竖向通信线路沿电气竖井敷设。每单元住宅楼的进户处预埋钢管二根,电信通信电缆由室外交接箱埋地引至每门栋配线箱。住宅客厅和主卧各设置一个电话插座,公共建筑根据需要设置电话插座。2、网络系统:本工程设置网络系统,实现数据的传输。小区网络信号由当地电信局直接引接,采用1根光纤引至室外光交换机,在小区内根据用户分布情况设数个分交接箱

37、。每单元住宅楼均在首层电气竖井内设一个150对网络配线箱,由配线箱引至住户的管线均采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高层建筑每单元竖向网络线路沿电气竖井敷设。配线箱采用光纤引至住户的管线均采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每单元住宅楼的进户处预埋钢管二根,网络进线由室外光交换机埋地引至每门栋配线箱。住宅客厅和主卧各设置一个网络插座,公共建筑根据需要设置网络插座。3、有线电视系统:本工程设置有线电视网,电视信号源引自当地有线电视网,采用光纤送至小区前端分配箱。采用铜缆线路将有线电视信号送至各用户点,根据需要在传输网络安装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以满足用户终端电平644dB要求,有线电视设备和线路应满足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的

38、需要。建筑每单元竖向有线电视线路沿电气竖井敷设,每户安装12只有线电视终端盒。住宅客厅和主卧各设置一个电视信号出线盒,公共建筑根据需要设置电视信号出线盒,信号传输线缆采用同轴电缆。4、本设计主要负责配合土建预留管线,具体系统设计由当地通信部门负责。十、消火栓按钮及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流量开关的设置。1.在所有消火栓箱上设置消火栓按钮,并与消火栓泵控制箱相连,当消火栓按钮动作后直接启动消火栓泵。2.在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流量开关,并与消火栓泵控制箱相连,当流量开关动作后直接启动消火栓泵。 第九章 消防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14)2.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

39、规范及标准二、建筑规模及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校区均为高度小于24米的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三、建筑消防设计1.本工程所有子项均保证有一个长边能通过消防车辆,对于短边大于24米的内院式建筑设立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2所有消防车道宽4米,穿入式消防车道净高4米,园区内消防车辆转弯半径12米。3.各相邻建筑的间距均大于7米,满足消防要求。4.校园设有两个出入口,均匀布置于西面和东面,方便消防施救。5.各单体建筑均采用双疏散楼梯间设置,首层均有直接对外出口。6.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均满足消防要求。四、消防给水工程设计给排水专业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和法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

4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本工程消防设计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地块按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考虑,设置消防设施。1、消防水源: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初步设计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合用的临时高压供水系统设计,在地下室设288m3消防贮水池,贮有2小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 3、消防贮水量: (2)为满足火灾前期灭火要求,在1#教学楼屋顶设一个18m3的消防水箱。4、消火栓系统设计:4.1室外消火栓:1)室外环状管

41、网上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均匀布置。2)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150米以内,距建筑物外墙540米,距路边不大于2米。4.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1)室内消火栓:食堂、教学楼、体育馆各层设室内消火栓。消火栓口径为DN65,水带长度25m,水枪喷嘴口径19mm,水枪充实水柱10m。屋顶设试验用消火栓。消火栓管网连成环状,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1)管材: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小于等于DN50,采用丝接,管径大于DN50,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4.3消防水泵房:设置独立的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可直通室外地面。4.4灭火设备: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各建筑的各层相应设置

42、MF/ABC3型干粉灭火器,每处设置点不少于2具。五、电气消防部分:1、系统组成:1)、应急和疏散照明:采用灯具带蓄电池自动切换。(1)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lx;(2)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20 lx;(3)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4)应急照明灯具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60min。(5)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及排烟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在火灾时仍需要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设置备用照明,照度不低于正常照度,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min。2)、消火栓按钮及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流量开关的设置。(1)在所有消火栓箱上设置

43、消火栓按钮,并与消火栓泵控制箱相连,当消火栓按钮动作后直接启动消火栓泵。(2)在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流量开关,并与消火栓泵控制箱相连,当流量开关动作后直接启动消火栓泵。2、电源及接地: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挂式空调插座外,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1)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弱电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统一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2)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3)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等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VV

44、-1X70mm2SC100,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等电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具体做法参见国标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15D502。(4)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干线连接。3、设备安装:(1)配电柜采用低压配电屏,落地安装,其安装处素混凝土基座高0.15米。配电柜进出线方式为电缆下进上出,电缆上出线。照明箱、动力箱,控制箱在公共场合暗装,并配电气井等处为明装。消防设备的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2)所有电缆桥架、金属线槽的安装路径及高度,原则上如图所示,但需要在现场管道综合后确定,如发生冲突,可根据实情适当调整,避免返工。(3)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4)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 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其指示标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 的有关规定。4、线路敷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