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卷第1期Vol.44 No.12023年2月Feb.2023韩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21-06-12作者简介:赵松元(1962-),男,湖南武冈人,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略论书法的“正大气象”赵松元1,赵远兮2(1.韩山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 潮州521041;2.韩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潮州521041)摘要:“正大气象”是指书法艺术所具有的清雅刚健、雄强深厚的精神气度与宽广的审美视域、高远的艺术境界。近年来,“书德”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质
2、主义的侵害或污染,加剧了书坛急功近利、追名逐利风气的蔓延。当代书坛出现了种种“怪现状”,书坛部分人“人文性营养不良”,呼吁书法“正大气象”回归。“正大气象”养成与回归需要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抓起,要在学理层面对“正大气象”的审美内涵、特征、养成等方面进行培养;在创作层面,呼吁书法家们形成追求“正大气象”的自觉意识。书法家都要有自觉意识与责任担当,有意识清扫审丑之风,革除媚俗之习,这就有可能真正往去丑扬美、去怪扬正、去俗扬雅的正路上走,从而养成风清气正、高古雅正的书法审美追求,“正大气象”的美好局面就能真正实现。关键词:书法;正大气象;怪现状;书德;自觉意识;审美追求中图分类号:J 292.1文
3、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883(2023)01-0073-07DOI:10.19986/ki.1007-6883.2023.01.012近年来,书法界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发声,提出书法要有“正大气象”的主张,由此而形成当代书法界的一股清流。毋庸讳言,书法艺术是个性化的艺术,由于创作主体之间,必然存在不同的个性差异,因而不同的书法家自然会追求或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或俊逸,或雄奇,或清雅,或险怪,或拙朴,等等,不一而足。清人梁巘在评书贴中提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晋书神韵潇洒,而流弊则轻散。唐贤矫之以法,整齐严谨,而流弊则拘苦。宋人思脱唐习,造意运笔,纵横有馀,而韵
4、不及晋,法不逮唐。元、明厌宋之放轶,尚摹晋轨,然世代既降,风骨少弱”。他高度概括了这几个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的主流特征。确实,从艺术史与学术史的视野来看,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若要走向发展、繁荣,就必定会形成一个时代的主体风格。大江南北书法家的各自不同的风格,千汇万状,都会融入时代主体风格的构筑之中。“正大气象”这一命题,正体现出有良知的书家学者对构筑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主体风格的热切期望!一、“正大气象”的语词意义及其命题的审美内涵“正大”二字,“正”,说文解字 释曰:“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意即纠正,使恰当。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又:按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
5、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故“正”之本义指的是不偏斜,平正。辞源 释 73“正”为正中、平直,与偏斜相对;又释“正”为“正直、端正”。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正”的十三种字义。至于汉语大辞典则由“正”字的本义出发,生发出四十二种解释。其中,我们从伦理道德、艺术审美的角度,可以归纳出“直,不弯曲”“端正,不斜不歪”“正直、正派”“公正合理,不偏颇”“正确”“准确”“标准,准则”“合乎法度、规律或常情”“整齐”“纯一不杂”“真诚”“正当的,正经的”“严肃、严正”“使庄重严肃”“纠正,修正”“正好,恰好”以及“正书”“正楷”等近二十种引申义。“大”,说文曰
6、:“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凡大之属皆从大。”辞源对“大”字共有八种解释,汉语大辞典则共归纳出二十种解释。从使用频率来看,主要有“与小相对”“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赞美、颂扬”“扩大、光大”“善,好”以及“通太,也通泰”等解释。应该是与“正大”二字字义的内涵属性相关,汉语大辞典中对“正大”一词概括出四种基本词义,其一曰弘正极大。易大壮:“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王弼 周易注:“弘正极大,则天地之情可见矣。”其二曰公正无私。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世远道散,虽志士仁人或少贬以求用,公独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三曰端正不邪;正当。多指人的言行。明人李贽与梅
7、长公书:“真聪明,真猛烈,真正大,不意衡湘老乃有此儿,又不意衡湘老更有此侄儿也。”其四曰雅正弘大。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卷一:“文不可无者有四:曰体,曰志,曰气,曰韵。作诗亦然,体贵正大,志贵高远,气贵雄浑,韵贵隽永。”“气象”一词,是一个含义颇为丰富的汉语语词。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自然现象。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气象”一词可以指事物的情况、态势;可以指自然景色、景象;可以指人的气度、格局;可以指人的气概、气派;可以指诗文字画的气韵和风格等等。显然,“气象”一词的许多义项与伦理学、文艺美学所言之人的人格精神、胸襟气
8、度、艺术创作之风格、作品之气韵等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向以“圣人气象”来赞颂孔子的人格气象。萧天石说:“必有圣人之学知才性,而兼具圣人之德行气养,方可以谓之圣人。德非行不立,气非养不化;能立其圣德,养其气化,而与道合;默而行之,行而契之,契而存之,存而养之,存养不息,则自能与天同化,而有一种圣人气象矣。此种圣人气象,亦即天地气象。”1。宋儒曾提出“圣贤气象”,用以形容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孟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十五位圣贤的风度、风范。从艺术学视野来看,“气象”一词,则可用以形容创作主体的精神气韵,或可用以指某一时代、流派的艺术风格及其
9、审美特质,或可用以指构成文艺作品的艺术美的基本要素,或可用以指文艺作品所创造的一种特定的审美形态与艺术境界。如学界常以“盛唐气象”来表述盛唐诗歌的审美风范,认为盛唐气象是盛唐蓬勃向上、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和雄大魄力与雄浑深厚、刚健明朗的艺术审美风貌的呈现2。结合以上对“正大”与“气象”词义的考察,从书法艺术着眼,我们可以对“正大气象”这一命题的审美内蕴作出一个基本的表述:“正大气象”是指书法艺术所具有的书脉正宗而高古、法度纯正而弘大、气韵生动而雅健的审美风格,及其所呈现出的清雅刚健、雄强深厚的精神气度与宽广的审美视域、高远的艺术境界。二、当代书法的热而不振繁而不荣及其反思一个令人忧虑纠结的问题是
10、,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将近20年间,书法界似乎一步步在走向堕落。这种堕落表现在部分书家身上就是精神的萎缩、人格的矮化;表现在对待书学传统的态度上就是轻视或忽视书法史上以彝铭钟鼎、秦篆、汉隶、钟张二王、虞欧颜柳、苏黄米蔡为代表的正宗正脉,而追捧以清金冬心、郑板桥为代表的怪体书法(按:这种怪体书法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与对书艺创新的创求,在书史上自有其独到的价值和地位,但如果后人没有他们那样深厚的艺术功力、超强的想象力与空间处理能力,74而依样画瓢,就极易堕入形式怪奇而缺乏底气的泥沼);表现在书法创作中就是小巧成风,低俗不堪,丑书、怪书、匠书屡见不鲜,甚至成为受人追捧的时尚。长此以往,书法高古、
11、优雅的精神逐渐流失了,恢弘堂皇的气象逐渐消逝了,悲哉!那么,为什么当代书法会出现这样种种“怪现状”呢?首先,书坛“怪现状”的出现,与书法队伍中部分人“人文性营养不良”的问题有关。实际上,如果单纯从数量来考量,当代书法很热、很繁荣,但实际上,却是热而不振,繁而不荣。之所以如此,就是在当今这样一个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网络空间进出极其便利的时代,书法的“准入”门槛几乎没有,谁都可以在微信上在微博上自由地发布自己的书写作品。精品固然有,但绝大部分都是水平不高、气象全无的东西。因为大量的书写者甚至包括部分书法家,都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可以说,自古以来,几乎所有著名书家,都有深厚的诗意情怀和文学修养,有很多
12、著名书家本身就是著名的诗人文士,他们的书法,可以称为文人字或学者字,因而有独特的个性和气韵,也因之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如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文征明、康有为、梁启超、詹安泰、林散之、饶宗颐等等,他们的文学创作、书法创作有其独特风神,都是其人格精神、审美情趣的自在流露。明人项穆说:“盖闻德性根生,睟盎生色,得心应手,书亦云然。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行。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今曰: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书正矣。”3项穆把书法与书法家的人格操守完全等同起来,在他看来,书法作品的格调优劣取决于书法家
13、人品的高下。王士禛云:“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惇、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4其实,这种存在于书法艺术评价体系中的“人格主义”倾向古而有之,从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以至于近代,长期影响着我们的书法艺术的价值观。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同的声音。苏东坡曾经这样说:“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5可见,苏东坡对这种书品与人品划等号的说法并不完全认同。我们认为,书法作品固然未必一定要与书法家的个人品质划等号,但书品和人品之间,还是有密切关系的。可以说,书品
14、出自人品的命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中国书法既能表现作者创作时的情绪,又能表现作者的气质、性格、修养和道德情操。当代书法大军至少有数十万人,但真正称得上“书法家”者又有多少?多乎哉不多也!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人不读书,不养气,缺乏人文底蕴。陈传席指出:“有很多年轻人字写得不错,但没有发展,甚至字越写越差根本不能成为大书家,根本原因就是其文化素质不行。”677其次,自 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整个人类社会越来越向物质倾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很多人的心灵遭到了严重摧残,一不小心就容易迷失自己。尤其是科学技术和技术理性对诗情画意、浪漫
15、情怀带来了严重挑战,人类的“意义世界”不断被解构。这些年来,有两个词颇为人熟知:一个叫解构,一个叫祛魅。所谓“魅”,指“意义”“意味”。韦伯就是用“祛魅”来形容20世纪的现代化导致的意义世界的解构:现代科学为揭开宇宙之谜而不懈探索,却最终发现宇宙原来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科学成就使一切事物失去了神圣性和神秘性,在“科学”的旗帜下,实用的、工具性的理性追求悄然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时代的社会人心,信仰性、审美性的精神诉求越来越弱化。所以胡晓明指出:“文化学家不得不承认,现代性就是休谟的胜利,就是可想象的世界、信仰的世界的退隐,就是诗的退隐。”7这种全球性的精神文化困境,加上市场规则的膨胀,在一定程
16、度上,构成当代人生活的“场域”,这也就是当代书法的场域。可以说,中国当代书法之突出问题就是功利至上、急功近利。我们的书家们,如果没有深厚的学问根基与人文素养,就很容易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熏染,他们的人格世界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文素养缺失或者说“人文性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书德”75就不可避免地被侵害被污染。在这背景中,当代书法的管理体制、书法展览、书法评奖等等,又加剧了书坛的急功近利、追名逐利风气的蔓延。对此,郑荣明在庙堂气息和正大气象为什么在当今难成气候当代书法审美剖析一文中,从“会员”机制、“展览”架构、“评选”方式等方面,对这种风气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了至少在书法
17、审美上,不良风气为书法界的审美风尚带来了严重“扭曲”,8此不赘述。三、当代书法对“正大气象”的呼唤出于对书法现状的不满与忧虑,陈传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提出书法“正大气象”这一概念,希望以此来“挽江河之欲倾”,他指出:“我一直坚持书法要向正、大方面发展,一个正,一个大,古今大书法家都离不开这条路。”“简单的说,正就是正正规规,不搞歪门邪道;大,就是大气象,不搞小巧别致。”676他批评了米芾在书画评论上的“过中”(按:即不公正)问题,肯定苏轼“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天下之能事毕矣”的论断,认为“杜诗、韩文、颜字正代表盛唐的精神气象”(按:此处以韩文言盛唐气象
18、,不确)。陈传席并以正大气象作为书法审美的评判标准。他说,“好的书法作品要有正大书风。你看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你看苏、黄、米、蔡,哪一个不是正大气象?”他特别提倡书法要有“时代风格”,呼吁书法家要培植深厚的文化素质,共同努力,让“正大气象”重返书坛。这一对“正大气象”的期盼,是一个有良知的学者书家的期盼。676自兹迄今,20多年过去了,书坛的正大气象是否回归了呢?王琪森曾撰文感叹:“从吴昌硕、沈尹默到胡问遂,这是海派书法艺术的一条正脉。审视整个海派艺术发展史,正大气象作为整个书法群体的笔墨谱系、风格主体乃至精神追求,是薪火相传、贯穿始终的。而现在正大气象离海派书法渐行渐远。”之所以如此,是
19、因为当代海派书法家中坚守正大气象的书家“大都被边缘化了,在国展 市展中也大都出局。具体表现是时尚的书风盛行,功利的展览书体当道、乖戾的现代书法炫耀,逼眼的笔墨杂耍汇演。书法展览成了时尚的秀场与流行的狂欢”。9其实,在当代书坛,“正大气象”渐行渐远,这不仅是海派书法的问题,而是书坛普遍的问题。2018年11月,郑荣明在书法发表庙堂气息和正大气象为什么在当今难成气候当代书法审美剖析一文。在文中,他首先引出孙过庭书谱这段文字:“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接着,他以孙过庭这段话来观照当今书坛,
20、严正地指出,当下的书法界,“既没有做到不乖时,更没有做到不同弊,所以不能文质彬彬,自然,我们的书法、我们的书法家,就失去了君子之风”,当代书家“对于书法审美的理解、把握及表达,是出了问题的”,当代书法家的笔下,已经失去了如同“盛唐气象那般的雄强、刚健!甚至,我们当下书家的笔墨情趣,连明末的浪漫风度、清人的庙堂气息、民国的文人清韵,都统统地被集体遗忘,完全地缺失。我们曾经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庙堂气息、正大气象、雄健之风、君子之风,在当今盛世的书法文化圈中,竟然得不到有效地传承和弘扬!”在文中,郑荣明深刻阐析了“会员”机制、“展览”架构、“评选”方式,在书法审美上为书法界带来的严重伤害和“扭曲”8,这
21、与王琪森的感叹遥相呼应,而又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堪称对当代书法界的当头棒喝!郑荣明的文章令人警醒!表明二十年前陈传席所呼唤所期盼的“正大气象”,不仅没有“重返”,而且书坛中追名逐利、模仿跟风、书匠泛滥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中,崇尚琐屑、精妍的技术化与工艺性制作充斥书坛,媚俗之风、审丑之风与反精英、反经典、反文化的后现代痞子文化合而为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精神不断萎缩,书法界的审美鉴赏力不断弱化,传统书法艺术所秉持的典雅优美不断被解构,一言以蔽之,中国书法的优雅高贵的气息越来越衰微。2019年11月,刘寿堂撰写 书法应有正大气象一文,鲜明提出“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有 76正大气象。让书法彰显正大气象,
22、体现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当下书法界的共识”。该文对“正大气象”的内涵、生成原因进行了简要阐析,最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书法家要正确认识书法艺术、深研书法传统,认真学习先贤治学之道,临其经典、悟其精神,即在掌握传统法度和美学意蕴的基础上着力提振作品的“精气神”,不媚俗、不取巧,从而写出正大气象,表现时代精神。这篇短文2019年11月3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又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多家媒体转载,而形成了当代书法界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事项。这就表明,在当今书法界,“正大气象”依然没有形成气候,而对“正大气象”的呼唤与期待已成为书法界普遍的共识!与此相关,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23、有委员提出了关于以立法形式规范汉字书写的提案,这一提案很快得到教育部的答复,教育部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909号提案 答复函中,肯定提案中对近年来丑书、变体书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所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近年来,丑书、变体书等各种各样的拙劣字体广泛流行,尤其在互联网空间大行其道,不仅影响了规范汉字书写意识,同时还严重干扰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表明书坛的“怪现状”还没有清除,正大气象的回归还任重道远!四、“正大气象”的养成与回归当今之世,书法需要“正大气象”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正大气象”如何养成,则是需要着意思
24、考与探讨的时代课题。首先,“正大气象”的养成,需要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抓起。目前,教育部已有所作为。教育部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 2909 号提案 答复函中已有明确表态。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并明确在政府机关、学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法律规定“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可使用繁体字,但不代表可以随意造字,使用丑书怪体,这种行为与法律精神完全相悖。并在接下来的工作打算中提出“进一步深化校园书法教育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建设优质书法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校书法教育”。
25、应该说,这是健康书法教育的“及时雨”,如果在书法教育层面得到有效落实,它对于强化青少年学生在学书过程中对“正大气象”的基本认知,并化作他们的研习书艺的审美理想,形成全社会的健康向上的书法风气,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我们认为,就书法界而言,要真正构筑、养成当代书法的“正大气象”,一方面需要在学理层面对“正大气象”的审美内涵、特征、养成路径以及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等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创作层面,呼吁书法家们形成追求“正大气象”的自觉意识。在这里,我们重点就书家之心性修养作一简要阐述。从根本上来讲,书法是书家人格精神、审美情趣的艺术呈现。当今之书法出现种种的疾病、种种“怪现象”,这不是一
26、个简单的书法用笔、章法、墨法问题,而是书法家精神生态出了问题。或言之,“正大气象”不光是技巧所能解决的,他和书家的人格、精神方面是否有浩然之气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要养成“正大气象”,书法家需要求真、求正、求仁,养成守正里仁、博雅弘大的胸襟气度。书法是艺术,同时也是文化,甚至可以说,书法就是一个文化人心灵世界的自然流露。南齐王僧虔在论书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采”就是指书法作品的精神、气质和风采,而“形质”则是书法作品的表现形态和方式,王僧虔在这里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书法审美观念,即通过表象看实质,通过形质显示书家的精神内涵与人格气韵。试举虞世南一说
27、。虞世南不仅是初唐前期的著名书家,还是著名的诗人、学者,而且德行美好,具有卓越的人格操守。他有一首著名作品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的字里行间流贯着一脉清气,表现出一种高远不凡的气象,因而这首诗深为后世文人士大夫和书法家所喜爱。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虞世南向有君子的美誉,很多人把他的书法也称为君子 77之书。孔子庙堂碑 作为虞世南的典型作品,至少是向我们透出了“君子书法”理应具备的风格特征:温文尔雅、平实稳健、醇厚遒丽、蕴藏锋芒、沉静内敛。虞世南的这种书风,并不是他刻意为之,而是他的性情、人格结合其精湛的艺术功力,自然造就了这种独特的书
28、风。有学者说:“欧拙褚巧,皆不如虞世南的恰到好处。”10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书学史上,对虞世南书法的评价一直都相当高。唐张怀瓘书断云:“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清人刘熙载曰:“虞永兴书出智永,故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徐季海谓欧、虞为鹰隼,欧之为鹰隼易知,虞之为鹰隼难知也。”11由此可见虞世南在书法史上地位之高。“君子之书”几乎成了虞世南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独特标记。又如饶宗颐先生。饶公是国学大师,又是诗人、书家、画家、琴家,陶冶古今中外,具有极其深厚渊博的学问修养,故不论其诗、其文、其书、其画,都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韵,这种精神气韵,最典型、最集中的表达就是“万古不磨意,中流
29、自在心”二句,它充分表现出饶公的诗词、书法、绘画的超迈不凡。在与彭袭明论画书中,选堂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媚俗之念,切宜捐弃。一艺之成,求之在我;我有所立,人必趋之。毕加索即能把握此点,往往杜门数月,敢蹈洪荒蚕丛之境,遂尽创辟崭新之能事。作品一出,而天下震骇。画道变化无方,良由才大足以振奇而不顾流俗,永不求悦于人,而敢以己折人,此其所以独绝也。这一席话,虽为论画之语,而实可作论书、论诗、论学看,它贯穿着饶公宏大的气魄、独立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充分显示出其“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精神气韵。饶公强调,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诗词书画的创作,都要有“中流自在”的气魄、精神,敢于“蹈洪荒蚕丛之境”,才能
30、“尽创辟崭新之能事”,并由此进入“独绝”的境界。在2008年11月9日的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国学大师饶宗颐中,饶公在与主持人的对话中说:“在不朽中找你自己的自在。这自在就是今天讲,用现在的话讲可以说是这种独立的精神。自己站得住的,独立的精神,做艺术,做学问,这是重要条件。”饶公说这一段话时,已92岁,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之写作,已有52年,在历经半个世纪的人生沧桑后,饶公特别强调这样一种砥柱中流而自在自由的生命精神,这不是偶然的,可以说,独立、自在的品格,与清澄、高迈的操守,是饶公从小就开始淬炼、修养并贯串整个一生的精神追求,其融会在他的学术研究、诗文写作和书画创作之中,恢弘出一种高
31、古不凡的“选堂气象”,其为学、为文、为书、为画,之所以有清气,有逸格,根本原因在此焉。我们认为,诗人和书画家,都要像饶公这样着意培植自己这样一种超逸不凡的精神气度。总之,具有正大气象的作品往往雅正高古,恢弘博大,有大格局,大境界,大气象,总会给人一种鼓舞、一种感动、一种震撼。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学书须胸有道义,又广之以圣贤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正大气象的养成,要求书家养成正义凛然的博大胸怀。习练书法,一开始就要往这条正大气象的道路走,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希望当代的书法家们,不仅要有宽博的知识、精到的技艺,而且能够志于道
32、、据于德、依于仁,有这样的德行、情怀和担当,然后才“游于艺”。如果所有的书法家都能有这样一种自觉意识与责任担当,都能有意识清扫审丑之风,革除媚俗之习,这就有可能真正往去丑扬美、去怪扬正、去俗扬雅的正路上走,从而养成风清气正、高古雅正的书法审美追求,如此一来,当代书法就能热而振之,繁而荣之,“正大气象”的美好局面就能真正实现。参考文献:1萧 天 石 道 海 玄 微M 北 京:华 夏 出 版 社,2007:3362 赵松元选堂气象及其艺术表现 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13 明 项穆书法雅言 M/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4)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794 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 M 上
33、海:商务印书馆,1943:405 苏轼文集编年笺注 M 李之亮,笺注成都:巴蜀 78书社,2011:488-4896 陈传席提倡“正、大”气象和时代风格关于书法的问答 J 中国书法,1998(3)7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M北京:中华书局,2006:3908 郑荣明庙堂气息和正大气象为什么在当今难成气候当代书法审美剖析J书法,2018(11):48-499 王琪森“正大气象”离海派书法渐行渐远 N 新民晚报,2017-03-25(C7)10 陈振濂历代书法欣赏 M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6711 清 刘熙载艺概(书概)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17A Brief Discu
34、ssion on the“Decent Atmosphere”of CalligraphyZHAO Song-yuan1,ZHAO Yuan-xi2(1.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2.College of Music,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Abstract:“Decent atmosphere”refers to the elegant and vigorous,
35、powerful and profound spiritual tolerance,broad aesthetic vision and lofty artistic realm of calligraphy art.In recent years,“calligraphersmoral norms”have been infringed or polluted by utilitarianism,pragmatism,and materialism,which has intensified the spread of the calligraphy world s culture of q
36、uick success and pursuit offame and profit.Various negative phenomena have appeared in the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world,resulting from the fact that some people in the calligraphy world“lack humanistic quality”,and thatsome call for the return of calligraphy to a“decent atmosphere”.The cultivation
37、 and return of the“decent atmosphere”of calligraphy should begin with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anddevelop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of“decent atmosphere”at the theoretical level.Meanwhile,at the creative level,calligraphers are called upon to develop
38、a consciousawareness of pursuing the“decent atmosphere”.Calligraphers should have self-consciousness andbear responsibility,consciously stop the trend of aesthetic relegation,and expel the vulgar habits,which will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truly go down the right path of exterminating ugliness,in
39、decency,and vulgarness,while promoting beauty,decency and elegance,thus cultivating the aestheticpursuit of cleanliness and elegance in calligraphy,and the rosy prospect of“decent atmosphere”willbe truly realized.Key words:calligraphy;decent atmosphere;negative phenomena;calligraphersmoral norms;self-consciousness;aesthetic pursuit责任编辑温优华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