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项目的稽查 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审查时,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项目: (1)审查应付款类项目 应付款类项目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根据应付款类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结算往来业务,都应及时办理债权债务的结算,不得长期拖欠。因此,稽查时,如发现这些账户长时期保留较大数额或有增无减,就要注意有无隐匿已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即应转未转的销售收入。 (2)审查“预提费用”项目 “预提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所有已经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预提费用
2、”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预提费用”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稽查时,如果发现期初、期末数有突增或突减现象,就应稽查有关账户设立的项目是否符合制度规定,有无不属于成本、费用列支费用、基建支出和非生产性开支假借名义立项;稽查发生额和摊销项目的经济内容是否一致,有无不属于成本费用列支范围的其他项目记入;稽查摊销是否均衡,有无任意调节成本、费用的现象。所有这些,都会在期末余额的升降变化中体现出来,为税务稽查提供线索。 (3)审查“应交税金”项目 “应交税金”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未交、多交或未抵扣的各种税金。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3、如“应交税金”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通过本项目的审查,可以了解企业应缴各种税金的解缴情况,掌握企业欠缴税款的真实情况。稽查时,应逐项核实数据,分析欠缴原因,协同企业合理安排资金,督促企业按时完成缴纳任务。 (4)审查长期负债类项目 审查长期负债时应注意,长期借款是否区分借款性质并按实际发生数记账,其使用及归还是否符合规定;发行公司债券是否经过批准,是否按债券面值记账,在溢价或折价发行时是否将实收价款与面值的差额单独核算,是否正确核算债券利息。对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主要稽查是否在流动负债类单独反映。 3运用财务评价指标对企业经营状况、偿付能力进行分析 (1)资产负债率的分析 资产负
4、债率是指企业全部负债总额占全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它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的指标。若资产负债率过高,则反映企业经营负债较多,其经营风险较大。 (2)流动比率的分析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占流动负债的百分比。它是衡量企业流动交道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也可能是由于存货过高所引起的,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在200%左右较为理想。 (3)速动比率的分析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中,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余额,因为存货的变现能力相对于现金、银行存款和债权来说要差得多
5、。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它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在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应达到100%,才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 (4)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赊销收入净额占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其中,赊销收入净额是企业全部销售收入减去现销收入和销货退回以及销售折扣、折让后的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该比率高,说明企业回笼货款快,资金周转能力强。当这一比率远编于基期比率时,应重点审查其销售收入有无足额纳税。 (5)存货周转率的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它是衡量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过量的指标。存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能力强,销售能力强。若当期比率远高于基期比率,但销售收入下降,就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问题。 企业的偿付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奖金配置状况。资金实力雄厚,配置合理的企业,其偿付能力一般也较强。也就是说,偿付能力的强弱,是企业资金实力和资金配置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