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和目的.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44737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和目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和目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和目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和目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和目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和目的1.1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背景1.1.1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建筑业以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建筑业接纳了农村近1/3的富余劳动力就业。更为重要的是,建筑业在相当一些地区成为本地财政的支柱性力量,税收贡献突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建筑业已

2、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经济高速增长给我们带来就业、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温室效应等能源和环境问题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地球和生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作为能耗占全部能耗1/3的建筑业,很早就将可持续发展列入核心发展目标,绿色建筑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保罗把生态经济学和建筑学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理念,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能源危机,兴起了建筑界的节能设计运动,太阳能、潜层地热、风能、节能维护结构等技术相继涌现,同时也引发了“低能源建筑”、“诱

3、导式太阳能住宅”、“生态建筑”、“风土建筑”的热潮。最近更是在地球环境危机声中,产生“生命周期评估”、“CO2减量”、“生物多样性设计”等全面性的地球环保设计理念。绿色建筑由早期的被动式建筑、高效节能建筑发展到如今的健康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概括为:“从长期存在的地域性建筑或是气候设计,到能源危机后的以被动太阳能设计为代表的节能建筑,再延展到以追求自然系统原则为诉求的生态建筑,到现今可持续理念的发展使环境的议程增加了社会、文和经济的维度。”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

4、00亿平方米。建筑业的物质消耗占全国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总能耗接近30,建筑用水占可饮用水资源的80%左右,建材生产、与建筑活动有关的光污染、空气污染、电磁污染占全部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垃圾总量的40%。中国建筑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通过发展节约能源、资源、环保的绿色建筑,来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和改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建筑业的环境问题、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6年5月,中国首次制定科技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确定60项战略发展项目,“绿色建筑”即为其中之一。同年10月,“绿色建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列

5、于“十一五”规划。2008年10月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提出“积极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随着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也渐成体系,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2007年11月,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正式启动,2008年10月1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标准和条例的完善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由于建筑行业是能耗、用水、占地和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大户,因此,只有减少甚至消除建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所以,经济

6、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绿色建筑,需要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中国既有建筑量大面广、能耗高、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执行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人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由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既顺应了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潮流,又是中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绿色建筑势必成为我国

7、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1.1.2绿色建筑是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主要标志之一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为生态理论创新、节能环保技术使用和展示先进的生态文明提供国际平台;为中国今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提供示范。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有的亮点,将充分利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政策优势,借鉴国际先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通过十年左右的建设,使之成为展示滨海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重要载体和形象标志。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8、。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合作项目。生态城将致力于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为中国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标,生态城认真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选址区域的实际,围绕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和区域协调融合四个方面,确定了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 指标体系的制定为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依据。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中新天津生态城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

9、生活环境,致力于建设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注重与周边区域在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实现区域协调与融合。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目标具体包括:建设环境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地方经济,为企业创新提供机会,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和广泛包容的社区的形成,社区居民有很强的主人意识和归属感;建设一个有吸引力的、高生活品质的宜居城市;

10、采用良好的环境技术和做法,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利用资源,产生更少的废弃物;探索未来城市开发建设的新模式,为中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管理、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参考。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特点是:一、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二、选择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三、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目标,建设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熔共生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四、以绿色交通为支撑的紧凑型城市布局;五、以指标体系作为城市规划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和建设;六、以生态谷、生态细胞构成城市基本构架;七、以城市直接饮用水为标志,在水质性缺水地区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体修复为重点的生态循环水系统

11、;八、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标志,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新生态城建筑节能达到75%以上,绿色建筑占所有建筑的100%;大力开发风力、光电、光热、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由此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是中新生态城的主要标志之一,直接关系到生态城建设目标的实现,绿色建筑研究院的成立,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1.1.3绿色建筑涉及产业范围广阔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财)、保护

12、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验收、检测、运营管理,从决策阶段到实施阶段到投入使用阶段涉及到的产业范围众多,可以带动的上游产业包括建筑材料、节能产品、清洁能源、建筑设计、软件、金融等行业,可以推动的下游产业涉及到高端商业、各类生态园区产业、物业管理、节能服务、垃圾清运等行业。从下游产业看,除了一切服务于提升居住品质的产业外,绿色建筑也将成为各类高品质企业入驻的首选,因此对当地产业结构的改善也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上游产业方面,绿色建筑与传统房地产一样,都具有很长的产业链,所不同的是一个“新”字,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设

13、备和新服务等等。但是“新”不等于高成本和高科技,而是强调因地制宜的“适用性”,适用性是这些支撑产业的企业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商机巨大,这就为绿色建筑研究院的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绿色建筑研究院的业务功能模块最初涉及绿色建筑审查与评价、科技研发;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相继推出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检验检测、咨询评估等业务功能模块。1.2绿色建筑研究院成立的目的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建筑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遮风避雨的层面上。人类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追求以及对建筑环境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交流

14、,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上个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于是节能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前身应运而生。经过几次革命性的发展后,发达国家的节能建筑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于是人们又把目光扩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性、安全性等更广阔的领域。在这期间,各类有关绿色建筑的活动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各种新建筑名称也繁花似锦般地涌现。直到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

15、建筑才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中新生态城要求100%绿色建筑,成立绿色建筑研究院正是为了抓住这一契机,以绿色建筑审查评价为主业,为生态城的绿色建筑提供服务,随后逐步拓宽业务范围与服务区域,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绿色建筑全过程服务模式。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1.3绿色建筑研究院现状 绿色建筑研究院由生态城管委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总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御道咨询公司5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其中生态城管委会出资300万,其余四家单位各出资100万,总注册资本700万。同时,绿色建筑研究院已经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

16、院、天津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市天友设计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业务功能逐渐开展绿色建筑审查与评价、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检验检测、咨询评价等业务,其业务范围目前主要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内,随着绿色建筑研究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和服务区域将逐步向华北地区拓展,最终争取拓展到全国的绿色建筑咨询与评估业务,并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绿色建筑全过程服务模式。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2 绿色建筑研究院的外部环境分析2.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2.1.1政治法律因素(1)国家提出建立“两型”社会和“低碳经济”的目标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

17、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18、,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建设“两型社会”,要求我们坚持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

19、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建设“两型社会”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

20、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楼市发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将得以有效推进,即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限面积房)、普通商品房等开发速度和比重将逐步加快、加大;高档别墅用地将受到一定限制,高档别墅供应将逐步放缓;土地浪费等问题将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从严,建筑成本或将随之上涨。 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

21、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

22、、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

23、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 O2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

24、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

25、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应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至60,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2)中新两国合作协议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2007年7月,吴仪副总理访问新加坡,与新方进一步探讨了生态城选址和建设原则。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对天津等多个备选城市进行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在征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意见后,于9月底

26、初步认定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2007年11月18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诞生。这是两国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

27、、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为此,两国政府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新两国企业分别组成投资财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参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组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至此,中新天津生态城拉开了开发建设序幕。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是滨海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实现“五个争创”的重大举措,是落实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重要任务。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这里发生了翻天

28、覆地的可喜变化,一座国际化生态新城已经初具规模。双方在推进生态城建设中,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彼此支持,建立健全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密切合作的良好关系。当前,我们正以改革的精神,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从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快推动生态城的各项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发挥好样板和示范效应。希望我们双方按照两国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力度,共同为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凍鈹鋨劳臘锴痫婦胫籴。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确定把生态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建设体现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生态

29、宜居的国际化滨海新城。规划中确定了生态城要以生态环保科技研发转化产业、绿色建筑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建立绿色交通、邻里单元、生态社区模式,并确定了生态城“一核一链六楔、一轴三心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此外,规划以节水为核心,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塑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地方特色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交融的城市景观风貌;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生态城建设成为高效、便捷、可靠、动态的数字化城市等。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崔广志说,我们的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全部建成,那时区内人口将达到35万人,而且全部住上绿色建筑。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在30平方公

30、里城市内的建筑全部是绿色建筑,而中新生态城的绿色建筑比例将达到100%。恥諤銪灭萦欢煬鞏鹜錦。(3)国家对绿色建筑的扶持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奠定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良好基础。通过住建部三百绿色示范工程,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示范超过了300平方米。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超过了95%,有近三万多亩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了能耗的检测,有700多幢进行了实时的检测,其中还有一批公共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将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首先,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向着更高的节能标准发展。在北方地区,比如在北京、天津,正在研究并准备实施75%的节能标准。在夏热冬冷

31、的大城市,目前正在研究推广实施95%的节能标准。我们还要提高设计、施工节能的达标率,提高建筑的能效;通过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来进行建筑能耗的节约。我国还将从建筑本体节能向广泛的新能源应用发展,从单体建筑向区域(小区)发展,从城镇的建筑节能向农村的建筑节能发展,以及从节能建筑向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鯊腎鑰诎褳鉀沩懼統庫。绿色建筑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也正在开展过程当中;一批标准、细则正在研究和制定过程中,包括已经发布的绿色工程的施工,绿色施工的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等。下一步完善绿色评价的标准体系,将突出6个方面的技术体系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

32、环境和运营管理。硕癘鄴颃诌攆檸攜驤蔹。“在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在住房以及城乡建设领域,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持续增长,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更将制约我们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介绍,所以,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绿色建筑纳入,要求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同时改造建筑业的固有发展模式。“国务院领导也非常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就做出批示,要求我们发展绿色建筑,从法规、规划、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杨榕介绍,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住建

33、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国家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阌擻輳嬪諫迁择楨秘騖。“现在提出的目标是,首先,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向着更高的标准,比如65%、75%的标准去发展,旧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4亿平方米的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要在区域形成连片和产业示范。在建筑运行节能方面,要实现能耗定额来引导建筑运行节能的相关工作。同时从城镇扩大到农村的建筑节能的发展。再有就是全面地实施国家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杨榕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建筑节能也会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氬嚕躑竄贸恳彈瀘颔澩。十二五期间,国家可能要推广发展十亿平方米或者更多的绿色建筑。目前的想法是通过突出重点,比如政府办公建

34、筑,比如结合生态城市的建筑、结合国家财政补贴的项目,结合国家、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来强制性推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同时,通过财政、税收、土地政策等各个方面来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 釷鹆資贏車贖孙滅獅赘。由一星到三星,绿色建筑会增加增量成本。但是从绿色建筑最后实现的技术要求和目标看,这些增量成本完全可以在后来建筑的运行过程中得到回收,回收期有4、5年,7、8年等,也说明绿色建筑的长期回报率还是非常可观的。与此同时,国家也正在研究对绿色建筑进行按星级补贴。怂阐譜鯪迳導嘯畫長凉。在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一旦执行,一是

35、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二是可以享受中央财政补贴;三是将来如果开征物业税,对三星级绿色建筑可以考虑减免。据仇保兴透露,国家正在考虑对绿色建筑进行专项补贴,其中对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给予75元补助;对新建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的小城镇命名为“绿色小城镇”并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2000万元补助。仇保兴还介绍,地方政府对绿色建筑的优惠政策日益明确,凡是绿色建筑一星容积率返还1%,二星返还2%,三星返还3%。谚辞調担鈧谄动禪泻類。2.1.2经济环境因素(1)国家的经济环境已经决定了从普通节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节水、舒适等)的内涵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国内

36、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10%,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000多万。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7%。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城市化水平提高4%、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标。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节约能源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能源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也将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是抵御全球气候变

37、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挑战的积极措施。中国有责任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作出贡献。中国能源相对贫乏,煤炭在能源中比例过高的国情也使我们必须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否则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和不可持续的。根据初步统计,建筑业消耗了经济结构中约50的能源、40的水资源、50的材料和48的耕地,产生了全球24的空气污染、50的温室效应、40万方数据的水源污染、20的固体垃圾和50的氯氟烃等。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中,房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200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5万多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5619亿元,增长142;办公楼投资1378亿元,增长18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1

38、72亿元,增长244。全年全国建设用地供应量达3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如此大面积的建筑规模、强大的社会需求必将带来大量的能源资源的需求,但我国能源短缺,人均煤炭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50,人均原油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12,人均天然气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6。因此,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具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建筑业界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也意识到自身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积极地探索如何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对我国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一个新的挑战。绿色建筑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既是对建筑节能的有力带动,又是引领建筑技术发

39、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嘰觐詿缧铴嗫偽純铪锩。(2)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滨海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驻人口243万。该新区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滨海新区已成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旅游区等著名的功能区。熒绐譏钲鏌觶鷹緇機库。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

40、会、十七大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对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国务院2006年20号文件对滨海新区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十一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将随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浦东新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区之后,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第三个发展极。鶼渍螻偉阅劍鲰腎邏蘞。2008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从深化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41、、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改革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十方面大力支持滨海新区发展。纣忧蔣氳頑莶驅藥悯骛。“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22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工业总产值106536亿元,增长332;财政收入1006亿元,增长3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32亿元,增长3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27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4亿元,增长2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00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增长105。 颖刍莖蛺饽亿

42、顿裊赔泷。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凭借攻坚勇气和决胜气势,滨海新区这艘巨轮正乘风破浪,扬帆奋进。仅今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达4415.16亿元,增长23.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405.3亿元,增长30.6%;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新批项目各项指标全面增长一连串量化的数字指标,为这一年滨海新区持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事实的力证。 濫驂膽閉驟羥闈詔寢賻。天津滨海新区已进入全面开发开放新阶段,要大胆探索、积极作为,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要求,坚持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全力打好滨海

43、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努力使滨海新区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今年“五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对滨海新区提出了重要要求。这既是为新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成为滨海建设者们今后更加努力、拼搏奋斗的强大动力。 銚銻縵哜鳗鸿锓謎諏涼。2.1.3 社会文化因素现代人对生态宜居的需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成果在现代生活方方面面的高度渗透,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大部分人工作任务繁重,长期承受着巨大压力;此外,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淡漠,精神疲劳、情感空虚是多数现代人较为突出的感觉。这一切均使得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评价不再是居住宽敞

44、,同时还要求经济、环保、舒适、环境优美。比如,居民住宅最低耗能的节能标准、住宅的全装修以及建筑施工和装潢实现集成装配。对公共建筑的评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不再是高楼大厦的多少,而追求的是与环境和谐与协调的绿色建筑。当“绿色”和“健康”早已成为衣、食、行等领域的时尚潮流时,“住”的“健康”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居住文化与理念不断提升,“健康居住”正成为时尚生活的首选。“家”的功能不仅局限于最基本的生活居住场所,而是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空间。几年来,健康住宅的理念和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健

45、康”的居住已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同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并引发了国人对“居住观”和“居住观引导”的思考。挤貼綬电麥结鈺贖哓类。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感官享受的追求,对生存环境以及居住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视建筑活动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建筑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绿色建筑的发展更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建筑环境营造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为社会稳定提供基础。从事建筑活动的人必须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绿色建筑以生态的

46、观点,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互动发展。建筑活动必须了解和尊重当地的特定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特定的气候特点,特定的人文环境,尽量减少对现有生态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并集中体现在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利用等方面。赔荊紳谘侖驟辽輩袜錈。2.1.4 科学技术因素(1)绿色建筑是多专业的融合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验收、检测、运营管理等阶段,“绿色”的观念应贯穿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建

47、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以至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其次,“绿色建筑”注重与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和谐,包括对日光利用、空气流通、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居者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俱佳的建筑生活空间,并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第三,“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因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至于建筑物建成后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认真地筹划,以求最大程度地节约建材与能源。绿色建筑研究院的业务功能模块可开展绿色建筑审查评价、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检验检测、咨询评价以及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为业务模块的设置提供了

48、广阔的空间。塤礙籟馐决穩賽釙冊庫。(2)多家科研机构落户滨海新区并研发合作项目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以及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从多个角度为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优越的投资条件和发展环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多家落户滨海新区,其中包括埃克森美孚、国际商用机器(IBM)、丰田汽车、美国电话电报等世界前50强企业。2008年8月,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正式颁布,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身份的150余家滨海新区企业中已有134家通过

49、初步审查,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的研究涵盖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和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8个领域。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滨海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到47。在滨海新区创新机制的带动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从2001年的54增加到了2007年的679,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从881件增加到8175件,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到2010年,滨海新区将初步形成高科技企业的聚集效应,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12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裊樣祕廬廂颤谚鍘羋蔺。多所大学落户滨海并逐步展开研发合作项目。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已在滨海新区设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