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edi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文.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44360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edi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edi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edi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edi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edi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论 文论文名称:浅谈EDI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学生姓名 罗佳 学 号 908040703 专 业 物流管理 班 级 10级工商2班 指导老师 万 里 顺 2012 年 10 月浅谈EDI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摘 要:EDI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处理业务相结合的产物,是集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于一体的新的贸易方式。而报关业务中引入EDI,实现无纸报关,与国际接轨,关系着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全方位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正进一步向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势不可当,进一

2、步加快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将进一步呈迅猛增长的趋势。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口岸,进出口物流高速增长对口岸管理造成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关键词:EDI技术;现代物流管理;Internet3334444444555556777目 录一、EDI的简介 (一)EDI的基本概念(二)EDI的发展背景二、EDI业务应用领域三、EDI在物流行业中的作用(一)在物流行业中实现无纸贸易(二)提高物流公司经营活动效率(三)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四)提高物流公司竞争能力四、EDI在物流链中的作用五、EDI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我国EDI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ED

3、I技术尚不成熟2、EDI用户被动应用EDI技术,不重视效益分析3、EDI服务中心重复建设,功能未充分利用4、节约人力与人员富余的矛盾5、EDI系统未能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结合6、订单数量少,无法发挥规模效益7、自上而下的协调仍然不够深入细致、效率低下8、法律制度不健全带来许多问题(二)解决对策1、政府应有统一的、可预测的EDI管理政策2、尽快制定有关EDI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3、EDI用户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提高EDI运行效益4、作好EDI的标准化工作5、搞好EDI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六、EDI的远景展望七、结 论参考文献一、EDI的简介(一)EDI的基本概念EDI是Electronic Dat

4、a Interchange 的缩写,在大陆译为电子数据交换,有时也译为无纸贸易。香港译为电子资料联通。国际标准化组织将EDI定义为一种电子传输方法,用这种方法,首先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中的报文数据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进而将这些结构化的报文数据经由网络,从计算机传输到计算机。现代物流管理需要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从使用户了解企业的产品,到在线交易过程中的合同?协议?订单?支付等信息,需要在企业?用户?金融机构等实体间进行多次的双向流动,最终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的服务。EDI的应用使商

5、务活动的要约和承诺变得快捷?高效,成为现代物流的关键技术。1. EDI的优势优点:不需要为配合不同的供应商而使用不同的电子订货系统;不需要重新输入订单数据,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减少人为错误。使厂商提早收到订单,及时处理,加快送货速度。 2. EDI的特点 业务对象是固定格式的“经济信息”和固定单位 传输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信息 传输的格式是以报文的形式 使用EDI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一般是增值网( Value Added Network,VAN) 、专用网、Internet 进行数据交换无需人工介入 与传真、电子邮件存在区别3. EDI的作用 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改善了

6、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消除纸面文件和重复劳动 扩展了客户群(二) EDI的发展背景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地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面对面地买卖,而必须以银行进行担保,以各种纸面单证为凭证,方能达到商品与货币交换的目的。这时,纸面单证就代表了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纸面单证就是外汇”。全球贸易额的上升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的激增。虽然计算机及其它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出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人工处理纸面单证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不能完全兼容,实际上又增加了对纸张的需求,美国森林及纸张协会曾经做过统计,得出了用纸量超速增长的规律:即年国民

7、生产总值每增加10亿美元,用纸量就会增加8万吨。此处,在各类商业贸易单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数据是重复出现的,需要反复地键入。有人对此也做过统计,计算机的输入平均70%来自另一台计算机的输出,且重复输入也使出差错的机率增高,据美国一家大型分销中心统计,有5%的单证中存在着错误。同时重复录入浪费人力、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因此,纸面贸易文件成了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另外,市场竞争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价格因素在竞争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而服务性因素所占比重增大。销售商为了减少风险,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供货快,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而在整个贸易链中,绝大多数的企业既是供货商又是销售商,因此

8、提高商业文件传递速度和处理速度成了所有贸易链中成员的共同需求。同样,现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应用以及功能的不断提高,已使计算机应用从单机应用走向系统应用;同时通信条件和技术的完善,网络的普及又为EDI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EDI的迅猛发展,其影响已波及全球。但目前存在的EDIFACT和ANSI X.12两大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EDI全球互通的发展。二、现代物流的应用在零库存作业中使用EDI,使运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零售供应链中使用EDI,减少交易费用并降低存货;海关单据使用EDI,使承运人?货运代理和跨国的产品流受益。EDI可以为市场设计一些附加超值服务。例如,通过监控客户存货而自动追加

9、订货?收集即时市场信息为决策提供灵活性和反映能力。EDI对于组织供应链的意义表现在:一方面,在不必连续接触的情况下EDI能加强组织间的协调,供应链问题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将供应链变成一个管道,或者设计更新供应链所有层次的系统,或者将供应链中各个层次连接起来形成具有快速反应的系统,使其对当前的要求具有接受?处理和传递到供应链的下一层的能力;另一方面,表现数据提供了自动化控制,EDI为信息到达所有作业层次提供了通道,并鼓励基层做出决策。(一)EDI业务应用领域1、商业贸易领域在商业贸易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不同制造商、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商业贸易之间各自的生产管理、物料需求、销售管理

10、、仓库管理、商业POS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企业大幅度提高效率,并创造出更高的利润。2、运输业领域在运输行业,通过采用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将船运、空运、陆路运输等企业之间各自的应用系统联系在一起,从而解决传统单证运输过程中的处理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3、通关自动化在外贸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海关、商检、卫检等口岸监管部门与外贸公司、来料加工企业、报关公司等相关部门和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避免企业多次往返多个外贸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审批等。4、在集装箱运输领域的应用集装箱运输是当今世界航运史上最先进的运输方式,而EDI技术是国际贸易、结算通关、数据处理等最佳通道,具有很

11、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目前国际航运界已广泛地应用了这一先进的科技成果。航运企业大多数业务需要填制大量的卡片,而采用EDI技术后,提高了处理速度,减少了雇员,准确程度提高、功能趋向多样化。在集装箱管理中,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把所有描绘集装箱的常用数据储存后,输入所有与信息相关的集装箱营运情况,尤其是集装箱运行及修理情况,很容易获悉集装箱在各地的数量。利用这些信息能使运力调配达到最优化。此外,利用EDI,还可以进行统计工作,计算出成本、净利润、周转率、总收入,并进行受益分析,进而对托运人、集装箱或运输距离做出评价。三、EDI在物流行业中的作用(一)在物流行业中实现无纸贸易采用EDI后,原来由人工进

12、行的单据、票证的核计、入账、结算及收发等处理均由计算机来完成。由于数据的处理和传送全部依靠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来进行,基本上取消了纸 张信息。(二)提高物流公司经营活动效率通过建立企业问的数据交换网来实现票据处理、数据加工等事务作业的自动化、省力化、及时化和正确化。同时,有关销售信息和库存信息的共享,有利于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化。 (三)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由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避免人为错误,因而提高了信息的推确性。(四)提高物流公司竞争能力EDI作为开展电子贸易的一种信息化手段,快速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有利于 快速捕捉市场信息,对客户做出快速响应,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3、,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四、EDI在物流链中的作用第一,由于EDI利用网络宋传输数据,而网络的互连性 可以将原料组织、生产、销售、运输装卸以及库存控制等物流链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实时的物流链信息网络化调控系统。因此,使用EDI可以实现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的集成化,使供、需双方建立一种以市 场利益驱动为主导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由于市场营销的拓展而产生,借助于EDI的网络形式而得以显化。由于实施EDI战略涉及大量的投资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从而可能造就一定的市场壁垒,所以物流公司在进行EDI决策时必须慎重 考虑,这将造就物流链协作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增进物流服务者和

14、最终用户之间的凝聚力,强化供给双方的实时互动性。因此,利用EDI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物流链供需双方己建立的伙伴关系,提高物流链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从而使协作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并大大提高物流服务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在物流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单证的传递任务,而且物流公司的群体化特征使得物流公司的信息输出构成“输入一输出”链环, 也就是说,一个物流公司的输入信息一大部分是其他单位的输出信息,如果实现物流伙伴群体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每一单位所需采集的信息还不到总输入信息的13。在物流链管理中引入 EDI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前述的群体集成化信 息资源管理,它利用通信网络将这些“输入

15、一输出”链环自动进行连接,进行自动化交换,从而保证信息传递及时,并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五、EDI在中国发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我国EDI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虽然EDI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并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各方面也都很重视, 但从用户方面的研究表明,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1、EDI技术尚不成熟。 2、EDI用户被动应用EDI技术,不重视效益分析。多数企业的用户在应用EDI之前对其效益分析不太重视,甚至根本未作过效益分析。他们是因满足客户要求、改善与顾客关系等原因而应用EDI的,认为其效益是十分明显的,没有必要再花费人力、物力去进行专门的效益分析。还有一些企业

16、认为应用EDI 成本尚可接受,为了发展凭直觉便作出了采用EDI的决策。但是,由于EDI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用户和EDI中心都认为实际应用EDI的效益不佳或不明显,这势必影响EDI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3、EDI服务中心重复建设,功能未充分利用。EDI服务中心的建设对EDI技术的推广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我国许多部门和地区在建设EDI中心的过程中,在同一个地区有重复建设的现象。我国现在的EDI中心大部分主要解决单证传输问题,不能与用户端计算机应用系统(如EDP等)相结合,EDI规模效益不能充分发挥。4、节约人力与人员富余的矛盾。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和部门认为,EDI确实能给企业带

17、来好处,但这部分单位大多是国有企业,人员较多,实现EDI后富余人员无法安置是一大问题,极大地限制了EDI技术的推广应用。5、EDI系统未能和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结合,给企业造成额外负担。企业要专门购置设备去处理数量不多的EDI 单证传输,对企业整体效益有影响甚至无明显经济效益。6、订单数量少,无法发挥规模效益。无论是EDI服务中心,还是企业用户,目前均存在用户不多、订单数量较少的问题,常处于入不敷出的地步,仅每月承担的租费也都是比较昂贵的。7、自上而下的协调仍然不够深入细致、效率低下。由于条块分割严重,行业垄断存在,目前EDI主要在沿海及内陆发达地区与迫切需要的行业中实施,其他地区和部门尤其

18、是中小企业用户,由于计算机系统落后,人员素质低,EDI技术的应用受到种种限制,作为协调主力的政府部门,从上至下有力的协调措施不够。8、法律制度不健全带来许多问题。EDI被誉为“无纸贸易”。这使EDI为商家带来巨大利益,却给现行的法律带来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因为现行法律的许多规定都是适用于传统纸面贸易的。好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规定: 包括电报、电传、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在内的数据电文都属于合同的书面形式。这说明新合同法充分考虑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法律基础。9、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的兴起,使人们对EDI的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由于Inte

19、rnet 具有普及性、集成多业务以及收费低等优点,因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越来越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但是,Internet的开放性、松散性、不设防性所带来的不安全性,使基于Internet 的EDI的应用受到了很大局限,而目前EDI的费用较高,操作较复杂,这就使人们对EDI的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限制了EDI技的推广应用。(二)解决对策1、政府应有统一的、可预测的EDI管理政策。在EDI的实施中,政府部门的推动和督促是非常重要的。过去,虽然政府已采取了种种推广措施,但力度仍然不够,必须注意: 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制订计划,稳妥发展; 借鉴国外经验,对实施EDI的行业和企

20、业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制定EDI 标准的工作力度;积极支持EDI推广应用的技术研究。2.尽快制定有关EDI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创造一个面向市场的商业法制环境。3.EDI用户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提高EDI运行效益。由于不同的企业在规模、资金、人才及应用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它们建立EDI系统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4.作好EDI的标准化工作。我国要积极参与EDI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也应积极参照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发展和推行我国自己的国家标准。5.搞好EDI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六、EDI的远景展望 由于目前EDI的费用较高,操作较复杂,加之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其普及收到必定影响,使人们对ED

21、I的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在这种背景下,Internet EDI开端涌现,Internet EDI摒弃了传统的专用增值网络(Vans)转而应用较便宜的互联网作为平台,但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不设防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都会使商业用户心存担心。但从未来的发展看,随着加密算法等一系列技巧问题的解决,互联网将成为EDI传输的重要平台,届时EDI的利用和普及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程度。七、结 论EDI技术应用获益最大的是零售业、制造业和配送业。在这些行业中的供应链上应用EDI技术使传输发票、订单过程达到了很高的效率,而这些业务代表了他们的核心业务活动-采购和销售。EDI在密切贸易伙伴关系方面有潜在的优势。一个传

22、统企业简单的购货贸易过程:买方向卖方提出订单。卖方得到订单后,就进行它内部的纸张文字票据处理,准备发货。纸张票据中包括发货票等。买方在收到货和发货票之后,开出支票,寄给卖方。卖方持支票至银行兑现。银行再开出一个票据,确认这笔款项的汇兑。 而一个生产企业的EDI系统,就是要把上述买卖双方在贸易处理过程中的所有纸面单证由EDI通信网来传送,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全部(或大部分)处理过程。具体为:企业收到一份EDI订单,则系统自动处理该订单,检查订单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通知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安排生产;向零配件供销商订购零配件等;有关部门申请进出口许可证;通知银行并给订货方开出EDI发票;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单

23、等。从而使整个商贸活动过程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地完成。一个真正的EDI系统是将订单、发货、报关、商检和银行结算合成一体,从而大大加速了贸易的全过程。因此,EDI对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影响是巨大的。英国的EDI专家明确指出:“以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EDI已不是技术问题,而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参考文献1单汨源现代物流管理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2严建援主编.物流信息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张宗成主编.现代物流信息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4 岳远义,张云生.EDI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7,(08):34-36.5 刘晓华,易颖.EDI在我

24、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前景J.商场现代,2007,(01):113-114.6 陈银凤,夏淑梅.E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09):31-32.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黑体三号字、居中)指导老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字:(黑体五号字)系评定小组评语评定成绩:(黑体五号字)评定人签字: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 1 -1.1项目简介- 1 -1.2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2 -1.3编制依据- 2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 -2.1橡胶密封件项目提出的背景- 3 -2.2国家产业政策- 6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三章 项目优势- 11 -3.1市场优势- 1

25、1 -3.2技术优势- 16 -3.3组织优势- 17 -3.4政策优势: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17 -3.5区域投资环境优势- 17 -第四章 产品介绍与技术介绍- 20 -4.1橡胶密封件产品介绍- 20 -4.2 产品标准- 21 -4.3 产品特征及材质- 21 -4.4产品方案- 26 -4.5产品技术来源- 27 -第五章 项目产品发展预测- 28 -5.1产品行业关联环境分析- 28 -5.2行业竞争格局与竞争行为- 33 -5.3竞争力要素分析- 39 -5.4项目发展预测- 41 -5.5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 43 -第六章 项目产品规划- 47 -6.1项目产品产能规划

26、方案- 47 -6.2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47 -6.3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51 -第七章 项目建设规划- 58 -7.1项目建设总规- 58 -7.2项目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案- 61 -7.3项目建设节能方案- 65 -7.4项目建设消防方案- 66 -7.5项目建设生产劳动安全方案- 69 -第八章 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73 -8.1项目组织- 73 -8.2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4 -8.3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 77 -8.4工程招标- 80 -第九章 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82 -9.1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82 -9.2项目财务评价依据及相关说明- 83 -9.3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84 -9.4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84 -9.5 利润分配估算- 85 -9.6 借款偿还计划- 85 -9.7现金流估算- 85 -9.8不确定性分析- 86 -9.9风险分析- 88 -第十章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90 -10.1经济效益评价- 90 -10.2社会效益评价- 90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91 -11.1研究结论- 91 -11.2建议- 91 -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物流/供应链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