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移动终端课堂观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43571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移动终端课堂观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基于移动终端课堂观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基于移动终端课堂观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基于移动终端课堂观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基于移动终端课堂观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类号学号UDC密级学位论文基于移动终端课堂观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指导教师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学科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论文评阅人:2015年1月摘要课堂观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体现,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人认为课堂观察就是传统的听评课,实质上课堂观察是一种课堂研究方法,也是对被观察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检查,更是架设于课堂教学与教育研究之间的桥梁。现如今的课堂观察都是观察者带着已制定好的观察量表进入课堂,用纸笔的方式进行记录。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在生活中的重要

2、性越来越明显,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移动性,这种移动性恰恰与课堂观察相符。评课专家们可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在设备上进行记录,以替代繁杂的纸笔记录方式,打破传统量表的载体,并且帮助完成最终的统计,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对课堂观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其概念、原理、方法及工具,总结出课堂观察的理论研究现状。2.对课堂观察平台进行需求分析。3.运用软件设计相关理论对课堂观察平台进行整体架构的设计,主要基于已有的观察量表(地理课堂提问观察分析表、地理专业表达观察量表、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参与行为课堂观察量统计分析表)进

3、行平台的设计4.基于需求分析和整体架构设计,总结课堂观察平台的开发方案,包括平台系统架构、关键数据库设计、主要页面设计等,同时介绍了平台开发的环境和主要关键技术。关键词:课堂观察;HTML5;移动开发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移动应用开发也受到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青睐。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移动性,但是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移动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等,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开发语言,这样使得开发移动应用的成本大大增加。为了适应一次开发多平台应用的需求,HTML5技术应运而生,使用HTML5技术将使快速开发

4、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成为可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应用的推陈出新。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教学创新的八个路径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对于教育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育手段的辅助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技术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动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将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听评课制度的改革。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

5、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西方学者们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大量输入至中国,部分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国内研究。自陈瑶的课堂观察指导一书发表之后,我国课堂观察的研究不断涌现,特别是2008年沈毅、崔允漷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使得课堂观察作为听评课的新方法和形式,2012年崔允漷的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提出课堂观察范式,课堂观察研究得到许多一线教师研究并且付诸实践。如今,新的基础课程改革正在大力推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作出思维的变革,进行全面的反思。传统的听评课存在听课老师之间无合作交流、评课时根据自身的感觉评价、听评课主要是一种学校任务的驱动,完全丧

6、失了听评课的意义。因此,对于学校、对于教师来讲,开展课堂观察显得十分重要,其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上。(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研发课堂观察系统。在对课堂观察进行文献综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构建适用性较为广泛的课堂观察量表。然后,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开发适合教师使用、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办公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观察系统。现如今的课堂观察模式,大多数还是考评专家亲自带着考核量表到相应的教师进行定量的记录评判,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我想未来考评专家带着平板电脑走进教室进行评课成为可能。传统方式听完课之后还要对于这些量表的数据进行繁琐的统计,这些都是需要花费

7、人力。设计开发出移动版本的课堂观察工具,让系统智能对其评定。抛弃繁琐的传统方式,让听课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正是该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本论文从理论意义来讲,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相关理论,构建适用性较为广泛的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观察。通过研究来改变教育行为、改善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从实践意义上来讲,设计与研发课堂观察系统,实现快速便捷观察,改变了观察者的记录方式,完善教师的教学素养,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课堂观察理论研究、课堂观察系统设计和课堂观察系统开发三方面进行研究:1.课堂观察理论研究这部分主要是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已有理论研究进行梳理2.

8、课堂观察系统设计在这部分主要进行了课堂观察流程的建模、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文中对课堂观察系统的角色功能模块和操作权限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活动的策略。3.课堂观察系统开发这部分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将系统设计实现,重点阐述了系统功能架构、功能模块开发、数据库开发和页面设计。(四)研究思路通过对本项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出本项研究的思路,如图1-1,主要经过以下几流程: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开发原则及目标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设计理念系统建模技术框架系统结构功能模块数据库系统开发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方案关键技术开发模式开发研究过程开发环境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图1-1研究思路第一,对现有的理论研究

9、和商业软件进行分析,了解现今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寻求突破,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观察流程。第二,对中小学部分特别是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课堂观察开展现状及困境,分析其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第三,基于已有的课堂观察量表合理地设计出系统模型,使之简单易用,提高教观察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法是一种传统的搜集资料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从而获得资料的方法。它是指对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试图寻找事物本质的性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中,文献法主要用于搜集与课堂观察相关的大量资料,从中分析出现下课堂观察的不足,加以吸收整理,了解研究现状,为研究的进行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网络检索和收

10、集与移动开发、课堂观察等相关研究备课活动的相关专著、论文,对国内外学者的课堂观察研究和移动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从而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和课堂观察平台的系统建模。2.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教育技术学惯用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而对系统的构成要素、教与学过程的模型、教育与教学环境、教育与教学资源及控制机构进行分析与设计、开发与评价、实施与管理的技术。本研究正是采用开发研究方法对课堂观察系统进行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的。二、文献综述(一)移动开发1.HTML5HTML5是用于取代1999年所制定的HTML4.01和XHTML

11、1.0标准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标准版本。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早期的WAP(包括WAP1.0和WAP2.0)网站到目前流行的原生应用(NativeApplication),再逐步转向以HTML5标准为基础的WebApp。2就目前而言对于移动端的开发者可以进行两种开发模式,一种就是苹果公司掀起的原生应用开发,还有就是基于HTML5的WebApp开发。原生应用能够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功能特性,除了呈现丰富的全媒体内容外,还能通过操控硬件带给用户人机互动、地理感知等立体化体验。但是,原生应用与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绑定,不能跨平台使用,而且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这

12、些缺点使得原生应用开发模式面临着很大的发展瓶颈。3HTML5技术的多种新特性和跨平台特点正迎合了移动平台多样性的需要,使用HTML5技术将使快速开发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成为可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应用的推陈出新。4原生App与WebApp各有优缺点:原生应用可访问手机所有功能(GPS、摄像头);速度更快、性能高、整体用户体验不错;可线下使用(因为是在跟Web相对地平台上使用的);支持大量图形和动画;但是其缺点不可否认,开发成本极高,不同系统的开发语言都不同,如安卓系统需要开发者掌握Java,苹果应用则是用Object-C开发。Web应用本质上是为移动浏览器设计的基于Web的应

13、用,它们是用普通Web开发语言Javascript、Css等开发的,可以在各种智能手机浏览器上运行。优点在于一次开发多平台应用、开发成本低廉。但是用户体验不如原生应用且必须依靠互联网。HTML5下一代Web开发标准研究一文中提到:“HTML5较之前的版本加入的新功能,能够使开发和使用网页更加便捷,并与浏览器很好地结合,降低了浏览器对资源的占有率以及对插件的依赖。”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的发展,笔者相信HTML5应用将会与原生应用平分移动开发市场。2.JQueryMobileJQueryMobile是一个基于HTML5,拥有响应式网站特性,兼容所有主流移动设备平台的统一UI接口系统,与前

14、端开发框架。可以运行在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桌面设备上。jQueryMobile秉承“writeless,domore”的原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需要为每一个移动设备或者操作系统单独开发应用,jQueryMobile框架可以使您设计一个高度响应式的网站或应用运行于所有流行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桌面系统。5它是一款开源的框架,开发者可以基于该框架快速进行WebApp页面开发。与同类的SenchaTouch相比,JQMobile的优点在于上手容易,轻巧的尺寸,全部组件解压后不足1M;强大的兼容性,兼容所有主要的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平台和各种移动浏览器;支持触摸和鼠标事件;强大的主题框架,易

15、于构建统一的移动网站风格;全面的AJAX驱动导航系统。6通过在知网对于JQueryMobile相关文献搜索可以发现,2012年关于该主题的文章为1篇,2014年为4篇。目前研究JqueryMobile的人还不是很多,因为这毕竟是一项新技术。其中基于PhoneGap和jQueryMobile的课程群移动学习平台构建这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给笔者后续的课堂观察平台开发起到引导作用。(二)课堂观察1.课堂观察缘起与发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观察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人们也把它称

16、为思维的知觉。7辞海中解释为: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观来观察现象的方法,是对某个对象或事物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常与积极的思维结合。当然,观察一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自我的思考来辨别事物的真与假、对与错、美与丑。在西方教育发展中,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初,观察一词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最初的观察普遍集中在自然科学以及心理实验研究中。从那时起教育研究者们开始通过观察法进行课堂研究,研究的内容浮于表面,过程也比较单一。这一阶段课堂观察仅仅被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且过程也是纯粹的观察和归纳,缺乏逻辑上的全面性和内容上的综合性。8运用在课堂之上的观察被称为课

17、堂观察,有意的课堂观察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9就其本意而言,课堂观察是一种事先安排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老师课堂进行观察、评价、学习、反思的过程与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在传统听评课中授课老师与听课老师之间缺乏交流合作,观察者往往对于授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不怎么了解,盲目听课的现象时常发生,不能抓住课程的关键。而且传统的听评课都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缺少团队合作的意识,这样一堂课下来很难发现

18、课堂中出现的众多事件,导致很多信息的丢失。在传统的听评课中,听课老师对于授课老师的评价大都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量表,评课无依据,缺乏科学合理性,描述性的评价居多。在评课结束之后缺少自我的反思,重点都放在了对授课老师的不足之处的评价,不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崔允漷在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文中指出传统听评课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三无”:听课,无合作的任务,无明确的分工;评课,无证据的推论,基于假设的话语居多;听评课,无研究的实践,应付任务式的居多。”以上对课堂观察概念进行了界定,其实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19、。1950年贝尔思提出“互动过程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小群体研究,为后续的研究人员们提供了研究方法基础,由于该理论关注小群里之间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的行为,所以更加适用于进行语言交流的群体的研究。贝尔思后来开发人际互动的12类行为编码,并且成为了研究课堂之中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框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教授对课堂进行观察编码,研究出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这种方法不是对课堂的事件进行逐语句的记录,弗兰德斯将教师的语言划分为具体的7类行为,将学生的语言归为主动和被动两类,还有一类是没有言语互动或者无效的互动。10如下表1: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主要由教师语言、学生语言、沉默或混

20、乱三个部分组成。这套编码体系大大节省了课堂观察的工作量,表1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编码系统11分类编码内容教师语言间接影响1表达情感2表扬或鼓励3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4提问直接影响5讲授6给予指导或指令7批评或维护权威性学生语言教师驱动8学生被动说话学生主动9学生主动说话沉默或混乱10无有效语言其优势在于这套编码系统将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将描述性的内容用数字编码表示,使得课堂评价结果准确到位。弗兰德斯制定的编码概括性强,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快速对其进行利用。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系统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1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新的方法和理念开始不断融入课堂观察研究中。研究者们开始用质性

21、研究方法对课堂进行观察,并且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课堂的各种事件进行解释。课堂人种志的质性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人种志一词源于人类学,狄阿斯认为该词最初由坎普尔于1807年提出,其基本的含义是对民族的记录或描述,即人类学家将自己作为研究工具,深入某一原始民族或异域文化,经过长期的资料收集过程,最后完成对该民族或文化的详尽描述。13基于观察量表或观察框架的量化研究可信度虽高,但是其将课堂肢解为各个部分,不能够呈现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展现课堂全貌。课堂人种志的质性研究,要求观察者对授课教师充分了解,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观察者遵循“离我远去”的原则,在评课时不应该天马行空,而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去更好地

22、理解、诠释课堂。今天,课堂观察更多的是运用质性和量性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我国,课堂观察起步较晚,以“课堂观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查询,可以发现我国的课堂观察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观察理论研究:包括概念、意义、课堂观察过程方法研究,课堂观察量表研究,以及一线教师对课堂观察的实践探究,目的都是在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2.课堂观察特点与意义对于什么是课堂观察,本文在课堂观察缘起与发展中已作了详细解释,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带着目的与观察工具走入被观察老师的课堂进行观察学习的过程。笔者认为课堂观察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以下几个公认的特点:目的性: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

23、需要一个最终的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期望达到什么效果。课堂观察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观察他人的课程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系统性:在课堂观察中,观察不是杂乱无章的,整个过程有着明确的观察对象、确定的观察方法、特定的观察工具,最终呈现出详尽的观察结果。理论性:深层次的观察是需要强大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决定行动,认识决定成败。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行动就会陷入盲目和被动。对于在课堂中发生的教学事件的分析,都应有理论作为支撑。比如对于科学量表的构建,我国一线教师大都借助于互动过程分析、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等理论。在陈瑶的课堂观察指导一书中从方法论的角度归纳了“目的性、系统性、理论性、选择性和情景性”

24、五个特点,金燕娜的论课堂观察及其价值文章中,从观察的角度对课堂观察特点作了详细阐述:“课堂观察的对象具有选择性、课堂观察的观察者具有客观性、课堂观察的过程具有思考性”。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14对于课堂观察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其分法也不尽相同:从观察方式来分有个人观察与团队观察,刘春雨在课堂观察助我成长一文中提出:“实施自我观察、他人观察和合作观察相结合”。对于上课教师而言,每次的课

25、堂其实都是对自我的观察,这种观察是一直伴随,自我观察是对课上学生行为反应的观察。学校也可定期组织团队进行团队观察,在团队观察中需要的是每位观察者分工协作,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观察项进行系统全面地观察。在清风的课堂观察法中,将课堂观察分为: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等。课堂观察在提高学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可知,几乎所有的论述课堂观察的价值意义的观点都集中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合作文化方面。笔者认为课堂观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首先在宏观方面课堂观察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的合作

26、,在整个观察过程中需要每位观察老师的通力协作,老师之间通过合理的分工,根据老师的教学特点去对课堂不同方面进行观察,最后通过整理反思得到观察报告。在观察之前需要老师之间的交流,明确观察内容与目标,课堂观察中需要营造出鼓励尊重的氛围,观察之后的集体交流讨论,通过反思使得每位成员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在自我得到发展的同时,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氛围也建立起来。在微观方面,针对于各个老师而言,课堂观察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观察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目的不在于评价老师的好坏,指责缺点,而是需要观察老师与被观察老师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通过自我反思来发现自

27、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不足,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景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可见反思对于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无经验的新老师,还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师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都能从中获得实践知识,吸取他人长处,从反思中找到不足与改进的办法。3.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的查找发现一套完整的课堂观察一般需要进行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会议。课前会议:该阶段是课堂观察的基础,在这一阶段观察者们主要需要明确观察目的与内

28、容,对观察的工具进行选择,以及每位成员的任务分工。每一位观察者要对观察内容、方法、操作步骤等做到充分地了解,量表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的有机结合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15课堂观察:此过程需要观察者具备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各种观察方法如定量与定性法,结合设计的观察量表进行观察,该阶段需要授课老师回归自然的课程,而不是刻意为了达到好的观察效果而授课。课后会议: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对观察的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真实地复原当时的课堂情景,通过交流讨论反思找到别人的优点与自身的不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在王陆教授的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一书中提到:“每种课堂观察方法都有其优点,也都有其

29、局限性。因此,在实际的课堂观察中,研究者往往需要将多种观察方法交错使用,才能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书中依据观察的方式课堂观察的方法主要有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结构观察、系统观察这几种,开放式的观察即课堂观察田野笔记的定性观察,聚焦式观察即记号体系分析法的定量观察,结构观察级编码体系分析方法的定量观察。在课堂观察20问中对课堂观察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总的来说分为定性与定量观察,定量观察记录方式主要有等级量表和分类体系等记录方式,分类体系包括编码体系(如在课堂观察缘起与发展中提到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编码系统)和记号体系。定性的观察方法主要包括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技术记录。桑国元,于开

30、莲的基于人种志视角的课堂观察理论与实践比较系统的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方法的发展:刚开始的观察方法主要是经验的总结,随着技术理性的发展课堂方法以量化观察为主,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基于人种志的质性观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特点是“参与观察”、“自然情景”、“长期深入”、“良性关系”。4.课堂观察量表与工具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本文在课堂观察起源与发展中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大致进行了介绍,如表1所示,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主要由教师学生2部分组成,重点关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信息。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主要分为课堂观察记录、构建分析矩阵、结果分析等三个步骤。16在整个课堂观察中,观察者每隔3秒钟对教

31、师以及学生的行为进行一次编码的记录,1到10的编码依次代表:表达情感、表扬或鼓励、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提问、讲授、给予指导或指令、批评或维护权威性、学生被动说话、学生主动说话、无效语言。一节课下来大约会有800至1000的编码,利用编码结果进行曲线分析,如某位教师的曲线图连续出现“4(提问)10(无效语言)5(讲授)4(提问)10(无效语言)5(讲授)5(讲授)”,表明他很可能是在不断的“自问自答”。弗兰德斯分析系统有其明显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记录自己的课程,并在课后运用弗兰德斯系统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评价,无需其他工具,可以查看曲线反思自己的教学。作为观察者也可以借助该互动分析系统进行课

32、堂观察,再结合其他观察方法工具科学系统地对课堂进行记录。当然不可否认弗兰德斯互动系统也存在局限性,它只关注与语言的信息而忽视了非语言信息,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除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外还存在肢体语言,眼神,表情等方面的信息,这一分析方法显然在课后不能充分诠释整个课堂情况。该系统要求观察者每隔3秒对信息进行记录,而且需要进行准确记录,这对于观察者来讲难度也是比较大,出现错记的概率较大。交际法教学观察量表COLT交际法教学观察量表(CommunicativeOrientationofLanguageTeaching,简称COLT),最早由NinaSpade,Maria和PatrickAllen于1

33、984年提出,是设计较为全面的课堂观察工具。17该量表主要由时间、活动、参与者的组织、话语内容、内容控制、学生状态、材料组成的行为活动和描述师生,生生之间语言交流两个部分组成。然而该量表需要观察者具有专业的知识,实施起来比较麻烦。LICC模式在我国比较著名的的观察量表是由崔允漷领导开发的LICC课堂框架。该模式可以归结为“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18图2-1课堂结构图19如上图2-1,LICC即为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该框架的核心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文化以及课程性质这三

34、方面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其中每个要素都有5个观察视角,每个视角有35个观察点。该框架丰富了人们对于课堂的理解,将复杂课堂分解成了一个个清晰的独立单元,为研究者开展课堂观察提供了理论基础。三、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的需求分析在前面的章节中,笔者对本次研究从理论上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综述,本章将对课堂观察平台的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一)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的现状分析笔者在知网以“课堂观察系统”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文章的数量为0,也就是说将课堂观察落实在移动设备上,在国内迄今为止还没有。搜索的结果大都是对于课堂观察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观察工

35、具研究等。其中很多的文章都是关于一线教师对于实施课堂观察的实践探索,如刘春雨的课堂观察助我成长中他通过自己设计量表进行课堂观察,深刻体会到规范的量表是实施课堂观察的前提基础,他还极力提倡在课堂观察中引入软件工具,因为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们往往需要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量表记录,在每次的观察之后的讨论过程中还需要对大量的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数据的记录、汇总和统计,这是一件耗时又费力的工作”20如果有一款观察软件,相信这必将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使老师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身专业发展之上。(二)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建设必要性校本教研相信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这几年全国各个中小学都在积

36、极开展和参与校本教研,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课堂观察正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可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近几年扬州市教育局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大力开展扬州市中小学校本教研星级学校创建和评定工作,基于移动的课堂观察平台的建设正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扬州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99所,在校生659028人,专任教师42274人。其中幼儿园285所,在园幼儿98949人,专任教师4830人;小学215所,在校生224400人,专任教师13513人;

37、初中132所,在校生117487人,专任教师10540人;普通高中38所,在校生80421人,专任教师6185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832人,专任教师174人;中等职业学校15所,在校生61162人,专任教师2298人;普通高校6所(高等职业院校3所),在校生72632人,专任教师4633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生3145人,专任教师101人。市教育局直属学校18所,在校生40798人。其中普通中学15所(高中及完中8所、初中7所),在校生29755人;中、高等职业学校各1所,在校生1077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68人。近年来,扬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基本实现了教育发展水平现

38、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并适度超前发展,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扬州市着力建设教育云“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即市教育云计算中心、教育教学平台、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对于课堂观察系统的开发正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校本教研的需要,相信该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一线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促进全市各个学校推进校本教研,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帮助老师提升专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三)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可行性分析我国互联网近几年快速发展,基于电脑PC的互联网已经逐渐达到饱和状态,随之而来的是移动互

39、联网,这两年移动互联出现爆炸式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在硬件方面,移动端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的价格也是一降再降,其性能是呈着指数增长,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移动设备的课堂观察平台已不再成为设想。但是任何平台的开发都不是想开发就开发,我们必须对其可行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本系统是一个基于扬州市教研室的评课系统,系统的规模适中,其目标也是很明确。笔者认为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本文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

40、作可行性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1.技术可行性在本次的的系统开发中,本人主要用到的技术是ASP.NET、SQLSERVER、Javascript、CSS以及近些年流行的HTML5。这些技术稍后会有详尽的介绍,由于本人在大学本科四年做过相关的软件开发,所以对于这些技术都是了如指掌,在后期的开发上不会构成什么问题。而且在系统开发之前本人也做了大量的文献综述,在理论上对于课堂观察也是有所了解,在开发系统的具体细节之上也有了全面的考虑,所以对于本次的项目开发,在技术上完全可行。2.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指可以使用的资源的可能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金条件)。人力资源方面,由于本次系统由本人一人

41、开发,所以对于这方面完全可行,而且本系统采用的是B/S架构,这意味着开发出来的产品是基于互联网浏览器的,不需要后期专门人员的安装,这样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在资源的使用方面,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只需要一台运行有ASP.NET的开发环境笔记本电脑,在后期的系统运行时由于本系统采用了MVC的开发模式,采用了分层的开发思想,其有点在于对系统页面的加载优化,以及可以节省硬件服务器的空间,降低对于服务器的访问加载,这样使得扬州教育局现有的服务器资源就可以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不需要投入新的硬件资源,所以在经济上完全可行。3.操作可行性由于本系统是面向一线教师,教师每天工作繁忙,课前需要大量的备课,课上全身心授课

42、,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批改,所以本系统开发时着重关注教师的计算机素养,在界面设计上简洁大方,用户只需要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就可以进行轻松评课,不会额外增加教师负担。本人在硬件、软件以及人力资源方面对系统做了详细的可行性分析,综合以上几方面来看,开发本系统是完全可行。四、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的整体架构在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的需求分析中中,笔者对当前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从现在分析、建设必要性、实施可行性三方面对于本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结合课堂观察相关的理论知识,设计和开发科学合理的课堂观察平台来解决扬州市中小学课堂观察的需要。因此,本章节主要从系统建设

43、目标与原则、总体设计作出阐释。(一)系统建设目标与原则1系统建设目标在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建设必要性这一章节中,笔者对于扬州市目前的教育状况作了具体的阐述,目前扬州市教育体系庞大,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99所,在校生659028人。我们可以想象出实施课堂观察,推进校本教研的难度。以往的课堂观察都是观察教师带着纸质的量表进入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多年下来这些纸质的量表越积越多,基本成为了废纸堆积在那边。这些观察的量表难以管理,而且难以查阅。针对这一现实的问题本系统建设的目标如下:(1)实现纸质量表的电子化,在移动设备上可以对观察量表进行相应的操作。(2)进行智能化统计,我们都知道在课后,教师们都是需

44、要将课堂观察量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系统将使观察教师们从这一繁杂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系统将自动计算出结果,并以图形化的方式进行统计。(3)减轻一线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促进全市各个学校推进校本教研,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帮助老师提升专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总而言之,本系统最终目标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来代替纸张这一载体,让教师们带着平板电脑进入相应的观察教室进行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推进校本教研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2系统开发原则在陈森义浅谈农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与策略一文中,他提到了“在研制初期,由于缺少应有的开发原则,导致了许多

45、研制工作的失败,既浪费了财力物力,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问,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21由此可见系统开发原则对于系统后期开发实施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本系统必须贯彻以下原则:(1)易操作性原则在系统设计之初应该考虑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主要的信息应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常用的功能则应该放到容易操作的位置上,方便用户快速上手、简便操作。(2)易维护性原则在系统设计之初,应该考虑到后期系统维护成本问题,软件维护的代价是很大的,根据1994年软件工程百科全书记载,80年代末用于软件维护的花费约占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花费的75%,而且还在逐年上升。因此设计的软件系统应当充分考虑到后期的维护问题。(3)简

46、便性原则基于移动设备的系统平台,在操作方面不如笔记本电脑方便,考虑到这一点,设计的界面应当越简洁越好,按钮越少越好。(4)安全性原则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来讲,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登陆系统到每一次的表单提交都涉及到安全性问题。开发本系统应该充分考虑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在进入系统之初,设置用户名密码登陆以防止密码漏洞;每次表单提交请求加上相应的令牌,以防止CSRF漏洞(Cross-siterequestforgery)跨站请求伪造漏洞等。(5)实用性原则开发出来的系统最后得要用户满意才行,程序再简洁优雅的系统,不符合用户的需求也是算不上优秀的系统,因此系统的设计应该以实用为目的,使一线教师们能真正地去

47、使用。(二)系统框架的总体设计1基于移动设备课堂观察平台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对于软件产品开发来说是软件设计师在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系统产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一个好的好的设计理念是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产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独特性。本系统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以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作为权限控制,使用简便大气的设计风格,以科学合理的观察量表为核心,整合了以基础信息管理、观察流程优化、智能统计分析等为目的的课堂观察功能体系,是帮助教师实现简易课堂观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激发教师科研潜力,促使学校推进校本教研的实施手段。(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吴绍兰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再认知一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人为本的设计应该是注重个性化需求的设计、更加趋于人性化的设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设计。在百度百科上面可以查阅到包豪斯对于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涵的解释,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美国当代设计家德雷福斯(Dreyfus)说:“离开了热爱人,尊重人的目标,设计便会偏离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