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X”证书制度与高职人...—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_缸明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34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9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X”证书制度与高职人...—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_缸明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X”证书制度与高职人...—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_缸明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X”证书制度与高职人...—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_缸明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2卷 第3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3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1+X”证书制度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研究 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缸明义夏兴国【内容摘要】“1+X”证书制度是将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顺利落实的重要设计,旨在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研究的过程中,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从目标融通、方案融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实施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期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 1+X 书证融通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关键词】“1+X”证书制度;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书证融通【基金项目】本文

2、为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编号:Azcj2021205)、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1jxtd285、2021jyxm1486、2021jyxm1480)、安徽省级双基教学示范课项目课题(编号:2361)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缸明义(1980),女,辽宁锦州人,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夏兴国,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国务院在 2019 年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标志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开始1。从其中的规定来看,需要将该制度和专业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实施该制度并非弱化学历教育,而是为了使学生在具备“1”的基础的

3、同时还拥有“X”的社会技能,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既符合教育发展要求,也满足企业需求。“1+X”证书制度中的“1”和“X”既不是机械的叠加,也不是并行证书体系,而是相互衔接和融通2。因此,如何挖掘“1”证书和“X”证书对立统一面,实现两者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融通,实现“育才”与“育人”的统一,是该制度试点过程中相关学校以及企业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通方法(一)融通内容。在“1+X”证书对接融通过程中,为了保证“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规划融通内容3,对现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结构作适应性的调整和改革。1 专业教学目标和“X”证书能

4、力的融通。职业技能证书中不同等级的标准,都必须具备针对性的教学层次,同时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两方面的有效结合,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专业课程内容和“X”证书培训内容的结合。专业课程大多是学科性的课程结构,“X”证书是综合模块化结构,所以,需要把证书内容适度融入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的组织和选择。3 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与“X”证书培训过程的融通。两者的融通需要同步化的统筹和安排,包括在教师、教学模式、实训场所等方面的融通。4 课程评价与 X 证书技能考核的融通。以学校评价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很难满足企业行业需要。改革传统评价方式,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培训、行业协会多元评价组织,不仅要确

5、保学生顺利得到学历证,而且保证他们能满足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老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为了能够方便“课程思政”在通识课堂中的融入,要以教学诊改为抓手,及时发现问题,加强诊断与改进,确保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思政”实施到位。【参考文献】1 张立荣,吴杰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4:88 90 2 陈洁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教学实践路径探析 J 福建茶叶,2019,10:246 3 盛杨 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通识金课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20,8:89 91 4 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

6、 J 大学教育科学,2019,5:59 5 刘鹤,石瑛,金祥雷 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 J 中国大学教学,2019,3:59 62 6 刘海英,时光“衰老与抗衰老”通识课程建设的探索 J 教育现代化,2018,10:277 279 7 曹望华“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J 科教导刊,2021,12:134 136 8 聂迎娉,傅安洲 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 J 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 43 9 谷硕,任丹萍 通识教育与立德树人的融合逻辑与实践机制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122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3期Indus

7、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3综上所述,从该制度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互融合来说,需要推动两方面的融通,其中一方面是有关“1”的学习任务、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另外一方面是和“X”证书标准相关联的工作任务、能力目标及技能考核。(二)融通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制度的有机融通,遵循“赋能不增负”的基本原则,采用强化、补充、嵌入、拓展四种模式4。1 强化模式。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技能点基本可以覆盖“X”证书的考核技能内容,但行业需求变化使某些实操技能侧重点不同,或不足以满足专业某些实操技能时,可以通过改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改革实践教学策略等

8、形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学时或学分加以强化,重新划分专业基础课、骨干课和核心课,对“1”的理论知识、实操技术技能进行强化。2 补充模式。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技能点不能完全覆盖“X”证书的考核技能内容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通过选修课弥补课程体系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参考岗位要求和企业需要,同时根据“X”证书考核评价要求,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3 对接模式。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技能点与“X”证书的考核技能内容相对独立时,对有关“学习内容以及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职业范围”和对应“X”证书中有关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标准、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对比,对课程

9、体系进行重新构建,设定对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把有关“X”证书的所有内容,充分地融入其中,确保学历教学“1”能够给“X”证书提供有力的支撑。4 拓展模式。除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外,在相近或其他专业领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二、“X”证书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通设计(一)目标融通。随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电气自动化人才的缺口将达到 900 多万。同时,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存在学

10、历证书和职业证书“两张皮”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学校教育和自动化行业发展这两方面的匹配程度,真正达到“课证融通”的目标,在达到该目标前,需保证以下两方面的一致性,一是“X”证书,二是专业教学标准。依据 2021 年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定并发布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从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硬件安装、程序编制、运行维护,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改造以及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这一职业等级证书针对的核心专业都关乎自动化类,以此确保专业名称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面向专业名称的一级匹配。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职业范围”描述来看,符合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

11、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比如,“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一系列工作,对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控制方法设计、硬件安装、程序编制、运行维护等岗位,确保针对该专业人才所设置的培养计划能满足对应的二级等级岗位要求。深入比较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岗位能力方面的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中所提出的岗位能力要求,其中都指出需具备电气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方案设计、硬件安装、程序编制、运行调试等技术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并具备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计划和等级证书三级匹配的目标。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选择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

12、书作为“首选证书”,也可以选择 1 2个一致或相近的证书,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参考,比如课程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目标和服务地区产业特征等,作为“备选证书”。图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标匹配(二)方案融通。明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首选“1+X”证书后,将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初级、中级、高级”的等级要求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知识、技能目标进行深层次的比较,把职业技能、强化和嵌入等方面的要求和相关内容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的融通策略5,在其中补充行业最新技术,进一步充实职业知识,完善职业技能,具体见表 1。图 2融入“X 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

13、三)重构融入“X”证书的课程体系。要想真正落实该制度,对于人才培养方案而言,重点是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在2222023年第22卷 第3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3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表 1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以中级为例)(部分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课程名称融通类型独立轴速度控制系统调试PLC 的通讯测试;PLC 与变频系统的调试;变频器的参数调整和优化;变频器和其他站点的数据通信及联机调试。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变频器技术变频器技术变频器技术融通融通强化嵌入独立轴位置控制系统调试PLC 程序的调试;PLC 与伺服系统的调试

14、;伺服/步进的参数调整和优化;伺服、步进和其他站点的数据通信及联机调试。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运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运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融通强化简 单 过 程 控 制 系 统调试PLC 程序的调试;PID 参数整定;图形化工具优化 PID 参数;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的联机调试。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工控组态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融通融通强化补充工业视觉系统调试相机与 PLC 的数据通讯;相机与 PLC 的联机调试。机器视觉及应用技术补充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核心导向在于目标 结果,企业需求被忽略,行业发展趋势也未划入考虑范畴。基于此,参考行业发展情况,同时根据 职业技能等级标

15、准(中级),梳理和归纳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内容和相关知识,重建核心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设置、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发展几方面的相互衔接。图 2 为融入“X 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四)重构与“X”证书融通的课程标准。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主要构成要素在于知识,理论讲解是重点,有关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被忽略,导致学生的专业水平较低。在“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下,课程标准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技能 理论”模式,同时也更强调企业的发展需求,重视企业的岗位要求等,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6 8。比如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新构建,详情见图 3。以职业等级要求为前提条件,参考分拣控制系统的工作任务

16、和流程,在此基础上创建相应的工作情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入以往相互独立的知识并进行细化,获得不同的子任务,层层递进,在学习情境中贯穿职业素养。以此提高学生的技能,保证学生满足职业能力等级要求。图 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重构思路图三、评价体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学历教育和“X”证书考核的关联技能知识,多部门相互协同,比如教育行政单位、学校、企业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等,构建了包含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一)过程性评价(40%)。把“X”证书培训的职业技能要求作为考核要点,采用“以证代考”的方式作为过程性评价结果。过程性评价通过证书考核和培训教学过程中获取的学生习得技

17、能的难点,得到书证融通过程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培训计划,改进教学培训方法,从而形成针对学生职业技能习得,教师教学改进和“X”证书成效的闭环评价体系。(二)综合性评价(60%)。积极采用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不同等级与对应课程的学分互通互换方案,搭建“X”证书培训和课程教学之间的关联桥梁。【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EB/OL http:/www moe gov 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 html 2 喻宙,胡斌,郝会霞,张育善 职业技能等级证

18、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通路径设计 以用户侧微电网工程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专业衔接为例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4:85 90 3 邓霞 多元需求视角下 1+X 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通研究 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3):40 43 4 方艳 1+X 证书制度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通研究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3:8589 5 张盼盼 1+X 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通路径研究 以“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例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45 50 6 向丽 1+X 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800(4):80 85+96 7 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 夏兴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设制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1:10 133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