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有机茶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43218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茶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有机茶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有机茶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有机茶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有机茶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扶持方式:有无偿项目项目类别:种养项目(经济林)项目代码:云南省XX市XX县5450亩有机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云南省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地点:云南省XX县XX镇可研报告编制时间: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概要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1.3 综合评价5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72.1 项目建设背景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建设条件123.1 项目区概况12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4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74.1 市场分析17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等224.3 市场风险分析23第五章 建设方案255.1 产品方案和建设

2、规模255.2 建设规划和布局255.3 建设标准255.4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265.5 设备方案305.6 原料和燃料供应方案305.7 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及其它配套工程305.8 节能减排措施315.9 实施进度安排31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336.1 环境影响33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36.3 评价与审批34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5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57.2 经营管理模式367.3 经营管理措施377.4 技术培训38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8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8.1 投资估算依据398.2 投资估算398.3 资金来源398.4 资金使用和管理40第九

3、章 财务评价429.1 财务评价依据429.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42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29.4 财务效益分析439.5 不确定性分析449.6 财务评价结论45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47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47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4710.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49附录一、附表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2-3:科技投资明细表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4、摊销估算表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7-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8-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8-2: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9:借款(含财政有偿资金)还本付息计算表附表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11:资产负债表二、附图1、场(厂)址地理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3、生产流程图三、附件附件1: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附件2: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附件3:企业信用等级证明和龙头企业级别认定材料附件4:土地使用证或租赁合同附件5:环保部门审批意见附件6:自筹资金来源证明材料其它附件1、有机产品加工证书2、项目产品获奖证书3、产品出口报关单、销售合同等

5、4、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等4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1 概况项目单位云南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1999年8月在国营XX县茶厂改制基础上成立的私营企业。200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定点服务企业,并获得自营出口经营权。2003年,经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认定为符合出口食品安全要求企业,产品全部使用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提供的“无公害放心茶”标签。2005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建,使年生产能力由成立时的2000吨提高到5000吨,在中国茶叶流

6、通协会评选的“2006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中名列第58位。公司主要生产“XX”牌传统普洱茶和人工熟化普洱茶,共3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质量优异,曾获200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究会名优产品金奖、2003年云南茶叶协会“云茶标”金奖、2004年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康乐杯”名优普洱茶质量评比金奖、2006年云南省首届茶博会评比金奖和银奖。目前,“XX”普洱茶系列产品在北京、西安、广州、昆明等城市已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并远销香港、澳门、台湾、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公司生产茶叶2300吨,销售2000吨,其中直接出口39.1吨。公司现有员工650人。其中,行政、生产管理人员24

7、人,营销人员25人,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经验。在生产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标准、国家食品出口企业卫生标准、HACCP标准和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已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公司发展了4.5万亩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和基地农户建立了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运行管理模式,直接向茶农收购鲜叶,为公司产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稳定性提供了切实保障。1.1.1.2 财务状况2006年末,公司拥有总资产5961万元,固定资产2517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94万元,净利润281万元。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依法纳税,依法进行工商年检、劳动年检

8、,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被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认定为信用AA级客户。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享受免交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表1-1 近两年项目单位主要财务指标表科目单位2005年2006年总资产万元3105.315961.12固定资产万元1655.072517.36流动资产万元527.172390.22负债万元994.92349.81所有者权益万元2110.413611.31实收资本万元2082.721950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283.466494.48净利润万元27.69281.03主营业务利润率%8.539.31净资产收益率%1.317.78资产负债率%32.043

9、9.42流动比率%0.532.22速动比率%0.170.931.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戎加升,61岁,现任云南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93年创办XX茶叶配制厂,从事茶叶初、精制加工。1999年收购兼并国营XX县茶厂,成立云南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始终倡导“通过保护茶农利益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原料来源”的理念,提高茶农在茶园地点选择、土壤选择、种植、加工、包装、运输过程清洁化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控制茶叶农残、重金属、添加剂及其它污染物,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企业成长的良性循环。1985年至2006年间,出资为XX县农户发展优质茶园、技术培训、修

10、路、造桥、助学、修建饮水工程共计680余万元,被推荐入围“感动XX2007年度人物”,具有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1.1.2 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云南省XX市XX自治县,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全县茶园面积8.39万亩,涉茶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84%,具备了建设有机茶种植基地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茶园主要分布在无工业“三废”污染的山区,生态环境条件良好。项目单位前期已建成有机茶园550亩并通过认证,积累了有机茶种植基地建设相关的技术、管理经验,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公司已获得了年产300吨有机茶加工证书,在国内外构建了稳定的营销网络,为有机茶种植基地

11、产品的后续加工和市场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本项目各项建设条件优势明显。1.1.3 项目建设方案XX市XX县5450亩有机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拟在XX镇亥公村建设有机茶种植示范基地100亩,通过改造中低产茶园建设有机茶种植基地5350亩,项目建成后年产XX大叶种有机茶鲜叶1090吨。有机茶园建设严格执行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和NY/T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同时参考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制订的有机茶颁证标准及颁证审核中具体量化的执行标准,技术来源可靠。项目建设期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成立由XX县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建设期

12、内的管理、协调。项目竣工后由云南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行管理,按“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1.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675.0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637.34万元(含建设期利息3.7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7.7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47.87万元)。本项目需筹资675.06万元,拟通过申请国家财政资本金和公司自筹解决,申请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50万元,公司自筹225.06万元。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茶叶的意见;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云南省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008

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关于XX地区茶叶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意见;XX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1.3 综合评价项目依托当地龙头企业优质出口茶叶的市场优势,在建成300吨/年有机茶生产线的基础上,为保证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有机茶种植基地,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壮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必要性强;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成熟,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合理,建设方案可行;有机茶种植过程中禁止使用有害环境的化肥、农药,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项目产品能够有效规避国际市场上对中国茶叶的绿色贸易壁垒,市场开拓

14、条件较好;各项财务指标表明,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组织形式和订单农业经营方式,与农户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利益联动机制。项目建成后,直接带动5450亩茶叶基地、间接带动1.5万亩,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承担单位有较强实力,能实现预期目标,项目可行。但项目区地处边疆山区,茶农接受科学技术能力较差,所需投入资金较大;建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技术优势,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以保证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70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云南省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中国重要

15、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种植面积为全国第一、产量位居第三,发展茶叶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竞争优势。2006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371.3万亩,涉及茶产业的人口达1100多万,总产量13.82万吨,茶叶综合产值约105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407元,茶叶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热点和亮点,是云南省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为加快推进云南茶叶产业化进程,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茶叶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必须提高茶叶产业在全省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坚持“稳定、改造、提高、增效”的发展方针,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建设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中的重要产业,云南

16、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把茶叶产业列入重点开发内容。XX市是云南茶叶的主要产区,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把茶叶建成XX地区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建成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的目标。XX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将茶叶作为XX特色优势产业的第一资源、第一品牌和第一支柱来打造;2006年,XX县茶园面积8.3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7万亩,高优生态茶园2.07万亩,全县茶叶产量达4461吨。XX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建成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茶园8万亩,有机认证茶园2万亩,初步建成

17、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叶县和有机茶大县的发展目标。云南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集茶叶生产基地、加工和销售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是云南省制茶的重点龙头企业,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06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拥有4.5万亩无公害茶园和2000吨的加工生产线。近年来,通过对原有的生产工艺和加工能力进行改扩建,生产能力提高到5000吨,并参与CFC国际商品基金有机茶生产和发展的项目实施。公司根据国内外对优质茶叶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加大了有机茶开发力度,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加工证书,公司加工能力为1000公斤/日,即规模可达年产300吨有机茶产品。按照生产技术水平,吨产

18、品鲜叶消耗为4吨(得率为25),则每年需要有机茶鲜叶原料1200吨。原来公司已有获得认证的有机茶园550亩,本项目通过新建示范茶园100亩及改造老茶园5350亩,可使公司有机茶园达6000亩,以每亩有机茶鲜叶产量200公斤计,则公司能够有稳定供应原料1200吨;此外,XX县由于传统的种植管理水平粗放,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下,产量低、收入少,要实现2010年建成有机茶园2万亩的目标存在一定难度,故通过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提升茶叶种植技术水平,建成有机茶原料基地已成当务之急。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结合上述产业政策、规划以及企业的战略构想,把XX市XX自治县5450亩有机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作为2008

19、年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进行申报,现已通过云南省农开办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推荐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需要XX县具有发展茶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茶叶种植和加工一直是重要的传统经济产业之一,但受种植技术、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加工能力的制约,茶叶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外消费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本项目以云南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针对当前我国常规茶叶价格低、出口难,而有机茶价格高,供不应求和有机茶生产和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企业市场运作优势、技术和资金优势,建设

20、有机茶示范基地指导种植,加快实现“有机茶大县”的目标,保证有机茶生产的原料来源,项目建设对加快XX县茶叶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2.2.2 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XX县是国家级扶贫攻坚县之一,而XX镇又是较为贫困的乡镇,这里聚居着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等多种少数民族,生产力落后,茶叶种植主要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为主,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成为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本项目以龙头企业为产业化经营主体,组织带动农民建设专

21、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有机茶叶基地,项目涉及8个自然村1745户8725人,项目完成后,新增标准化、有机化茶叶种植原料基地5450亩,安排农业劳动力900人,通过种植示范,间接带动农户有机茶种植基地1万亩,亩产干茶由原来的20公斤提高到50公斤,人均增收1124元,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带动地方茶叶产业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确保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2.2.3 有助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公司生产的“XX”普洱茶系列产品品质优异,五年来,荣获六个金奖和一个银奖,产品在北京、西安、广州、昆明等城市都有稳定的销售市场,还远销香港、澳门、台湾、

22、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销售势头良好,但由于基地建设滞后,原料供应不足等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项目通过建立企业自己稳定的有机茶种植基地,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进行原料生产,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原料供应,同时也可以按照企业名优品牌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原料生产,确保品牌质量,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2.4 有利于增强企业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能力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在项目建设中,一是重点开展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训,通过科技培训、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培养一批种植能手,对提高全县茶叶种植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二是不断完

23、善现代企业制度,与广大农民建立科学合理、和谐运转、利益连接保障机制,培养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采用走出去的方式,指导茶农种植,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有利于增强企业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三章 建设条件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XX自治县XX镇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在XX自治县的北部,紧靠北回归线北侧,总面积452平方公里,95%的面积为山区和半山区,处于横断山脉南部,高差悬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拨3233米,最低海拨1100米。县城地处国道214沿线,距XX行署104公里,距XX机场80公里,距省城昆明755公里。3.1.2 自然

24、资源状况XX镇属南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最低气温-2.1,年平均日照时数2223.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0012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土壤属黄棕壤,土层深厚、肥沃,有丰富的原生自然植被,独特的气候特征形成了生物资源多样性,极适宜茶树的生长。3.1.3 社会经济状况XX镇辖16个村委会,2006年末总人口38780人,其中少数民族20584人,占总人口的53%。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玉米、杂粮。经济作物:坝区有甘蔗、芒果、山区、半山区主要有茶叶。2006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4870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34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927元。茶叶产业是X

25、X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共有茶叶面积34965亩,其中:百年以上栽培的古茶园2000亩,20100年老茶园22695亩,新植高优生态茶园10000亩;有茶叶加工初制所70个。2006年茶叶总产量达1600吨,茶农茶叶总收入933万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200元。3.1.4 建设地点选择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XX自治县XX镇的亥公村,涉及亥公、下亥公、东弄、大旱塘、帮界、东来、桃树林、丫油8个自然村。亥公村位于XX县西北部,距XX镇所在地16公里,214国道跨境而过,国土总面积15平方公里,居住着拉祜族、傣族、汉族、佤族四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1.7。全村有耕地面积2774亩,茶地面积7884亩,其

26、中高优茶园2108亩,蔗田面积576亩,水果种植面积15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422万元,人均纯收入1122元,粮食总产量79吨,人均达312公斤。3.1.5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目前,XX县6乡(镇)两农场68个村民委员会都生产茶叶,全县涉茶人口达12.3万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84%。2006年茶园面积达8.39万亩,其中采摘面积7万亩,高优生态茶园2.07万亩。2007年全县计划新植茶园面积1.2万亩,育苗2400万株。XX县现共有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237户,其中获QS认证16户。2006年,全县茶叶产量达4461吨,实现农业总产值8587.43万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69

27、7.88元。生产精制茶叶4003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上缴税金200万元。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 政策条件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把茶叶建成XX市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建成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的宏伟目标;实施XX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升茶叶支柱产业,加快茶叶产业化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本为纽带、以改善为动力、以科技为依托,推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茶叶经营体制发展茶叶产业”的要求。XX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提升茶叶产业纳入了“十一五”规划,计划至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0

28、万亩,其中建成高优生态无公害茶园2万亩和高优生态有机茶园2万亩,平均亩产茶叶(干茶)50公斤,实现茶业产值6亿元以上,全县茶叶产业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收6000万元的茶叶产业发展目标。3.2.2 资源条件云南省XX地区XX县,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自古就有着“茶叶之乡”的美誉,是云南主要产茶县之一,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境内的XX大雪山中部分布有面积达12000余亩,树龄上千年,是目前世界发现的海拨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的古茶树群落。同时XX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有茶园面积8.3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7万亩,高优生态茶园2.07万亩,全县茶叶产量达4461吨。XX大叶种茶是国家级良种

29、,XX镇人工所栽培的茶园,80%以上都是XX大叶原种。本项目建设地,既是XX人工种植茶园的重点乡镇,又是世界著名XX大叶种(华茶12号)的原产地,资源条件优越。3.2.3 市场条件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初步形成,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茶叶生产、加工经验,用XX大叶种晒青毛茶加工的系列普洱茶产品因品质优越、汤色红润、滋味醇厚,内含物质丰富、绿色保健、口感独特等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影响力,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区市、港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际市场。“XX”等普洱茶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其中“XX”牌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30、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本项目应用科技手段培育XX大叶种有机茶鲜叶原料,生产“XX”牌有机普洱茶系列产品,具备绝佳的市场条件。3.2.4 科技条件云南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技术管理人员 人,其中高级农艺师 人,农艺师 人,大中专以上学历占 ,并设有茶叶研究部门,具备一定的科技研发能力。同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院及国际粮农组织建立了长期、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先后在无公害和有机茶园建设、普洱茶加工新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并已获得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有机茶园550亩。公司建立了质量、计量、卫生等方面的科学管理体系,是目前云南省较为规范的普洱茶专业加工企业之一,为开发有机茶产品具备了加

31、工及各项管理的基本条件,为基地建设奠定了较好的科技基础。3.2.5 环境条件XX镇的茶园主要分布在无工业“三废”污染的山区,具有高山云雾好茶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之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茶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是开发有机茶产品最好的地区。近几年来,X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在这些地区收取的原料加工的普洱茶系列产品,已达到无公害标准,转换建设有机茶园并开发有机茶产品,具备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3.2.6 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区有214国道跨境而过,公路运输方便,项目涉及到的村委会均有乡村公路相通;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均有通讯网络覆盖项目区;所辖村委会全部通电,电力富足并早已同省网联网运行;现有供水设备

32、设施齐全,能够保证正常的水力供应;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为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3.2.7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项目区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茶业种植历史及大面积的茶园,但由于地处边疆山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低,信息比较闭塞,农民科技意识薄弱,技术水平低下。为此,企业将增加种植基地科技投入,组织农户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保障茶叶品质。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 市场分析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4.1.1.1 国际市场供求现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世界生产茶叶431.5万吨,种植面积294万公顷,中国、印

33、度、巴西是主要的茶叶生产国。2005年全球茶叶消费量为406.8万吨,印度、中国、巴西、阿根廷、土耳其是主要的茶叶消费国。2005年全球茶叶出口量为170万吨,其中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和印度是主要的茶叶出口国,其中肯尼亚年出口量为31.5万吨。欧洲、俄罗斯、日本是主要的茶叶进口国,欧洲年进口量为55.9万吨,2005年全球茶叶平均出口价格约为2830美元/吨。4.1.1.2 国内市场供求现状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自1996年起,产量以年均4.3%的速度持续增长(见表4-1)。到2006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138万公顷,毛茶产量102万吨,茶园面积及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内消费量61.4万吨,出口

34、量28.2万吨,出口额达到5.47亿美元,摩洛哥、日本、香港及美国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云南省是我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年产量增长率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同,2006年云南茶叶种植面积为21.8万公顷,毛茶产量达13.82万吨,出口茶叶4970吨,出口额1948万美元。表4-1 1996至2006年我国和云南省茶叶产量表 单位:万吨年度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全国59.3461.3466.5067.5968.3370.1774.5476.8183.5293.33102云南省6.827.087.757.517.948.078.368.59

35、9.5111.613.82数据来源: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业信息中心“茶叶数据库”4.1.2 市场前景分析4.1.2.1 目标市场分析近年来,我国茶叶产量和出口市场需求量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茶叶生产报告中预测,至2014年,中国茶叶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2.2%,出口市场需求量年均增长率则可达2.8%。据此估算,2008年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就将出现近5000吨供需缺口,到2014年,供需缺口将扩大到1.5万吨,尤其是有机茶的市场缺口巨大。目前全球有机茶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但实际生产能力只有6000吨左右,且有机茶的出口价格比普通茶叶价格高出30%-50%,市场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仍

36、将以年均25-30%的速度增加。本项目建成后,可支持企业年产有机茶产品300吨,并以出口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4.1.2.2 市场需求预测本报告采用成长曲线模型对产品市场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其模型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近15年的茶叶生产量及消费量如表42所示:表42 19912005年全球茶叶生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单位:1000吨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生产量2888.782874.353124.953163.13192.573241.863412.563766.4

37、63917.023829.884097.364126.784103.374125.784315.01消费量2717.342821.292940.323027.33107.13187.363320.623501.153636.883745.363816.783872.653899.393967.974068.83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成长曲线模型:可以预测2006年至2020年,全球茶叶的生产量及需求量将如表4-3所示:表43 20062020年全球茶叶生产量及消费量预测单位:1000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

38、1820192020生产量4445.694536.534624.774710.404793.424873.844951.685026.975099.745170.025237.845303.275366.335427.085485.58消费量4152.214218.914282.074341.834398.304451.634501.944549.374594.054636.124675.694712.894747.864780.74811.52全球茶叶1991-2020年生产量及消费量的曲线如图4-1所示图4-1 全球茶叶1991-2020年生产量及消费量曲线 同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

39、数据,我国近15年的茶叶消费量及近9年的茶叶出口量如表4-4、表4-5所示:表44 19912005年全国茶叶消费量情况单位:1000吨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消费量382.11400.67417.04428.98435.54440.43448.81460.84471.91479.75489.43507.8537.61574.75614.56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表45 19912005年全国茶叶出口情况单位:1000吨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

40、42005出口量185.02207.24214.96194.48216.79244.22245.83258.66273.84282.24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成长曲线模型:可以预测2006-2012年我国茶叶消费量及出口量表4-6所示表46 20062020年我国茶叶消费量及消费量预测单位:1000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消费量620.47654.67693.96739.31791.94853.37925.50出口量299.76315.50332.37350.46369.90390.78413.254.1.2.3 市场前景分析由图4-1可以看出,按照

41、目前茶叶市场供需现状预测,全球茶叶市场供给和需求虽然都呈上升趋势,但供大于需的情况将越来越明显,全球茶叶交易价格也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单靠价格优势已难以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但受到欧盟、日本新的检测标准颁布,贸易壁垒增加等因素影响,在全球的茶贸易中,中国的贸易量仅为18.61%,茶叶出口情况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有机茶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二十一世纪初,全球有机茶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但实际生产能力只有6000吨左右,有机茶的市场缺口巨大。目前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价格比普通价格高出30%50%,且市场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以年均25-30%的速度

42、增加。目前有机茶主要销往西欧、美国和日本,在欧美国家有机食品销售量占食品销售总量约5-10%,有机茶叶却不到1%,有非常大的市场增长空间。近几年来,在我国茶叶主产区浙江、云南、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先后有50多个县、市建立有机茶基地两万多亩,有 30 多个茶叶生产或贸易单位通过了有机茶认证,截至2006年有机茶产量约为1.5万吨。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年产有机茶鲜叶可达1200吨,能够提供公司年产300吨有机茶产品所需原料。发展有机茶虽然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和极为苛刻的条件,但具有生态效益与产业经济双赢的重大意义,有机茶市场需求空间巨大,收益明显,有较好的市场前景。4.1.3项目产

43、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目前国内有机茶从种植到销售往往需要经过农户初制所精致加工商等环节,无形中加大了产品成本,本项目通过建设有机茶生产基地,可以为有机茶种植提供较好的技术及资金支持,同时为企业建立有机茶生产产业链提供了有力保证,可有效减少产品成本,保障产品生产,并能保证企业及时调整产品方案,减少风险。另一方面,本项目生产的有机茶,能够有效规避国际市场上对中国茶叶的绿色贸易壁垒,为有机茶出口提供保障。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等4.2.1 营销策略我国有机茶90%用于出口,但由于我国茶叶界品牌意识普遍淡薄,大多数出口企业都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产品附加值低,只能依靠低质、低价的竞争手段,效

44、益甚微。本项目将通过实施品牌营销策略,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信誉度,从而确保产品市场销售的稳步发展。4.2.2 营销方案本项目有机茶的推广,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基础,树立产品形象为中心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多种途径进行产品及品牌形象宣传。在国际市场中强调“健康”理念,迎合国外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国内市场营销则可通过加强云南茶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消费者的心理认同感,同时提高云茶的知名度。4.2.3 营销模式营销模式主要包括产品营销模式、价格营销模式、渠道营销模式及促销营销模式四种,根据茶叶在市场流通中的特点,本项目采用产品营销模式对有机茶进行市场推广。主要途径包括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以及流通渠道

45、的建设,本项目的市场主要定位于国外出口市场,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宣传,使企业高质量的有机茶迅速推广到各大茶叶进口国。同时通过加强流通渠道的建设,能够使企业快速得到市场信息的支持和响应,并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取得产品领先优势,保障企业市场竞争力。4.3 市场风险分析4.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本项目产品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同类型产品生产企业的竞争,虽然目前有机茶供给量较低,但各国都意识到了有机茶的巨大市场,开始发展茶叶有机种植,目前印度、肯尼亚等国是全球主要的有机茶供给国,拥有较好的市场基础。近年来,国内几个主要的也产茶区开始着手有机茶的生产,到目前为止,江西省拥有有机茶园30万亩,在全国的有机茶中,江西省婺源县的绿茶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均占到50%以上,拥有较好的市场基础,浙江省2006年有机茶园的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3万亩和8000吨。一旦国内外有机茶园大规模新建,出现有机茶大规模生产销售的情况,市场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将对有机茶的销售量及价格带来较大影响。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目前有机茶主要用于出口,国内尚未出现较为知名的有机茶生产企业,只要能够加快有机茶园建设,加快有机茶生产及出口步伐,同时加强产品市场营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