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潭茶业有限公司万亩生态有机茶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1章 总 论11.1 项目基本情况11.2项目编制依据6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71.4综合评价8第2章 背景及必要性102.1项目建设背景10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2.3发展茶叶产业的可行性17第3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3.1建设地点选择203.2建设条件21第4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84.1市场分析28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404.3市场风险分析43第5章 建设方案45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455.2建设规划和布局45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505.4技术方案505.5工程方案575.6实施计划安排78第6章 环
2、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806.1环境影响806.2节能减排措施816.3环境影响评价83第7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857.1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857.2经营管理模式877.3经营管理措施877.4技术培训89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89第8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918.1投资估算918.2资金筹措92第9章 财务评价939.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939.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939.3成本费用、营业收入估算949.4项目财务分析959.5不确定分析979.6财务评价结论99第10章 结论和建议10010.1结论10010.2建议101第1章 总 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河
3、南省菊潭茶业有限公司万亩生态有机茶示范园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建设单位河南省菊潭茶业有限公司1.1.4建设地点内乡县桃溪镇,涉及桃庄河、桃溪、寺河三个村1.1.5实施计划1、在2012年完成1.1万亩土地流转。虽然一次性将土地全部流转代价较高,这是为了确保万亩茶场的规模和土质改良的需要。公司将在三年内完成全部茶苗移栽种植并进行土地改良。2、在2012年前完成一个过渡期苗圃(约30亩)和一个标准化育苗基地建设(约100亩)。由于种植面积比较大,为了错开采摘期,确定“龙井43、龙井长叶、安吉白茶、中茶108、迎霜、淅农113、淅农117、乌牛早” 8个品种为主栽面积,计划从江苏购试验
4、苗。为了观测茶苗成活率,先将茶苗移栽到过渡苗圃,经过一冬后再观察茶苗的成活率,再采取措施防止大面积移栽成活率不高造成重复栽种。3、在2012年完成万亩茶场的路基(约30公里),包括场区内的“两纵两横”观光路及供水设施管网(茶苗缺水无法成活,供水尤为重要)、供电等基础设施工作。如果不把基础设施工作做好,盲目的上山栽茶苗,不但不能保证种植面积,也不能保证茶苗的成活率。所以必须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做到一但开始栽苗就要达到90%以上的成活率。以上工作需政府各部门全力支持。4、在2013年完成5000亩茶苗种植,并完成厂区办公楼等部分基础工程完工。5、在2014年完成5000亩的茶苗种植,并将厂区工程全
5、部完工投入使用,包括茶文化展示中心。6、在2015年茶厂投入生厂,产生效益。1.1.6建设规模与内容1、发展理念鉴于国际市场消费以红茶为主,提出“绿红并重”、“高端占领”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春、夏、秋茶资源,机械化采摘、机械化加工,彻底放弃手工制茶,从根本上解决茶叶除尘、消毒两大难题。无公害生态有机茶生产的基础是要有稳定的原料基地,茶叶企业只有建立一定规模的自控茶园基地,才能实现全过程的“标准化”,为生产有机茶提供安全的原料保障。从国际茶叶市场来看,中国茶叶种植面积第一,出口第三,创汇第四。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残和有害金属含量超标,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产业链全过程标准化生产,这只有建立自控茶
6、园基地才能实现。所以公司放弃“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采用自建茶园,标准化生产,彻底解决农残及重金属超标的问题。生产高档绿茶、红茶,通过企业自建茶文化展示中心,宣传茶叶品质;邀请权威机构定级定价,接受国内外经消商前来参观,订货;走“高端特色”的品牌之路;公司名称和商标为“菊潭”,目的是“借力、挖掘、弘扬”菊潭文化,做大、做名、做强“菊潭”茶业。茶园规划建设30公里长的观光道路和200亩的加工厂、保鲜库、茶文化展示中心等;发展茶生态旅游,开发茶系列产品,开展茶艺展示等茶文化活动,以茶为煤,以茶为友,展示形象。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茶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当前大部分茶园基本一样,管理粗
7、放,很难适应机械化作业。加之劳动力成本升高,导致夏、秋茶无人采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如何提高机械化使用程度是现代茶叶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首先茶苗栽培要规范,要适应今后机械化施肥、耕作、采摘操作的需要。科学确定园、林、路和行距、株距、树冠面等,尽量做到道路畅通,茶行笔直、树冠平整,萌发整齐,生产一致,有利于机械的进山和采摘。茶叶的加工采用无菌车间,采用食品的加工标准进行加工,保持茶叶质量符合国家食品生产要求,做到每批次的质量基本稳定,做到产品的可追溯,符合出口要求。以上发展理念主要是由以下3条来体现:(1)优化茶叶结构、推进绿色茶业开发的需要。通过
8、该项目实施,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生态茶叶生产,带动绿色有机茶业快速发展。(2)拓宽茶叶“绿色通道”的需要。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叶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特点,因而市场前景广阔,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需要。大力发展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叶是打通绿色贸易壁垒,也是建设茶叶“国际国内绿色通道”的重要措施。全程参加到世界茶业贸易流通环节中,打通出口通道。(3)培植茶叶精品品牌。当前茶叶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质量和品牌的竞争,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叶标识是“优质、安全”的象征。依据科学经营与管理,就能形成品质与品牌齐飞的局面,直接出口创汇。2、建设内容为活跃本地经济,带动内乡县桃溪镇及周围农民致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茶叶
9、市场的需要,河南省菊潭茶业有限公司计划在内乡县桃溪镇,涉及桃庄河、桃溪、寺河三个村建设万亩生态有机茶示范园项目,种植基地11000亩,其中茶叶种植9000亩,干杂果和景观树种植2000亩,茶叶品种主要包括龙井43、龙井长叶、安吉白茶、中茶108、迎霜、淅农113、淅农117、乌牛早;茶园规划建设30公里长的观光道路和200亩的加工厂、保鲜库、茶文化展示中心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坡改梯、边坡防护、土地平整、淤地坝修建、堰塘建设、生产路、观光路、多级提灌、供水管网以及茶叶加工厂20000平方米、茶文化展示中心5000平方米、保鲜库5000平方米、办公楼2000平方米、接待中心500平方米;购置茶叶加
10、工成套设备、保鲜库成套设备、种苗繁育设备、包装设备、质检设备、配套设备;配套给排水、消防、供电系统等设施。3、发展目标建成10000亩规范化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场。其中建设一座与其规模相匹配的茶叶加工厂和保鲜库及茶文化展示中心,培训3000名技术工人和茶农。并在3-5年内建成一个全国性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拿到全国的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1.1.7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0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967.15万元,流动资金4032.85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1.8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主要收入为茶叶的销售收入,另外包括部分干杂果的收
11、入,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10200.00万元,年均利税5662.77万元,投资利润率28.31%,税后内部收益率21.89%,财务净现值26693.97万元,投资回收期6.23年(含建设期),项目财务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效益显著。2、社会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世界绿色贸易壁垒增高给茶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得到有效缓解,而且优化了茶叶结构,找到茶产业走向国际国内的有效途径,带动全县农业发展走无公害化、生态化、有机化、绿色之路。实现以产业进步带动农民、农村、农业发展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并且在茶场内散住的约460户农户全部搬迁到由公司新建的茶园社区居住,不但解决了农户的危房居住安全,还安排约2000名
12、农民到企业就业,实现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每年有十多亿元人民币的成本资金沉淀在当地,将极大的带动全县各行业的发展。1.2项目编制依据1.2.1项目编制依据(1)关于编制河南省菊潭茶业有限公司万亩生态有机茶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4)河南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262号;(6)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7)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农计发200216号);(8)农产品加工业发
13、展行动计划(农企民200214号);(9)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0)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内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13)南阳市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年-2020年);(1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种植业发展意见的通知;(15)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6)实地考察及其它相关资料;(1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数据等。1.2.2主要范围(1)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
14、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2)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图布置方案研究;(3)对建设条件及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厂址的选择方案进一步论证;(4)对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工程招投标方案;(5)对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进行研究;(6)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研究方案;(7)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各种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8)对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科目单位指标备注1项目规模总投资万元20000.00 1.1 建设投
15、资万元15967.15 1.2 建设期利息万元0.00 1.3 流动资金万元4032.85 2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0200.00 3年均总成本万元4537.23 3.1 年均固定成本万元2162.31 3.2 年均可变成本万元2374.92 4年均经营成本万元3760.49 5年均利税总额万元5662.77 5.1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0.00 5.2 年均利润总额万元5662.77 5.3 年均增值税万元0.00 6财务内部收益率%21.89 税后7财务净现值万元26693.97 税后8税后投资回收期年6.23 含建设期9财务内部收益率%27.42 税前10财务净现值万元38128.73 税
16、前11总投资收益率%28.31 12投资利税率%28.31 13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21.24 14盈亏平衡点%27.63 1.4综合评价茶叶是内乡县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发展生态有机茶叶,是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营养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茶叶作为天然的健康饮料,其优质和安全更加被人们关注。因此,茶叶卫生质量,特别是农药残留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关系到内乡县茶叶产业的兴衰;采用自建茶园,标准化生产,彻底解决农残及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所以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叶已势在必行。该项
17、目符合国家重点支持发展产业政策,项目区资源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优越,水质优良,规模化生产条件具备,产品用途广泛,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销售前景极为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人类、泽及子孙后代的好项目,因此该项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看好。项目内部收益率远远高于目标收益率,财务效益好。由于采取了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总之,项目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98第2章 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政策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中指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18、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积极发展优质茶产业,重点打造大
19、别桐柏和伏牛丹江两大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大力开发红茶新产品,培育豫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加快推进林果业发展,建设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和沿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建成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大力开发林果加工产品。实施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棉花、烟草、食用菌、蚕丝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2.1.2行业发展背景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加快茶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省茶产业逐渐由
20、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茶园种植的良种化、生态化、规模化和茶叶加工的机械化、标准化、清洁化;茶产业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市场份额大幅提高,中原茶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把郑州、信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茶叶交易批发、信息发布中心;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基地、茶叶流通集散地、茶树良种“南茶北移”驯化基地和扩繁中心和重要的茶文化旅游休闲区,建设中国北方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南阳市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年-2020年)的发展目标:我市将重点建设东部桐柏山名优绿茶区、西部丹江口库区生态绿茶带。东部桐柏山名优绿茶区以桐柏为核心,辐射唐河,重点发展名
21、优绿茶、红茶;西部丹江口库区生态绿茶带以淅川、西峡、内乡为核心,重点发展生态绿茶、红茶。到2020年,全市新发展茶园28.5万亩、茶园总面积达40万亩,年产干茶2.5万吨、总产值50亿元。2.1.3内乡县发展茶叶种植的背景诗意葱茏伏牛山,茶香氤氲湍河源。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河南省名优茶评审会上,内乡县参评的茶叶喜获殊荣,共参评八只茶样,获省名优茶新产品奖四个,获名优新茶奖两个,获省最具潜力品牌一个,其中:“南都红” (红茶)、“伏牛剑毫”(绿茶)、“天曼驼峰”(绿茶)、“古衙雨露”(绿茶)荣获河南省名优茶新产品奖,“天曼绿芽” (绿茶)、“丹顶一品” (红茶)荣获新名茶奖,“天曼古衙”牌天曼绿芽
22、荣获河南省最具潜力的品牌;在第二届南阳市名优茶评比中,“天曼绿芽”、“丹顶一品”荣获金奖,“南都红”、“古衙雨露”、“伏牛剑毫”荣获银奖,“永青雲雾”、“天曼春芽”、“天曼驼峰”荣获优质奖,县农业局获最佳组织奖。启示一:好山好水育好茶只有脚踏实地地走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之路,才能催生优质名茶,才能永葆内乡茶叶无与伦比的竞争能力。内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无霜期225天,日照时数1973.6小时,年10以上活动积温4863,年日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800mm左右,岗坡丘陵区土壤PH 55.
23、5之间,呈偏酸性,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内乡县茶叶品质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好评,在2012年河南省名优茶评审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内乡县茶叶形好、色正、汤亮、香高、味醇,为茶中佳品。启示二:“红”、“绿”并举天地阔在5月22日全县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县委全书记全新明提出了内乡是走红茶之路还是走复合之路。这一课题经充分论证,确定内乡走以绿茶为主,兼顾红茶,逐步开发茶叶新品种之路;同时落实好“统一供应茶苗、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标准生产、统一采摘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措施。启示三:茶叶产业助民富在内乡茶山,可以处处感受到绿色之浓、生态之美、茶农之乐。“种茶就是种银子”,
24、我县乍曲永青山茶场负责人杜子义这样形象地比喻。内乡县茶产业发展座谈会指出:内乡将重点打造丹江口库区生态绿茶带,强力推进“茶叶工程”,努力形成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有机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茶产业发展格局。通过510年的发展,建成高标准茶园基地10万亩,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优质农产品12个,无性系良种园面积80%以上,有机茶认证率20%以上,使内乡成为辐射全国的高品质茶叶生产加工区和销售市场。内乡茶产业必将成为成为富县富民的一项区域特色产业。2.1.4项目提出背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桃溪镇,地处南水北调的水源保护区,是我国气候南北过渡带,
25、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生产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叶环境得天独厚。项目选址为荒山坡地,完全符合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在中国加入世贸后,世界各国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增高,尤其是欧盟等国家对茶叶残留标准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消费观念已向绿色、安全、健康转变,传统的茶叶生产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需要,整个茶叶产业的供求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而生产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叶是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世界茶叶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叶生产就是根据国家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叶质量、标准,结合内乡县实际,研究整套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叶栽培管理、加工、技术方法。开展以茶场改土、科学栽培、改良品种、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清洁加
26、工等无公害化技术为建设,带动其它产业的无公害化进程,推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快速发展。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茶叶产业是一项具有综合优势的高效、特色产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农村经济内乡县具有茶叶生长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实际,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产业,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有重要的意义。茶叶种植效益高,一年种植,多年收益。茶叶种植后3年有产量,5年进入盛产期,可连续收益30年。平均每年每亩产干茶4050斤,茶园年纯收入一般成龄园每亩在5000元以上,高达10000元以上。其经济效益高于山丘地区种植的地瓜和花生等其他作物。抓住内乡
27、县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建立生态有机茶叶示范园,形成茶叶产业化,对繁荣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其意义重大。种植茶树是农民增收和有效利用内乡县丰富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2.2.2发展茶叶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茶树是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作物。茶树四季常绿,属于阔叶木本植物,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荒山绿化等生态功能。茶树的叶面积指数达4-5,强大的呼吸代谢作用,能消耗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新鲜的氧气,有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茶树的气味为新鲜的气味,清中带辣,有明显的消毒功能,对呼吸道的感染更具效力。茶树一般为灌木类,丛状栽植,既能很好的保持水土,防止
28、山丘地区水土流失,又是荒山绿化的优选树种,它的造型别致、色彩葱绿经常在行道旁、景区内看到。2.2.3发展茶叶是发展内乡县旅游业的需要在旅游景区内丛状栽植茶树,其别致的造型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建立“自采、自制、自品”的休闲旅游茶叶园。让游客自己亲自采摘茶叶,然后自己动手炒制,最后品尝自己做出来的茶叶,自娱自乐,以此带动旅游发展,增加旅游收入。其次,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游客小憩,意趣盎然,提高旅游档次。再次,还可以通过观看茶艺表演、参观茶叶制作、讲解茶叶产品等一系列的活动,开发旅游茶文化资源。让茶叶产业和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带动交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种植茶叶必将进一步
29、为内乡县的旅游业发展增添新的亮点和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发展茶叶产业对改善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增加和改善旅游景点,提高全县旅游茶文化建设以及繁荣旅游文化产业都将有十分重要意义。2.2.4项目建设是促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需要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着产业布局不甚合理、农产品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等问题,必须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是调整产品结构、品质结构,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包括外观质量、营养质量、加工质量、卫生质量),其中首要是提高品种质量。茶叶的出路靠优质,优质的基础是良种。茶业结构调整是内乡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部分,而调整茶树品种结构又
30、是茶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引进培育适应内乡生态环境条件、适制内乡茶叶的优良品种,建设一批生态有机良种茶园基地,开发优质、高效和环保型、健康型、生态型的茶叶产品,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创精品名牌,抢占二十一世纪的国内外茶叶市场。2.2.5项目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茶叶的用途非常广泛。除可以初加工后直接饮用外,还可开发茶叶花、茶饮料,毛尖茶酒等。同时,茶树也可作为园林绿化的苗木,既可保持常年绿青,还可显示茶区的特色。不同的加工和用途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同,只有根据需求培植优质良种茶树,才可能有效的推动优质茶叶产业化的发展。要保证优质茶叶产业的发展,从良种繁育就要对品种选择、品种测试质量监测,
31、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进行整体策划,项目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2.3发展茶叶产业的可行性2.3.1有优越的地理、自然、社会条件内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无霜期225天,日照时数1973.6小时,年10以上活动积温4863,年日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800mm左右,岗坡丘陵区土壤PH 55.5之间,呈偏酸性,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0.3亿元,同比增长11.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1亿元,同比增长32.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
32、.5亿元,同比增长2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751元,同比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419元,同比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亿元,同比增长18.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16以内,社会经济条件优越。2.3.2有自己的品牌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河南省名优茶评审会上,内乡县参评的茶叶喜获殊荣,共参评八只茶样,获省名优茶新产品奖四个,获名优新茶奖两个,获省最具潜力品牌一个,其中:“南都红” (红茶)、“伏牛剑毫”(绿茶)、“天曼驼峰”(绿茶)、“古衙雨露”(绿茶)荣获河南省名优茶新产品奖,“天曼绿芽” (绿茶)、“丹顶一品” (红茶)荣获新名茶奖,“天曼古衙”
33、牌天曼绿芽荣获河南省最具潜力的品牌;在第二届南阳市名优茶评比中,“天曼绿芽”、“丹顶一品”荣获金奖,“南都红”、“古衙雨露”、“伏牛剑毫”荣获银奖,“永青雲雾”、“天曼春芽”、“天曼驼峰”荣获优质奖,县农业局获最佳组织奖。河南省菊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高档绿茶、红茶,通过企业自建茶文化展示中心,宣传茶叶品质;邀请权威机构定级定价,接受国内外经消商前来参观,订货;走“高端特色”的品牌之路;公司名称和商标为“菊潭”,目的是“借力、挖掘、弘扬”菊潭文化,做大、做名、做强“菊潭”茶业。2.3.3强大的技术、政策支持茶叶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综合技术性强,项目实施单位除了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外,主要依托农业
34、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常年跟踪指导服务,做好栽培、管理、病虫防治、采摘等各环节的技术指导。同时,项目实施单位将分期分片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内乡县茶产业发展座谈会指出:内乡将重点打造丹江口库区生态绿茶带,强力推进“茶叶工程”,努力形成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有机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茶产业发展格局。通过510年的发展,建成高标准茶园基地10万亩,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优质农产品12个,无性系良种园面积80%以上,有机茶认证率20%以上,使内乡成为辐射全国的高品质茶叶生产加工区和销售市场。内乡茶产业必将成为成为富县富民的一项区域特色
35、产业,技术政策力量雄厚。2.3.4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内乡茶叶消费广阔,内乡人口65万人,常年有喝茶习惯,常年喝茶的人约有40万左右,平均每人每年喝茶2斤计算,县内消费市场就有80万斤,平均每亩产干茶40斤,如果能做到内乡人喝内乡茶,就有2万亩茶园的消费市场,加之外销,市场前景巨大。此外加之对茶饮料、茶多酚等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内乡县对茶叶的市场需求量远远是供不应求。第3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建设地点选择1、生产基地的基本环境条件。作为生态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必须具备以下环境先决条件:(1)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茶园的灌水质量应符合GB50841992中
36、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土壤质地良好、无污染、符合标准。(2)远离城镇、工厂、周围没有其他直接或间接污染源。(3)具备茶树良好生长的基本立地条件,即土壤pH在4.5-6.5之间,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超过80cm,养分丰富而且平衡,在0-45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15g/Kg,有效氮含量20mg/Kg,有效钾含量100mg/Kg,有效磷含量20mg/Kg,镁、锌等元素不缺。地下水位100cm以下,年降水量大于1300mm,10以上积温大于3700,常年相对湿度80%以上。(4)生产、加工、贮藏场所及周围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2、茶叶基地选择。生态有机茶园应选在茶叶的优生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37、植茶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无病虫寄生植物,茶树病虫害少。(2)若是现成的采摘茶园,要有良好的栽培管理规范,近期不偏施或重施化肥、化学合成农药、除草剂等。 (3)茶园集中成片,有一定的规模,长势良好,且无公害生产茶园与其它常规农业生产用地有一定的隔离带。(4)茶树品种能适应我县土壤及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新建茶园要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山地,建立高标准良种茶园。根据项目选址条件,项目选址位于内乡县桃溪镇,涉及桃庄河、桃溪、寺河三个村。3.2建设条件3.2.1地理位置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东接镇平,南连邓州,西邻淅川、西峡,北依嵩县、南召。地形呈南北条状,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
38、全县辖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和8个居民委员会,38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万人。内乡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朝天椒和伏牛白山羊生产大县,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县内有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等多处风景名胜。3.2.2自然地理1、气候县境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为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气候特征:春季,冷,暖多变,温度呈跳跃上升,夏季,炎热,雨量集中,但酷热天气不多,秋季,气凉阴雨多,但个别年份久晴无雨,冬季,天冷雨雪少,但无大冻害。由
39、于西北、北面环山的自然条件,对夏秋北上的潮湿气流和冬季南下的冷气起屏障作用,故境内气候各要素和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年日照时数偏少,光能资源属全省低值区,年平均气温略高,地形雨和对流雨较多,年平均湿度较大,年平均地面温度较高,静风天气多,气候区划明显。 2、水文 土壤境内地表水比较丰富,年径流量8亿多立方米,径流分布和降水量分布一致,从北向南递减。县境属长江汉水流域,共有大小河流40余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湍河、默河、刁河、黄水河、螺蛳河等。在河南省土壤区划中,内乡属北亚热带黄棕壤地带。境内黄棕壤土类面积最大,其次是紫色土类、潮土类、棕壤土类、水稻土类、砂礓黑土类。根据1982年土壤普查,全县共有
40、6个土类,13个亚类,32个土属,93个土种,土壤耕层含有机质1.11%,全氮0.081%,速效氮73PPM,速效磷16.4PPM,速效钾244PPM。3、山地内乡境内山地面积1662.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72.2%。北部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中部和南部浅山南北延伸。板场、夏馆、七里坪、马山口4个乡镇境内山势雄伟,横亘连绵,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差300-500米左右,是内乡主要林区,面积为349.1平方公里,占全县山地面积的21%.赤眉、余关、城郊、师岗、乍岖、瓦亭、桃溪镇等乡镇部分地区为低山区,面积1313.8平方公里,占全县山地面积的79%。 4、丘陵 平原(1)丘陵
41、县境内南部、西部和中部为丘陵区,丘陵区内有低山分布,面积为488.7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1.3%。西、南部丘陵区包括城郊乡西部、大桥乡西南部及师岗、乍岖、西庙岗等乡镇,中部丘陵包括赤眉东部、马山口镇南部、余关乡中部、赵店乡西部。丘陵区为垄岗地形,地面起伏大,岗高坡陡,河谷纵横。 (2)平原县内平原多是小盆地和河川平原,且河川平原和盆地交错分布,面积为151.4平方公里(不含水域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6.5%。境内较大盆地有县城盆地、夏馆-七里坪盆地、马山口盆地3个。较大的湍河河川平原北起夏馆镇,呈条带状沿河展布,穿越夏馆、七里坪、赤眉、赵店、城郊、大桥等乡镇。默河河川平原北起马山口镇,
42、穿过王店镇、灌涨镇,在大桥乡与湍河平原相接,为境内第二大河川平原,此外,还有黄水河平原和长城河平原。 5、山垭 溶洞(1)山垭境内主要山垭有20个,大多分布在板场、夏馆、七里坪、马山口等乡镇,主要山垭有:灵山垭、马山垭、全树垭、夫子垭、白庙垭、椴树垭。 (2)溶洞境内知名的溶洞有天心洞、狄青洞、黄龙洞、天仙洞等。 6、物产内乡县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已勘探发现的有大理石,花岗岩、米黄玉、海泡石、石墨、金、银、钒等22种,储量大、质地好,宜开发;中药材类多量大,知名的有石斛、麝香、天麻、何首乌、杜仲、辛夷、山萸肉、柴胡等400多种,可谓天然药库;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宜林面积215.3万亩,森林覆盖率
43、45.9%,活立木储量221万立方米;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质好丰裕,是全省优质烟叶和产粮基地。3.2.3交通与旅游内乡县交通便利,信息发达。宁西铁路、312国道、豫西高速公路、豫248省道、249省 道、332省道穿境而过,距南阳飞机场仅60公里,陆空交通极为便利;通信、电力、水利资源丰富,投资经商基础实施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优越。 内乡文化艺术繁荣,人文自然景观颇丰: 1、闻名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清代县衙。 2、举世瞩目的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恐龙蛋化石群。 3、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4、省文物保护单位元代文庙大成殿。 5、省文物保护单位明代菊
44、潭公园。6、豫西南最大的天然溶洞天心洞、狄青洞、桃花源、七星潭等自然景观。3.2.4社会经济条件2011年,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实施“四个带动”,强力推进“八大产业”,圆满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0.3亿元,同比增长11.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1亿元,同比增长32.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2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751元,同比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419元,同比增长2
45、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亿元,同比增长18.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16以内。3.2.5桃溪镇概况辖9个村委会:吴沟村、石碑营村、庙岗村、桃庄河村、黑山村、东川村、大路村、寺河村、彭沟村。桃溪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大理石资源丰富,主要盛产米黄玉、松香玉、七彩玉、鸡血红、黑墨玉、杂毛石、五氧化二钒、青石、边缘石材等十多个品种,共有矿带32条,矿山面积约91平方公里,储量4000万立方米。主导石材米黄玉晶莹剔透,被人们称为“黄水晶”、“黄色玛瑙”。该镇素有“米黄玉”之乡之称。多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农民富裕、财政
46、增收、社会稳定为目标,突出抓好工业、项目、新农村、畜牧养殖、集镇建设、综合治理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沿豫52线创建了桃溪石材城,占地面积300亩,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先后入驻企业近百家。以桃溪石材城为龙头的石材工业园区聚集带成为全国最大的米黄玉大理石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形成了开采、加工、销售、运输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全镇开采矿口90多处,加工户达1500多户,大、中型设备1500余台(套),从业人员近4000人。生产的产品包括工程板材、精美餐桌、茶几、茶具及各种工艺品等达四十多个品种,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主要企业有内乡县鑫岩石材有限公司、内乡县天宝石业有限公司、裕隆石材、内乡县三泰矿业开发公司五氧化二钒生产项目。去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11.2%;财政收入突破500万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0元,同比增长500元;全乡工业固定总投资实现了超2亿元大关,刷新了历史。 畜牧产业有了新跨越。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山坡面积大的优势,按照“政府服务、市场运作、培育小区、扩大规模、促进产业上档升级”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养殖业。全镇已建养殖小区16个,大型养猪场3个,万只鸡场2个。 林业生产有了新发展。该镇按照“路在林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