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1∕T 464-2023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北京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425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91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464-2023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DB11∕T 464-2023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DB11∕T 464-2023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DB11∕T 464-2023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DB11∕T 464-2023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编 号:号:DB11/T464-2023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air-face concrete construction 20230404 发布发布 20230701 实施实施 北 京 市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委 员 会北 京 市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委 员 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 联合发布联合发布 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

2、ion for fair-face concrete construction 编编 号:号:DB11/T464-2023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3 年 07 月 01 日 2023 前前 言言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京市监发202119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施工准

3、备;5 模板工程;6 钢筋工程;7 混凝土工程;8 施工缝的设置与施工;9 成品保护;10 清水混凝土保护剂施工;11 季节性施工;12 清水混凝土实体质量验收。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修订了“饰面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模板”、“蝉缝”、“假眼”等定义;增加“艺术清水混凝土”、“衬模”、“组装式对拉螺栓”、“直通式对拉螺栓”、“定位盘”“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等术语定义;2 修订了对骨料碱活性、混凝土碱含量的要求以及对用砂氯离子含量的要求;3 补充完善了模板选型及模板体系构造;4 增加了艺术混凝土、彩色混凝土的相关内容;5 补充了模板深化设计内容及节点构造;6 补充完善了模板加工制作、

4、安装等工艺要求及相关验收标准;7 修订了混凝土成品修补与喷涂施工章节内容,增加季节性施工内容。本规程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 52 号;邮政编码:100161;电子邮箱:;电话:010-83982040)。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

5、建筑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筑砼清水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高碑店市汇海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邦氟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匠人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曹 光 李 浩 张 军 叶 梅 董清崇 王春红 杨晓毅 詹必雄 郑永超 梅晓丽 张振鹏 朱同然 张 伟 黎 明 曲捷凯 楚运堂 刘 坤 刘 源 马向国 郝锦云 全廷发 吴学军

6、 杨星河 张 东 范曙明 张 慧 刘卫未 任耀辉 王依列 唐 杰 辛海京 刘东超 刘雅静 陈 浩 付建武 付效铎 杨牧田 王启东 高文光 马铨斌 侯海涛 杜彬彬 李晨玮 杨光月 郑志松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锡恒 雷丽英 高 杰 张显来 吴继成 郭理修 毛 杰 目目 次次 1 总则总则.1 2 术语术语.2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4 4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5 4.1 技术准备.5 4.2 材料准备.5 4.3 样板构件准备.7 5 模板工程模板工程.8 5.1 模板选型与深化设计.8 5.2 节点构造.9 5.3 模板的制作与验收.11 5.4 脱模剂.12 5.5 模板安装.12 5.6 模

7、板拆除.14 6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15 6.1 钢筋深化设计.15 6.2 钢筋加工.15 6.3 钢筋安装.15 7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17 7.1 配合比设计.17 7.2 拌合物的制备与性能.17 7.3 混凝土浇筑.18 7.4 混凝土养护.18 8 施工缝的设置与施工施工缝的设置与施工.19 8.1 施工缝的设置.19 8.2 施工缝的施工.19 9 成品保护成品保护.20 9.1 模板工程.20 9.2 钢筋工程.20 9.3 混凝土工程.20 10 清水混凝土保护剂施工清水混凝土保护剂施工.21 10.1 表面处理.21 10.2 保护剂施工.21 11 季节性施工季节性施

8、工.22 12 清水混凝土实体质量验收清水混凝土实体质量验收.23 12.1 一般规定.23 12.2 主控项目.23 12.3 一般项目.24 本规程用词说明本规程用词说明.25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26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2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Basic Requirements.4 4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5 4.1 Technology Preparation .5 4.2 Materials Preparation.5 4.3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a

9、mple members.7 5 Formwork.8 5.1 Formwork selection and deepening design.8 5.2 Node structure.9 5.3 Fabrication and acceptance of formwork.11 5.4 Release Agent.12 5.5 Formwork installation.12 5.6 Formwork removal.14 6 Reinforcement works.15 6.1 Reinforcement deepening design.15 6.2 Reinforcement proc

10、essing.15 6.3 Reinforcement installation.15 7 Concrete works.17 7.1 Mix proportion design.17 7.2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mixture.17 7.3 Concrete pouring.18 7.4 Concrete curing.18 8 Sett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joints.19 8.1 Construction Joints Setting.19 8.2 Construction of constr

11、uction joints.19 9 Finished Products Protection.20 9.1 Protection of finished formwork.20 9.2 Finished reinforcement protection.20 9.3 Protection of finished concrete product.20 10 Construction of finished concrete protective agent.21 10.1 Surface treatment.21 10.2 Construction of protective agent.2

12、1 11 Seasonal construction.22 12 Quality acceptance of fair faced concrete.23 12.1 General Requirements.23 12.2 Dominant Items.23 12.3 General Items.24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2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6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7 11 总则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

13、平,规范施工方法,统一质量验收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可靠,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验收。1.0.3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 术语术语 2.0.1 清水混凝土 fair-face concrete 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或艺术造型作为装饰效果的混凝土,可分为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和艺术清水混凝土。2.0.2 普通清水混凝土 common fair-faced concrete 表面颜色无明显色差,对饰面效果无特

14、殊要求的清水混凝土。2.0.3 饰面清水混凝土 finished fair-faced concrete 表面颜色无明显色差,由对拉螺栓孔眼、假眼、眀缝、蝉缝等规律排列的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2.0.4 装饰清水混凝土 decorative fair-faced concrete 表面形成装饰图案、镶嵌装饰片或彩色的清水混凝土。2.0.5 艺术清水混凝土 art fair faced concrete 有独特造型和艺术效果的清水混凝土。2.0.6 清水混凝土模板 fair-face concrete formwork 按照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设计制作,满足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和表面装饰效果的模板。

15、2.0.7 衬模 decorative stencil 设置在模板内表面,用于形成混凝土表面装饰图案的内衬板。2.0.8 明缝 visible joint 混凝土表面有规则的装饰性线条或凹于混凝土表面的分格线。2.0.9 蝉缝 panel joint 在混凝土表面模板拼缝形成的装饰性印迹。2.0.10 组装式对拉螺栓 assembled typesplit bolt 用于固定清水混凝土模板可分段拆卸的对拉螺栓。2.0.11 直通式对拉螺栓 straight split bolt 用于固定清水混凝土模板的不分段、可拆卸的对拉螺栓。2.0.12 对拉螺栓孔眼 split bolt eyelet 对

16、拉螺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有规则排列,对清水混凝土起装饰效果的凹印或孔洞。2.0.13 定位盘 fair-face concrete protective afent)采用胶合板或者型材加工定制、满足艺术清水混凝土独特造型的定位装置。2.0.14 假眼 decorative hole 为满足饰面效果而在无法设置对拉螺栓杆的位置设置的孔眼。32.0.15 样板构件 sample component 清水混凝土正式施工前,用以检验其混凝土配合比、模板体系和施工工艺,以及作为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的参照物而在现场制作的构件。2.0.16 清水混凝土保护剂 fair-face concrete protec

17、tive agent 清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喷涂于表面,用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透明材料,简称保护剂。4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应提前策划并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相同效果的清水混凝土应保持材料和施工工艺的一致性。3.0.2 处于潮湿环境或干湿交替环境的清水混凝土应选用非碱活性骨料。3.0.3 清水混凝土采取防渗漏、防污染等措施时不得影响其饰面效果。3.0.4 清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样板构件,经各参建方确认后方可施工。3.0.5 模板体系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要求。3.0.6 清水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等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

18、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可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54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4.1.1 在清水混凝土深化设计前,应完成清水混凝土范围内的各专业设计内容及选型选样工作。4.1.2 施工前应熟悉设计图纸、模型等相关资料,并应根据各施工工序对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的影响,确定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4.1.3 应根据清水混凝土设计要求和已确定的施工工艺,编制清水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方可用于指导施工。4.1.4 应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清水混凝土工程各项施工工序自检、专检和交接检制度。4.2 材料准备 4.2.1 模板体系材料应符合

19、下列规定:1 材质选择时应满足设计对清水混凝土表面质感要求,且加工性能好;模板面板材料可采用覆膜胶合板、钢板、铝合金板、塑料板、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等;2 艺术造型模板体系衬模根据结构曲率选择不同厚度使用,厚度不宜大于 12mm;衬模应根据设计要求,可选用木纹板、席纹板、竹纹板、布纹板等;3 全钢大模板体系钢材材质不宜低于 Q235,对于不同使用条件的受力构件,所选用的材质可由设计确定;宜采用5mm 厚钢板做面板,表面平整、光滑、清洁;4 模板背楞材料可采用金属型材、木梁、钢木组合梁等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背楞拼装式木模板体系背楞材料应选用通长的金属型材,材质不宜低于 Q235;2)钢框胶

20、合板模板体系的钢框宜采用热轧型钢,材质不宜低于 Q235;模板的中间肋根据模板的大小宜选用 40mm60mm3mm 的焊接方管或 43mm3mm 扁钢焊接在模板边框上;3)艺术造型模板体系定位盘及木质造型次背楞宜选用胶合板,且厚度不宜小于 12mm;5 模板支撑材料应且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可采用钢管脚手架、盘扣脚手架、型钢等材料;6 模板配件应满足模板体系的连接加固要求,可采用模板夹具、型材吊具、钩头 螺栓、对拉螺栓、连接件等金属材料;7 对拉螺栓套管及堵头可选用塑料、橡胶等材料;8 明缝条截面宜为梯形,可选用硬木、铝合金、塑料等材料。4.2.2 钢筋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绑扎材料宜选用

21、 20#22#绑扎钢丝;62 钢筋保护层垫块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颜色应与清水混凝土的颜色接近,宜选用清水混凝土塑料垫块;3 钢筋应表面清洁、无明显锈蚀和污染。4.2.3 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原材料应为同厂家、同产地、同品种、同强度等级;2 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每 l000t 抽检不少于一次;3 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骨料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 12%,应采用连续级配,颜色均匀、洁净;当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以及高强混凝土时应符合表 4.2.3-1 的规定;表 4.2.3-1 粗骨料质量要求 混凝

22、土特性 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 或其他特殊要求 高强混凝土 含泥量(按质量计,)1 0.5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 0.2 坚固性指标(按质量计,)8/2)细骨料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 10%,宜采用中砂;当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以及高强混凝土时应符合表 4.2.3-2 的规定;表 4.2.3-2 细骨料质量要求 混凝土特性 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 或其他特殊要求 高强混凝土 含泥量(按质量计,)3.0 2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1 0.5 坚固性指标(按质量计,)8/3)钢筋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0.03%,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0.01%;

23、当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大于 0.003%时,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0.025%,拌合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250mg/L;结构混凝土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表 4.2.3-3 的规定值;7表 4.2.3-3 结构混凝土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环境条件 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按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计)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干燥环境 0.30 0.06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 0.20 潮湿且含有氯离子的环境 0.15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 环境、盐渍土环境 0.10 4)机制砂应按石粉的亚甲蓝指标和石粉的流动比指标控制石粉的含量;4 矿物掺合料宜选用粉煤灰、粒化高

24、炉矿渣粉、硅粉、石灰石粉、复合掺合料等,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 中规定的要求及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要求;2)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 的要求;3)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的要求;4)石灰石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石灰石粉GB 35164 的要求;5)复合掺合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J/T 486 的要求;6)不得含有对混凝土及钢材有害的成分。5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

25、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的要求,严禁使用含有氯盐的早强剂,外加剂选用应符合混凝土的颜色要求。6 拌和及养护用水应无色无味,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要求。4.2.4 保护剂的选用应考虑工程的类别、所处的环境、涂装后的美学效果等因素,具有防污性、耐候性等功能,宜使用硅树脂类和氟碳树脂类保护剂。4.2.5 保护剂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 9755 标准优等品要求。4.3 样板构件准备 4.3.1 样板构件应体现设计意图、节点处理、模板排版方式、工艺选择、保护剂效果等,在施工前确定质感及效果要求。4.3.2 样板构件宜在实体工程现场内制作。8

26、5 模板工程模板工程 5.1 5.1.1 模板体系可根据清水混凝土构件和设计效果的要求进行分析后选择使用。5.1.2 模板的深化设计应满足清水混凝土建筑效果的设计要求,同时应满足构件施工要求,应经各参建单位共同确认后方可实施。5.1.3 同一工程中同类效果要求的构件宜采用同种模板或衬模。5.1.4 应根据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施工流水段的划分等要求,模板类型确定可按表 5.1.4-1 选择。表 5.1.4-1 建议选择的模板类型 注:“”表示宜使用;“”表示可使用;5.1.5 模板施工应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模板深化设计说明;2 模板的平面配合设计、面板分隔设计、主次背

27、楞设计、对拉螺栓孔眼及假眼排布设计,施工流水段划分和混凝土浇筑顺序;3 模板节点构造设计详图;4 预留预埋、劲性钢结构等相关内容的留置;5 模板的设计计算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5.1.6 模板深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深化前应熟悉各项图纸的节点做法,并宜进行建模辅助设计;2 在起重荷载允许的范围内,模板的分块宜通用化、模数化、整体化和定型化,宜减少拼缝;3 对拉螺栓孔眼及假眼的排布应达到规律性和对称性的装饰效果;孔眼距门窗洞口的距离宜大于150mm;4 应对清水混凝土结构梁、墙体、柱、楼板与墙体交角、丁字墙、门窗洞口、明缝、蝉缝、滴水线、阴阳角、施工缝等节点构造部位,以及对拉螺栓及假眼布孔

28、、装饰效果等进行详细设计;模板类型 清水混凝土类型 金属背楞拼装式木模板 艺术造型 模板 金属框胶合板模板 木梁胶合板模板 全钢 大模板 不锈钢 模板 铝合金 模板 普通清水混凝土 -饰面清水混凝土 -装饰清水混凝土 -艺术清水混凝土-95 门窗口处宜设置拼缝,当拼缝在整个墙面呈对称设置时,墙面模板分块宜以轴线或窗口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线,均匀对称布置;6 对装饰清水混凝土的衬模分割应保证装饰图案的连续性及施工的可操作性;7 艺术造型模板衬模拼缝宜流畅,并符合设计要求;8 模板拼缝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并应绘制排板图。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拼缝宜遵循表 5.1.6 要求所示。表 5.1

29、.6 模板拼缝规则 要求 部位 横向拼缝 竖向拼缝 柱 同一楼层拼缝印迹的高度应一致 不宜出现竖向拼缝,无法避免时,竖向拼缝居中或对称布置;圆柱模板的两道竖向拼缝宜设于轴线位置,群柱的拼缝方向一致 梁 梁底横向拼缝与梁侧竖向拼缝宜闭合,同一楼层接缝位置应一致 板 允许出现拼缝,同一楼层纵横向拼缝应连贯,纵横排列宜均匀、对称 剪力墙 允许出现拼缝,同一面墙(每层相邻两轴线间或柱间为一面墙)的横向拼缝应连贯,纵向拼缝应对称;大钢模板宜竖向布置,一般不设横缝 5.2 节点构造 5.2.1 对拉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拉螺栓的最小截面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同一工程宜采用同一规格螺栓;2 有自防水(或抗渗

30、)要求和用于人防工程的清水混凝土构件应采用带止水环的组装式对拉螺栓,锥体堵头与模板贴合处设置橡胶垫圈,锥体堵头外侧模板与主背楞之间可增设防凸卡具;3 非自防水清水混凝土构件宜采用组装式对拉螺栓或直通式对拉螺栓,直通式对拉螺栓在截面内的螺栓应加塑料套管,两端附加锥形塑料堵头和弹性垫圈。5.2.2 梁、板、柱节点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撑梁底模宜采用钢支撑加 U 型托支撑,钢管垂直方向连接应采用对接方式连接,梁底模应支撑牢固;2 梁底模宽度宜与梁构件等宽,梁侧面模板将底模夹紧,接缝处应不漏浆;3 顶板模板边缘应压在梁侧模板之上,与梁模板共同承受混凝土荷载;4 柱模板背楞宜采用插销型式,从柱底由下

31、往上 3m 高度范围内,间距不得超过 400mm;5 柱头宜采用专用模板单独配置,柱与梁、板宜分开施工。105.2.3 金属背楞拼装式木模板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阴角模板可采用坡口连接,模板背面宜使用角铁或金属连接件将两侧模板连接为整体;阳角模板宜采用端头搭接,次背楞需贴合模板端头拼缝两侧,主背楞宜采用 45斜拉方式进行加固;2 丁字墙外侧模板宜延长到另一开间,且对拉螺杆不宜设置在隔墙截面范围内;3 门窗两侧应采用墙体端部加固方式,窗台模板应预留排气口;门窗内侧可预留企口、滴水线;4 上层墙体模板支设,应跨过施工缝与下层墙体表面贴合,并利用下层墙体最上部螺栓作为支撑。5.2.4 艺术造型模板

32、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定位盘应在构件端部、中部等特殊线条位置设置;2 造型背楞宜使用多层模板叠加,增加与模板接触面积和支撑稳定性;3 模板与衬模板缝应错开,衬模拼缝宜打磨平整;4 门窗洞口应结合三维模型进行节点放样制作。5.2.5 木梁胶合板模板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选择安装吊钩的木梁时,距吊钩孔距离最近的木梁腹板接缝应大于 1.5m;2 安装端头木梁,如果面板超过了木梁的长度尺寸,应根据需要尺寸临时增添端头木梁。5.2.6 全钢大模板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阳角宜采用两块大模板直接拼接,在角部增加对拉螺栓拉接;模板接缝部位宜采用定型双钩连接器和专用螺栓交错连接,也可采用阳角模的连接形式

33、;2 阴角设置应采用阴角模板,阴角模与大模板之间应留有 1mm 的间隙,阴角模应比大模板高出100mm-150mm,阴角模上部宜设置防撬管;阴角模板与大模板之间可通过专用连接螺栓和多道阴角压槽,再用勾头螺栓紧固;3 模板拼缝用 Y 形连接节点进行密拼。5.3 模板制作与验收 5.3.1 模板应按照深化设计进行加工制作及编号,控制加工精度,模板表面应平整、方正,拼缝应严密。5.3.2 对饰面清水混凝土的钢模板加工,应采用铣边工艺,面板宜经抛光处理。对已经抛光处理的钢模板表面,应及时涂刷脱模剂。5.3.3 木模板加工时,背楞之间、背楞与模板之间、相邻模板之间的接触面应刨平直。5.3.4 模板在安装

34、前宜先进行预拼装,并应对其模板平整度、阴阳角、相邻模板拼缝高低差及对拉螺栓的安装进行校核,模板组拼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3.4 的规定。11 表 5.3.4 拼装式模板组拼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饰面清水混凝土 普通清水混凝土 1 模板高度+1、-2+2、-3 卷尺量 2 模板宽度 1 2 卷尺量 3 模板板面对角线差 2 2 卷尺量 4 模板平整度 2 2 2m 靠尺及塞尺量 5 相邻模板拼缝高低差 0.5 0.8 平尺及塞尺量 6 相邻模板拼缝间隙 0.5 0.8 塞尺量 注:装饰、艺术清水混凝土允许偏差按设计要求执行。5.3.5 模板面板间拼缝应严密、平整且无错台

35、。5.3.6 加工的整体式模板进场时,应按表 5.3.6 的规定对模板尺寸、方正、拼缝、企口和板面平整度等进行验收,也应对模板及配件数量进行检查。表 5.3.6 整体式模板加工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饰面清水混凝土 普通清水混凝土 1 模板高度 2 2 卷尺量 2 模板宽度 1 1 卷尺量 3 模板板面对角线差 2 3 卷尺量 4 模板平整度 2 3 2m 靠尺及塞尺量 5 边肋平直度 2 2 2m 靠尺及塞尺量 6 相邻面板拼缝高低差 0.5 0.8 平尺及塞尺量 7 相邻面板拼缝间隙 0.5 0.8 塞尺量 8 连接孔中心距 1 1 游标卡尺量 9 孔中心与板面间距

36、 0.5 0.5 游标卡尺量 注:装饰、艺术清水混凝土允许偏差按设计要求执行。5.3.7 艺术造型模板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定位盘可采用模板制作,加工后与次背楞配合使用;2 次背楞可采用模板制作,模板加工尺寸应满足构件弯曲造型要求,模板边缘应顺滑;3 次背楞与结构曲率相对应,加工完成后边缘形态应与深化模型一致;4 模板加工应以建筑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字化机械加工,加工精度应控制在 2mm 以内,模板拼缝不 12宜使用双面胶条;5 模板加工后应在厂内按照深化设计排版图编号进行标识,特殊结构可进行模板预拼。5.4 脱模剂 5.4.1 脱模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C/T 949 的相

37、关规定。不应与混凝土不发生反应,不影响混凝土着色、可形成均匀厚度的附着层。宜选用水性脱模剂。5.4.2 脱模剂施工前应对模板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应在确认表面质量符合要求后开始喷涂或刷涂脱模剂,涂层应薄而均匀,无漏刷。5.4.3 脱模剂应易于脱模、便于操作和清理,脱模后效果应满足混凝土表面质量要求,且不得污染和锈蚀模板。5.4.4 脱模剂应根据模板的种类、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表面效果和现场施工条件选用,相同构件宜选用同种脱模剂。5.5 模板安装 5.5.1 模板进入施工现场验收合格后,方可按照编号位置进行模板安装。5.5.2 模板安装前,应对结构预留预埋件的尺寸、位置进行校核。5.5.3 模板之间应采

38、用柔性材料密封。5.5.4 次背楞中心间距不宜大于 200mm,主背楞间距不宜大于 600mm。5.5.5 梁、板模板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起拱,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的相关规定。5.5.6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模板内杂物。5.5.7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5.7 的规定。表 5.5.7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普通 清水混凝土 饰面 清水混凝土 装饰 清水混凝土 艺术 清水混凝土 轴线位移 柱、墙、梁 4 3 4 4 尺量 截面模内尺寸 柱、墙、梁 0、-4 0、-3 0、-4 0、-4 尺量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3

39、 5 3 水准仪或拉线检查 相邻两模板高低差 2 2-2m 靠尺、楔形塞尺量 层高垂直度 6m 6 3-2m 托线板 6m 8 5-表面平整度 3 2-2m 内上口拉直线尺量,下口按模板定位线为基准检查。135.5.8 梁柱接头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5.8 的规定。表 5.5.8 梁柱接头模板组拼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模板标高+3 卷尺量 2 立面垂直度 2 2m 垂直检测尺检查 3 平面平整度 2 2m 靠尺及塞尺量 4 模内阴角方正 2 直角检测尺检查 5 柱头模板与柱表面缝隙 1 塞尺量 5.5.9 梁、顶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5.9 的规

40、定。表 5.5.9 梁、顶板模板组拼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梁底模板标高+3 卷尺量 2 模板宽度 1 卷尺量 3 模板平整度 2 2m 靠尺及塞尺量 4 边肋平直度 2 2m 靠尺及塞尺量 5 相邻面板拼缝高低差 1 平尺及塞尺量 6 相邻面板拼缝间隙 1 塞尺量 7 连接孔中心距 1 钢卷尺量 5.5.10 衬模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衬模应与模板内表面贴合牢固、严密;2 当设计要求竖向拼缝呈现无规则状态时,水平拼缝可在结构转角处交圈;3 螺栓孔宜沿衬模居中设置;4 当装饰清水混凝土构件要求为非平面效果时,衬模局部拼缝可通过背面加垫板或生产不同厚度衬阴阳角

41、方正 3 2 3-方尺、楔形塞尺量 角线顺直 3 2 3-5m 线尺量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8 6 8 8 拉线、尺量 内孔洞尺寸+8,0+4,0+6,0-拉线、尺量 预埋件、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3 2 拉线、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5,0+5,0+5,0+5,0 拉线、尺量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长宽对中线)3 2 2-拉线、尺量 宽、高 6 4 6-拉线、尺量 对角线 8 6 8-拉线、尺量 14模形成错台。5.5.11 艺术造型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清水混凝土构件的形态,应先安装定位盘,进行初步定位,再安装造型背楞精细找形;2 模板拼缝不得大于 0.8mm,模板拼缝

42、线条应流畅、无明显折角;3 次背楞和定位盘安装应准确、稳固,同时应与测量控制定位相结合;4 定位盘、次背楞、模板应根据深化设计排版编号进行安装;5 次背楞应根据定位盘刻度尺安装;6 宜采用组装式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600mm。5.6 模板拆除 5.6.1 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JGJ 74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不应损伤混凝土成品;2 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对影响观感的表面缺陷应进行修复。5.6.2 模板的拆除顺序应按模板设计要求进行,各紧固件应依次拆除,应使用垫

43、板将模板撬离混凝土,并应对对拉螺栓孔眼及假眼进行保护;应在确认模板与混凝土结构之间无任何连接后,方可拆除模板,且不得碰撞混凝土成品。156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6.1 钢筋深化设计 6.1.1 钢筋深化设计应根据构件的几何尺寸与构件内包材料的截面尺寸,对构件内钢筋进行排布或调整,并设计各构件钢筋相互穿插或与型钢连接的构造措施,使梁、柱以及其他构件钢筋穿插位置满足设计要求。6.1.2 钢筋与型钢的连接可采用钢筋绕过型钢、钢筋伸至型钢边弯锚、钢筋穿过型钢腹板、钢筋与型钢通过连接板焊接连接、钢筋与型钢通过钢筋连接器连接等方式,深化设计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选用。6.1.3 预应力梁应进行预应力

44、钢筋深化设计,确定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的形状和位置。6.1.4 对拉螺杆与钢筋位置冲突时,可对钢筋位置进行微调。6.2 6.2.1 钢筋应表面清洁、无明显锈蚀和污染。6.2.2 应根据钢筋叠放位置和穿插施工及占位避让关系的需要确定加工尺寸,通长钢筋应满足端头弯钩方向控制的需要。6.2.3 钢筋下料及成型的首件产品必须经自检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生产。6.2.4 清水混凝土曲面造型中的钢筋可在符合要求的胎模上加工成型制作成钢筋骨架,再运至现场整体吊装。6.3 6.3.1 钢筋安装时,钢筋级别、规格、直径、形状、尺寸、位置、排距、根数、锚固长度、节点构造、绑扎搭接接头和保护层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

45、安装后应及时进行验收及校正。6.3.2 绑扎钢筋前,宜先在板面弹出对拉螺栓孔眼的位置,遇到对拉螺栓与钢筋位置冲突时,可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调整钢筋位置。钢筋绑扎过程中,遇雨雪天气,应及时对钢筋进行覆盖,雨雪天气过后应对钢筋进行清理。6.3.3 钢筋在模板中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应呈梅花型放置。对于处于露天环境的清水混凝土结构,其最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 6.3.3 的规定。表 6.3.3 清水混凝土结构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柱、杆 一 15 20 16二 a 20 25 二 b 25 35 三 a 30 40 三 b 4

46、0 50 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 C25 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 5mm;2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 40mm。6.3.4 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 50mm 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当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25mm。6.3.5 竖向筋与水平筋交叉点均应绑扎,绑扎钢丝拧紧应不少于两圈,丝头均应朝向截面中心。扎丝绑完后应将扎丝尾向里或侧边按倒。6.3.6 箍筋及墙体水平筋应避开直螺纹接头位置。6.3.7 预埋件的埋设应准确、牢固;外露预埋件使用前

47、宜进行热镀锌防锈处理。6.3.8 电焊施工时,应采取避免焊渣灼伤模板和塑料波纹管的措施,焊点处焊渣应及时清理干净。6.3.9 钢筋绑扎完成后,不应承受推、拉、碰、撞等外力作用,应有防雨水冲淋措施。6.3.10 钢筋、预埋件入模、安装过程中,不得碰伤、刮花模板面板。钢筋间距应保证振捣棒能顺利通过不挤伤模板。6.3.11 钢筋安装应采取防止钢筋受模板、模具内表面的脱模剂污染的措施,钢筋应错开对拉螺栓孔及堵头位置。6.3.12 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应按设计要求的形状和位置安装。6.3.13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6.3.13 的规定。表 6.3.13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48、绑扎骨架 长 10 尺量 宽、高 5 尺量 受力钢筋 间距 10 尺量 排距 5 弯起点位置 15 保护层厚度 柱、梁、杆 3 尺量 板、墙、壳 3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1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177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 7.1 配合比设计 7.1.1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除应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常规要求外,还应使混凝土颜色均匀;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抗碳化、抗冻害、抗盐害和抑制碱-骨料反应等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配合比设计。7.1.2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取值、配制强度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试配、调整与确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

4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的规定进行;2 混凝土水胶比与保护层厚度的关系宜满足混凝土中性化深度计算,根据已知数据算出水胶比,或根据已选定的水胶比确定保护层厚度;3 砂率宜在 38%43%的范围内;胶凝材料用量也不宜低于 300kg/m3;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较低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不宜超过 170kg/m3;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5mm,在满足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可提高粗骨料含量;4 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总量的最大百分率宜按表 7.1.2 控制;表 7.1.2 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率限值 矿物掺合料种类 水胶比 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

50、泥(%)粉煤灰(F 类、类)0.40 45 35 0.40 40 30 粒化高炉矿渣粉 0.40 65 55 0.40 55 45 石灰石粉 0.40 35 25 0.40 30 20 硅粉 10 10 复合掺合料 0.40 65 55 0.40 55 45 注: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上限掺量。5 彩色清水混凝土应进行配合比试验,宜通过添加无机材料着色剂调整混凝土颜色。彩色清水混凝土不得因着色剂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6 水平、竖向相邻构件混凝土同为清水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相同。7.2 能 7.2.1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