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42444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布单位】漯河市【公布文号】【公布日期】-07-26【生效日期】-07-26【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起源】河南省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计划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落实实施。 二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计划 为加紧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依据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相关深入加强人才工作意见和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精神,特编制本计划。 一、“十五”期间人才工作回顾 (一)关键成绩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才工作紧

2、紧围绕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动完善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不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努力突破传统人才工作领域、服务对象和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人才总量连续增加,人才素质显著提升,人才结构布局深入优化,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展现快速、协调、可连续发展态势。1.人才工作良好环境初步形成。市委、市政府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战略高度,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不停优化育人、引人、用人良好环境,使各类优异人才脱颖而出。市委、市政府数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知识分子工作会议,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才发展政策方法。组织召开引进博士、硕士和专业人才座谈会,倾听对人才工作提议和意见,立即提供人

3、才方面服务。全市现已初步建立起市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亲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新格局。 2.人才工作制度化建设日趋规范。“十五”期间,本市前后制订出台了漯河市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计划、漯河市引进人才若干要求、漯河市相关深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相关深入加强人才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涵盖了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人才工作方方面面,有效推进了人才工作良好开展,人才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全市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深入增强。 3.人才引进机制逐步完善。为缓解高层次人才不足矛盾,本市主动探索建立人才引进新机制。开展了以引进博士、硕士、

4、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关键“双百工程”,现在共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专业人才129名,其中博士14名;建成博士后工作站2个;从漯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干部队伍年纪、文化、知识结构调整出发,从外省市引进15名高学历优异青年人才担任县、区和企机关部门领导。 4.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加强。在抓好紧缺人才引进同时,不停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力度。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选拔了47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开展了享受政府津贴人员选拔工作,推进“161”人才工程建设,全市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教授26人,入选省“555”人才工程3人,省优教授1人,享受市政府津贴教授75人,科技创新带头人171人。二

5、是加紧培养选拔优异年轻干部。经过“双推双考”、公开选拔形式,选拔了一批县级领导干部,建立了由448名副处级后备干部组成后备干部队伍。三是不停为公务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标准,面向社会选拔优异人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十五”期间,经过考试共录用895名同志进入公务员队伍,其中硕士硕士5名,本科生460名。四是逐步拓展干部锻炼培训路径。采取挂职锻炼、境外培训等多个方法,多年来共安排81名年轻干部到县区、关键工作岗位、基层单位等第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提升她们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主动拓展外向型培训渠道,共选派245名年轻干部赴新加坡、香港等地境外培训。五是采取“联

6、合培养”方法,促进用人单位和中国10多所院校签署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并不停加强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每十二个月培养各类人才15000人次。这些方法实施,促进了各类人才素质提升,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 5.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基础建立。一是推行公务员竞争上岗机制,建立机关科级职位空缺竞争上岗制度。二是探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多年来共公开选拔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9名,其中部门一把手4名;三是机关全方面实施以岗位管理为关键聘用协议制,全市除依据公务员管理以外1816个机关、5万余人全部签署了聘用协议,初步形成了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新机制。四是推行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年薪制

7、,促进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优异人才走上了企业中高层领导岗位。 (二)存在问题 关键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观念有待深入更新。一是部分用人单位主体意识不强,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等步骤缺乏必需政策和有效方法。二是部分用人单位人才责任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树立“大人才观”,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人才结构有待深入优化。一是行业人才布局结构不合理,工农业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生产发展需要。二是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欠佳,尤其是党政人才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和漯河新一轮发展不相适应。三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领军人才数量显著不足,全市高级职

8、称专业技术人员仅有3087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6%,高级专业人才老龄化现象突出,面临青黄不接和人才梯队断层严峻形势。 3.人才集聚功效有待深入增强。在人才开发平台方面,本市现在新兴行业、高新技术行业偏少,行业本身集聚人才能力有限;众多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承载人才能力较弱,难认为人才充足施展才能提供足够空间。在人才信息交流平台方面,覆盖面窄,不能全方面反应区域内人才实际情况。传统人才统计、人才管理方法和手段,难以适应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需要。 4.人才机制有待深入完善。 二、“十一五”人才发展指导思想、定位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键思想为指导,牢靠树立和全方面落实科学

9、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人才强市战略为引领,深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激发人才活力为导向,提升人才能力为关键,主动形成人才开发协力,增强党对人才凝聚力,确立科学大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努力营造“人人全部能够成才”和“终生学习”良好气氛,促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为漯河连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确保和智力支持。(二)发展定位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不停满足漯河“十一五”期间功效定位和发展战略对人才需求,关键围绕提升公务员队伍行政实施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构建友好漯河三大人才需求,

10、实现漯河友好发展和人才开发有机统一,克服体制性障碍,统筹协调发展体制内人才和体制外人才、中国人才和海外人才,建立起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选人用人机制,加紧造就一支适应漯河功效定位、满足漯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队伍,为实现漯河新一轮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1.实现人才资本提升。依据漯河各项事业发展需要,提升人才资本,加紧各类人才培养步伐。在培养目标上,要在抓好目前急需人才培养同时,着眼于应对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立即培养一批能够和国际接轨,掌握高新技术和优异管理经验、知道国际规则高层次人才;在培养内容上,着力在更新知识方面下工夫,提倡和加强人才终生教育,关键抓好知识经济、现代

11、行政和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外语等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提升现有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立即提升专业技术队伍创新能力和发明能力;在培养方法上,立即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和终生学习体系,突出单位和个人主体地位,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由政府推进向市场机制推进、由外部引导向内部驱动转变。 2.促进人才聚集。把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结合起来,不求全部,只求所用,主动引进中国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推进引智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主动发明条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千方百计地为人才发明一个好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主动性、发明性,形成人才聚集洼地。 3.推进人

12、才和产业集群协调发展。以做大做强食品工业,发展造纸、盐化工、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为目标,着力培养主导产业集群领域专业人才,加强市场经济急需高层次策划人才、高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开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利于高新技术结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各类人才,要不拘一格、千方百计给予引进。4.提倡超前人才投资。确立超前人才投资战略,确保本市人才资源连续健康快速发展,不停增强人才建设后劲。一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得到落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停提升教育水平;二是立即将现有中专教育转向职业化或技术化教育,同时将教育重心高移,主动扶持高等教

13、育稳步发展;三是重视高层次人才和关键人才培养,逐步提升人才资源开发专题经费百分比;四是加大建设“学习型城市”力度,激励企业成为人才培训教育投资主体,激励人才个人自主投资接收教育培训,尤其是调动低层次学历人才经过教育培训提升知识和技能主动性。 (三)发展目标 到,高效开发觉有些人才资源,逐步实施高素质化人才开发战略,努力把本市建设成“环境优良、机制灵活、素质一流、结构合理、产出高效”人才强市。 在人才规模上,到,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成7万人,年平均增加10%;工程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0%,达成7000人。农村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6%,达成4200人,建立起

14、一支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在人才层次上,高、中级职称百分比快速增加,到,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人数分别达成4700人、24000人和41300人,使高、中、初级职称人员百分比达成1:5.11:8.79;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大大提升,40%国有、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含有本科以上学历,40%经营管理人员含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级技能人才大幅增加,技术工人总量按年均13%增幅达成12.18万人,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综合型能够适应时代竞争人才队伍。 在人才布局上,和本市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相协调,到,第一产业人才数量达成2.26万人,第二产业达成12.19万人,第三产业达成3.93万

15、人。第一产业内部人才布局调整,关键放在民营经济和农业生产一线,不停提升其人才拥有量。第二产业人才结构调整,关键增加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食品机械、饮料加工、造纸、盐化工等产业人才数量。第三产业人才结构调整,关键发展交通运输、物流、商贸、信息、旅游、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和通信、供电等方面人才数量。经过上述几方面调整,使本市人才布局情况适应本市关键产业、关键项目、关键领域对人才需求。 在人才环境上,逐步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整相结合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得到充足发挥,尊崇人才人文环境不停优化,创业环境有较大改善,对优异人才吸引

16、力显著提升,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和施展才能良好环境和社会气氛。 三、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关键任务和方法 (一)加紧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 1.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为关键,加强党政人才培养。关键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能够担负实现漯河跨越式发展重担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强化理论培训,着力提升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判定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干部关键路径,提升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根据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要求,规范初任培训,抓好任职培训,逐步推广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干

17、部教育长久有效机制,加强以创新能力、胜任本职员作为目标知识更新培训和相关能力培养,不停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大规模培训党政干部新格局。 2.以提升战略开拓能力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为关键,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以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造纸、盐化工、商贸等含有市场竞争能力大企业、大企业集团为依靠,加紧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中国市场、含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优异企业家。制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适应本市企业发展需要多层次、开发性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对产权代表,开展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关键高层次培训,着重提升其战略决议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对经

18、营管理人才,开展现代企业管理、法律、资本运作等工商管理知识培训,着重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党务人才,开展政治理论和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培训,着重提升其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抓好党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突出抓好企业紧缺人才和青年人才培养。经过和省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主动培养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管理人才。主动拓展出国出境培训渠道,激励企业和国外开展培训合作项目。 3.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关键,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关键是围绕转变经济增加方法和“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在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信息和通信、环境保护、城建等方

19、面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含有在中国、省内、行业或学科内有重大影响高级教授。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和创新培养载体,为专业技术人才学习和科研搭建平台,为培养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发明有利条件。经过企业科研人才自带研发项目到相关高等院校合作攻关等方法,培养企业高级技术研发人才;依靠相关高等院校、省级以上关键学科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企业科研机构,培养本市紧缺高层次科技型创新人才;依靠中国工科力量较强高等院校,采取联合培养、嫁接教育模式,培养一批含有较高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高级工程师;经过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等方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加紧文化

20、事业发展,以开发本市许慎文化、贾湖文化、滨河文化、红色旅游等资源为目标,加大古代文化学术研究、文物保护、旅游开发、文艺创作、新闻媒体、群众文化等方面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国家级、省级著名教授、学者。 4.以提升技术革新和科技结果转化能力为关键,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围绕本市关键支柱产业发展,加紧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生产、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经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升等方法,推进技能人才升级,打造区域性技能人才集散中心。着眼于加速培养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制造、果蔬加工、造纸、盐化工、纺织等各关键产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企业培用结合高技能

21、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做到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不停激发广大职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主动性。充足发挥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关键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创办培养高技能人才名牌学校。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靠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加速培养和本市工业发展相适应多层次多个类技能人才。着眼于提升企业职员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在全市实施“职业培训计划”,对企业职员和下岗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知识培训,不停改善技能人才层次结构。 5.以普及科技、管理知识和提升应用能力为关键,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

22、培养。以做大做强本市食品加工企业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目标,抓紧制订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关键培养粮食生产、畜牧养殖、饲料加工、农产品批发贸易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实施“农村人才111工程”,5年内,全市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农业生产技术员、一村一名畜牧兽医技术员。采取多个有效方法,培养大批“土教授”、“田秀才”、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营销专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加强乡(镇)、村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依靠各级党校、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类农村技术学校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使她们成为既懂经营管理、又掌握现代科技知识,能够率领群众共同致富复合型人才。 6.

23、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紧教育体制改革。以增加教育投入为关键,加紧教育体制改革,主动稳妥调整教育布局。多渠道补充老师数量,有计划地接收和选聘师范类优异毕业生充实老师队伍,主动引进省内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校管理人才;建立老师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经过实施老师资格制度,吸收社会优异人才到学校任教。改革办学体制,基础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社会办学共同发展新格局。主动推进本市大中专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使学校在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经费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和国际中国交流合作等方面,拥有充足自主权。使各类学校自觉适应市场改变和经济建设需要,自我发展,自我调整。加紧学科专业调整

24、,增加和本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专业技术人才比重,侧重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类、轻工类、商贸类、物流类、文化类等本市急需专业人才建设。 (二)努力改善条件,吸引优异人才来漯工作1.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为指导思想,继续完善以人才评价、培养、选拔、吸引、聘用、流动、管理、激励为关键内容政策体系,使本市人才政策保持区域性最优。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办事效率,对包含人才相关问题实施限时服务、承诺服务。继续落实硕士以上毕业生和关键院校本科毕业生来漯工作,可依据工作需要直接进机关和超编接收政策。加强对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等管理,使各

25、类人才在工资福利、知识产权、科技结果等方面各项正当权益得到法律保护。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人才奖励投入,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人才奖励体系。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工作,在政治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一视同仁,在改善创业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上主动提供服务。加强对人才流动中知识产权、企业关键技术和商业秘密保护,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结果有偿转移制度和法规,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正当权益,预防和克服人才流动带来消极影响。 2.营造良好创业环境。以推进本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为来漯河创业各类人才提供良好创业环境。牢靠树立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干事创业用人理念,让想干事人才有

26、机会,让能干事人才有舞台。支持各类人才到漯河发展最需要地方、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领域建功立业。重视发挥各方面教授、学者在漯河建设重大决议中参谋作用。对事关全局重大问题,要充足听取教授、学者意见,深入研究漯河发展中含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课题,不停提升本市发展决议过程中教授、学者参与度。坚持依靠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选拔项目负担者,聚拢对应高层次科研人才。加紧培育和发展人才创业载体,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各类毕业生实习基地、高新创业园区建设,激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漯河创办科研试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逐步形成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技

27、术创新体系和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科技服务体系。 3.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激励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为各类人才尤其是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提供适宜居住条件。组织、人事、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要为来漯河工作优异人才提供就医、配偶和儿女就学、就业及落户等方面优惠服务。对引进高中级急需人才,要加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分配机制推行力度,实施灵活工资福利政策和多个分配方法。 4.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人才、渴望成才社会人文环境,充足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本市人才政策和各行各业优异人才优异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发明、支持创业良好社会环境。 5.发明特殊

28、优惠人才智力引进环境。要充足利用本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地理区位优势,加大引才引智力度。经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吸引和利用中国外智力资源,激励和吸引外地高校及科技人才利用双休日来漯进行有偿技术服务、兼职、讲课;激励大型企业到高等院校设置奖学金,扩大引智效应;激励和吸引市外、省外及海外科技人才以技术入股、技术合作、技术开发等形式,参与本市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激励外来人才到漯河高新技术开发区来创业,并提供最优惠政策。在保障市外人才各方面利益前提下,加紧形成本市高层次人才聚集优势。 (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充足发挥各类人才作用1.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主,由品德、知识、

29、能力等要素组成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人员评聘,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限制。改善人才评价方法,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努力提升各类人才评价科学水平。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群众公认、重视工作实绩,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和评价标准,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奖励关键依据。探索社会化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改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评评价工作,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突出对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考评。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技能判定社会化管理体系,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农村在农业生

30、产、畜牧养殖等方面人才可参与职称评定为突破口,全方面推进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2.创新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深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实现漯河跨越式发展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认真落实并严格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标准、条件和程序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深入扩大民主,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告等制度。深入完善用人机制和相关政策,注意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经济社会组织中,选拔熟悉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商贸、法律、信息科技等方面优

31、异人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改善和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坚持选调应届优异大学毕业生、硕士到基层锻炼制度,为优异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快车道”。实施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实施领导干部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和引咎辞职等制度,加紧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深入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和调任制度,完善竞争上岗制度。3.创新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职业化为关键,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法,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入理顺出资人机构和董事会和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委托代理关系,逐步实现产权代表和经理层分层管理。研究

32、制订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经理人才和党务人才选拔措施。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实施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推行聘用制,实施契约化管理;对党务人才实施选举制和任命制。依据对产权代表、经理人才和党务人才不一样要求,制订不一样选拔标准。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前提下,产权代表着重看能否忠诚代表和维护国家利益,含有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经理人才着重看市场应变能力、开拓创新意识、诚信遵法表现和经营业绩;党务人才着重看政策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取向,不停拓宽选人视野,经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市场中介机构推荐等方法,把企业内外、体制内外和中国外能够整合生产要素、利用社会资源和集聚各类人才主

33、动创业优异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到企业领导岗位上来。逐步实施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引导民营企业更新用人观念,面向社会选聘经营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创新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关键,深化机关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要求,加紧机关体制改革步伐,建立符合各类机关特点用人制度。完善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协议管理职务聘用机制,促进机关由固定用人向协议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把竞争机制引入机关领导人员选拔任用中来,对不一样类型机关领导人员,区分情况分

34、别实施聘用、选任、考任、委任。 5.建立人才投入增加机制。一是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投入,千方百计确保相关人才政策性投入落实到位,同时,要主动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较大科技项目、教育项目和人才项目要努力争取列入关键建设项目计划,争取资金支持。二是根据“政府推进、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标准,创新科技、教育项目运作市场化模式,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投资科教、人才开发事业,吸引民资、外资和个人参与科技项目开发。同时,主动争取金融机构给优惠借贷。三是要加强对科技、教育、人才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切实提升资金使用率,预防挪用、侵占等违法行为发生。 (四)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紧人才资源市场配置1.构建开放统

35、一人才市场体系。全方面推进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各项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省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及各县、区人才劳动力市场,深入提升服务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健全多个全部制人才中介机构准入制度,规范民营人才中介机构行为,逐步引进有资质国(境)外人才中介机构,推进本市人才市场服务工作多元化和产业化。以“漯河人才网”为关键,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激励各类人才服务机构设置站点,扩大联网规模,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人才资源共享,实现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信息对接,尽可能降低人才闲置和浪费。努力开拓市场服务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人事代理服务,逐步扩大实施人事代理范围,完善人才培训、人才测评、

36、职业介绍、人才计划、薪酬设计等服务项目,并不停使人事代理服务依据人才及用人单位需求而延伸,促进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2.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市场机制。深入消除人才流动中城镇、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全部制等壁垒,疏通党政机关和企机关之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组织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和不一样地域之间人才合理流动渠道。充足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促进用人单位经过市场自主选人和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重视和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市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促进大中专毕业生立即、快捷、便利就业。放宽户籍准入政策,全方面推行以引进人才为主导工作居住证制度。激励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兼职兼薪、定时服

37、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法进行流动。加强对人才流动宏观调控,采取有效方法,加紧制订出台符合本市实际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意见,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域等社会最需要地方流动。制订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地方法规,逐步加强人事争议仲裁受案力度,立即有效地处理人才流动过程中产生各类纠纷和矛盾。 3.加强引导,建立健全人才宏观管理体系。改变过去靠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为主管理措施,实现各项人事人才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深入简政放权,实施分级负责、分级管理,提升管理效益。根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标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依靠市场引导和人事政策法规调控,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促进更多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现人才和职位最好匹配、人才和事业最好组合。牢靠树立人事人才工作成本观念,既要重视投入,更要重视产出,经过科学管理出效率、出效益。突破人事人才工作传统观念,把工作领域由国有经济转变到整个国民经济,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由国有单位扩展到集体、三资、民营等其它非国有单位;把工作对象由传统国家干部扩大到包含乡土人才在内各级各类人才,全方位地实施人才管理,多角度地为其提供人事人才服务,实现人才工作和全市经济建设最好融合。 本内容起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