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2674-2023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4201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2674-2023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4∕T 2674-2023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4∕T 2674-2023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4∕T 2674-2023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4∕T 2674-2023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2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26742023 代替 DB34/T 2674-2016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ce seedling production line 2023-03-01 发布 2023-04-01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2674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34/T 2674-2016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与 DB34/T

2、 2674-201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 3.1);b)更改了“5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流程”,为“4 作业流程”(见第 4 章,见 2016 版的第 5 章);c)删除了“4 基本要求”(见 2016 版的第 4 章);d)增加了“5.3 秧盘准备”(见 5.3);e)增加了“6.2.6”(见 6.2.6);f)删除了“8.1 生产工序”、“8.2 流水线调整”;g)增加了“7.2 供盘”(见 7.2);h)更改了“8.4 垫床土”为“7.3 铺底土”(见 7.3,见 2016 版的 8.4);i)更改了“8.7 盖土”为“7.6 覆土”

3、(见 7.6,见 2016 版的 8.7);j)增加了“7.7 叠盘”和“7.8 码垛”(见 7.7、7.8);k)删除了“9 技术要点”(见 2016 版的第 9 章);l)删除了“11.2 评价方法”(见 2016 版的 11.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滁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林鹤、蔡海涛、武小燕、高正路、吴然然、常志强、陶庭梅、任珺、刘冰岩、王善军、马春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6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4、 2674-2016,2023年第一次修订。DB34/T 26742023 1 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技术的作业流程、作业前准备、机具安装调试、育秧流水线作业、注意事项和作业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稻育秧流水线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 2674 水稻机插钵形毯状育秧盘 DB34/T 796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

5、程 DB34/T 3743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水稻育秧流水线 rice seedling production line 水稻育秧流水线是用于水稻机械栽插秧苗播种的设备,一次性完成秧盘输送、铺床土、浇水、播种和覆土等作业工序,可分为水稻毯状苗育秧流水线和水稻钵体苗育秧流水线。4 作业流程 见图1和图2。营养土/基质/营养土+基质毯状苗秧盘准备喂盘覆土洒水铺底土机插秧绿化炼苗暗化出苗出盘种子准备播种供盘叠盘码垛 图1 毯状苗育秧工艺流程 DB34/T 26742023 2 营养土/营养土+基质钵体苗秧盘准备喂盘覆土铺底土机插秧绿化炼苗叠盘暗化出

6、盘种子准备播种压实 图2 钵体苗育秧工艺流程 5 作业前准备 床土准备 可选择普通营养土、育秧基质、营养土与育秧基质混合等三种作为育秧床土。营养土应符合 DB34/T 796 的要求。育秧基质应符合 DB34/T 3743 的要求。营养土与育秧基质混合,建议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配比,不需要再进行培肥。种子准备 水稻育秧种子应符合 DB34/T 796 的要求。秧盘准备 5.3.1 毯状秧苗育秧盘 5.3.1.1 秧盘规格:58 cm28 cm2.5 cm(30 cm 行距)和 58 cm23 cm2.5 cm(25 cm 行距)两种。5.3.1.2 常规稻育秧每 666.7m2 大田需准备 30

7、cm 行距秧盘 25 张28 张、25 cm 行距秧盘 30张35 张;杂交稻育秧每 666.7m2 大田需准备 30 cm 行距秧盘 18 张22 张、25 cm 行距秧盘 20张25 张。5.3.1.3 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毯状秧苗育秧硬盘和毯状秧苗育秧软盘。育秧硬盘可直接用于育秧播种流水线作业,育秧软盘用于育秧水线时需在播种作业前将软盘放置在硬盘内,播种作业结束后再将软盘取出。5.3.1.4 育秧软盘、硬盘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NY/T 1534 的规定。5.3.2 钵体机摆栽秧苗育秧盘 5.3.2.1 秧盘规格:61.8 cm31.5 cm2.5 cm,每盘钵体数 448 个(1432)。钵

8、口孔径 1.6 cm,钵底孔径 1.3 cm,钵高 2.5 cm,钵底有“Y”型或“十”字型透水孔。5.3.2.2 常规稻育秧每 666.7m2 大田需准备 40 盘45 盘,杂交稻育秧每 666.7m2 大田需准备秧盘30 盘35 盘。DB34/T 26742023 3 5.3.2.3 秧盘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NY/T 2674 的规定。5.3.3 钵体机抛秧苗育秧盘 5.3.3.1 秧盘规格:63 cm40 cm2.3 cm,每盘钵体数 416 个(1332)。钵口孔径 1.8 cm,钵底孔径 1.0 cm,钵高 2.3 cm,钵底有“Y”型或“十”字型透水孔。5.3.3.2 常规稻育秧每

9、666.7m2 大田需准备 50 盘55 盘,杂交稻育秧每 666.7m2 大田需准备 45盘50 盘。5.3.3.3 秧盘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NY/T 2674 的规定。秧床准备 用旋耕机旋耕后整平,适量施底肥,按秧盘的尺寸和摆放方法确定秧床宽度。秧床间开沟,四周开排水沟。6 机具安装调试 育秧流水线安装 6.1.1 整机安装 先装配好机架,保证机架横梁的纵、横方向均水平。将供盘、铺土、播种、覆土、叠盘部分分别安装到机架上,调整播种、铺土、覆土部件的位置,使各部件的传动链条张紧。6.1.2 电机安装 将电机安装到机架上,调整电机链轮固定螺丝和传动轴链轮的固定螺丝,保证链条在同一平面内运动。调整

10、电机的固定螺丝,使电机与传动系统的链条处于适宜的张紧状态,最后装上罩壳。6.1.3 铺土及覆土装置安装 铺土及覆土装置通过流量大小阀控制落土流量,各地用户根据当地农艺要求自由选择流量。6.1.4 播种装置安装 播种方式一般分为撒播、行播、穴播三种,可根据各地农艺要求选择适合的播种方式及播种量。按照流水线使用的秧盘,分为普通毯状育秧流水线、钵苗育秧流水线。6.1.5 洒水装置安装。水管一端接入水源,水压和水量过大时通过手柄控制阀调节水压。洒水装置底部有一接水盘,用于盛接降压放水。育秧流水线调试 6.2.1 旋转刷调节 调整播种后及覆土后的旋转刷,高度和使用的秧盘一致。6.2.2 床土、覆土量的调

11、节 床土的输出量过多会导致旋转刷周围积土,床土不能被均匀刷平,通过调节把手进行调整。DB34/T 26742023 4 6.2.3 播种量调节 根据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节。6.2.4 秧盘导轨调节 通过调节螺栓把手将育秧盘调节到中心位置。6.2.5 灌水量调节 灌水量根据床土的种类和干燥情况的不同而调节,需要调整时可打开进水管阀门的开关,调整水压阀门。6.2.6 试运行 整机安装好后,试运行,确定各部件工作平稳顺利。7 育秧流水线作业 播种量 7.1.1 确定每亩大田用种量和用盘数量,调整排种速度到所需播量。7.1.2 毯状苗育秧流水线一般按杂交稻每 667m2 用种 1.2 kg1.5 kg

12、,30 cm 行距秧盘每盘需干种70 g80 g,25 cm 行距秧盘每盘需干种 60 g70 g;常规稻每 667m2 用种 3 kg4 kg,30 cm 行距秧盘每盘需干种 100 g120 g,25 cm 行距秧盘每盘需干种 80 g100 g。7.1.3 钵体摆栽秧苗育秧流水线一般按杂交稻每 667m2 用种 1 kg1.5 kg,每穴 1 粒3 粒,每盘干种 20 g50 g;常规稻每 667m2 用种 2.0 kg3.0 kg,每穴 4 粒6 粒,每盘播干种 45g80g。7.1.4 钵体抛秧苗育秧水流线一般按杂交稻每 667m2 用种 1 kg1.5 kg,每穴 1 粒3 粒,每

13、盘干种 20 g40 g;常规稻每 667 m2 用种 2.0 kg3.0 kg,每穴 4 粒6 粒,每盘播干种 40g70g。供盘 人工供盘或选用供盘机作业,供盘机一次放置 10 张20 张秧盘。铺底土 毯状苗育秧流水线铺土至距离填满秧盘还有 3 mm5 mm 为宜;钵体苗育秧流水线使底土达到孔深23 处。洒水 毯状苗铺完底土后进入洒水阶段,调整水量不能过小或过激,水量过小,土壤含水不足;水量过激,容易冲动底土不平。调整开水阀的最佳状态,即洒水量以浸湿床土,使底土在饱和状态,土面不积水为宜。钵体苗覆盖土后进行洒水作业,确保浸透土壤,又避免水量过大将种子冲到盘面上。播种 按照播量要求播种,确保

14、播种均匀。覆土 DB34/T 26742023 5 毯状苗育秧盘育秧流水线覆土厚度为 3 mm5 mm,要求覆土量均匀,盖实不露籽。钵体苗育秧流水线盖土高度略低于盘面或与盘面持平,以不见籽为宜。叠盘 人工叠盘或者选用叠盘机作业,将播好的水稻秧盘堆叠,叠盘机单次最大可堆叠 10 盘左右。码垛 人工码垛或者选用码垛机器人作业,将堆叠好的秧盘放到托盘中。8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机器安全操作规程,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机具性能、调试和使用方法及农艺要求后方能操作。机具操作时放置在平坦的场地上,用水平仪测试确保平衡,通过调节机架底部的四个橡胶脚来调节机架的水平。作业前应检查装土、浇水、播种、覆土等设备的状况及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必要时维修或调整。流水线作业时随时观察作业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停机调整,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流水线运行时,为确保播种量变化不大,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抽查播种量,抽查方法与开始确定播量方法一致。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扫和保养育秧播种流水线,清洗和消毒育秧盘,晾干后放在室内或用防雨布盖严,避免风吹日晒雨淋。9 作业质量要求 播种均匀度合格率 85%,空格率 2%,种子破损率 1%。铺土应均匀平整,无堆积、无凹陷。毯状苗流水线洒水时,铺土应浸透,无冲击聚积,盘底稍有滴水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