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9626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昭 通 学 院 学 报第 45 卷 第 4 期Vol.45 No.4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2023 年 8 月Aug.202332思想政治研究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姜浩1,2,3,张淑云2,3(1.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30;2.浙江开放大学桐庐学院 学历教育部,浙江 杭州 311500;3.中共桐庐县委党校 综合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1500)摘要: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与文化的互动下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顺应了高校青年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

2、化的发展。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有着深刻的必要性。从国家青年力量培养角度看,我国高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要想全面系统地掌握党的科学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真切感受党的初心使命的崇高意义,就必须认真学习“四史”,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增强感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国家文化治理角度来看,将“四史”作为青年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让青年更充分全面地认识近现代以来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党的领导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辨伪存真,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知,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关键词:文化治理;高校;四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3、号:2095-7408(2023)04-0032-08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与文化的互动下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顺应了高校青年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从国家青年力量培养角度看,我国高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要想全面系统地掌握党的科学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真切感受党的初心使命的崇高意义,就必须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四史”学习中发现历史规律,在“四史”思

4、考中增强感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国家文化治理角度来看,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希望和内生动力,将“四史”作为青年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让青年更充分全面地认识近现代以来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党的领导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辨伪存真,产生客观、正确的历史认知,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一、构建高校“四史”教育内在机制的必要性虽然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直接作用并不明显,但是毫无疑问,文化是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不唯一却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因此,文化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国家文化安全研究

5、学者胡惠林认为:“由于文化是最能从根本上区别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差异的,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同一个问题完全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2对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往往会导致形成不同的思想认知,对现在社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影响到对国家的感情。国学大师钱穆曾经总结:“故欲使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收稿日期:2023-05-10基金项目:浙江开放大学 312 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浙江开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SZKT-21Y19)。作者简介:姜浩(1983),男,山东青岛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33第 4 期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姜浩,张淑

6、云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认识。”3从实现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角度看,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活动是通过对历史的再学习再认识,凝聚青年共识,推动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既有政治必要性,也是文化发生作用的结果。(一)高校“四史”教育的政治布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中国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性,将其上升到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高校思政工作的高度。早在 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便提到:“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4158这是“四史”第一次被提出,但这里的“国史”并没有被明确为“新中国史”或“中华人民共

7、和国史”,因此也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历史”。2018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和发展阶段,特别要了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410同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进一步点明:“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97“四史”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 2020 年 1 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

8、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6从此,“四史”作为主题教育的专用名词被广泛使用。“四史”学习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包涵了更深层次的政治意蕴,表明中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年 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加强政治引领,“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此后,全国各地高校开始开展各类形式的“四史”教育,将其作为学校党建、

9、思政的重要内容,由此完成全国高校“四史”教育活动的政治顶层布局。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四史”学习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四史”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在开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如何结合学校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和载体,解决发现的问题,加强理论建设,将活动引入深化,还有长足的探讨和实践空间。(二)青年学习“四史”的必要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中,曾经多次强调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批评当时党内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

10、,真正懂得很少。”7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明确指出青年中存在忽视历史学习的现象:“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8改革开放后,由于历史学科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轻,加之历史专业就业面窄,前途不被看好,所以社会上长期存在“轻历史”的现象,将其视为“无用”的学科。这直接导致的问题是,高校学生虽然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接受过较为系统全面的历史课教育,但大部分学生只能算是基本掌握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对“四史”内容缺少了解的兴趣,更谈不上深入思考。进入高校学习后,又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直接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割裂地看

11、待“昨天”和“今天”、中国和世界、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准则,容易得出偏离正确的历史结论,甚至忽视了自己所应该坚持的国家、民族立场,被表面现象迷惑,站在错误的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言论而不自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9二是容易落入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陷阱。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放大一些不可避免的历史错误而否定中国的历史,分化、弱化、西化中国,其危害在于企图引导青34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09 期)年人认为中国的历史道路是错误的;文化虚无主

12、义旨在丑化中国,利用错误的逻辑否定中华文化、精神和中国价值观,从而实现去中国化、倡导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目的。两者严重危害了国家文化安全。如果缺少对史实的学习和掌握,青年人在看到一些极具迷惑性的新奇观点,以及似是而非的视频材料时,往往缺乏对内容真伪的判断力,受到误导,进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认知。高校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又受到多元文化的信息冲击,一旦没有全面客观地学习“四史”,对国家、民族、社会产生科学正确的认识,思想就极易陷入迷失错乱的虚无主义中,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和否定,也就谈不上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觉、历史主动。(三)学生是“四史”教育活动的中心高校

13、“四史”教育活动的开展要紧紧围绕学生群体。“四史”教育的成效如何,不在于形式有多少种、宣传力度有多强、声势有多浩大,而在于学生这个受众群体的反映,即学生的思想上的入心入脑和行动上的见行见效。在教学内容上要有针对性,既不能简单地将历史专业的课程拿来用,也不能粗暴地为了灌输主流意识形态而强硬地输出“四史”知识。僵硬的教学方式只会引发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四史”教学要以引导情感、激发思考、感悟思想为出发点,选择大学生感兴趣的专题,邀请历史专业教师、党校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重要历史事件亲历者、政府领导、企业家、老兵、先进人物等,举办系列学术讲座,让大学生在学中思,思中悟,

14、悟中感,增加“四史”学习的兴趣,了解掌握“四史”的基本史实,增厚“四史”内容知识储备,增强青年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辨伪能力。同时,讲座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讲授者与受众、青年学生相互间的互动交流,产生共鸣,实现历史思辨,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兴衰的周期率”“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另外,在开展“四史”教育活动时,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地优势和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好地方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地方组织的各种与“四史”有关的纪

15、念活动,了解地方历史文化和地方改革发展历程中经历的一系列抉择和取得的巨大成绩,感悟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安宁、民族独立、后辈幸福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四史”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对“四史”的学习、讨论和感悟,让高校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感悟青年一代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觉,实现思想与行动的一致。历史与现实是紧密关联的,今天和未来也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江泽民同志曾经在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文中指明国家民族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关联:“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10高校

16、开展“四史”教育活动,究其初衷就是为了让今日的青年了解党和国家昨日的道路,理解今日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必然性,更好地成为国家栋梁,走向未来。二、突出高校“四史”教育活动的理论逻辑性学习“四史”在加强理论武装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党中央一向重视青年工作,对青年群体给予殷切的期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1广大青年要成长为有理想、有作为、能够承担起历史使命的的社会主义有为青年,必须通过“四史”学习加

17、强思想上的理论武装。(一)高校“四史”教育的理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35第 4 期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素。”12“四史”的学习可以帮助高校青年在思想逻辑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统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事业发展围绕的根本问题和目标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5195高校

18、的任务尤其明确,在思想政治工作方向的把握也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13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办学工作的根本遵循。开展“四史”教育,是对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四史”能够帮助青年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客观的历史观,形成一致的历史认识,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胸襟抱负,为人生奋斗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

19、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4160一方面,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导实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系列胜利;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目标,前仆后继,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奠定了今天美好生活的基础。“四史”从纵、横两个维度完整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

20、化时代化过程和历史意义,让青年真切领悟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重要意义,更加明白中国未来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努力。学习“四史”,能让学生从中更加感受到昨天的艰难、今天的幸福、未来的美好,赓续精神,凝聚青春、时代、信仰的力量。(二)党史是“四史”学习的主线党史是贯穿“四史”的一条主线,党史教育无疑是高校“四史”教育开展的重点。从历史位度看,“四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创造“两大奇迹”,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大历史观。虽然“四史”的主题不同,内容有所侧重,但相互

21、联系密切,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历史进程,党史是其中的纵贯线和核心。对此,我党历史上多次强调党史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提到:“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4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并提出党史学习教育要常态化制度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学习党史,可以更好地观察分析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内容,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

22、历史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历史截面看,历史不是片面的,也不是单一的,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各自的历史叙事,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对党的历史有所体现,使党史的展现更加完整。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更好地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意义,由历史联系今天,理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五个必有之路”的重要意义。党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位一体,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的国情。高校青年如果不了解中国的百年国情,就会深陷思想的误区,丧失国民意识

23、和立场,甚至做出数典忘祖的行为而不自知。加强以党史为主线的“四史”教育,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必要而直姜浩,张淑云36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09 期)接有效的做法,可以让青年学生在更全面、客观的历史视野中形成大历史观,树立“四个自信”,做坚定的爱国者。(三)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决定力量。对个人而言,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能够更好地观察社会,认识评价历史,思考历史问题的动因,总结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政党而言,“历史观是政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15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最重要的历史观点就是

24、以人民为中心,这从党的历史中有切实的关照。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依靠的是人民,代表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工作实践中,也一再强调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更加丰富,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全过程民主,更好地实现民生福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的第二个答案,这与党史上著名的“窑洞对”形成呼应。自我革命的实质是党的自我建设,毛泽东对黄炎培的回答是“民主”,两个答案从一内一

25、外两个角度诠释了党的建设与民主建设紧密相连、党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主张,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的结果。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的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本质也是贯彻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点。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六中全会,再到十九大,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都是围绕人民提出的,也是围绕人民来解决的。高校青年学生在学习“四史”时,只有把握住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四史”的含义,理解开展“四史”教育活动的意义,理解中共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才能认识到自己

26、身负的重要任务,明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统一性。三、加强高校“四史”教育实践途径的有效性“四史”的内容广,材料多,内涵丰富,教育意义强。高校在推动“四史”教育时,没有限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式,既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也要注意跳出“课堂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方法,进行多途径探索。总而言之,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将“四史”完美融入思政学科系统中;以社会为广阔平台,发挥平台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以激发思想引导感悟为教学目标,让青年学生的思想火花肆意碰撞。(一)加强“四史”融入高校思政学科的整体性将“四史”融入思政课体系,既是思政课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活动

27、的必然要求。在融入过程中,要构建起“四史”与各个思政课的逻辑联系,以思政课的理论阐释“四史”,以“四史”内容丰富思政课的课堂。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强调要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解决问题时要抓主流和主要矛盾。但是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有虚而大之的感觉,用生活做案例又过于繁琐,很难突出哲学对历史的阐释。“四史”的学习可以与其形成互补,用历史问题的解决、历史发展的走向为例,证明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的科学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性。“四史”中关于党在成长过程

28、中犯过的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走过的弯路,改革开放决策形成的曲折,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可以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的正确性,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深邃性;“道德与法治”课注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推动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培养全面发37第 4 期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四史”丰富的材料正可以证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29、均衡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一致追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 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串联起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历史主线,取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胜利。“四史”能够极大拓宽“纲要”课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感悟共产党人精神力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不凡之处;“形势与政策”课在讲述时与“四史”相结合,更能将昨天与今天贯通,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实现课程层次的深化。(二)实现“四史”教育与红色资源的协同性红色资源是课堂语言之外的生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指出“要把这些红色

30、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4161。高校“四史”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重视课堂教育与课外红色资源的协同,充分发挥好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一是使用好各种红色场馆平台资源。革命遗迹、党史展陈馆、革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景点等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承载着厚重的革命文化,高校在组织青年学生前往参观学习,进行现场教学,接受革命教育,感悟革命文化的深沉力量的同时,还可以与红色场馆、基地和地方党史研究机构进行深入的合作,打造“四史”教学研究基地,发动学生参与志愿讲解、内容策划、党史研究等活动,做到学中讲、讲中学、研中悟,学、讲、研结合;二是发挥好学生组织的作用。在重要纪念活动的时间节

31、点,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发挥特长,围绕主旋律,创作文字、书画、动漫、视频、歌曲等各种形式的作品,策划专题展览,表达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铭记;三是利用好主题文化作品的思政教育意义。主题影视作品是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呈现方式,能够发挥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影视文艺创作在“四史”学习教育方面的作用:“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9近年来,一批优秀的“四史”主题作品受到大众的

32、欢迎,如抗日主题的亮剑雪豹,抗美援朝主题的长津湖狙击手,从微观角度讲述改革开放故事的 鸡毛飞上天 大江大河,从历史角度叙述建党、建国、建军的 建党伟业建国伟业建军伟业,能够有力凸显中国自信的 我和我的祖国 厉害了我的国战狼等优秀主题影视作品,将“四史”中蕴含的信仰、精神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受到青年学生的喜欢和高度评价,是非常好的课外“四史”教育素材。(三)营造“四史”教育良好的思想交流氛围国家文化安全的首要是民众思想文化安全,其关键是民众在历史认知上形成一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精神价值观。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有不同的方式,现代化的国家文化治理理念绝不是管控、禁锢民众思想,而是

33、科学引导、合理疏导、大力倡导,通过“史”“论”结合讲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由情入理,做好思想工作。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时期。高校作为思想、文化最活跃的地方,在开展“四史”教育活动时,要发挥高地优势,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围绕“四史”开展讨论,进行思想交流,在开展讲主题讲座、沙龙、读书活动时,邀请重要事件亲历者、地方领导、企业家、党校教师、思政老师、历史专业教师等不同身份的人员,与学生进行直面交流,扩展学生思考深度、视野宽度,增强对历史、社会的认识;将“四史”教育与“校史”学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校史的变迁,管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增强爱校、爱国情

34、怀;组织学生观看“四史”影视作品、书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沙龙活动,进行感悟分享,实现思想共情;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支持学生制作符合时代需要的“四史”内容的漫画、短视频、纪录片作品,在校内和公共平台上进行分享,展现青年学生的思想活力,应对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安全的挑战;实施家校协同教育,号召家长参与“四史”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做家姜浩,张淑云38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09 期)族长辈的口述史,多与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对家族历史的了解,加深对国家艰难发展历程和今日美好幸福生活的感性认识。在“四史”学习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思想交流氛围,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警惕

35、简单的复制模仿和过度留痕,通过灵活的组织方式,突出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引导,围绕“四史”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思考,使青年学生能够解放思想,结合历史和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头脑更加清醒地认识现在社会、思考未来道路,从而观点更加客观、思想更加坚定,油然而生地树立起历史自信,产生历史主动精神,将历史自觉付诸于实践行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认同是一切认同的基础,历史教育做不好,国家文化安全保障就会虚有其表。香港在国家历史、国情教育上的缺失就是前车之鉴。2021 年,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

36、:“十四五规划里边最后的一段话就是希望我们能做好国民教育,要让香港人更有国民的意识,更了解国家最新的发展,这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过去回归 20 多年,我们真的在国民教育方面没有下到很大的功夫。”在这一年的“两会”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提出:“建立中国香港抗战历史纪念馆,保存好香港抗战遗迹,同时将抗战历史加入香港本地教材”,“让我们的下一代知道自己是谁,永远记得和平的珍贵,不被外面的反华力量忽悠洗脑,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两个人的言论,充分显示了香港人士对历史教育的反思。而纠正这一问题,香港高校学生的历史教育是重要内容。“四史”教育既是教育文化行为,更是政治文化行为。亨廷顿在论述文化的作用

37、和地位时,引用了美国政治家、社会学家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的阐述:“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讲,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16政治作用于文化,实现人的文化共情、思想共情、情感共情,进而推动民众的团结一致,是国家文化治理的真谛,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的体现。浩茫无际,扬帆有风。无论是什么年代,无论是哪个国家,爱国都是青年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历史教育都是人生的必修课。青年学生处在正青春的大好年华,应该接受最正确的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引领,树立历史自信,怀抱远大理想。不了解历史,哪里会有历史自信、历史自觉?高校是对青年学生

38、历史观形成、思想成熟和价值观成型影响最大的地方。高校“四史”教育就是让青年学生通过对“四史”的学习、认识和思考,解构历史,重构文化,切实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 2018 年就强调过:“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5195当前,“东升西降”态势和“西强东弱”格局并存仍然是未来世界格局演进的主要特征。青年思想工作作为事关国家未来的战略性内容,绝不容忽视。青年能否站对政治立场,是否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关系到能否清醒认清当今中国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能否客观认识

39、到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历史潮流,从而肩负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任,这是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挑战,高校“四史”教育正是对这一挑战的正确应对。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2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导论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3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4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5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

40、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5.39第 4 期国家文化治理视阈下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探析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8.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4.9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J.党建,2021(04):4-11.10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25.1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

41、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1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1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0.15 熊文景.共产党人应坚持正确历史观 J.党建,2018(12):37-38.16 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An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and Effectiveness of“Four Histories”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

42、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ultural Governance JIANG Hao1,2,3,ZHANG Shuyun2,3(1.College of Humanitie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2.Ministry of Education,Zhejiang Open University,Hangzhou 311500,China;3.General Office,Party School of Tonglu County Committee of C.P.C

43、,Hangzhou 311500,China)Abstract:Four Historie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cultural governance,and it is also the play of cultural education func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culture.It conforms to the growth law of young students in coll

44、eges and universities,is conducive to safeguarding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It is deeply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Four Histories educ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youth strength training,the task of Chinas higher e

45、ducation is to train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If college students want to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grasp the Partys scientific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and truly feel the lofty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ys original mission,they must conscientiously s

46、tudy the Four Histories,find historical laws from it,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Strengthen socialist ideals and belief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ultural governance,taking four Histories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youth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ducation can enable young people to more

47、fully and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tortuous road China has traveled since modern times,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and the great sacrifices and efforts made by the Chinese people,distinguish the false from the true,form an objective and correct historical cognition,and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nihilism.Key words:cultural governanc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istory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姜浩,张淑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