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色彩的明度.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38472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的明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色彩的明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色彩的明度 教学设计(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1课)执教者:大连市中山区虎滩小学 张梅杰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与前面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色相知识以及后面的纯度、邻近色、对比色等内容属于色彩系列的教学内容。本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兴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解相关术语。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感受色彩明度变化的美感,并学会运用。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色彩系列课之一,对于正处于儿童发展期的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太过专业的色彩知识传授显然不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本课的设计上强调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理解并应用。旨

2、在帮助学生理解明度及明度的美感,作尝试性的调色练习,采用参与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本册第10课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色相的知识,已经有用颜料调配色彩的经验。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丰富他们对色彩的感受和理解,提升审美水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明度及相关知识,了解明度为艺术作品带来的艺术美感,学会并用色彩工具表现明度渐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资源的对比和分析,能识别明度的变化,在实践探究中学会方法并能用色彩工具表现明度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色彩明度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兴趣

3、,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明度及相关知识,感受美感。难点:能识别明度的变化,学会用色彩工具表现明度变化的方法。教学准备:师:课件、实验物品、教具、作业纸等。生:涂色工具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一)游戏感受:找不同 1.请问你选的颜色哪里不同? 2.这几个颜色从浅到深应该怎么排? (二)认识导入: 1.认识明度在游戏中发现色彩是有深有浅的,就像这样。(出示教具) 出示概念:所以我们把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2.出示课题:色彩的明度。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它。(意图:结合教具的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初感明度的视觉规律。了解明度的概念并引出课题。)二、赏析反馈、感受探究(一

4、)赏析探究反馈1.观察反馈色卡上找一找。2.实例分析(出示课件)找出明度最高和最低的地方。(二)感受明度之美1. 立体感如果失去了明度会怎样?2.秩序感蝴蝶翅膀上的明度变化: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色彩的明度是怎样变化的?(从低到高)组图探究:这样的规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3.大师作品中的节奏感师生分析明度节奏。 总结:画家正是运用了这种明度变化的节奏,引导我们的视线落到画面的主要形象上。体现了明度的节奏美感。 (意图:利用电子白板屏幕批注功能,针对课件图片中的知识点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欣赏中让学生对概念通过探究进行运用和反馈。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地赏析大师的绘画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5、和美的享受,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知明度在绘画作品中呈现的节奏和秩序美感。)三、 探索方法1、 演示光对明度的影响(师生探究)那么,明度可以改变吗?请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加黑色、白色(学生实验)改变明度还有很多方法,请同学们分组实验。实验结论:加 色可以提高色彩的明度,加 色可以降低色彩的明度。3、改变黄色明度(师生实验)结论:很明显,是黑色(明度差大)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加入明度差大的颜色。(设计意图:实验探究以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主题,学生自由实验探索,亲自去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操作中总结,加深认识。直观地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改变明度和有序排列的方法,同时延伸到

6、用色彩表现明度变化的学习上来。)四、演示难点(播放微课)师生观看微课。(设计意图:利用微课视频演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微课中清晰具体的演示,详细到位的讲解与提醒,重点突出,使学生获取技法。从而使教学难点得到解决。)五、课堂实践我们也来试试这个方法吧1、明确作业内容实践内容:每人选择一种喜欢的颜色,用加黑或加白的方法,表现出明度变化清晰、均匀渐变的色彩。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l 生根据作业要求操作l 师鼓励大胆尝试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学生根据明确的要求进行创作,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第二课时:一、学生继续创作。、发现问题 你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

7、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教师指导根据作业要求辅导,鼓励大胆创作(意图:及时发现和解决创作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美化和完成作品提供技术支持。)二、展评1整理展示作品。2师生互动点评(根据作业提示进行)1)自评: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哪幅作品需要调整?如何调整?2)师生建议:为其他同学的作品提点建议。(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欣赏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针对作品提出的改进意见则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引导进行有目的的评价,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欣赏、表达能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成就感。)三、延伸1、引导发散作品可以怎样利用?(装饰画、拉花) 2、实例延伸大家的创意真丰富。色彩的明度还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很多地方。 结语:艺术与生活就是这样紧密相连的。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所学知识来美化生活,让生活更有艺术品味。(设计意图:对自己作品进行应用创意,享受自己对美的创造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开阔眼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