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38364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电灯通电发光煤制成焦炭塑料老化干冰升华石油分馏海水制镁石块粉碎成石子粮食酿酒 A。B。C。D.2。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生铁、氢氧化铜、冰水混合物B.液氧、硫酸钡、粗盐C。天然气、纯碱、石油D。钙片、氯化镁、海水3.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量取液体C。氧气验满D。稀释浓硫酸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危

2、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间B。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使它更白C.用适量的小苏打做糕点,使它更松软D.用大量的甜蜜素制作果冻,使它更加可口5.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6. 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

3、火点以下,可以灭火7.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工业制烧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B.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种元素排序,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8. 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B。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C.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后过滤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9.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

4、 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B。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液质量一定相等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相等10。 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原子中与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与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和上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1.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请在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物质名称镁熟石灰化学式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12。 氢能源是理想能源,氢能源开发一直是前沿

5、科学研究的课题之一,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以铝镓合金(镓:)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铝镓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_,用该合金与铝片相互刻划,发现铝片上有划痕,说明_ (2)氢气是一种能源,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_ (3)反应中镓的作用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与电解水制取氢气相比,用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_ (4)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写出镓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发生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的转化过程是_13。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碳是组

6、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_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_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若以“二氧化碳的利与弊”做为论题,你的观点是_,请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

7、点要求:论据简洁、论证充分同一论据举出一个事例即可字数在字以内14. 化学与药品研发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我国的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1)提取过程研究人员先是采用水煎法(将青蒿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浓缩),发现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无抑制效果,而采用的乙醇(乙醇沸点)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为,后来又采用乙醚(沸点)为溶剂,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达到以上,课题组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根据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推测青蒿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8、各写一条)_和_等 (2)结构分析确定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是药物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成功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后,课题组立即着手分析其化学结构定性分析取适量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用符号表示)_定量分析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只列式,不计算结果)_主要抗疟结构分析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怎样的结构才使它有较强的氧化性呢?我们熟悉的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

9、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等几种,你认为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是_以上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的推理,推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_进行验证 (3)化学合成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课题组于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请你谈一谈化学合成青蒿素有哪些优点(答一点即可)_15. 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

10、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法 (2)“、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法;“属于碳酸盐,因此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法16.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现和提出问题镁在空气中能够剧烈燃烧,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而真金不怕火炼,这说明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速率的内因是_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这一事例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变质,这一事例说明温度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呢? (2)猜想与假设温

11、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收集证据实验药品: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两份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温度的稀硫酸、供选仪器:药匙、气体发生装置套(气密性良好)、量筒支、分液漏斗、秒表、胶头滴管、水槽、大试管支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补充完成下表的实验报告观察或测量的量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产生相同体积(一试管)的气体所需时间气体发生装置、秒表、胶头滴管、水槽、大试管、_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实验可以观察或测量的量有多种,除了上述观测点外,可以观察或测量的量还有(写一条)_等 (4)结论与解释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 (5)拓展分析根据其他测定方位

12、,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时间以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17。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答案】A【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

13、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煤制成焦炭塑料老化海水制镁粮食酿酒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发光干冰升华石油分馏石块粉碎成石子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2.【答案】B【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解析】根据有关的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解答】、生铁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钠是碱,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故错;、液氧属于单质,硫酸钡是盐,粗盐属于混合物,故对;、天然气属

14、于混合物,纯碱是盐,石油是混合物,故错.、钙片属于混合物;氯化镁属于盐,海水属于混合物;故错;3.【答案】C【考点】量筒的使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量筒及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气体验满的方法分析;、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解答】、取用液体药品,试管和试剂瓶倾斜,瓶塞要倒放,故错误.、使用滴管时,不能伸入量筒内部,要在容器口上方竖直滴落,故错;、验满氧气时,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操作正确。、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错误。4.【答案】C【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

15、健康常用盐的用途【解析】、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碳酸氢钠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判断、根据甜蜜素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面粉发酵时可产生酸,碳酸氢钠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膨胀使馒头疏松多孔,故该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甜蜜素对人体有害,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5。【答案】B【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根据溶液的基本特征、微观粒

16、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溶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的各种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不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其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不一定能形成溶液,如植物油难溶于水,分散到水里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6.【答案】D【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17、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根据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爆炸的条件分析;、根据燃烧的定义分析;、根据灭火的措施分析【解答】解:、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应该还产生大量的热或气,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物质跟氧气也可能发生缓慢氧化,如铁的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是灭火的一种措施,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项为:7。【答案】A【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解析】、根据侯德榜的贡献考虑;、根据空气组成的发现过程考虑;、根据电子的发现过程考虑;、根据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进行解答【解答】

18、解:、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故错误;、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正确;、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故正确;、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种元素排序,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正确故选:8.【答案】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和气体均能与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

19、,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和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9.【答案】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根据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但

20、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液的质量不再改变,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将食盐加入水中,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液的质量不再改变,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相等,而不是溶液质量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不一定相等,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说法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

21、目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10.【答案】C【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解析】、根据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解答;、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解答;、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解答;、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解答。【解答】、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所以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和,故错误;、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与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错误;、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与的数目一定相同,故正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和上,故错误。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1.【答案】物质名称镁氮气熟石灰硫酸钾化学式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

22、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来分析解答,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解:镁是一种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其化学式为;是氮气的化学式,由氮分子构成的;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由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硫酸钾,其化学式为12。【答案】混合物,合金的硬度大,燃烧生成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催化作用,,置换反应,常温下反应,节约能源,镓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镓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就结合成一个氢分子【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纯净物和混

23、合物的概念及判别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1)根据合金的组成以及合金的特点来分析;(2)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3)根据镓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来分析;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然后与镓铝合金制取氢气得出后者制取氢气的优点;(4)根据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个电子而显价,结合反应实质来分析【解答】解:(1)铝镓合金属于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合金要比它的成分金属的硬度变大熔点变低,所以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铝片上有

24、明显的划痕,说明硬度比合金小;(2)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条件为点燃,故方程式为:;(3)反应中镓能使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而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反应中镓充当了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4)镓显价,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镓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镓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就结合成一个氢分子13。【答案】AD,“利”大于“弊”【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25、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3)任何事物对人类都是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我们应该遵循客观事物事物发展的规律,尽量使客观事物向着有利于人类的一面发展【解答】解:(1)、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是碳循环过

26、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故错误;、碳循环过程中,有单质氧气生成,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错误;、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正确;(2)生物体内的葡萄糖被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观点一:二氧化碳的“利”大于“弊”;观点二:二氧化碳既有“利”也有“弊”;观点三:二氧化碳的“弊大于“利”论据:利:、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

27、灭火;论据:弊:、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答案:(1);(2);(3)论据:利:、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论据:弊:、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14。【答案】不溶于水(或能溶于乙醇或易溶于乙醚等),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变质或能杀菌或能抑制疟原虫)、,,,实验产量高【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28、的差别及应用化学的用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回答本题;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即可;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化学合成青蒿素的优点【解答】解:(1)不溶于水(或能溶于乙醇或易溶于乙醚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变质或能杀菌或能抑制疟原虫),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

29、化学性质(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青蒿素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有两种,其中氧气只含有氧元素,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也可能来自青蒿素,不能确定;但氧气中无碳、氢元素,即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3)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化学合成青蒿素的优点有产量高、不受季节影响等,15.【答案】观察,推理归纳,演绎【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注意对“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记忆【解答】解:(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观察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

30、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推理法(2)“、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推理法;“属于碳酸盐,因此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演绎法16.【答案】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氧气的浓度镊子、量筒,,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或消耗等量的锌粒所需的时间或消耗等量的稀硫酸所需的时间)温度升高,粒子的运动的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机会增加锌与稀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减慢【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1)

31、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结合促进物质燃烧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3)由实验目的: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提供的药品: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两份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温度的稀硫酸、;供选仪器:利用控制变量法,可以比较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确定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温度升高,微观粒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进行分析解答(5)由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解答】解:(1)镁在空气中能够剧烈燃烧,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而真金不怕火炼,金属不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速率的内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

32、质;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或者是反应物的组成、结构等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空气中氧气难度比氧气中的低,故这一事例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3)可利用控制变量法,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测定产生相同体积(一试管)的气体所需时间,来确定温度多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用气体发生装置、秒表、胶头滴管、水槽、大试管、镊子(取用锌粒)、量筒(量取生成氢气的体积),可分别取相同数量、大小的锌粒于气体发生装置中,分别取相同体积、不同温度的稀硫酸加入到两套气体发生装置中,记录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温度高的,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短,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33、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可以观察或测量的量有多种,除了上述观测点外,可以观察或测量的量还有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或消耗等量的锌粒所需的时间或消耗等量的稀硫酸所需的时间等(4)从微观的角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是因为温度升高,粒子的运动的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机会增加(5)由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内,锌与稀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时间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减少,反应物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减慢17.【答案】(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由生成的沉淀碳酸钡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解答】解:(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解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答:(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试卷第14页,总1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