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38128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方案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方案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许一茹一、研究背景:1、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它不仅涉及人的行为,而且从价值观这个深的层面引导人、塑造人,使人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学会怎样做人;它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不仅仅去具体地影响、规范人的行为,而且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培育人,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新课改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的基础上也面临着挑战,只有适应

2、时代的需要,适应当今的教育背景,与时俱进,校园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重建和发展。2、我们学校是一所年青的学校,缺乏丰厚的文化内涵,需要有先进文化理念的浸儒,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具内涵,更显张力。而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拓展我校的文化内涵,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捷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需要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在校园里交融、碰撞,由此催生出更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强烈愿望赋予了我们使命感,我们必须有校园文化的发掘、概括、深化、积淀、传承和发展。3、当我们看到校园内出现了千校一貌的“伟人头像”、“名人名言”;当我们看到缺少个性的校风

3、“拼搏进取”、“开拓进取,缺少独特风采的校园景点的时候;我们不禁要反问自己:校园建设,您真正的让人动心的文化意蕴何在?当“校园文化”以不一样的姿态走进师生的头脑,我们的校园呈现出来的文化韵味才能令人流连忘返,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师生的生活乐园、成长乐园和精神家园。所以我们有必要系统地审视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4、突显学校主体地位是新世纪教育的重要走向,“走向校本”成为当代教育的研究趋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本文化一种以基于学校的彰显个性的文化,蕴藏其中.校本理念的确立是校园文化重建的前提,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前提.而网络文化建设是校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挖掘网络文

4、化资源的校本研究”,它既能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5、建构在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之子课题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课题。长期以来,许多特殊教育学校都在实践之中,但又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了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并以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作为学校课题研究的一项内容,促进课题研究。二、课题界定:从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来说,我们从实际出发,研究的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具体层面。校园网络文化一方面由于受教育对象和教育性质的影响,体现出其特殊性,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出校园文化的一

5、般特征。(一)校园网络文化理论(1)“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说”:“校园网络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利用网络的优势,在培养人才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说”:“校园文化是指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以及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校园网络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3)“校园生活存在方式说”:“校园文化指在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4)“价值观核心说:“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办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学校成员所认同的以

6、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它是学校历史传统、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认识网络价值的根本立足点是:站在网络时代认识网络的价值。我们讲人类已开始进人网络时代,但是网络时代并不等于网络社会。农业时代,整个社会只有一种架构,即农业社会;进人工业时代以后呈现出两种社会形态,一种形态仍是农业社会,一种形态则是工业社会,也就是说,即使在工业时代中,仍然有人选择过农业社会生活,同样的状况也会发生在网络时代.即使进入网络时代后,也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一起进入网络社会,网络时代将呈现三种基本社会形态,即农业社会形态、工业社会形态和网络社会形态。不过,我们始终需要站在网络时代认识网络的

7、意义和价值,(二)校园网络文化的界定及特征信息革命带来的剧变,使社会经济、文化经历着一场文化的转变更确切一点说,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从机器密集型向人力密集型转换.价值创造的基础变成了人力资源。在旧的文化中,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和机器是最关键的资源,而在新的文化中,技能、远见、创造力和想像力则成为关键资源。这种文化革命的结果,便是“让机器做机器的工作,让人享有进一步创新的快乐”.这就是说,在互联网上产生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经济,还是一种新文化。笔者认为,网络文化的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网络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便是克服主、客观的分离,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

8、(本来,文化是没有现实与非现实之分的,但出现了网络之后,这种划分就成为了一种可能)。现实文化是指人类一切习惯、知识和技能的积淀。它是人类从动物类群中分裂出来后的创造物,其渊源之久远,乃是人类在其全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总和。传统的文化概念,是对人类创造物的一种客观肯定,具有现实的合理性. 虚拟文化是一种数字化的构成,即通过数字对世界-现实与想俾的世界进行的多种排列组合。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最大不同点便是:现实文化由具象构成,是具象的概念化、符号化;而虚拟文化则是由数字构成,是数字的具象化。可以说,虚拟文化是现实文化的反向生成。互联网有能力让现实和虚拟相互容忍并友好地携起

9、手来。当我们进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后,就会发现,网络上所见并非都是现实中已经实现或可能实现的,网络既展示着现实文化,也展示出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事物虚拟文化把人们的梦幻变成一种真实-网上的真实。在客观世界里,现实如果选择了一种可能性,则对其他可能性一律排斥;在虚拟世界里,虚拟则可以兼容现实,把现实的可能性与非现实的可能性都融于互联网上。仅此,就导致了虚拟文化的丰富多彩。正是这样,一元世界、一元选择被网络否定,人们的文化、生活样式变得多样化起来,也为我们发展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与文化本体个性化的统一互联网对文化的最大贡献,是将全球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信息“一网打尽

10、-实现文化信息的全球一体化.也就是说,人类古今中外的文化精萃都可以汇集到互联网上,并且又无一遗漏地展示在全人类面前,供每个人去比较、选择。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的结果,不是将所有文化样式铸成一个模式,而是最大限度保持了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文化的个性更加鲜明。也就是说,互联网这个可以无限拓展的空间,能够给任何一种文化提供生存的土壤。即在实现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不仅丝毫不会影响文化按文化主体的个性自由发展,而且还会为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阳光、水分和营养。事实上,在互联网上,每一文化主体某个组织或个人只要有自己的主页和网址,就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文化产品公布于众,甚至是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地发表自

11、己的思想。最早的一些BBS 站上的文章就是一些个性张扬的文章,从中也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气氛与热情。实际,BBS站营造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环境,每一个人都成为文化创造的一分子,每一份POST都是文化主体个性的外在化。可以说互联网为我们校园文化的发展(3)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网络文化是一种高度开放的文化。世界上所有的网站,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网站修了防火墙以防御非法入侵者外,其他网站则无一例外地对每一个网民门户大开-其敞开度对谁都一样大,提供的文化产品都一样多。网络上每一种文化产品都具备“世界性”与“全民性”,不论贫富负贱,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尽情享受.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文化产品的供应没有配额,不

12、受“数量”的限制,也不受供应时间的限制.北京和纽约的读者可以同时翻阅一本书的同一页,可以阅读同一则新闻并同时将自己的评论展示在同一个张贴板上。同时,互联网建立了一种无中心或非中心的“虚拟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一律平等,为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成为可能。(4)文化社区的新构筑互联网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不是单一文化的内部交流与传播,而是外在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插,将进一步加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而由此形成的网上文化集合体,也可以叫它为“文化社区”。只不过有人给加上了两个字“虚拟”。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不仅仅使我们身边发展着的经济变得更加人性化,成为人有、

13、人治、人享的知识经济,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带来的文化转变是一场不可逆的文化革命,它将使我们生存的文化空间更有利于人性的复归,有利于人的价值实现.校园文化,我们认为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及生活习惯的综合。在现象上,就是学校的人文气象和风气、风貌。校园文化从分类看有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理念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价值观、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具体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其中,行为文化包括了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等。这四个部分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最上层的是精

14、神文化,依次往下排列。(三)我们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下四个特性:1、 校本性: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以基于学校的彰显个性的文化.由于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应突出地方特色,立足本土。校本理念的确立是校园文化重建的前提,也是校园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的前提.2、 人文性:“人文精神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支柱。一所富有人文精神的学校,其校园文化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3、 人本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学校”, 为了学校,包括为了学校的师生,而且首先是为了学校的师生.“亲近师生”、 “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4、 可持续性:学校要传承文化、积淀文化以及所造就

15、的风格,形成有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建设成“百年的文化。三、总预期研究目标:通过研究,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网络文化形象,形成学校文化建设全面、和谐的发展。四、具体预期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我们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学校应该构建起这样一种网络文化:1、使校园文化成为个性独特的文化,立足本土,形成以校为本,突显办学特色。2、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百年文化,传承文明,既相对稳定,又可以持续发展。3、形成有“人文关怀”的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家园、学园、乐园。4、让校园文化成为一股“合力”,调动全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参与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向高层次发展.五

16、、研究内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综合体系,而不是某一个方面,主要包括:(一)传承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隶属于理念文化建设,理念文化即精神文化,决定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精神文化主要通过校训、校风、学风、培养目标、办学宗旨等形式表现出来;还有校魂、主题精神、主题价值观、主题理念等其他表现形式。精神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价值系统,如人才观,管理观,绩效观、发展观、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由此可见,学校的哲学和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核心的东西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所以说它是静态的.如果精神文化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那就

17、不可能有文化积淀和传承,就形不成价值观,如此校园文化也就名存实亡了。学校的哲学和根本宗旨,是不能轻易更改的,时代在变迁,教育在改革,但学校要坚守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精神和信念,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色。为此,通过研究我们试图传承并构建起一种体现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特色的理念文化。如下表:办学思想文化育人、和谐发展办学目标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育人环境网络化、学生发展个性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培养目标补偿身心缺陷,发展个性潜能,培养自强精神,建构和谐人生教师精神营造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人生师风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校风健康健全、和谐发展学

18、风努力实现自我做真人、融入主流社会求真知拟采取的措施:1、形成“科学+人性的管理机制,采用制度管理,用规章制度约束人、统一人,实行文本化管理.2、采取人文管理,以人为本,以全校师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倡导博爱思想,仁者爱人,教师分工不分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二)建设人文关怀又有纪律约束的制度文化(校园网络制度) 六、研究对象理念文化建设,研究对象侧重于网络的理论应用价值。具体文化建设,研究对象侧重于网络的具体运用形式,如网站建设、网络使用方法与制度等。七、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反思、调整来自实际的关于构建创造性阅读流程中迫切需要

19、解决的具体问题,并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分析总结之后再向前推进.同时课题成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了解、细致把握、及时反馈,总结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获取真实可靠、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为分析课题成果提供事实依据。2、文献研究法:从有关书籍、专著、杂志、报纸上搜集对本课题具有指导意义的有关资料,把握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研究新的生长点,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3、观察研究法:主要通过自然观察这一辅助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面,探究手段的数量和质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八、研究的程序(一)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2、学习相关理论

20、,学习国内外有关创造性阅读的资料和成功经验。3、进行研究设计,制定研究工作计划(二)实施阶段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研究2、及时收集研究信息,不断调整完善操作过程。3、定期组织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三)总结评价阶段对研究成果进行反思,论证和评定研究成果的价值,以及与总课题的衔接。九、研究成果形式教师论文、结题综述等。十、研究组成员及分工负责人:许一茹:总负责本子课题研究成 员:陈红霞-网络媒体与艺术教学等 许 永、李道灿(协助完成本子课题研究,具体负责网络培训、研究协调等内容)、陈爱萍、孙 艳、夏虹艳、阴 艳、杨 芳、王天云、王彩霞、万德俊十一、经费预算情况课题研究的研究经费以及有关资料、外出考察交流、成果推广等费用. 2009年3月20日-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