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论语》选读之15问.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37900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论语》选读之15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论语》选读之15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论语》选读之15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论语》选读之15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论语》选读之15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超详细】苏教版论语选读之15问苏教版论语选读之15问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答: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来看,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恶一个重点。2、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意思是否相同?朱熹将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

2、盾吗?答:“均无贫”和“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仁富济贫,强烈主张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均”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只是它的词典义。词在词典里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地。一旦用到言语里,就有了具体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3、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

3、里?答: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4、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结合有关章节,说说你的理解.答: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1.2章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悌,就是尊尊亲亲,实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孔

4、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5、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答: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在他处曾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朱行,把封

5、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6、对陈成子就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答:“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这反映了孔子怎样心情?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思.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7、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心情答: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

6、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铺佐器官共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件知礼而肯定管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8、同时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梯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答: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

7、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9、孔子是怎样形象的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答: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1)聚散无常,比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的过眼烟云;(2)坚持道义的信念表达得十分坚定,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富贵与自己无关;(3)浮云至轻至淡,比喻富贵无足轻重10

8、、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本,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而后来的儒家走向了另一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试对这三种主张做简要评论。答: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反对正当求利。儒家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孔子。孟子不讳言功.孔子不完全排压利,要求“见利思义”。孔子孟子贱力,子则相当重视力.在重义崇德的前提下,给以利和力一定的地位还是可能的,但是,在于其它各派个别是法家的论战

9、中,在反对世俗价值观的努力中,儒家却越来越把利与义,德与力分裂开来,对立起来,造成了价值观上的严重偏颇。如孟子把“利”与“仁义”对立起来,把“为利”与“为善”对立起来,把“以力假仁的霸道”与“以德服入的“王道“对立起来,这就成问题了,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而汉书又将它改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问题就更严重了。宋明理学特别是程朱陆王学派大力宣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造成了严重后果,尽管宋元明清时期也有一些儒者在义利、王霸、德力、理欲等问题上提出了二些较为全面的观点,但毕意未能取得主导地位。(参考课文P31)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

10、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11、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儒家的交往观答:(1)与人为善(友好交往)一-儒家的“仁包含着人道精神,他们从人道精神出发,提倡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忠恕)进行友好交往。(2)诚与信(实交往)一一信乃做人之本,从自我做起,责已严待人宽。(3)和而不同(适中交往)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君子周而不比。(参考课文P40)12、孔子

11、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答:前者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后者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都是坚持反映论的。1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答: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1)在述与作的关

12、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的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14、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答:孔子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可以有这样几种解释(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之后心灰意冷,

13、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的此时心情契合。(2)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景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大同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3)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4)曾点志趣高远,胸次悠然,较之另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在这几种解释中,前两种均有一定的说服力,较为直接的应该是第一种。)15、“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主张主张看作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啊?答:“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巴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