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 633.1-2023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湖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3773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 633.1-2023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湖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2∕T 633.1-2023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湖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2∕T 633.1-2023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湖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2∕T 633.1-2023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湖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2∕T 633.1-2023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湖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633.12023 代替 DB42/T 633-2010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 Code of Practice For Double Cropping Rice Cultivation Part 1:Mechanized Direct Seeding of Early and Late Season rice 2023-03-28 发布 2023-05-28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633.12023 I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品种选择.1 种子质量.1 生育期.1 5 田块选择.1 6 机械耕整.1 早稻机械耕整.2 晚稻机械耕整.2 7 早稻直播.2 种子处理.2 播种.2 大田管理.2 收获.3 8 晚稻直播.3 种子处理.3 播种.3 大田管理.4 收获.4 DB42/T 633.1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2/T 633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的第1部分。DB42/T 63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本文件代替DB42/T 633-

3、2010 双季稻“早直晚抛”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规程,本文件与DB42/T 633-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品种及田块选择;修改了“早稻直播”部分技术内容;“晚稻抛秧”技术内容修改为“晚稻直播”。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武穴市农业农村局、浠水县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枝盛、王飞、夏贤格、程建平、郭英、段志红、汪本福、曹鹏、陈杰、程贤亮、李阳、王晴芳、杨晓龙、

4、江洋、刘天奇、徐得泽、翟中兵、皮楚舒、章桃娟、葛双桃。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系电话:027-87389818。邮箱:。DB42/T 633.12023 V 引言 双季稻在湖北省水稻生产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最高峰时期,湖北省的双季稻面积曾经达到200 万hm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加上双季稻季节紧,劳动强度大,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不高,双季稻面积逐年下降。水稻直播的生产方式操作简便,更加省工省力,节本增效。但是,直播稻生产

5、过程中的机械化、轻简化,以及杂草防控、一播全苗、水肥管理等技术问题,制约了双季双直播的发展。制定双季稻双季机械化直播技术规程,能够规范双季稻直播生产,减少生产风险,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双季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稳定和恢复双季稻生产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本文件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目的在于修订2010年发布的双季稻“早直晚抛”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规程,规范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第2部分:早晚稻机械化插秧。目的在于规范早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第3部分:早稻机械化直播晚稻抛秧,目的在于规范早直晚抛机械化栽培技术。DB42/T 633.120

6、23 1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双季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品种选择、田块选择、机械耕整、早稻直播和晚稻直播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双季稻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739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 NY/T 1112 配方肥料 NY/T

7、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DB42/T 996 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DB42/T 1171.1 秸秆还田机械化 第1部分:水稻秸秆作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品种选择 种子质量 直播的种子应符合GB 4404.1规定的良种级标准。生育期 早稻直播选用生育期短、产量高、抗性好的早稻品种,全生育期在110 d以内;晚稻直播宜选用早稻品种翻秋种植。5 田块选择 宜选择恶性杂草基数低、保水性好、灌溉方便、平整度好的田块。6 机械耕整 DB42/T 633.12023 2 早稻机械耕整 早稻播种前精细耕地,可采用两耕两耙,要求耕深一致、土壤细

8、碎,田面平整,高低落差不超过3 cm。晚稻机械耕整 早稻收获后采取浅旋少耕,及时抢播晚稻,要求田面平整,高低落差不超过3 cm。7 早稻直播 种子处理 7.1.1 晒种 选种前晒种1 d2 d。7.1.2 选种 采用风选、清水选或盐水选(盐水比重为1.061.12)方式选种,去除秕粒。盐水选种后立即用清水淘洗,清除谷壳外盐份。选用已经处理过的商品种可不进行风选或盐水选。7.1.3 浸种催芽 播种前晒种1 d,药剂浸种10 h,清洗后再浸种,常规稻浸种36 h、杂交稻24 h,破胸露白率达90%以上后置阴凉处晾干至内湿外干易散落状态。拌好驱鸟剂,播种前用嗟虫嗪等拌种剂拌种。播种 7.2.1 播种

9、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抢晴天播种,播种期在4月上旬。7.2.2 播种量 采用精量直播机进行播种,行距20 cm25 cm,穴距10 cm15 cm,常规稻每666.7 m2播种5 kg7.5 kg;杂交稻每666.7 m2播种3 kg3.5 kg。7.2.3 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符合NY/T 739的规定。大田管理 7.3.1 大田除草 在播种后1 d3 d喷施药剂稻田封闭除草,施药时厢面无明水,施药后3 d内保持田间湿润状态。秧苗立针后用茎叶除草剂进行茎叶除草,喷药2 d3 d后灌水。7.3.2 施肥 7.3.2.1 底肥 DB42/T 633.12023 3 每666.7 m2施用水稻专

10、用配方肥(N-P2O5-K2O为20-13-12,或相近配方)40 kg45 kg,锌肥0.25 kg0.75 kg作底肥,可选择带深施肥料装置的播种机,播种同时施用底肥。肥料质量符合NY/T 1112的规定。7.3.2.2 分蘖肥 根据田间长势长相,在3叶4叶期每666.7 m2适量追施5 kg7.5 kg尿素作为分蘖肥。7.3.2.3 穗肥 晒田复水后,每666.7 m2施尿素2.5 kg5 kg、氯化钾7.5 kg10 kg作为穗肥。7.3.3 水分管理 播种前注意田间排水、保证田面无明水。播种后3 d4 d自然落干,促根系下扎,促全苗。分蘖期采用湿润灌溉,当每666.7 m2茎蘖数达到

11、预期穗数的80%或者分蘖末期,晒田7 d10 d。拔节至孕穗期浅水勤灌,每次灌溉水层2 cm3 cm,待落干后再进行灌溉。灌浆至乳熟期田间保持湿润状态;黄熟期自然落干,收割前10 d15 d彻底断水。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7.3.4 病虫害防治 早稻主要防控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病虫害防治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2156和DB42/T 996的规定。收获 7.4.1 收获期 当早稻85%90%黄熟时,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7.4.2 秸秆处理 水稻秸秆还田按照 DB42/T 1171.1的规定作业。8 晚稻直播 种子处理 8.1.

12、1 晒种 选种前晒种1 d2 d。8.1.2 选种 采用风选、清水选或盐水选(盐水比重为1:1.061:1.12)方式选种,去除秕粒。盐水选种后立即用清水淘洗,清除谷壳外盐份。选用已经处理过的商品种可不进行风选或盐水选。8.1.3 浸种催芽 播种前晒种1 d,药剂浸种10 h,清洗后再浸种,常规稻浸种24 h、杂交稻12 h,破胸露白率达90%以上后置阴凉处晾干至内湿外干易散落状态。拌好驱鸟剂,播种前用嗟虫嗪等拌种剂拌种。播种 DB42/T 633.12023 4 8.2.1 播种期 播种期在7月20日之前,确保在9月18日前安全齐穗。8.2.2 播种量 采用精量直播机进行播种,行距20 cm

13、25 cm,穴距10 cm15 cm,常规稻每666.7 m2播种量5 kg6 kg;杂交稻每666.7 m2播种量3 kg3.5 kg。8.2.3 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符合NY/T 739的规定。大田管理 8.3.1 大田除草 在播种后1 d3 d喷施药剂进行封闭除草,施药时厢面无明水,施药后3 d内保持田间湿润状态。秧苗立针后用茎叶除草剂进行除草,喷药2 d3 d后灌水。8.3.2 施肥 8.3.2.1 底肥 每666.7 m2施用水稻专用配方肥(N-P2O5-K2O为20-10-13,或相近配方)40 kg50 kg作底肥,可选择带深施肥料装置的播种机,播种同时施用底肥。肥料质量符合NY/

14、T 1112的规定。8.3.2.2 分蘖肥 根据田间长势长相,在3叶4叶期每666.7 m2适量追施5 kg10 kg尿素作为分蘖肥。8.3.2.3 穗肥 晒田复水后,每666.7 m2追施尿素2.5 kg5 kg、氯化钾5 kg7.5 kg作穗肥。8.3.3 水分管理 播种前注意田间排水、保证田间无明水。在播种后到3叶期保持田面湿润无明水,防止高温烫伤;在3叶期后干湿交替,浅水灌溉,促进早生分蘖。当每666.7 m2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或者分蘖末期,晒田7 d10 d。拔节至孕穗期浅水勤灌,每次灌溉水层2 cm3 cm,待落干后再进行灌溉。灌浆至乳熟期田间保持湿润状态;黄熟期自然落干,收割前 7 d10 d彻底断水。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8.3.4 病虫害防治 晚稻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病虫害防治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2156和DB42/T 996的规定。收获 8.4.1 收获期 当晚稻90%95%黄熟时,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DB42/T 633.12023 5 8.4.2 秸秆处理 水稻秸秆还田按照 DB42/T 1171.1的规定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