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北日报》的工人创作与“人民性”文艺观_郑思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97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日报》的工人创作与“人民性”文艺观_郑思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北日报》的工人创作与“人民性”文艺观_郑思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北日报》的工人创作与“人民性”文艺观_郑思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1948年,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国家建设面临着“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建设目标。为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国家工业建设,亟需文艺发挥作用鼓舞士气。于是,文艺界在要求知识分子作家深入城市、扎根工厂、服务工人,接受无产阶级教育与洗礼的同时,积极从“人民”内部挖掘与打造“文艺新军”。于是,“工人”不仅成为了文艺表现的中心,同时在“普及与提高”的培育路径下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真正实现了“人民”作为文化主体的“身份询唤”。本文以东北日报(1948-1954)为中心,重返鲜活的历史现场,探究工人创作和工人题材创作对“人民性”文艺观凝铸的逻辑、路径与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完

2、善与发展“人民性”的当代内涵,进行不忘初心、不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文艺创作提供参考。一“人民性”文艺观的发展逻辑“人民性”是汲取了马列主义的理论资源,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文艺观念,其具体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时代思想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下自然转换。从“人的文学”到“大众文艺”“工农兵文艺”,再到“人民文艺”,这正是在从“人的解放”到“阶级的解放”“民族的解放”的历史逻辑转换下,“人民性”文艺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呈现。“人的文学”是“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旨归,尽管以召唤“人”“人性”“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的文学”与“人民性”间存在相互抵牾的矛盾,但本质上却有着一脉相承的

3、思想基础。张福贵认为将“人的解放”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链条中加以把握,它指的是“人的解放全面实现的过程”,包含着“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乃至“人的发展”等“人的解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内涵。实际上,“人民文艺”正是“人的文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五四”前期,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强势入侵,非人道、非理性的传统礼教吞噬着“人”的天性,于是召唤一个具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且拥有与传统社会和西方势力对立冲突勇气的“现代个体”,成为“五四”文东北日报的工人创作与“人民性”文艺观郑思佳周珉佳摘要: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百废待兴之际,在工人阶级地位确立、新中国工业建设肇始之时,以工人主体的创

4、作实践应运而生,为新中国文学刻下了无可取代的“工人”印记。这一时期工人创作景观的繁盛,是文艺界贯彻新中国“人民文艺”思想的成功实践和打造“文艺新军”的有效范本。广大工人群体在“普及与提高”的培育路径下实现了作为人民主体的“身份询唤”。而工人真实朴素的创作经验也作为新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在文学传播中,促成了对“人民”的塑造和对“人民文艺”的反哺。关键词:工人创作;人民文艺;东北日报158DOI:10.19290/ki.51-1076/i.2023.02.040化界的普遍共识。正如罗岗所说“人的文学对应的是政治上的民族国家、文化上的印刷资本主义以及文学上的具有内在深度的个人主义”。“五四”落

5、潮后,国内外矛盾更加复杂,帝国主义势力愈演愈烈,英雄主义式的“个人”逐渐陷入“娜拉出走”后的迷茫。加之,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势干预,一场反帝、反资、反压迫的革命浪潮悄然而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及文化建设时,强调中国社会当前的斗争,是“人民大众(各革命阶级)的新势力和帝国主义及封建阶级的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因而,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对抗中,“五四”以来以西方现代民族国家为指向,着眼于“个人觉醒”的历史观和文艺观被重新审视。“阶级的解放”取代“人的解放”成为历史的正面力量,“人的文学”也在“大众化”的文艺实践中趋于边缘。1933年3月9日在左翼秘书处扩大会议关于“左翼”目前工作的决议中强调:

6、“左翼应当向着群众!应当努力的实行转变实行文艺大众化这目前最紧要的任务。”而对大众的认定,郭沫若认为大众应当是“无产大众,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郑伯奇认为应是“中国劳苦弟兄的最大多数”;茅盾则认为大众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尽管“大众”内涵仍不明晰,但文艺大众化的发展方向得到了认定。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重塑了文艺与人民间的关系,开启了知识阶层向工人、农民等群众趋近的历史潮流,推动了文艺向人民生活的主动跳跃。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左翼知识分子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这些作家只能“麋集于上海一隅”,加之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仍带有“化大众”的启蒙姿态,因此他们的创作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内容上

7、都与人民的真实生活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的生死存亡构成了文艺发展又一历史逻辑。尽管“延安文学的前期,就是左翼文艺的延续”,但随着城市逐渐被侵略者占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深入乡村,面对众多从未接受过文化教育的人民群众,文艺若想动员其投身革命斗争,就必须与在“大都市背景”中生长的“新文学”传统发生某种断裂,从而建构一种“从人民中来,一切为了人民”的“新的文艺”。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重新论及了文艺的“人民性”问题,对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作了界定。讲话在规定了“人民大众”范围的基础上,重申了我们的文艺为人民,首先为工人,因为工

8、人是领导革命的阶级。I1同时要求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工农兵群体、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I2并进一步说明了文艺的民族性和党性问题。于是,在以“工农兵”为服务对象的战地文艺的实践中,“人的文学”历经思想启蒙、经济翻身和民族救亡的历史锻造,也逐渐走向了真正的“人民文艺”的发展阶段。随着革命战争的逐步胜利,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指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I3。新中国建构现代工业的迫切需要,对“人民文艺”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1949年7月,周恩来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全国

9、第一次文代会)的政治报告中呼吁文艺“首先需要熟悉工人”。I4随后,全国大小期刊、报纸都刊载了大量关于服务工人的文章,1949年2月19日东北日报就刊登了张沛的文章工人人民文艺的重要主题,文章指出在战争还在进行,工业刚刚恢复的关键时期,“大量的表现工人”是“完全可能和必需的”。此外,还特殊强调了文艺工作者的另一重大任务,是“培养工人自己写作,在各种刊物报纸上,发表他们自己的作品”I5。随后,郭墟、沙英、杜印、马可等也先后在东北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培养工人写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他们认为“翻身的工农大众需要自己的文艺”I6,而他们的文艺作品“内容丰富而真实”,且“思想性政治性表现得十分尖锐,

10、十分明确”,I7因此要“特别重视群众自己的创作”I8,要“帮助工人把自然形态的豆芽菜提高一步”I9。于是,“工人”不仅成为文艺表现的中心,更在文艺工作东北日报的工人创作与“人民性”文艺观1592023年第2期者的帮助下,成长为文艺创作的主体,共同推进“人民文艺”为人民、为建设的历史目标的实现。二“普及与提高”下的工人作者培育讲话以来,“工农兵”逐渐被推向文化舞台的中心,然而当文化言说空间真正向工农兵群体敞开时,他们却普遍遭遇了“无法说”的困境。因长期受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迫害,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较低。根据1949年7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文教部的试点调查结果显示,全东北城市居民文盲、

11、半文盲比例高达78%,而作为工人主体的“青年和成年”居民的文盲、半文盲率也达47.32%和80.6%。20在这样的文化教育基础上,全面铺开培养工人作者的计划可谓是天方夜谭。因而,“普及与提高”就成为工人作者的培育路径。“普及与提高”是讲话针对文艺“脱离群众、关门提高”的情况提出的发展命题,指出“人民”始终是“普及”与“提高”的基点,强调文艺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而基于新中国前后东北人民的文化情况,“普及”仍是工人作者培育的前提。事实上,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教活动,据王正解放以来的东北文化一文记录,自日寇投降的半年内东北就不断发展“代表人民”的文化,创办 东北日报安东日报等

12、报纸二十余种,东北青年 东北文学等杂志30余种,建立70余个地方剧团,成立20余个文学团体,“以最大的努力在广大的民主地区建立民主的文化”21。但因当时党的工作仍以革命为中心,面向工人群体有针对性的文化普及教育尚未完全展开。直至东北全境解放,工业建设陆续恢复,东北局作出了关于加强工人群众中政治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22,工人的文教活动在环境与组织的双重保障下才得以全面推进。而在“普及”命题下,工人的文化培育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扫盲。通过出黑板报、墙报、壁报,开办识字班、文化夜校等方式,不断降低职工的文盲率,使工农大众掌握文化科学,获得斗争与建设的武器。东北日报在1949年初就陆续刊登了工

13、人创作的墙报、壁报23作品选。1950年3月,东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试行开展识字运动及业余补习教育的决定。截至7月,东北地区已有文化夜校和识字班三千八百七十四所,参加学习的工人有二十五万七千三百四十四人,约占全体文盲工人的百分之三十24,文化扫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培养工人的阶级觉悟。在解放初期,东北各地就举办了大量的短期政治训练班,以上大课的方式,进行了普遍的政治启蒙教育。经过基础的政治教育后,工人要求系统的政治学习,加之解放后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群体需要广泛地参与国家建设,于是各类工人大学相继成立,不断充实工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知识和技能,树立了其主人翁的观念。随着文教活动的“普及”,工人群

14、体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摆脱了“无法说”的困境。然而,“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25。在文化培育中,工人不再满足于“接受”,开始渴望发展自己的文艺。而将工人“提高”的需求变为现实,最重要的就是工人文艺阵地的搭建。1948年以来,东北日报“文艺副刊”所刊文章除当时的文艺政策、评论、事件外,出现了大量工人个人或集体创作的作品,这得益于当时通讯员网络的建立。1948年12月12日东北日报发表了本报移沈出版的社论,指出了在大产业大工业相当集中,工人众多且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当下,建立工人通讯网,反映工人群众生活、生产和各种活动的必要性。次年2月25日在“新闻通讯”副刊,东北日报 正式公布聘请第

15、一批工人通讯员。截至 1949年10月,东北地区就建立了32个工人通讯组,289名通讯员,平均每月接收工人稿件500余篇。26为了加强与工人通讯员的联系,东北日报于1951年3月24日,又在沈阳市工业集中的铁西区建立了“工人通讯站”27,工人和工人通讯员写了稿件,可以直接交到通讯站;要写什么题目,也可以与通讯站的同志面谈商洽。工人作家王维洲便是通过文艺通讯员运动成长起来的,作为鞍钢中型轧钢厂的一名通讯员,他“时常揣着通知书、公函、文件,来往在科室和车间之间,来往在兄弟厂矿之间”。恢弘的工业建设场景和高涨的工人建设热情于他而160言,“充满了快乐和新鲜”28,于是他试图通过创作表达心中的喜悦,仅

16、1952-1958年间他创作的诗歌就有三百余篇,其中挑水工(诗)钢厂情歌四首29等作品曾被文艺学习刊载。借由健全、发达的通讯员网络,工人业余文艺创作逐渐发展起来。此外,文化界也非常注重培养工人作者,尤其重视老作家对文学新人的指导。刘芝明在沈阳市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强调了工人成为作家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要求职业作家和业余的文艺工作者们取得密切联系。30郑文也突出强调了要“加强职业作家对业余文艺作者的指导”31。于是,培养文学新人成为老作家的职责使命,同时也是他们进行人民文艺实践的重要部分,而在其中,老作家草明堪称表率。1954年,草明响应号召落户鞍钢,与广大工人为邻。在鞍山文联的帮

17、助下,草明开始创办工人文艺学习班。学习班以讲话 为精神旨归,以“讨论研究作品”为具体形式,围绕“形象思维、描写、叙述、结构、人物刻画、矛盾冲突”32等内容进行讲授,自1955年起每年举办一期,连续坚持九年。“九年中大概训练了二三百人”33,这其中便有李云德、王世阁、王维洲、徐光夫、朱建章等工人作家。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工人文艺园地的开辟、工人文艺组织的建成,工人逐渐实现了文化层面的“翻身”,获得了创作的可能。可以说,当工人获得了解放,掌握了文化;当他们在建设新社会的工作中接受了“普及与提高”,当他们不仅劳动着,还思考着的时候,他们必定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文艺。而这种文艺不是少数文学艺术家创造的,而

18、是从千百个人民中产生的,这就是真正的人民文艺。三走进“人民”的工人题材创作新中国成立前后,大规模的现代工业建设与庞大的现代工人群体,仍是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社会存在,于是“体验式”的深入生活成为工人题材创作的普遍姿态。对于知识分子出身的作家,他们通常在文艺组织的安排下深入工厂、联系工人,如草明就曾在东北局的安排下,深入东北镜泊湖发电厂、皇姑屯铁路工厂体验生活,在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召开之际,创作出鼓舞“工人阶级在工业第一线出大力、干大业”34的作品原动力,而后被誉为新中国工业题材文学的拓荒之作。“翻身”和“劳动”是工人题材创作的两大重要主题。长期受敌伪和官僚资本奴役,在饥饿和死亡中挣扎的工人群体,在

19、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文化的创造者后,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创作表达“翻身”的喜悦:“我真没想到咱们妇女还有今天”35,“工友各个喜洋洋,工人当家真不孬!”36“想不到我们工人今天也能上大学”37。劳动态度38是东北日报连载的由工人集体创作的两幕四场话剧,作品以工人刘成文的儿子秃子在解放前因生活困苦不幸病逝起笔,诉说了工人在解放前的悲苦命运,又讲述了以刘成文为代表的工人解放后如何在党的领导和帮助下翻身成为社会和工厂的主人,重获正常的日常生活,直率、真诚地表达了翻身工人的朴素情感。这部话剧曾接受过鲁艺同志和草明的指导,并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广播。39如果说,新中国伊始工人们还沉浸在获得解放的欢腾中,那么随

20、着工业建设的逐渐恢复,全新的劳动生活和劳动精神成为工人作者勾勒的重点。“纯钢的车轮是镟盘镟,/坚固的铁板用电焊割,/铆工铆,/钳工锉,/木工又把活来做,/油匠好明又亮,/工友们万能的手,/硬把死车给整活。”40作品用直观写实的手法呈现出劳动生活具体的细节,坚实的臂膀、铆足的干劲、轰鸣的厂房与新中国工业建设昂扬的精神空间互为镜像,生动再现了工业战线的新生活与新气象。相比于知识分子的工人题材创作意欲写得“深”,工人创作更能写得“真”,他们的作品中没有复杂的故事、曲折的结构、华美的语言,甚至一些作品都缺少一个中心的人物,但却摆脱了形式主义的老套,真真切切深入到工人群众的日常生活。此外,工人创作内含一

21、种知识分子所不具备的“新素质”,他们的作品“没有模糊的、动摇的、病态的东西,一切都是这样明确、真实、健康、强大”41。他们以一种热烈的、欢快的情绪,书写着东北日报的工人创作与“人民性”文艺观1612023年第2期艰苦、坚强、猛烈的劳动,充满着生命和力量。而因工人的文化水平、读者的接受能力、传播的便捷程度、阵地的版面限制等因素,“短小化”成为工人创作的又一特点。东北日报就曾刊登读者呼吁“我们希望写短些”的来信,文章认为:“工农群众所渴望要求的文艺乃是能以简练而短小的形式去表现他们当前生活中最重要,最进步和最真实的部分;使他们在繁忙的生活里用短少的时光便能看到。”42在其征稿启事中也明确提出“一般

22、欢迎短小的文章”43。于是,诗歌、散文、小小说等便成为工人创作的主要形式。报刊中常见工人创作的墙头诗、快板诗:“标准号,标准号,/你的历史我们全知道。/国民党弄坏你胳膊;/砸坏了你的腿;/扔在荒郊野地无依靠。/若不是工人当了主人,/谁还能管你这一套!”44“定计划,要完成,/抓紧时间别放松,/生产战线上多立功,/当上劳动英雄最光荣!”45这些诗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同时他们不再追求隐晦、含蓄,旨在不通过注脚就能直接呈现劳动生活,质朴简洁、刚健朴素,便于工人间的接受与传播。当然,也有一些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工人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尝试。工人孙绪昌的小说火上房了46就构建了一个工厂消防

23、演习,讲“假戏做真”的故事。厂长为提升工厂的火灾应急能力,瞒着工友设计了一场消防演习。从火情的发生,救火的过程,到“厂长平时最关心防火,现在却不着急”的谜底设置,再到一些工人发现问题与最终谜底的揭开,全篇虽仅千字,但情节设置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内容意蕴深刻。此外,在工人创作刚刚起步之初,“能唱,能演的”是工人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他们渴望“通过耳官”,“或形象更丰富的形式”47抒情。那个时候,工人常利用业余时间编新歌、拍新剧。工人之歌48就是被服一厂工人集体创作的歌曲,三十七名工人下工后围坐一团,一人负责在黑板记录,其余人畅所欲言,两个小时创作了两百多句。一些具有地域特质的民间艺术形式也被纳入到工

24、人的创作视域。如合江双压煤矿职工工会创作的二人转作品庆功,将沸腾的生产场景和热闹的工人生活以东北二人转的形式展现出来。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人题材创作真正做到了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工人的生活、思想与情感,鼓励工人积极参与工业建设,且创作文艺形式的“新”与“旧”、“雅”与“俗”,完全取决于群众的文艺需要。可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基于新的历史阶段,对“人民性”文艺观的继承与延续。“人民性”文艺观是历史的产物,随着时代变迁总是衍生出不同的历史内涵,但其核心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点。如今,我们正阔步走进新时代,工业建设,尤其是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调整转型、振兴发

25、展的关键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同样期待文学力量的赋能。尽管新中国前后的工人创作和工人题材创作因艺术积累的不足和中心工作的约束,存在着朴素简单、公式概念的弊端。但这一时期工人题材创作从人民中来,为人民而写的文艺观念,以及老一代工人作家面对内部困境与外部威胁,带着英雄主义的“奉献”与“奋进”扛起“共和国的苦难”的创作历史,早已凝结为一种“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成为新时代“人民的文化和人民的文艺前进的里程和方向”。49注释:张福贵:“人民性”文艺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与理论建构,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从分析比较寻修正,求和谐,大公报星期文艺(天津)1947年7月6

26、日。罗岗:“人民文艺”的历史构成与现实境遇,文艺评论2018年第4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6页。“左联”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几次决议(摘要),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茅盾:关于大众化问题,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85页。162茅盾:回顾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文振庭编文

27、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21页。王锡荣:延安文学与左翼文学,华夏文化论坛2022年第1期。I1I22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57页。I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438页。I4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理论史料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0页。I5张沛:工人人民文艺的重要主题,东北日报1949年2月19日第4版。I6郭墟:培养文艺新军

28、,东北日报1949年3月21日第4版。I7沙英:漫谈工人的创作,东北日报1949年4月23日第4版。I8杜印:大力开展群众业余艺术运动,东北日报1949年4月2日第4版。I9马可:工厂文艺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东北日报1949年1月24日第4版。20辽宁省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辽宁教育史志资料(第4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17页。21王正:解放以来的东北文化,东北日报1949年4月29日第2版。22东北局政委会关于加强工人群众中政治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东北日报1949年2月27日第1版。23不让空过一分钟四平工程队壁板报选,东北日报1949年2月22日第2版。东北工人识字教育发展,东北

29、日报1950年7月18日第2版。介绍一个工人墙报,东北日报1949年3月1日第4版。24东北工人识字教育发展,东北日报1950年7月18日第2版。26十个月来工人通讯工作概况,东北日报1949年11月1日第4版。27东北日报简史,辽宁日报社1988年版,第100页。28草明:前言,后浪推前浪鞍山青年创作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3页。29董瑞兰:文艺学习的广义修辞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13、216页。30关于文艺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摘录刘芝明同志在沈阳文代大会上的讲话,东北日报1950年5月10日第4版。31郑文:加强文艺创作和培养文艺干部,东北日报1950年5月10日

30、第4版。32谢保杰:“新的文学力量”的培养以十七年时期草明与鞍山工人作者的成长为例,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2期。33草明:乘风破浪,草明文集(第六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174页。34草明:沈阳解放前后,草明文集(第六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35张淑琴、高淑敏:没想到我们女工有今天,东北日报1949年3月8日第4版。36解生魁:废铁翻身,东北日报1949年4月17日第4版。37许行:我们进了大学,东北日报1949年3月6日第4版。38祁醒非、李恩、胡占一:劳动态度,东北日报1949年4月18、19日第4版。39草明:一天(长篇小说节选),鸭绿江2

31、020年第5期,第106-110页。40祁醒非:东北列车,东北日报1949年7月3日第4版。41吕荧:关于工人文艺(序),关于工人文艺,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第5页。42李实:我们希望写短些,东北日报1949年3月10日第4版。43稿约,东北日报1948年8月26日第4版。44工人诗歌辑,东北日报1949年5月1日第4版。45解生魁:废铁翻身,东北日报1949年4月17日第4版。46孙绪昌:火上房了,新工人1949年12月15日第4版。47茅盾:论工人文艺之三,论工人文艺,上海杂志公司1949年版,第25页。48杨林摘录:工人之歌,东北日报1949年1月17日第4版。49吕荧:劳动人民的诗评 装卸,关于人民文艺,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第11页。(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历史意识与身份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BZW120)责任编辑:王菱东北日报的工人创作与“人民性”文艺观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